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第二十一辑)
一只汽油船驶过。河小船重,一定是河水涌上了石板,将体弱有病的孩子
卷入了河中。汽油船“哒哒哒”响着驶走了,却留下孩子在河水中挣扎。
……
方涛不忍心去弄清楚这些细节。他甚至不敢打听那几天母亲和柳霞的
境况。她们曾多少回哭昏过去,又多少回在昏迷中哭醒,又有谁能够记得
清楚?当他回家的时候,她俩的眼泪已经哭干,那两双简直难以分辨的干
枯的、青黑色的眼珠深陷着,仿佛已失去了生命。
就是柳妈也哭肿了眼睛。她破例在方涛家住了一个多星期。
柳妈没有给方涛发电报。她说,城里车辆多,怕方涛精神上过于紧张
出事。她也不希望方涛立即返回,不想让方涛看到母亲和爱人哭天怆地的
凄惨情景。方涛因此也未能与海亮的遗体告别。这一点,柳妈提起来虽感
到负疚,但并不懊恢。她对方涛说:“我不能让你一下子受那么多剌激。
你是一家人的主心骨,你再出了事,这一家子怎么过?”
多亏柳妈和几位热心乡亲的帮助,在她们的全心劝慰和护理下,柳霞
和方涛的母亲已初步经受住了这突如其来的残酷命运的打击。当方涛回家
,她俩都已从床上爬起来。柳霞已重新扛起锄头下地。她说:“和村里人
一块劳动,心情要好受一些。”方涛母亲的情况要差一些。她是悲痛和自
责交加,在精神的重负下整天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随时都象要摔倒。
海亮遇难三星期,按当地习俗,谓“三七”,是死者的一个重要祭日
。
方涛的母亲早早就起来了。她没有话,一句话也没有。她只是来来回
回忙碌着,显得分外干练、利索。吃过早饭,她就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叠专
买的银灰色锡箔,折了满满一簸箕“元宝”。她一个人烧了饭,炒了鸡蛋
,煮了小汤圆,又用方涛两天前从小镇上买回的粉丝做了一大碗汤。她的
两臂也显得有了力气,独自一个把放着海亮骨灰盒的红漆小桌搬到北壁正
中。她小心地把汤圆、鸡蛋、粉丝一样样端上红漆小桌。然后,从碗柜里
面拿出海亮活着时用的一个小小的花边铁皮碗、一双小小的红筷,来到灶
前,揭开锅盖,从大米、麦片饭里挖出一勺雪花白米,轻轻装进铁皮碗,
转过身,恭恭敬敬把饭碗和筷子放到桌子的最前面。她做完这一切,从灶
头油盐柜里取出蜡烛、长香,一枝枝小心翼翼燃上,靠桌子的右边放着。
最后,她又把“元宝”点着。那熊熊的火焰,映照着她刀刻似的皱纹、深
陷的眼眶和枯黄的眼珠。
她干瘪的嘴唇喃喃颤抖着:
“亮亮小孙孙,吃吧,多吃一点。那粉丝汤,是你最喜欢的,家穷,
一年也未能让你吃几次……还有那元宝,拿去换点糖……”
她再也说不下去,声音哽噎在喉咙里。
这场面,方涛并不陌生。他仍记得,二十多年前,逢到父亲祭奠日,
母亲就要这么安排一番。那时候,他已经上学,知道点科学常识,不相信
这类迷信作法,也曾多次劝阻过母亲。年复一年,母亲也逐渐将此淡忘了
。想不到今天,她又恢复了这早已过时的祭奠仪式。但方涛没有阻拦她。
他不信鬼神。但这时,他又多么希望世界上真有鬼神呵!因为那样,他肯
定会好受一些。而方涛的母亲看来还是相信的,起码比起方涛来要相信些
。她相信孩子的死是命中注定,人死了,灵魂还在。方涛不忍心打破她的
梦幻。他没有阻拦她,非但没有,还走进里屋,拿出他从北京带回来的香
酥糖,恭恭敬敬放上小桌子,就放在那花边铁皮碗旁边。然后,方涛退后
两步,站在母亲旁边,摘下帽子,垂下头,咬紧嘴唇,向着他的孩子肃穆
致哀。。。。。。。
但方涛毕竟不是一个迷信的人。未久,他就和母亲激烈地吵闹了一场
。
直至今天,方涛还是抑制不住锥心的痛苦恢恨着自己当时的所言所行
。
那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柳霞出工还没有回来,方涛独自一个人躲在
里屋,从杂书堆里翻找亮亮留下的字迹。他一眼就瞥见了孩子的练习本。
封面上粗大的铅笔字“海亮”和第一页上那首小诗,依然象当年一样清晰
。练习本已经写满,最后一页上,是用红铅笔描的一幅画:“北京天安门
”。孩子是多么向往北京呵!但小小年纪竟终生不能如愿。方涛再也抑制
不住满眶的热泪,泪水一滴滴把铅笔画打湿了。他看不下去,抬起泪眼。
壁上挂着的一个木头疙瘩一下映入眼帘。这是海亮的小手枪。方涛于是又
