天崩之前
“请你跟我们来一趟,好吗?”领队的公安十分客气地问道。
我琢磨着人民公安总不可能草菅人命,而且自己从未到过此地,所以毫不畏惧地就跟着这群公安去到了当地的派出所。在出村的时候,村民都跟在后面,但又保持距离,似乎很惧怕我们,就连秦虎老村长对我们的态度都变了个样。
领头的公安叫卓海,四十来岁,模样挺精明的。大黑山下的派出所不大,但看得出有段历史了,一走进去卓海就礼貌性地请我们坐下。许少德大概偷了什么东西,所以一直很紧张,以为被公安们发现了。怎知道,卓海一开口便问:“你叫金万藏,这真是巧合,大黑山里有一个秘密,很少人知道,那个秘密就是金万藏。”
卓海说得我如坠云里雾里,范里却用手压住我的右手,然后使了个眼色,示意我安静。卓海搞得神秘兮兮的,他叫部下都出去以后,就把门窗关了起来。我以为他有什么特殊的嗜好,刚想大叫救命,他就拿出一把钥匙,把桌子下面最底层的抽屉打开了。我想不出卓海想干什么,那群村民无端的恐惧,又和我有什么关系。正纳闷的时候,卓海甩过一本卷宗,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金万藏。
这本卷宗已经很老旧,似乎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摸着感觉很粗糙。我疑惑地打开卷宗,里面有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还有很厚的文字记录。谁知道,我才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就惊讶地叫了一声“怎么可能”,然后手紧张地一抖,卷宗应声落地。
说到这里,根据前面的内容,大家可能会想,卷宗里的照片定是我无疑。可是,这次却出现了意外,照片上的人并不是我。如果我是罪犯,几十年前来这里犯案,肯定不会傻到让别人拍照的,早就溜到南半球去了。黑白照片上,是模糊一片,但当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照的是一群野猪。这几头野猪倒在血泊中,它们都已经被开膛破肚,死状奇惨。古怪的是,这些野猪的肚子里竟然有几具尸骸,且未完全被消化,在黑白相片上看着,有一种莫名地恐惧感,似乎这些尸骸会从相片里爬出来一样。
卷宗里还有一副素描画像,虽然有些粗糙,但是我一眼就看出来,画中人就是我的父亲。虽然素描中的人很年轻,但作儿子的还是能一眼就分辨得出来的。更为惊讶的是,卷宗里竟写着四十年前,也就是1955年,有一位南方人曾来过大黑山,并花钱雇佣了一批村民,说是进山打猎。过了几天几夜,那批村民竟再也没出现。那批村民中,有两民男子已经快要成亲了,新娘眼见新郎没了着落,心里甚是焦急。于是,她央求亲戚们进山找寻,谁知道那群亲戚竟全丧命在一个无草无树的山坳里。当村民发现时,那些尸体居然没有一丝伤口,也没发现中毒迹象,这群人就像是忽然正常死亡一样。那个新娘非常勇敢,和亲戚们进山,有一段时间甚至没了踪影,好在后来她自己找了路子出山,亲戚们才安了心。
村民们感觉事情不对劲,于是找上附近最厉害的猎人,一同进山找人。终于,他们在一座寺庙的附近发现了一群野猪。猎人天性好杀,他琢磨着找不见人,总不能白跑一趟,于是用圈套猎杀了那群野猪。谁知道,当猎人把野猪带回村子,剥皮抽筋时,这几只野猪的肚子里竟然全是人的尸骸。
那两个新娘闻风而来,竟真的在这几具尸骸里发现了自己的未婚夫,两人当即昏死过去。卷宗里还有一部分说,那副素描是当年见过那个南方人的村民,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可惜的是,当年侦破技术并不完善,所以找来找去都没找出线索。最后只当是进山的村民和那个南方人都被野猪吃了,就这样结了案子。
我只觉得从野猪的肚子里挖出死人有些恐怖,其他的却看不出任何异常,不知道卓海卖的什么关子。这里又没有我的画像,父亲和我又不一样,秦虎老村长为什么会指着我大叫“他回来了,他回来了”。
最奇怪的是,父亲为什么会在四十年前来到大连的大黑山,他叫上那批村民进山又是为了什么?难道,酷爱打猎的父亲就为了打猎,跑到远隔千里的大连来?我想不明白,但又不敢说得太过直白,生怕给父亲带来牢狱之灾,所以就装出一副迷惑的样子。
卓海盯着我,他的眼睛如狐狸一般,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他四十多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我想了想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卓海。叫叔叔不行,叫大哥又觉得别扭,想直接叫名字嘛,又显得很没礼貌。就在我不知道如何开口之际,卓海似乎洞察了我的心事,于是他马上开口说道:“我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叫我卓同志就好。”
我听了差点笑出来,许少德更是干脆,直接笑了出来,而且声音很大。这都什么年代了,感情卓同志还活在红卫兵的年代里,现在谁还这么叫同志不同志的。不过范里却很认真,他张口就问:“那……卓同志,你为什么把金万藏叫来,卷宗又为什么写着他的名字?光看卷宗好象找不出联系?”
