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少女日记
那天由于私心杂念占了上风,我就不太认真起来,结果同学们选红卫兵选乱了,已经不符合一个“兵”的要求了。选红卫兵代表应严肃认真,慎重负责,而我却思想复杂,没了主意。你这次批评,使我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很大,在此我向你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你可能想,会不会得罪人呢?我告诉你,一旦对方觉悟过来,会十分感谢你的!
我在帮助别人改缺点时,就缺乏你这种毫不留情的态度,生怕得罪谁等等。今后,遇此情况,我一定要向你学习。
战友:张新蚕
1966年8月29日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4日 & 1966年9月7日
1966年9月4日 星期日
读了9月1日的人民日报,越读越亲切。看到毛主席像和周总理的讲话,越加感到党中央和毛主席是多么关心我们呀!①听毛主席的话,向解放军学习。同全国革命人民一道,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世界!
1966年9月7日 星期三
在近七八天的斗争中(看守女地主分子),我得到了一场阶级斗争的锻炼,是一次较“艰苦”(照平常比)的革命锻炼,更加深刻体会到文斗的好处,紧抓思想工作的好处。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革命是艰苦的,正如十六条中的第二条“主流和曲折”中所说的:“……它将使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特别是年青一代,得到锻炼,取得经验教训,懂得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
晚上住宿在老百姓家,天冷时有些想家。这使我又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次运动的胜利与依靠群众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相信群众……否则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以前我总认为一个小小的四平城能有多少狡猾的特务和大黑帮头子。可文化大革命的事实完全推翻和批驳了我的预想。这次运动还锻炼了我独立思考和善于分析的能力。我想,敌人是狡猾的,我们绝不能只凭一两次言行就轻率收兵,敌人又常用小恩小惠来腐蚀我们。这次运动还锻炼了我敢说,敢做,敢闯,敢革命,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但同时我也感到脱离群众的危险,工作的不顺利,智慧的缺乏。今后要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这次运动的胜利正像革命群众说的那样,功劳归功于党,归功于毛主席,归功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归功于十六条,归功于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这次运动中的斗争经验是在学校的书本里所不能学到的。如果我们不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只钻书本,那么,我们国家怎么会不变颜色呢?!
这次看守女地主分子,有许多革命人民的优秀品质使我感动。比如:一位街道居民也参加了值班,到了换班时间,她为了不打扰别人的睡眠,自己又继续值了一会儿;一位同学发现另一位同学没大衣,便主动两个人披一件;天气很冷的时候,居民把自己的棉袄大衣都送给我们;晚间睡觉时,群众拿出自己的新被褥让我们铺盖;另外,从她家翻出那么多手饰珠宝,白天黑夜均白花花地放在院内的长条凳上,竟没有一个同学去拿去偷。这一切多打动人啊!我们都在努力做一个十分纯洁的人。
今天我和陈国彦在二商店遇着一个人。这个人问我们是哪个学校的。后来就说:“看!人家师专学生多能耐,你们七中就没写。”我认为这人是有意煽动我们像师专的部分同学那样大写“炮轰地市委”的大字报(不管炮轰是否对),但对说这种话的人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这种情景正如十六条说的那样:“要谨防扒手,及时揭穿他们耍弄的这套把戏。”对这件事,我有一个错误,就是没能及时揭穿此人的阴谋。今后再遇此事,一定要注意。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9日 & 1966年9月10日
1966年9月9日 星期五
昨天看了《舞台姐妹》①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影片。如果我们不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这部电影,就容易受毒害。它鼓励我们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不问政治,不和工农兵相结合,脱离阶级斗争。竺和邢一心一意唱戏,什么“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唱戏”,它宣扬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其个人主义的东西。邢月红走上那种道路,竺春花本应和她一刀两断,可是她们离开时的表现是那样难舍难分。解放时,又一心一意寻找邢月红。更令人气愤的是编导者有意美化旧社会,在法庭上和尚阿鑫本应理直气壮,庭审者必定向着他,但是影片描写他哆哆嗦嗦……
影片完全歪曲了对文艺工作者的改造,竺春花仅仅经过不知从哪儿来的一位记者一说,忽地变成了一个大演现代革命戏的英雄,多奇妙呀!此外竺春花和邢月红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唱戏,可是又为什么接受那两叠钞票?一位女艺人吊死了,老板却劝告,装哭,还要办酒席。请问旧社会哪有这等事?!当唐老板让竺春花演一种戏时,竺春花拒绝了,照理说唐老板该大发雷霆吧?然而唐老板笑一笑就完事了!竺春花不用武装斗争,还总梦想有自己的一个戏馆,这简直不是笑话吗?