想起了两年前孩子拿着木手枪请他玩打仗而他后来竟打了孩子的情景。方
涛痛心欲裂。不过,这并不是当年孩子手里的那块木头疙瘩,而是方涛送
给海亮的礼物。为了弥补那次对孩子的不公平态度,方涛决定给孩子做一
把象样的手枪。一天,他找来一块榆木疙瘩,就用切菜刀砍削起来。小亮
亮兴奋地蹲在方涛旁边,手撑着膝盖,乌黑的眼珠随着父亲的刀子一上一
下闪动。方涛甚至能觉察得到他的胸部的起伏,听得见他紧张的呼吸声音
。孩子是怀着多大的希望呵!但笨拙的方涛哪里是玩具制作者。半天半天
,刀口都砍成锯齿状了,木头疙瘩还是木头疙瘩。他只好把这不成功的产
品权作手枪送给孩子。海亮一手接过父亲的作品,一手从口袋里掏出自己
的那个木头疙瘩对照着看。他眼神迷惘,显然发现不了父亲的作品到底高
明在哪里。但他还是下决心把自己那个木头疙瘩丢掉了,拿起父亲给的木
头疙瘩跑去向母亲报喜:
“看!妈妈,看手枪,爹爹给做的手枪!”
“呵,亲爱的孩子,我怎么竟从未想到过从北京给你买一支玩具手枪
回来?”
方涛呐呐着,伏在桌上,微微抽泣。
房间门轻轻推开。母亲进来了。
方涛没有抬头,只是尽量地控制抽泣。
母亲靠近来,方涛感到她的外衣已贴着了他的背脊。他咬住嘴唇,还
是没有动弹。
“儿,别太难受了。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好,出去散散心吧!”
方涛依然没有吭声,泪水仍在不停地往下掉落。
“儿,别。。。。。。,别这样,”母亲抚摸着方涛的肩膀,继续说,“凡
事想开些。亮亮短命,也是命中指定。说不定真象古人所说,这孩子是来
讨我们前世欠他的债的。你看他活着时多顽皮,多让人操心。。。。。。”
这是什么话?一股怒火从方涛胸中冲起。你,妈妈,你没有看管好孩
子,疏忽了,你害死了他,毁掉了这活蹦活跳的小生命,你不自责,还跑
来诋毁他!方涛猛地站起来,怒吼道:
“出去!你给我出去!”
方涛起身太猛了,他忘了母亲正贴着他的背。他猛烈地碰撞了母亲,
只见母亲象失去平衡的木偶,跌跌碰碰往后倒去,“噗”的一声摔倒在墙
角里。
墙壁摇晃着,“涮涮涮”掉下一大片灰土。
方涛惊呆了。他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一动不动地站着
,看着他母亲颤颤巍巍地用胳膊撑着墙站起来。她喘着气,呆呆地望着方
涛,没有责备,没有不满的神色,那干瘦的脸上,只带着迷惘的、不知所
措的神态。
方涛的母亲默默地站了一会,直到喘气不那么厉害了,才扶着墙壁,
颤颤巍巍地一小步一小步走出去。
方涛伏在小桌上,出声痛哭。过了一阵,听得外间一阵“嗦嗦”响动
,不放心,强止住泪水,走到外间。
母亲却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正在淘米、切菜,准备做晚饭。
方涛也就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去井台打水,然后扫地、喂鸡鸭。。。~
。。。。
傍晚,柳霞下工回来,一家人象往常一样,围着小桌子吃晚饭。中间
,只有柳霞讲点话,打破点静寂。然而,方涛听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低沉
的声音在重复,根本未听清柳霞究竟说了些什么。而且,方涛怀疑,柳霞
自己也未必清楚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
一家人象往常一样,九点来钟分头休息。一天,似乎又象往常一样过
去了。
但女人的心总是很细的。柳霞似乎发现了什么,老用一种异样的目光
望着方涛。方涛避开她的目光,只管自己睡。柳霞辗转反侧,过了好一阵
,终于打破沉默,开始盘问方涛:“白天发生了什么事?”方涛装作若无
其事的样子回答她:“没什么事。”但柳霞不信,坚决不信,低声说:“
你的气色不对头,妈妈的气色也不对头。你俩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你
骗不了我。”
多少年来,柳霞总是能洞察方涛心底的那怕是纤细的感情变化的,有
什么能瞒得过她呢?方涛咬咬嘴唇,只能如实告诉她,把下午发生的事一
五一十地告诉她。
柳霞没等方涛说完,就猛地从床上披衣坐起来:
“你!。。。。。。你太不应该了。你怎么忍心再伤老人家的心?”
