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少女日记






                                     1966年9月19日  星期一    
    昨天整整一天去长春开会,在大会上,省委大干部里面还有一位女领导。好像女领导比男领导更容易得罪人。我认识到干革命不能怕这怕那,应该闯。只有闯,将来才能在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取得胜利。要用最锐利的眼睛识别一切,分析一切,看待一切。通过这次大会,我体会到了“让青年一代认识到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的深刻含义。    
                                    1966年9月20日  星期二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对照自己看一看,学过文,但与工农接触很少。现在正是学农的好机会,我们准备到条子河四队(夹注:四平市郊区的一个生产小队。)去参加劳动,帮助农民秋收。我决心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带主席著作经常学习,运用,带着实际问题学;2。要学习农民伯伯的勤劳和革命的干劲;3。把这次秋收看作是锻炼和改造自己资产阶级思想的过程;4。要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敢于革除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旧思想;5。向农民伯伯宣传党的政策、国家大事。总的一句话,就是学习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做一个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青年。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9月28日 & 1966年10月1日

                                 1966年9月28日  星期三    
    8天来的秋收劳动结束了,我回家时内心极为兴奋。我真正感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是那样勤劳,每天4点多钟就起来劳动;他们的思想是那样的纯朴,对不良现象敢于斗争。比如李宝财大伯吧,他对地主媳妇偷地瓜的事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大胆地管闲事,不怕歪风邪气。他们对我们第三代无比地关心。有一位农民伯伯冒着大雨,头顶黑天,脚陷泥地,还热情地抢过我的行李送到住家;在我们睡觉的地方,广大贫下中农那样爱护我们,给我们打水,我们帮他们挑水、扫地,走时有位老大娘几次掉下眼泪,我们亲得像一家人。一位贫下中农的老伯伯对我们说:“我们农民坚决做你们的坚强后盾,坚决支持你们。”    
    在这次劳动中我也得到了一次阶级斗争的锻炼。有个地主的媳妇拾队里的茄子,当我们抓到她时,她说什么要上吊,上吊死了由我们负责。她看动硬的不行便来软的:“我以为你们已摘完不要了呢,我丢掉就行了呗!”    
    广大贫下中农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他们对工作非常负责,做到颗粒还家。有个老大爷劳动在我们身边,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还有一个老大娘不要劳动工分,大家一致赞扬她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可见他们对毛泽东思想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无限热爱。    
    在这次劳动中,我确实按照去前制定的目标去做了。同学之间有矛盾,我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在一些小事上经常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但在这次劳动中,缺点和错误也是非常多的。有天晚上耿淑芬的批评就好得很,她给我的缺点当头狠击了一棒,使我产生惭愧之意。像这样的事,我对杨艳华也是非常感激的。    
    还有吴淑珍同学每顿都洗筷子刷碗,王立君同学的工作也使我联想到自己的差距。    
    通过刘老师的提醒,我想,今后工作一定要考虑得全面周到一些。    
    通过和张若英、王福新、张胜利一起摘茄子、起地瓜秧以及和李影、刘桂兰、杨艳华、贾兆杰一起挑水、唱歌,我更多地体会到一分为二的作用。    
    总之,这次劳动收获极大,优点应继续发扬,缺点嘛,要立即改掉!绝不留情!    
    看了《毛主席和百万革命大军在一起》的电影之后,我十分激动。毛主席是多么健康可敬呀!给人多么大的鼓舞呀! 【张颐武评点:地主媳妇拾茄子,今天看来无非是贪小利的表现,或许是人性中难以避免的弱点。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一旦用无所不在的阶级斗争观点衡量之后,地主媳妇的行为不再与人性和生活有关,而成为了两个阶级间斗争的证明。】    
                                        1966年10月1日  星期六    
    今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儿。    
    听好多人说,地委书记昨晚吊死在厕所里面了,吓死人了。    
    今天是“十一”,原定地委第一书记是要上市体育场主席台讲话的,讲话稿都准备好了,要庆祝国庆,庆祝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谁想一大早家里外头都找不着他,后来还是一个清扫工最先发现他在男厕所自杀的。昨天下午他参加了大学生专为他组织的答辩会。会上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派工作组压制了学生运动,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他受不了了。    
    他是出身不好,可听说解放前,他从革命队伍回家乡时,他敢于把自家的田地、东西带头分给贫苦人,原来是挺革命的。    
    我还想到了他那个7岁的小女儿。她长得极美丽极可爱,与新伏妹妹是同班同学,常来我家写作业。她那美丽的面庞和一双分外有神的大眼睛能让人过目不忘。而今她的命运更惨,还不如我和新伏……她那高大、漂亮的妈妈是四平市委的一个领导,据说当年是胶东半岛的铁姑娘,走路说话咔咔的,现在她又在哪儿呢?她一定哭成了一个泪人。①【张颐武评点:个人被席卷进那个狂暴的时代之中,成了“风中的芦苇”,它的脆弱喻示了生命的无常。那个7岁的女孩和她母亲的痛苦我们可以体会。也许,生命应该更加坚强,但遇到如此灾祸,谁又能说自己是坚强的呢?】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10月2日 & 1966年10月3日