“这个只是作作表面功夫,当时找不到那个南方人,就写成了那个人也被野猪吃了。其实,我们清点过尸骸,那个南方人并不在野猪腹中。”卓海坐直了说道,“你知道吗,当中的两个新娘,有一个已经怀孕了,可是她的未婚夫的却死了。你们知道那个新娘后来怎么了吗?”
我觉得卓海有些话多,对着初次见面的人竟说出这么多内容,还给我们看多年前的卷宗,实在有些古怪。但是,我听着起了兴趣,所以就安静地听卓海说完。原来,两个新娘里,其中一个央求亲戚去找未婚夫的女人,竟然有一个秘密。就是这个秘密,迫使她进山寻找自己的丈夫。
“什么秘密?”许少德最喜欢听这类事情,所以立刻张嘴问道。
“这个……”卓海有些为难地打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那个年代,风气保守,其实到了现在也是一样,怎么都不应该的。”
“到底是什么秘密,你就痛快地说吧,憋着忒难受了!”许少德抱怨道。
卓海很是尴尬,他深吸了口气,这才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来,那个进山寻夫的新娘已经未婚先孕,他们其实是奉子成婚。谁知道,新郎竟在成亲的前一个星期失踪了,焦急的她只好进山找新郎。结果,新郎已经葬身猪口,无奈的新娘肚子一天一天地大起来。那个年代,风气十分地淳朴和保守,这种事情根本不能外扬,否则就会有不尽地痛苦等着新娘。新娘的姐妹就是另一个新娘,虽然这个新娘仍是处子之身,但她深爱新郎,所以也是一撅不振。
为了帮助姐妹,没怀孕的新娘借口进山祭拜自己的新郎,带着怀孕的新娘进了山。这件事情谁都不知道,除了这两个女人,我们听到这里,已经隐隐感觉得出来,卓海肯定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大黑山古迹很多,古寺也分布在山中各处,像出名的古寺就有响水寺、胜水寺、卑沙城、唐王殿、朝阳寺等等。
大黑山历史悠久,是金州古城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最多的地方。最早的唐王殿始建于隋唐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也曾经是唐朝征东时的古战场,至今仍然保留着部分遗迹。
然而,这些出名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当地人的注意,所以两个新娘并没有选择这些古寺。在大黑山,有一座尼姑庵,位置很是偏僻,几乎没人靠近,所以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里。新娘们出门前,跟家里人撒了谎,说是要进山为先夫祈祷,让他们死后能安息。中国人喜欢这样的贞洁火烈的女子,所以纷纷送行,安心地让她们进山。
这一次进山,就是一年的时间,新娘也生下了孩子,尼姑们也善良地帮他们隐瞒了下来。最后,离山之时,她们把孩子带了出来,然后对村民说是捡到的。自然而然地,没人怀疑她们,而这个孩子,就是卓海!我听得心惊胆战,心想这人胆子真大,竟敢把这种事情告诉陌生人,他为的是什么?
“那你母亲呢?”我轻声问道。
“不见了,出山以后,她就不见了。”卓海失落地答道。
“那……另一个新娘是……”范里问道。
“就是庄忠凌,被母猪吃掉的老人!”
