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第二十一辑)
已死了,但我感到没有错,我对朱四太熟悉了,我相信那人就是朱四。许多年后,
我听说,有人在台湾看到了朱四,不过改了名字,叫什么我已经忘记了。
梦远书城(my285)
回目录
割草的小梅
叶蔚林
一
他说:
你们这个城市,嘈杂得厉害,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互相碰撞、挤压。我知道这
是一种活力的表现,但我感到烦躁,来了之后一直失眠,看来今晚怕也难得见到周
公。忽然十分向往一小块远离尘嚣的僻壤,有阳光、泥土、青草和水浆的气息,风
吹过,树叶儿飘飘坠落。看样子你也睡不着,来,给我一支香烟,听我来讲点陈年
往事吧。
五十年代末,由于一场众所周知的政治误会,我被迫离开大城市,流放到南方
的远山远水。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一处叫云湖镇的地方。云湖镇有半截街筒子,几
家商店,是个农村墟场,仍属生产大队建制。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善良而富于同情
心,知足常乐,安于田园。这里的大队干部颇有人情味,并不像后来许多小说描写
的那样作威作福,作奸犯科。对于本地管辖的“分子”,他们眼睁眼闭。应付上面
的办法是外紧内松,阳奉阴违。因此,有那么大半年时间,他们为了“保护”我,
“勒令”我去镇外河那边的沼泽地割草。于是我便认识了一个长年在那里割草的女
孩子。她叫小梅——极普通的名字,姓沈。
二
出云湖镇东头,有条不大不小的河,叫谷河。沿谷河上行五六里,便看见一棵
缠绕寄生藤蔓的老樟树,浓荫荫着一个渡口。渡口宽两丈有余,五级埠头一色长条
麻石砌成。虽说有些石块已破损移位,石缝间生了狼筋草,但仍见棱见角。据说这
渡口旧时颇为繁忙,后来上游20里处建起一座水泥大桥,有汽车往来,这渡口便基
本荒废了。如今除了偶尔有入过河打柴割草,三日两日难得有人喊渡。一条破渡船
似乎永远靠在对岸。艄公是个天生聋哑人,你喊是喊不应的。喊不应不要紧,樟树
干上靠有一根长竹竿,竹竿顶端系块白布。你举起竹竿大幅度左右招展,那边渡船
便依哑桨动了。倒是风雨无阻,召之即来。
这是公渡,不收渡钱。
对岸渡口自然就极冷落了。没有埠头,一脉河滩,杂草夹卵石。河坡灌木荆棘
丛生,向外一递递倾斜,连接两山之间一大片灰苍苍的沼泽地——据说原来是个
湖。远望沼泽地,雾霭沉沉,面目模糊,晨昏有一群群乌鸦临空徘徊寻觅,夏日则
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息四溢,仿佛是酒糟、泔水和粪便的混合。
灌木荆棘包围中有两间小屋:一间土墙瓦屋,一间蔑箔草棚。
土屋住着小梅和她的父亲。
草棚住着聋哑摆渡人旺古。
可以肯定,许多年以来,河岸上下十几里内只住着这三个人了。不,起先是有
第四个人的,那是小梅的母亲。可是小梅八岁上,母亲去沼泽割草,就死在沼泽深
处。好久以后才发现她的尸体,那已是一把皮肉零落的枯骨。小梅的母亲倒在一激
死水的边缘,水面不宽,布满开紫花的水浮莲,野芋与荷叶杂生其间,荷箭高高支
起,清新挺拔,鹤立鸡群。死者的姿态依然明显,下身齐胸陷入泥淖,上身前倾,
右臂竭力伸出,直探荷箭。小梅母亲死于夏末,其时荷花正盛开。母亲是想采技荷
花,带回小屋,让寂寞的小梅高兴一阵吗?人们猜测;是的,小梅坚信。小梅不放声
号哭,只是默默流泪。没有了母亲,以后谁给她梳小辫呢?谁给她讲故事呢?谁教她
识字读书呢?谁给她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呢?没有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了,小梅
想。母亲就埋在屋旁豆梨子树下,坟包和小梅睡觉的地方只一墙之隔。静夜梦醒,
风在枝叶间走过,小梅仿佛听见母亲的呼吸,以及她偶尔叹息一声两声。
小梅爹本来话贵,喜欢独坐冥想。母亲死后,爹更难得掏一句话。爹和旺古邀
伙在河坡上开垦荒地,种苞谷、种粟子、种茄子辣椒。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歇息
时两人像木菩萨,你望我,我望你。爹的目光藏在眼镜片深处,时时关注小梅,目
光贮满慈爱也浸透湿淋淋的哀伤。哀伤催他衰老,才40岁出头的人,须发花白,咳
嗽连连,腰背迅速弯勾下去,像风吹草茎,像火烤蜡烛。
白日里河水潺潺,鸟雀啁啾,蚱猛子在草丛间蹦来跳去。到了夜间,沼泽时不
时传来莫名的种种声响,唧卿哝哝,如话如诉,叮叮咚咚,如磐如罄。有了这些声
响,河岸越发显得死寂。
三
在云湖镇好些人心目中,小梅是个不幸的孩子,生不逢时错投胎,不该在土地
改革正热闹时,降生沈家大屋。捞出脚盆,裹成蜡烛包的当儿,她爹正跪在河边旷
地的土台子上挨斗。接着,小梅便随同父母被逐出云湖镇,逐出沈家大屋,逐进谷
河那边的土屋里。亏了沈家祖上积德,举办义渡的同时,一并盖了那间土屋,为的
是让艄公有个遮阳避雨所在,也便于渡客打尖小憩。何曾料到如今却庇荫了后人。
否则这一家被扫地出门,何处去安身?这就是命啦!命是一根绳,是长是短,或粗或
细,前世结就,可遇不可求,能认不能改啊。所以富贵者不必骄人,贫贱者无须自
艾。若小梅早生十年八载,岂不是金包银裹的沈家小姐?
