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致命的狂欢





二回)    
     设譬取喻与俗语都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它们在一定的地域文化中有相当稳定的结构形式与含义,尽管使用的语境不同亦有相应的变化。《红楼梦》与《金瓶梅》不管怎么说,它们终不属于同一地域文化。两者对同一譬喻与俗语的几乎酷似的运用,只能是乙对甲的借鉴、模拟或再创造。借用杨义的话来说,或许可称之为“戏拟谋略”对传统成规实行承袭、翻新和突破。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第339页,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上述种种,似乎有些琐屑。那么就再录两段“戏蝶”的文字,以饷读者:    
    潘金莲花园调爱婿唯有金莲在山子后那芭蕉丛深处,将手中白纱团扇儿且去扑蝴蝶为戏。不防(陈)经济蓦地走在背后,猛然叫道:“五娘,你不会扑蝴蝶,等我与你扑。这蝴蝶就和你老人家一般,有些球子心肠,滚上滚下的走滚大。”那金莲扭回粉颈,斜睨秋波,对着陈经济笑骂道:“你这少死的贼短命,谁要你扑。将人来听见,敢待死也。我晓得你也不怕死了,捣了几钟酒儿,在这里来鬼混。”因问:“你买的汗巾儿怎了?”那经济笑嬉嬉向袖子中取出,一手递与她,说道:“六娘的都在这里了。”又道:“汗巾儿捎了来,你把甚来谢我?”于是把脸子挨向她身边,被金莲只一推。不想(六娘)李瓶儿抱着官哥儿并奶子如意儿跟着,从松墙那边走来,见金莲和经济两个在那里嬉戏扑蝶。李瓶儿这里赶眼不见,两三步就钻进去山子里边,猛叫道:“你两个扑个蝴蝶儿与官哥儿耍子!”慌的那潘金莲恐怕李瓶儿瞧见,故意问道:“陈姐夫与了汗巾子不曾?”李瓶儿道:“他还没与我哩。”金莲道:“他刚才袖着,对着大姐姐不好与咱的,悄悄递与我了。”于是两个坐在花台石上打开,两个分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二回)    
    (薛宝钗)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顽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她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她二人是怎样。(《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致命的狂欢》 《金瓶》壸奥,奥在何方曹雪芹“深得《金瓶》壸奥”(3)