编导者打着描写两个女艺人在旧社会遭遇的幌子,大做反党反社会主义之文,但是不管编导者隐蔽的如何巧妙,也逃脱不过革命人民雪亮的眼睛!【张颐武评点:谢晋导演的这部著名影片在这位年轻红卫兵的批判中变成了这样的形象。这部电影其实表现了人们对旧社会的绝望和对新生的革命的价值,但从一个女孩子批判的文章里,仍能反映出当时以“反面教材”的方式放映电影的广度。】
1966年9月10日 星期六
前天我组织会场之后,刘老师说我应学习毛主席《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今天我和韩志业发生争吵,何兴华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他先肯定韩发言是积极的,同时也批评了他的缺点。这一切,我越想越难过,我再继续做下去必定使同学越来越分裂,越来越不团结,工作越来越没有成效。我一定要彻底检查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请教毛主席著作,要牢记清华大学红卫兵战友的话,没有经验不可怕,多经几次困难的考验是极为有益的。
今天有喜讯传来,各班派3名同学去长春取经。我高兴极了,但我又想,应当像英雄王杰和其他那些英雄一样,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我又想起了毛主席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话,怎么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荣誉让给别人!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11日 & 1966年9月12日
1966年9月11日 星期日
今天我发现姨夫会给人写信,不仅字写得非常好,而且用词很不一般。什么“光阴荏苒,倏已二年有余,怀念之余,无时不神驰左右!”听大人们说,大姨20岁那年嫁给了姨夫,当时姨夫是小学教员。因姨夫有文化,参加革命后不久就入党提干,担任过八路军指导员,当过区政府秘书,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回家务农了。【张颐武评点:这里说到了姨夫的过去,话里话外带有一种隐秘的色彩。在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里,似有诸多难以言明的人生的沉浮。】
1966年9月12日 星期一
从斗争×××这几天会议上看,我进一步体会到文斗的重要性;文斗能充分暴露阶级敌人的丑恶面目,真能把他们斗倒、斗臭、斗垮!真正把他们孤立起来,肃清他们的影响。
这位教师狡猾得很,一方面他怕群众揭露他,一方面用“可怜”的表现让我们上当。他说什么“我母亲四次自杀,我父亲用锥子扎我们。”他有时竟装出要哭的样子说:“我把我的一切东西交给领导,让领导看。”
这个数学教师总提到别的老师怎怎的了,是听谁谁说的了,还假装哭着说:“我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尽量说。”【张颐武评点:这个教师和这群孩子有什么可说的呢?当斗争的逻辑淹湮了生活的逻辑,就没有理可讲了。】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15日 & 1966年9月16日
1966年9月15日 星期四
看了坏影片《桃花扇》①之后,心里越想越发呕。我们应擦亮眼睛,揭露它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意图。
编采者一心想推翻共产党,恢复旧中国,恶毒地咒骂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竭力歌颂同社会主义制度为敌的人,梦想反革命复辟,宣扬至死效忠封建王朝的反革命“气节”。
毛主席说:“在现在这个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让我们用毛主席的话去分析这个极端反动的《桃花扇》吧!
1962年是国内外阶级斗争错综复杂的年代。这时候把一个离今很远的反动历史剧捧出来,就是宣扬资本主义复辟。当影片的代表人物李香君被抓时,她说:“不要欺人太甚!”“相府权势再大,也大不过一条命去!”这几句话彻底暴露了他们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从李香君和侯朝宗的生活中,不难看出他们是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当幸福生活被冲散时,他们是那样地恨,恨我们新社会,留恋原来的腐朽生活,想再恢复蒋家王朝。因为影片中有许多人被带上手铐,被抓走。正处在1962年,编导者为何要演出这些呢?难道不是在咒骂讥讽我们这个新社会吗?
侯朝宗和李香君既然是剥削阶级,那么当明朝被推翻时,他们是那样有感情,有意志,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宣扬反革命的气节吗?
影片最反动的一句话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宣扬民族气节吗?不是!为什么一个清兵没出现,为什么没看见一个人在反抗?我们要问你做的是什么人杰?什么鬼雄?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告诉一切牛鬼蛇神要死守本位吗?!
这个极端反动的影片是在梅阡、孙敬的精心策划下排制的。可是他们瞎了眼!中国劳动人民的江山是铁打的江山。小小几条蚍蜉怎能撼动参天大树?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要和这批反革命分子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相反,却暴露了自己极端丑恶的反动嘴脸。将被批判的影片和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相对比,使我看到文艺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忽视的!【张颐武评点:当时梅阡导演的《桃花扇》也是作为“毒草”放映的。这里对于“人物影射”的敏感及其随之带来的责难,是文革式文学批评的典型方式。将历史的故事读解为对于现实的影射攻击,想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直接对比变成了批评的惟一方式,这样的批评当然引人发笑。但文革时大批判的逻辑就是如此,因而对于《桃花扇》的批判也就成为整个语境结构的必然。】
1966年9月16日 星期五
如今,我们班同学因意见分歧有些不太听指挥,有些乱。我作为班级文革领导小组①成员,很着急,心里乱得很,有些胆怯。但我又想,“乱”也有它的好处,在“乱”中可以考验一个人和一个革命者。可是必须分清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是真革命的,还是假革命的;是真正保卫党中央的,还是假保卫党中央的。“乱”,可以使我们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我们应闯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
今天我们班的领导小组又不知带领同学们去干什么,而且更愁明天。今天晚上学习毛主席语录。眼睛开阔了,方法也多了,找到了自己为何没做好工作的原因所在——走群众路线不够!
每当我听到毛主席接见百万革命师生的录音时,①我的心是多么沸腾呀!敬爱的毛主席,我向您老人家保证,永远读您的书,听您的话,做您的好战士!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19日 & 1966年9月20日
1966年9月19日 星期一
昨天整整一天去长春开会,在大会上,省委大干部里面还有一位女领导。好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