谷河是天然的隔离带。小梅的母亲至死未返云湖镇。小梅的父亲则不得不来应
卯,向大队干部汇报思想或出席“分子”会。但他即来即去,从不逗留,影子一般
出没。旺古倒是隔三差五常来云湖镇,买盐、买煤油、买火柴以及其他生活必需。
但旺古是聋哑人,不便沟通信息。一晃七八年,云湖的人差不多将沈家夫妇遗忘,
对小梅更是毫无印象。小梅母亲的死,自然也曾引起云湖人们一阵议论、喟叹唏
嘘,但很快也就淡然了。
母亲死后第二年,小梅有生以来头回去云湖镇,倒真是引起一阵小小骚动。那
天正逢农历初一,云湖镇开墟。街上人头涌涌。从广西那边来了耍猴戏的江湖班
子,河边旷地上,锣鼓响得风风雨雨。小梅怯怯地跟在旺古身后。小梅对眼前所见
都感到新奇,但并不特别兴奋。小梅最感兴趣的不是别的东西,是人。小梅不能想
象: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怎么可能聚集起那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
打扮不同,走路姿态不同,讲话声调不同。小梅时不时站下来看人,嗅着人体散发
出来的气息。小梅心里好感动,忽然想哭,但忍住了。
云湖镇的居民们终于发现跟着旺古的小梅了,并且一下就注意到小姑娘有点说
不出的特点。她黑黑瘦瘦,并不打眼漂亮,但五宫搭配得十分周正、整齐、干净利
索,好象经过能工巧匠冥思苦想设计制造出来。一双眼睛又深又亮,眸子静静转
动,里面似乎藏有许多神秘的念头。
“这是谁家的小女子呀,好乖雅呢。 ”
旺古出手出脚比划一番,人们终于明白这就是当年降生沈家大屋的女孩了。
“哎,怪不得,十足像她娘呢。那么懂事的样款。”
“可怜小小年纪就没了娘。”
“快长大吧,长大嫁户好人家就跳出苦海啦。”
妇女们一边议论,一边摸摸捏捏小梅,心肠软的,眼眶就潮红了。小梅抬眼望
着众人,眼神温婉,天真无邪。她爱听人们说话的音调,至于说什么与她无关,她
不感到自己身世的不幸,这样就越发使人倍加同情和怜悯了。
旺古是划渡船直接来镇上的,现在也划船返回。上船之前,旺古给小梅买了一
串糖油炸糍粑,一串四只,焦黄油亮,糖香四溢。小梅一下子就坐到船头,背对旺
古,双脚垂向河面。小梅有点害羞,不愿让旺古看见自己的食相。五月里的天气很
好,阳光灿烂,松软的河风溶着土气草息,阵阵迎面敷过来。两岸自毛草参差排
列,摇曳欢欣。洋姜花盛开,簇簇倒垂,如金耳环悬吊,黄得不能再黄了。船头逆
水,偶尔碰溅起一片两片浪花,打湿小梅的赤脚板,小腿肚,凉丝丝好惬意。小梅
是头回吃糖油糍粑,她审视糍粑如审视珠宝,心里思谋应该怎么个吃法。小梅先伸
出舌尖舔舔粑上的糖浆,尽量让糖浆浸润整个舌面,然后慢慢咽下去。糖浆舔尽,
小梅绷紧嘴唇,上下两排牙齿对齐,小口小口噬那雪白粘软的粉团。每噬一口,她
都将粉团从左颊移到右颊,再从右颊移回左颊,细细嚼烂,与唾液充分搅拌,感觉
着怎样滑下喉管,进入胃囊。由此而产生无限享受、绵绵幸福,只有小梅自己才能
体会。这样直到船靠岸,小梅才吃去两只糍粑。剩下两只留给父亲;不是吃不完,
是小梅一开始就盘算好了的。
四
