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奇术:神秘学盗墓小说流派开山之作
《神农本草经》基本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学成就,书中把丹砂、石钟乳、石胆、曾青、禹余粮、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等十八种石药,列于“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药中。
炼烟氏在搜集诸多外丹丹法、丹方同时,也对其可靠性进行了考证,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像《证仙录》、《证异录》一样没能最终证明“大液金丹”可否长生,却确切的考证出诸多外丹的药用价值。
如此详实的记载与考证,忽然让朝歌从心底里升起一种从没有过的疑惑,疑惑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这些几百上千年的记录是否真实,如果它们都是真实的话,那无异于对自己从小所接受的所有正统教育,来了一次彻底颠覆。
这种迷惑让朝歌有点不安,有点恍惚。
就在朝歌认真钻研外丹丹法的时候,梁库和古傲等人各自搭配而成的探宝小分队,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在仔细探寻了所有的五个环形地室后,精于计算的小叶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环形通道的周长,与五个地室的面积极不相称。
简单的说,就是按环形通道的周长计算,现有的五个地室内容量应该更大些才对,这表示五个环形相接的地室中间,围着一个未知空间。
当然这个未知空间很可能就是土心一堆,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这里面很可能大有文章。
于是小闯的那把无柄锹头又派上了用场,男士们轮番奋力之下,一锹,两锹,三锹……“当!”一声金属敲击,簌簌下落的土壁后竟然露出了一小块石板。
众人立时更加精神百倍起来,不消多时,土壁大部脱落,原来的石板变成了石墙,再继续顺势拨落外层土屑,一扇精巧的石门渐渐展现出来。
不用商量,众人合力齐推,轰隆一声石门大开,在百宝灯的照射下,石室内的奇景把所有人都惊的目瞪口呆。
第九集 地室探险 第九集 地室探险 第八章 长生丹
( 本章字数:10484 更新时间:2009…10…30 12:21:29)
室内环壁皆石,五尊腰系葫芦、栩栩如生的古代石像,在中央呈环形伫立着。
一看这五尊石像,古傲立时忍不住“咦”了一声。在他看来怪异的地方,不是因为石像的雕功细致传神,且其身高比例、衣着都与真人完全一致,而是这种在考古记录中绝无仅有的环形伫立方式。
这五尊石像三男两女,正面朝内、极匀称的站成一个圆环。
按照古人立石雕像的习俗,一定是正面朝外,并且无论多少石人石像,几乎都一致的列成排,就算列成几排,也都是均衡的平行线。
而此刻眼前的这五尊古刻石像,却以奇怪的环形相视伫立着。
更奇的是,就在五尊石像的中间,摆放着一块重达一吨的汉白玉台,玉台上还有一尊铜鼎,和一个精致的碧玉长匣。
从五尊石像内向站立看,这玉台上的东西一定非同一般。
古傲三步并作一步窜上前,一把就握住了那个碧玉长匣,小心抽出外壳,碧玉匣中有三个凹槽,每个槽中都有一颗用药蜡封着的药丸。
古傲再重新细细翻看碧玉长匣的外壳,这才发现,玉匣上用极细阴纹篆刻着三个字:长生丹。
当所有人都看清那三个字是“长生丹”的时候,“哇”的一声炸了锅,都争抢着拿到手想仔细看一看。
古傲死命护着不放手。
梁库揪住古傲的领子喝道:“你小子知趣的话就放手,就像你说的─这里所有东西都是公共的,谁敢擅动,老子就跟谁玩命!”
古傲知道僵持下去没什么好果子吃,极不情愿慢慢把装着长生丹的碧玉长匣放回原处,嘴里唧唧歪歪着:“那可说好了,这东西只有三颗,是我先发现的,要是分配,我可要独得一颗!”
