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神秘学盗墓小说流派开山之作
难道这些虫子不吃不喝?再或是它们很默契的集体到其他地方觅食排泄,然后再默契的回到青苔下聚居?这样解释就有点比眼下的这些虫子还要天方夜谭了。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朝歌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脚下的这个石柜上。
他虽然还无法解释这两个问题,但很明显,这两个问题都与这石柜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否则为什么整个暗室内只有它的顶上长了这块青苔?同时这块青苔中,隐藏汇聚了如此稀奇古怪而数以万计的乳白色小虫?
朝歌也曾怀疑过,是不是青苔根部的土质有问题,还特意上到第一层暗室中,两层暗室的土层间隔并不是很厚,如果青苔的根部土质真有问题的话,按理说,在第一层暗室的相对位置,也应该生长出青苔才对,但经过仔细查证,上面的表层土层没有见到任何异象。
所以,最后的问题,很可能还是出在这个看起来跟其他石柜没什么区别的石柜上。会不会在它的里面封存着什么与众不同的东西,才导致了如此奇异呢?
朝歌的怀疑立时在众人中引起了爆炸式回应,不约而同的产生出一个强烈愿望─撬石柜!
高度一致的配合下,石柜被打开了。随着散落而下的石灰和木炭,一个造型独特的特大陶器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个陶器除了封口处是个稍稍凸起的圆形外,其陶身四周都是齐整的四方型,而且看起来陶质粗糙,不像药室其他石柜中烧涂了厚厚一层的青釉陶罐。
它的里面究竟封存着什么东西?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的目光又都落在了朝歌身上。意见在一种无声的默契中又得到高度统一─开陶罐!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产生了幻觉,就在陶罐刚刚被打开的时候,几缕似有若无的袅袅青烟冉冉从罐内升出,不偏不倚正好升入消失在那块室顶青苔内。
众人忽然没话讲了,而且都杵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虫子青苔已经够让他们既紧张又兴奋了,可望着眼前那黑洞洞的陶罐口,他们的心跳几乎快停止了。
朝歌又找来几颗大粒珍珠和两根金条,小心翼翼的放入陶罐打开的封口中,顿时一股珠金之晕从罐口冒出,朝歌顺光向内看去,陶腹中没有半棵草药,而是放着整整齐齐、几乎装满了一个个紫黑色的沉木小匣子。
每个叠在表面的几个沉木匣子,尺寸大小稍有不同,但每个匣子的上盖外,都好像刻着什么字。
不自觉的众人纷纷低头去看,隐约辨得出,最近一个匣子上刻的似乎有个';人';字,拨动一下压在上面的金条,下面的字就显露出来,原来却是个';参';字。
众人又不约而同的皱眉,若有所思的默念着:';人参人参';一连不停的念了好多句,忽然一同惊醒道:';人参?会不会就是人参啊!';
听起来虽然好像有点废话,但此时全神贯注下的众人,实在是太投入了。
再翻看另外几个叠在表面的沉木匣子,同样也都刻着';人参';二字,蝎子眼一声惊呼:';哦!我明白了!';
这一嗓子可把大家刺激够呛,梁库半气半笑着问:';老哥,你明白什么了?';
蝎子眼兴奋的两眼放光:';你们知道不?俺老家是东北长白山的。';
梁库眼睛气翻:';这大家可都着急呢,跟你老家不老家的有什么关系!';
蝎子眼兴奋如前:';东北长白山可是个出人参的宝地,可以说从小我就是在各种有关人参的奇事传说中长大的。现在我可以很负责的跟你们说,这匣子里肯定就是人参!不但是人参,而且恐怕是有大大灵气的千年老山参!';
没几个人不知道山参贵重的,更何况是千年老山参,俗话说';三两为参,七两为宝';,意思就是三两山参已经难求,没个几十年休想长成,如果够上七两,那可就是宝了。其价值是那些个金银珠宝完全无法与之同日而语,是可求不可得的灵物啊!