小梅从小就渴望到沼泽去,独自一个人去。夏秋两季,云雾较少,远眺沼泽,
浓绿一片,淡绿一片,其间点缀好些野花组成的色斑。不规则的水洼,这儿那儿在
阳光下闪亮,犹如镜子碎块,随便抛掷。这时沼泽上空瓦蓝纯净,好像水洗过的大
磁盘;总有一只两只老鹰,风筝似的慢吞吞左移右移;叫天子则动作急躁,骤起骤
落,起落叫声不绝,如箭如丸……可是父母从来不让小梅到沼泽去,哪怕只离小屋
十几步,父母就急切加以制止。母亲去沼泽割草,更不肯让小梅相跟。倘若小梅痴
缠,母亲就急得发脾气,毫不容情地将小梅关进小屋,板门倒扣。临了,等母亲走
远,父亲才将她解救出来。父亲对小梅说:“小梅乖,不跟妈去。那里日头晒,有
蛇、有毒虫咬人啊。”
小梅不信父亲的话。事实上,母亲每回割草回来,从不曾被蛇虫咬伤过。母亲
从沼泽回来,总少不了给小梅带回好吃好玩的东西,比如黑的酸草莓,比如白的芦
根;或者火柴盒装几只花斑的小甲虫,头帕兜几只鹌鹑蛋。母亲死前不久,曾给小
梅逮回一只小野兔,赭黄皮毛夹白条纹,眼睛像红宝石,耳朵尖长,竖起像两面小
旗,可爱极了。小梅掐来鲜草嫩叶喂它,逗它玩,抱它睡,乐趣无穷。可是不几天
小野兔到底还是跑了,跑回沼泽地去了。小梅想,小野兔为什么要跑呢,必定是沼
泽地比任何地方都要好吧。
母亲的死,自然使小梅悲伤。但悲伤缓解后,小梅并不感到沼泽可怖,并不以
为母亲的死与沼泽有必然的联系,她那童稚的心反而想象更多,欲望强烈。小梅听
说母亲死在沼泽某处一泓水边,那里荷花朵朵,荷叶田田。小梅渴望看见那些荷
花,究竟以怎样的美丽诱惑了她的母亲。还有那跑了的小野兔,如今它藏在沼泽哪
个角落?
在小梅心目中,沼泽永远是美丽神奇的所在,生灵活跃的世界。事实上,那里
也是她唯一可以向往并到达的地方了。面对沼泽,满怀幻想,小梅时时觉得风从背
后紧紧吹来,她的身子像鼓满的帆,随时要离岸远航。
秋天某日下午,大队来人通知小梅爹去云湖一趟,旺古立即划船送他走。他们
刚走不久,天上几朵灰云移动,接着便落下一场太阳雨。雨丝匀匀细细,闪闪发
光,犹如一道巨大的珍珠帘幕,斜斜地从东向西拉开,跨过河的上空,漫向沼泽
地,很快就化成水沫,一片迷濛。这时太阳已稍偏西,阳光从云湖镇那边跟踪而
来,在水沫中溶解散射,搅拌出一道七彩长虹。当时小梅站在小屋门前避雨,彩虹
竟离她那么近,就在眼前十几步开外凌空拱起,弯成一个大弧,另一头则远远地插
入沼泽深处。触手可及的色彩,朦胧而缤纷,让小梅惊喜若狂,呼吸急促,怦怦心
跳。她蹑手蹑脚向彩虹靠拢,想置身其中,染一身绚丽。然而当她临近时,彩虹却
淡化了,失色了,周围只有无数水沫,尘埃一般在阳光中旋转飞舞。仰头看,彩虹
还在,只是升高了,仿佛有意躲闪,不让小梅轻易接触到。于是小梅不由自主地顺
着彩虹坠落处走去,走向沼泽。但没走出多远,阳光被一朵浮云遮挡,彩虹完全消
失了。小梅想:这彩虹就像一条河吧,红红绿绿流入沼泽底部去了。小梅继续向前
走。
开头小路白白的,被细雨打湿,没有浮土。小路两旁遍生茂密的含羞草。不像
别处的含羞草那样低低匐地,它们一律长起齐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