“霞,”方涛也跟着坐了起来,“我知道我错了。”
“你呀,”柳霞边穿衣服边说,“你真自私。孩子死了,就你伤心?
就你悲哀?亮亮是你我生的,可是,也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扯养大的呵。
特别是这些年,我体力不支,又忙,很少顾得上亮亮,还不是靠奶奶照管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码有一半日子的晚上是奶奶陪亮亮睡的呀!孩子
晚上要撒尿,她还得抱他起来。快七十岁的人了,体弱,腿又不好使,却
为你带了这么多年孩子。亮亮死了,她不心痛?就你心痛?不!她要比你
心痛得多!你,你做了什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在家几天?你的功劳
,就是一个月寄回家几个钱。你,你还好意思伤她老人家的心!你。。。。。。~
你。。。。。。”
柳霞说不下去了,她跳下床,向房门口跑去,嘴里一个劲叫着:
“妈!妈妈!”
没有回音。方涛一惊,预感到有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也赶忙下床,向
房门口冲去。
外边静悄悄的。房门反扣着。柳霞绝望地敲着门。方涛咬紧牙关,用
全身力气撞过去。门“咣啷”一声开了,震得屋顶泥块、碎砖屑“沙沙”
往下掉。但他俩也顾不得这些了,箭一般向母亲的床头冲去,嘴里高叫着
:
“妈妈!妈妈!”
“是谁?”
呵!是母亲的声音。这轻轻的、淡漠的回音,在此时此刻,对方涛,
对柳霞,是多么巨大的安慰乃至福音!
柳霞拉开灯。母亲并没有睡,呆呆地坐在床头。她眯眼望着儿子、儿
媳。
方涛下意识地发现,母亲的右手不自然地垂在腰后面。他走过去,攫
住母亲的胳膊,发现她手里拿的竟是一条绳子!
“妈妈,你这是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妈妈!”柳霞一见绳子,一下扑倒在母亲怀里,“妈妈哟!。。。。。。~
”
方涛的母亲松开手,绳子象死了的毒蛇一样滑溜到地上。她抬起左手
,抚摸着柳霞的头,温和地说:
“孩子,好孩子。放宽心。妈不会自寻短见。刚才,妈是糊涂了一阵
,不过很快就醒悟了。妈已经害了你们小俩口,害苦了你们俩呵!妈妈怎
么还会自寻短见,让人怀疑你们俩待我的一片孝心?不,不会的。妈不会
这样去死。孩子,别哭了。放宽心,放宽心吧!”
方涛的母亲微微抬起右腿,用脚探索到那根绳子,重重踩在脚底下。
她停了停,继续说:
“有时候,我也真想死了干净。我没脸见你们。小亮亮一个人在阴间
,也需要我去照应。孩子在世时,哪一天不叫我几十声奶奶,睡觉都抱着
我,他怎么能没有我呵!。。。。。。不过,孩子们,你们放宽心。我不会这么
去死,我不能再害你们俩,我已经太对不起你们小俩口了。”
“妈!你别再这样说话!”方涛哀求着,“是我对不起你。妈妈,你
的儿子太无能、太无用呵!你这么大年岁了,儿不能让你安度晚年,还让
你这样劳累、受这么多罪。是儿子对不起你呵!”
“不,是我不好,是我没有照料好孩子,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柳霞嗓子沙嗄,边哭边说,“我。。。。。。我。。。。。。,我根本就不该来这个家
啊!我当年太天真,不懂得过日子的艰难,嫁过来了,结果害苦了你们母
子俩,又害死了小亮亮。。。。。。”
“不。。。。。。不不!”方涛和母亲的嘴唇颤抖着,却谁也说不出一句完
整的话。
外面,风“呼呼”刮着,屋子四壁跟着不停地颤抖。
一家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