梁库骂道:“那么大一颗,你也不怕噎死!”随又指着铜鼎向古傲招手道:“来来来,看看这里又是什么名堂。”
铜鼎并不大,与一个茶壶体积相仿,鼎内尚残存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灰烬。
古傲这回并没急于伸手去拿。
因为炼烟老太的诸多古怪烟毒,他是比谁都知道厉害的,眼看这丹鼎内有灰烬,说不定就是什么燃剩的丹灰,要乱摸乱动说不定就中了什么毒。所以无论怎样好奇,都只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于接近。
梁库仔细盯着古傲脸上的表情变化,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他早摸透了古傲的脾性,虽说此人狡猾百端,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超级贪财。
无论古傲平时再会伪装和掩饰,可一旦真要遇到宝物,总能多少表现出异样来,梁库也就凭这点异样来判断宝物的价值。
而梁库这样做却并不是贪钱,他并不缺钱,他图的就是个稀罕劲。
见古傲伸着脖子看了半天也没放出半个屁来,他不耐烦的催:“睡着了?让你看东西呐!”
这次古傲脸上没什么变化,并不是代表眼前这尊铜鼎没什么价值,无论器型还是手工,此鼎可都算得上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上品,不能说价值连城,也得说是价值不菲了。
古傲之所以脸上毫无表情,完全是因为此刻心中正在想另外一件事。
从烟氏族谱上的记载知道,修建此间地室的明代炼烟祖师,最终目的是为了后世族人能炼出长生丹来,从五尊石像的衣着和碧玉长匣中的三颗长生丹判断,这五尊石像应该是炼烟族人。
但随之却产生了两个疑问:一、这五尊石像既然是炼烟族人,而且地位是非同一般的祖师级炼烟族人,因为青铜鼎器自古被认为是极尊贵的礼器,况且周边的五个地室是环绕这个中心石室而建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五尊石像人物的重要性。
但为何在烟氏族谱上却没看到有此记录?
二、同样在烟氏族谱上知道,长生丹一直是炼烟族人未完成的心愿,而那碧玉长匣中,分明装的就是三颗长生丹,这又意味着什么?
从以上两个疑问,古傲自然推导出这样一个猜测:五尊祖师级人物以特殊的站位神秘的围着玉台相立,是烟氏族门的一种宗教仪式,藉此鞭策后人不要忘记,烟氏后人世世代代为的就是炼出长生丹。
可如此推测最终仍旧无法解释,为何这么重要具有祖训意味的石像,却神秘的隐蔽在众室中心,而且不记录在族谱之中?
这又让生性多疑的古傲不得不有了另一个怀疑。
其实一直嚷着立志炼出长生丹的炼烟氏,在明代已经炼出了长生丹,这五位长生祖师在隐世逍遥前,给后辈族人留下了这三颗长生丹。他们外面的一切只不过是种掩饰,以免引起外人抢夺纷争。
当然,这个猜测是古傲颇一厢情愿的个人产物,唯一能证明种种猜测的,只有那三颗长生丹了。
想着想着,古傲的眼睛又盯在了那装着三颗长生丹的碧玉长匣上,神情有种掩饰不住的激动。
看到这种表情,梁库以及众人都心中一动,因为从发现石像到现在,众人也一直都有跟古傲差不多的疑问,他们都期待对考古有着相当经验的古傲,能根据眼前实物判断出什么结果来。
现在看到古傲盯着碧玉长匣的激动神情,第一反应就是,那里面的三颗长生丹大有可能是真实的。
当然在这种特殊的场合氛围下,众人的这种反应,也表现出他们同古傲一样的一厢情愿式的期待心理。
但城府极深的吴姨又马上意识到,这会不会是古傲这小子下的套?为的是引诱众人有忍不住的对那长生丹以身相试。
不过理性告诉吴姨,刚才那个期待如果没有确实功效的验证,的确有点显得幼稚。
古傲这小子“地区首骗”的名头可不是虚的,万事都得提防他一手,况且古傲表露出来的这种激动神情,对比以往显得多少有点过于激动了,这就让吴姨更加戒心提防了。于是眼中含笑,默默等着古傲的下一步动静。
“哈哈,八成你小子没憋什么好主意吧!是不是很想尝尝玉匣里面三颗长生丹的味道啊?”显然粗中有细的梁库也想到了此点,只不过他没吴姨那样城府深,心中所想,嘴上直说。
古傲脸上立时红一阵白一阵,又一副千古冤屈状:“梁库,你也太小看我古傲了,到现在为止我有表过态吗?有说过一句话吗?你要是想贪这玉匣里的东西就直说,别总拿我当靶子!”