“啊……”许少德惊讶地张着嘴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听到这些事情,我很难过,可是……这些事情好像和我没什么联系,你……还有秦老村长,为什么说我跟这事情有关系?”我实在想不明白。
卓海恢复了正常的气色,对我们说道:“我母亲,在进山的时候,曾经在那座尼姑庵的附近失踪过一次,这是我从亲戚那里听来的。”
我听得一头雾水,刚想让卓海把话一次说清楚,怎知他就说,那座尼姑庵的名字就叫“金万藏”,并说出了尼姑庵的具体位置。更令我诧异的是,那座尼姑庵的位置,居然就是艾伯特临死前交代的寺庙的位置。虽然艾伯特没说出寺庙的名字,但他说出了具体的位置,我还是能够分辨得出来的。可是,艾伯特让我把钥匙和密码给一位主持,那主持是一个老和尚。既然是和尚,又怎么会在尼姑庵里做主持呢,难道其间又有什么蹊跷?
第四部 渤海国 第四部 渤海国 05。小鸡仔
( 本章字数:3634 更新时间:2009…7…16 7:19:05)
卓海被许少德闹得没办法,于是加快了速度,把故事讲了个透彻。他说,之所以他、秦虎以及村民会对我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母亲消失后的一年里,大黑山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时候,也就是1964年的冬天,春节已经到了。卓海刚满八岁,谁知道他母亲却忽然失踪了。当时,卓海还未知道他的身世,他母亲也没跟他提起。卓海的母亲一直得到秦虎村长的照顾,那天是大年初三,秦虎打过招呼,说要来卓海家拜年的。卓母在离家之前说要进山寻找山里一种特有的榛蘑,用来做榛蘑炖小鸡,以此招待秦虎老村长,哪成想下午三点了她还没回来。
野生榛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山珍之一,是一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榛蘑味道鲜美,榛蘑炖小鸡是东北人招待贵客的不可缺少的传统佳肴。东北有句俗话说:“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掉魂”。就是说新姑爷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鸡炖榛蘑来招待的,可见这道菜的隆重。
卓海的家在村外,四周没有邻居,家中也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大黑山的冬天黑得早,眼见天愈来愈暗,小卓海焦急不已。他担心母亲出事情,于是写了张字条,虚掩上门以后就一个人跑进了大黑山。卓母经常进山采榛蘑,但从未带着小卓海一起去,只说是在大黑山的东段。此时的大黑山已经树苦草荒,小卓海年纪虽小,但却知道这个时候要寻榛蘑难如登天。奇怪的是,每次卓母进山总能寻回来,小卓海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黑山,一时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现在每户人家都窝在家里,吃热菜喝热汤,大黑山里一个人也没有。大黑山东段的古迹很少,游客几乎不来此段,只有一些山下的村民上山砍柴,捡猪草之类的,所以山路不是很明显。小卓海四处张望,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没了叶子,草也黄了,上哪儿能找到榛蘑。他一路往山里行去,翻过了几个山坡,越过了几座枯树林,却未见所获。
一转眼,山中给抹上了黑色,小卓海一路跌跌撞撞,他喊得嗓子都哑了,连个动物的喊叫声都没有,只有他的回声。正当他想往回走,看看卓母是不是已经回到了家中,他却看到一个山坳里有一道光亮。他以为是卓母,于是兴奋地跑了过去,哪知道跑过去一看,那里竟是一座寺庙。寺庙四周的泥土隐隐发光,旁边更是种满了黑松,若不是发现光亮,这座寺庙怕是很难被发现。这些黑松苍老地垂着树干,一看就知道活了很久,望着很像一个老人,张着手要掐人脖子一般。
小卓海虽然年纪小,但已识得文字,借着些许光亮他看见寺庙上有块破旧的牌匾,上面写着:金万藏。寺庙更是破旧,好像一碰就会化为灰烬一般。小卓海此时又累又饿,看见寺庙里有烛光,他就琢磨着进寺里讨碗水喝,顺便问问寺里的人可否见过卓母。小卓海踮着脚尖走进去,可是却看不到一个人,就连寺庙应该供奉的佛像都不见了。他摸了摸台桌,上面已经积了很厚的灰尘,除非是和尚太懒惰,或者已经没人居住,要不然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卓海浑身发冷,猛然间他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寺庙里既已无人居住,那么庙里怎么还会有被点燃的蜡烛,莫非,这里闹鬼不成?刚想到这里,小卓海就听到寺庙里轰隆轰隆地作响,听起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