                                 1966年10月2日  星期日    
    回想9月30日在学校购买毛主席语录的情形,心里想了很多。那天有位女同学托我办私事,要借我的证件用一用。我心里知道她的做法不对,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就找别的话做了个挡箭牌。二年一班有一名同学向崔玉琴提出同样的要求,而崔玉琴是怎样回答的呢?她说:“我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证件不能私自借出!你看对不对?”当我听到这番话后,心里又赞佩又责怪。赞佩的是人家阶级觉悟那样高,话是那样的有力;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像人家那样呢?自己的觉悟多低呀,我再遇上这样的事要向崔玉琴学习。【张颐武评点:“我”对于借出证件的说辞的思考,引出了1966年与今天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活形态。也许打开今天许许多多关于交友处事的指南书,世故的作者会告诉你,不要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而要尽量找出一个委婉动听的说法才好。】    
                                 1966年10月3日  星期一    
    今天晚上在兰藕姐的陪同下,我基本上学会骑车子了,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越怕困难,困难就越难。你下定决心不怕它,它很快就会被攻破。但克服困难就得接受曲折,一旦胜利就高兴万分,而一失败就气势低落,那我们在曲折的道路上永远也达不到胜利。    
    学完车回家,特兴奋,与兄弟姐妹谈感受。我们一边站着说话一边拿着吊在房屋中间的灯绳悠荡玩。“啪”的一声灯泡被灯绳上的小塑料坠给打碎了,一时,屋里漆黑一片,可把我们给吓坏了。兰玲姐和兰藕姐因互相埋怨,黑暗中还推搡了一阵子,好在大人们稍加抱怨,也没太说我们。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10月6日 & 1966年10月10日

    196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听了32111英雄钻井队①动人事迹的报道,想到火光就是命令,哪里有火,哪里就是战场;哪里火最大,哪里的战斗最激烈;哪里最危险就往哪里冲。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把革命事业看作是第一生命,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身负重伤的张仲珉同志说:“莫要管我,快关3号闸门!”看守压力表的罗大华和看守二号闸门的王祖明,他们面对大火,仍坚守岗位,直到停止呼吸。共青团员王有发三次冲向火海,大喊:“你烧吧!你烧吧!”19岁的钻工王祖明说:“天塌下来我也要顶住。干革命就不能怕死,怕死就不能革命。”这些英雄们说:“头可断,血可流,不完成找气找油任务,我们死就死在钻井台上,埋就埋在油田里!”这些英雄们的思想和行动太可贵了,这说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们最无私最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得最稳,顶得住一切惊涛骇浪。    
    我要像32111钻井队的英雄们那样,把读毛主席的书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天天读毛主席书,时时记毛主席教导,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做个硬邦邦的红色战士,绝不做豆腐兵。    
    196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昨天班里开会针对一封来信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我心里很矛盾,什么话也没有说。    
    毛主席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希望一切同我们共同奋斗的人能够勇敢地负起责任,克服困难,不要怕挫折,不要怕有人议论讥笑,也不要怕向我们共产党人提批评建议。‘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们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时候,必须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对照这段语录,回忆昨天班里讨论时的心情,我是非常胆小怕事的,前怕狼后怕虎,又能把什么事情做好呢?【张颐武评点:看来“我”那时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还不够大无畏的性格里。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为什么应该只有一种性格呢?】    
    


二、锋芒初试(1966年8月3日至10月28日)1966年10月16日 & 1966年10月17日

    196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最近,我学习主席著作仅学习了一点点,不像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那样,把学毛主席著作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命根子,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我应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时时刻刻“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①    
    196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近十天的秋收劳动过去了。下面作个简要的总结:    
    农民伯伯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他们给我们讲了旧社会的苦;他们从早上4点多钟劳动到黑,晚上还夜战到很晚,但他们从不叫苦。可我们呢,一参加夜战就哆哆嗦嗦,就不愿干。农村的干部们很懂得阶级和阶级斗争,眼睛亮得很,他们坚决彻底地贯彻了党的阶级路线,对敌人实行了专政。    
    农民伯伯十分可亲可爱。他们对不良现象敢做不调和、不爱面子的斗争。不管你是队长、组长,有缺点就当着大家面批评。有次社员大会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后来我们也召开几次生活会,也发扬了这个优点。    
    李排长还给我们讲了一件事,一个地主至今保留着变天账,他还批评周队长在旧社会本来是给地主扛过长活的人,而如今却不贯彻阶级路线。    
    在回来的路上,我回想起农民那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们日常吃高粱米、地瓜、土豆、大葱,而且冬天不带手套干活也没冻过手。我们不会做活,他们不是蔑视讥笑我们,而是耐心地教我们,哪儿像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看谁不顺眼就损谁。我想真正土气的不是农民,而正是我们自己,正像主席所说的,他们的手尽管是脏的,脚上有牛屎,但他们的思想是最纯洁的。    
    这次劳动我还暴露了些肮脏的思想:吃饭不像欧阳海那样节俭;做了点好事,生怕人家不知道;经常和同学叽咕一些无用的小事,如我和杨艳华同学打闹损坏了老乡的田地,完后还给杨艳华提缺点,说她干活时吃了老乡地里的东西。等杨艳华一发言,我又说:“对了,杨艳华是请示完之后才吃的。”多亏杨艳华及时提出来,要不会委屈了人家。    
    在这次劳动中,主席语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吃苦在别人的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才是好同志。”我按照主席说的去做了,觉得好像毛主席在表扬我。又如:“有些同志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前不愧是英雄好汉,但在敌人的糖衣炮弹面前就打败仗。”联系自己,我对一些违背原则的事也做过斗争。    
    这次劳动我应学习吴淑珍同学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也应学习杨艳华的政治敏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