虽然古傲反咬一口,但也点中了众人心事,试问,在场的哪一位又不暗自贪念那些长生丹呢?
如果是在众人没经历过广元古镇之前,如果谁说出成仙长生一类的话,准被认为是超级幼稚的小屁孩,可如今身处比真实还真实的梦幻境地,谁又敢否定这幼稚的猜测不是有可能的呢?
梁库被抢白的一时回不上话,蝎子眼直道:“没错!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确实想知道这三颗长生丹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里就小闯年纪小没想那么多,但早就幻想着那三颗长生丹了,听蝎子眼、古傲这么一说,比古傲更加激动着:“对呀对呀!我也想知道长生丹是不是真的,那我们就试试吧!”
说着,小闯已经抽开玉匣取了一颗蜡丸在手上,但当看到众人一脸的古怪表情后,也忽然意识到验证长生丹的难行之处。
既然大家的心事都已经不言而明,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众人开始畅所欲言,研究如何能验证出这三颗长生丹的功效来。
但首先排除了用人来试的可能,一是因为太过冒险,二是因为这东西就算是长生丹,可又如何见证出吃了以后能长生呢?
难道还要在这地室里生活几十上百年,看自己能不能死不成?
但如果把人排除了,那又用什么来试呢?
梁库就出主意说找只狗来喂喂看,狗的寿命短,十几年就看出来了。遂意识到深在地室,又哪里寻来的狗?
就算寻来了,十几年对于众人来说也太过遥远了。
但在狗身上得到了启发,不如找一样自然寿命很短的小昆虫来试试看,如果超出自然寿命两倍还没死,就证明这三颗长生丹的确药效非凡。
于是,众人开始了“寻虫总动员”。
第一个目标,首先想到的是奇异苔藓中那窝九死还阳虫。
但当众人观察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其实这虫子还应该有第二个名字:久等不死虫。
第二个被锁定的目标,是诸如蜈蚣类的爬行类小生物,但一直等到众人低头俯身,找得几乎自己快要累成爬行生物的时候,也没能找到一只半个。
这不得不让众人觉得有点奇怪。
按理说,这已经修建了几百年的地室,即便通风良好,湿度适中,但连一只习惯生存于黑暗的小昆虫也没有,的确很不可思议。
有人就怀疑,是不是药室中那些封存的药物或是丹丸在起作用?
但很快又被否定了,普通草药、丹丸与人参、灵芝等不同,经过石板、石灰、木炭、陶罐的严密包裹,药气泄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样一想,众人又自然联想到那窝由人参、灵芝、何首乌等灵气薰染而生的九死还阳虫,会不会是这种虫子在起着某种微妙作用?
直到小叶在第一层顶部的出口处,极偶然发现了三只表现异常的蚂蚁,才得以肯定这种猜测。
这是误从小楼大锅底下盖板缝中钻入的三只最普通不过的黑蚂蚁。
当时的小叶正端着百宝灯,在顶部出口处的土壁上寻找爬虫,本来就不情愿寻找可怕虫子、又几度失望中的小叶准备放弃寻找时,洞口处闪过的三点奇异反光,引起了小叶的注意。
当小叶把百宝灯更加凑近洞口照明时才发现,这三点奇异反光,原来是百宝灯照在三只黑蚂蚁身上的反光。
小叶兴奋得差点尖叫起来,赶忙把众人喊过来,准备捕捉这三只可贵至极的小蚂蚁,但没想到的是,那三只本应四处探食的小蚂蚁,刚一爬进缝隙就又迅速爬了回去。如此反覆几次,样子就像是遇到了什么不肯定的威胁似的,既害怕又不甘。
看准机会,众人趁三只蚂蚁再次爬进的时候,用几只手掌把洞口缝隙给捂住,与此同时,小叶用临时腾过来的一个装人参的紫木匣子,把三只蚂蚁扣装起来。
刚才三只蚂蚁的反常行为,再次让众人联想到了那窝九死还阳虫,小叶就拿着紫木匣子来到药室中那片苔藓下,然后慢慢打开匣盖。
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还因不安而四处快速爬动的三只蚂蚁,忽然紧靠一起不动了,四肢低伏,头须颤动,活像是三个惧怕大王威严的草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