不用说,众人已经神经更加接近崩溃边缘了。
还是老王精明:';我说蝎子眼,咱先不说千年老山参啥的,你又怎么肯定这里面就是人参呢?不会就光凭这两个字吧?';
梁库也回过味来:';对!要看这两字,我也会看啊!';
蝎子眼撇了撇嘴:';要说梁库年轻我不怪他,可你老王这一把年纪也这么没见识,那可别怪我笑话你了,今天我就让你长长见识。
';知道为啥都说这千年老参都有灵气不?那可不是光空口白牙的说说,我们很多老一辈的人都亲眼在山里见过,凡是有百年以上大参的地方,经常守着虎、豹、巨蛇之类的猛虫。我爷爷辈里就曾有个挖参的被伤到了。
';光是人知道这东西好不算灵,连地上爬的猛兽都知道这东西好,那才算灵!嘿嘿!';
';这传说虽然以前也曾听说过,现在听起来还是那样入神,只是这跟你如何肯定眼下沉木匣子里装的是不是人参,有什么关联呢?';
老王这话还没问出口,忽然就听到梁库一声惊呼。
';哦!我明白了!蝎子老哥说的意思是,凡是这些个灵啊宝物的,周围通常都守着什么东西看护着。';
说到这,梁库鬼鬼的向头顶上那青苔望去,蝎子眼得意的笑了。
众人一下子也都明白,蝎子眼所说的那些看护灵物的虎、豹、巨蛇之类的猛虫,指的很可能就是那些怪异的乳白色小虫。
下意识中,所有人都呼啦啦的闪了开来,只剩下一脸木然僵立在青苔下的古傲,咕咚一声,他直直的晕倒在地。
第九集 地室探险 第九集 地室探险 第四章 神秘的记载1
( 本章字数:5330 更新时间:2009…10…30 12:21:21)
听蝎子眼这么一说,古傲被吓晕过去了,众人也不免心里打鼓。吴姨和小叶上前,颇有些心虚的去推古傲。
古傲这次晕过去多半是自己吓自己,晕的并不深,没推两下就醒来了,嘴里不住的无病呻吟着。
梁库斜着眼又瞄了瞄那块青苔,对蝎子眼道:‘不会吧?怎么看这群小虫子都不像猛兽啊,虽说有点怪。’
蝎子眼眼睛一瞪,极认真道:‘别看它们小,几万只加起来可就大了,你看它们这么怪,没准比老虎、巨蛇还邪呢!’
听这话,古傲又要翻眼晕过去。
小闯岁数小,好奇多过害怕,人都没注意,他伸手就从陶罐子里抓出一个沉木小匣子来,手上一用力,特制腊泥封口的匣盖就被揭开了,匣中内层的锦棉上,可不正稳稳的躺着一棵须长身硕的千年老山参。
刚刚散去的众人又哗啦一下子围了过来,盯着千年老山参眼睛都快要瞪了出来,嘴中猛劲的啧啧称奇。
一听千年老山参,赖在地上不起的古傲如橡皮筋一样‘嗖’的窜了起来,左扒右推的生挤进来,上去就要抢小闯手中的老山参:‘给我看看!’
古傲的手刚刚沾了个边,就被梁库的手打掉了:‘靠!你刚才不还死着吗?现在来精神了!’
古傲看着正鄙视自己的众人,忽然双手捂脸竟然哭了起来,这把众人闹得一愣。平常古傲再耍赖耍滑也没见他哭过,今天这是怎么了?
只见古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哇……我知道你们都讨厌我,哇……我也是个快死的人了,我不求你们念在这柜人参是因为我被毒虫咬了才被发现的,我只求你们念在这些天的生死相随上,也该想想办法救救我啊!哇……’
虽然古傲的痛哭有点干打雷不下雨,但就像杀驴似的惨嚎,还是让众人受了一番心中震颤。还别说,因为一直注意着小虫和石柜,真就把古傲忽略了。
现在已经证实蝎子眼的话,这石柜里果真是千年老参,同时也就隐喻着那个传说很可能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那落了古傲一脸的小虫子,没准还真是什么可怕毒虫来的。
蝎子眼想拍拍古傲的肩膀,一想到那诡异的虫子,手落半空又缩了回去,脸上沉重嘴上轻声安慰道:‘兄弟,别哭,不就是一个死吗?大老爷们腰杆子一挺,鬼门关里咱也能做条好汉!’
蝎子眼说的豪气冲天,古傲的干嚎却更像杀驴了。
梁库早看出古傲的心思,忽然也一脸沉重的过来做势拍了拍古傲的瘦柳肩:‘好兄弟,这都怪我们太大意了,我梁库代表大家感谢你为我们作出的牺牲!这千年老参既然真这么灵,说不定能帮得了……’
梁库还没说完,古傲已经至亲无比的一头就往梁库的怀里栽:‘能能!能帮得了!哇……兄弟啊,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啊!
‘你说的太对了,现在也只有这根人参……啊不,是这一柜人参能帮得了我了!哇……好人呐!’
梁库赶紧躲到一边,要不真说不定黏一身鼻涕、眼屎类的东西,摇手急道:‘别别!我什么时候说这人参能帮得了你了?
‘我是说这人参既然这么灵,说不定真能帮大家发了财。你就放心的去死吧,每到清明,我们一定买很多纸钱烧给你的。’
刚才一番对话中,大家也早看出了古傲那点心思,无非是想多占这柜千年灵宝。现在被梁库这么一挑一逗,众人忍不住笑出来。
不过笑归笑,笑完后吴姨说了句认真话:‘刚才那虫子落了小古一脸还真别大意了,如果这虫子真有什么剧毒,我们还是早点想想办法的好。’
众人纷纷赞同,古傲真有点感动的样子。<;br/>;
小叶见古傲关键时刻又不出声了,心里又急又气,斥道:‘到底哪里不舒服,你倒是快说啊!’
她却不知道,古傲此刻非但不是不舒服,而是舒服得很呢!他当然无从开口。
正僵着,拿着人参匣子的小闯又有了新发现,‘咦’了一声,从匣子盖内侧抽出一张似乎经过什么药物特殊处理的折叠软纸:‘这是什么?’
古傲眼尖,一下认出这是一张非同寻常的宣纸。
宣纸原产地为安徽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宣纸又大致可分生宣和熟宣两大类,生宣纸吸水性强,多用于写意画;熟宣纸吸水性弱,多用于工笔画和记录书文。
小闯抽出的这张宣纸就是熟宣,但在古傲眼里,它的非比寻常处还不只于此。
看那纸张的特殊质地,必是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差的称冷金笺。
此纸的另一个特异处,就是纸张沿边四周的淡淡浅黄色,一定是为了防止虫蛀,用了什么特殊药水浸泡过的。
保存好的普通宣纸已经可以千年不腐了,这质为极品的澄心堂纸再经过药水的特殊处理,相信即便常处潮湿之室,亦能保证千年不腐。
不用说,在此地室中连这薄薄的一张古宣都是难得的绝品。
宣纸被小心翼翼的打开,上面竟然写满了蝇头小楷,字迹工整,让人一目了然。
上面的字体完全是繁体字,又以古文的句子叙事,小闯念了几句就念不下去了。
这对堪称专家的古傲实在容易不过了,小心接过来就念了下去,满嘴的之乎者也津津有味,却忘记了周围几人对生涩古文的理解障碍,被梁库骂了一句才意识过来,转而用白话文继续念了下去。
念到一半的时候,包括朝歌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深深吸引住。
这篇文字无比详细的记录了匣中人参的产地来历,以及有趣的相关逸事,大致全文是这样的:
‘此匣中人参重八两三钱,长两又三寸,色白浅黄,根须如升,长白山中三百年才出一支,因其形状酷似仙女飞天,故名玄女飞升。
‘据考证,此参准确出土日期为明洪武辛酉年癸亥月壬子日庚申时,五行金水双清仙风洒然。
‘更可贵的是,出土所在方位的风水古树环抱,陵坡起伏朝阳,正是秀中含奇的宝穴,无论从时辰和风水都占了个“清”字,与其仙女飞升的形状相得益彰,可谓难得之极。
‘唯一缺憾的是,发现和最初挖出此参的人为一形骨颇陋的老参农,在时间方位启封三项重要参标上差了一项,致使此参奇字有余而清气不足。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