    《金瓶梅》所写的是潘金莲与她名义上的女婿陈敬济的调情打俏。作者似乎偏爱这“戏蝶”的意象,在此前的第十九回有段几乎相同的“戏蝶”描写,人物仍是这两位活宝。《红楼梦》则写一对花季少女的窃窃私语,被另一略深世故的花季少女无意窃听去,并以无害的狡狯金蝉脱壳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形象。两者意境之高下,读者一眼可看穿,无须我饶舌。我只想点明《红楼梦》对《金瓶梅》的戏拟,这更是明显的例证。    
    最早提到曹雪芹师法《金瓶梅》的,是脂砚斋。脂砚斋到底为何许人,至今尚是未解之谜。如果胡适的考据尚无硬证推翻,那么有一点似可肯定,那就是脂砚斋与曹雪芹的关系非常密切:脂砚斋不仅是《红楼梦》的第一批读者之一,而且是其创作的部分参与者,大观园人物中兴许还有他(们)的身影。如此得天独厚的脂砚斋,自然深知曹雪芹创作的底蕴。    
    “脂评”中有三处确言《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的关系。其一于《红楼梦》第十三回写秦可卿之死时,批道:“写个个皆到,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壸(原批抄本误作壶)奥。”其二于《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薛蟠、冯紫英等请酒行令时,批道:“此段与《金瓶梅》内西门庆、应伯爵在李桂姐家饮酒对看,未知孰家生动活泼。”其三于《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柳湘莲因尤三姐事,对宝玉跌足说:“你们东府里除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时,又有批云:“奇极之文,趣极之文。《金瓶梅》中有云:‘把忘八的脸打绿了’,已奇之至;此云‘剩忘八’,岂不更奇?”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第712页。    
    其实《红楼梦》借鉴《金瓶梅》并与之酷似的地方,如前所述远不止这三处。但这三处别有意义,尤其是第一处两相比较,更能见出小说的本质特征。“壸奥”一词源出班固《汉书?叙传答宾戏》:“究先圣之壸奥”,这里指作品“精微深奥”之所在。脂评“《金瓶》壸奥”云云,实为比较秦可卿之死与李瓶儿之死所得出的结论。对之前贤有过种种论述,我觉得阚铎《〈红楼梦〉抉微》的意见值得重视(该书1925年由天津大公报馆印行),阚氏将可卿丧事与瓶儿丧事逐一作了比较,兹引叙如次:    
    《红》十三回叙可卿丧事极力铺排,不但突出凤姐等人且较贾母为阔绰详尽,若按辈分支派言之,无论如何不应将此事如此叙法。然作者深意可想而知。    
    《红》书历叙侯伯世交之吊奠,《金》书历叙乔皇亲、宋御史、黄主事、杜主事、两司八府官员及吴道官、本县知县等十余起之祭礼。其证一。    
    《红》书秦氏丫环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小丫环名唤宝珠者,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姐。《金》书六十三回瓶儿死,强陈敬济做孝子,又云合家大小都披麻带孝,陈敬济穿孝衣在灵前还礼。其证二。    
    《红》书“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云云。《金》书于瓶儿临终梦见花子虚索命,六十二回潘道士遣将拘神之后,说“为宿世冤恩,诉于阴曹,非邪祟也。又二十七盏本命灯,尽皆刮灭”云云,皆指冤孽而言。瓶儿丧事之中请“报恩寺十一众僧人,先念倒头经;又玉皇庙吴道官受斋,请了十六个道众在家中扬幡修斋坛;又门外永福寺道坚长老领十六众上堂,僧念经”云云。其证三。    
    《红》书铺排丧仪题衔捐官,与《金》书如出一手。《红》书之诰授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即《金》书之诰封锦衣西门室人李氏柩也。其证四。    
    《红》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固以见凤姐理事之才,亦以见东府办事之郑重。《金》书之叙瓶儿丧与应伯爵定管丧礼簿籍,先兑了五百两银子,一百吊钱来委付韩伙计管帐,并派各项执事人等,与《红》书所叙大同小异。其证五。    
    盖西门暴发而妻妾中之得用头衔只此一次,贾家世胄而妇女之得用头衔亦只此一次。锦衣与龙禁尉同一性质,更不待言。其证六。    
    《红》十四回北静王路祭一段,按《金》六十一回瓶儿之殡走出东街口,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身穿大红五彩鹤氅……试以吴道官作为北静王,闭眼揣想,当日情形如出一辄。其证七。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第718、719页。    
    可见两书都以一丧事作为各色人物活动的枢轴,种种世相焦点,而真正做到“个个皆到,全无安逸之笔”。    
    《金瓶梅》中西门庆到李桂姐所在的丽春院喝酒泡妞多次,光列入回目的就有第十一回“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第十五回“狎客帮嫖丽春院”、第二十回“痴子弟争锋毁花院”,每回都带有应伯爵等一伙帮闲之徒,都很热闹。从脂评的口吻判断,其所指当是“西门梳笼李桂姐”之初。“梳笼”的“仪式”在第十一回,热闹的场面却在第十二回,“西门庆在院中贪恋桂姐姿色,约半月不曾来家”,潘金莲写信去催他回家,李桂姐却吃醋撒娇,应伯爵等凑份请酒说和,才闹哄了一场:    
    宴饮图    
    于是西门庆把桂姐搂在怀中陪笑,一递一口儿饮酒。少顷,拿了七钟细茶来,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盏。应伯爵道:“我有个曲儿,单道这茶好处,《朝天子》:    
    “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楂,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儿里常时呷,醉了时想他,醒来时爱他。原来一篓儿千金价。”    
    谢希大笑道:“大官人使钱费物,不图这‘一搂儿’,却图些甚的!如今每人有词的唱词,不会词,每人说个笑话儿,与桂姐下酒。就该谢希大先说。”因说道:“有一个泥水匠,在院中墁地。老妈儿怠慢了他,他暗暗把阴沟内堵上块砖。落后天下雨,积的满院子都是水。老妈慌了,寻的他来,多与他酒饭,还秤了一钱银子,央他打水平。那泥水匠吃了酒饭,悄悄去阴沟内把那块砖拿出,那水登时出的罄尽。老妈便问作头:‘此是那里的病?’泥水匠回道:‘这病与你老人家的病一样,有钱便流,无钱不流。’”    
    桂姐见把他家来伤了,便道:“我也有个笑话,回奉列位。有一孙真人,摆着筵席请人,却教座下老虎去请。那老虎把客人都路上一个个吃了。真人等至天晚,不见一客到。不一时老虎来,真人便问: 你请的客人,都那里去了?老虎口吐人言:‘告师父得知,我从来不晓得请人,只会白嚼人。’”当下把众人都伤了。


《致命的狂欢》 《金瓶》壸奥,奥在何方曹雪芹“深得《金瓶》壸奥”(4)

    应伯爵道:“可见的俺们只是白嚼?你家孤老就还不起个东道?”于是向头上拔下一根闹银耳斡儿来,重一钱;谢希大一对镀金网巾圈,秤一秤,重九分半;祝实念袖中掏出一方旧汗巾儿,算二百文长钱;孙寡嘴腰间解下一条白布裙,当两壶半酒;常峙节无以为敬,问西门庆借了一钱银子。都递与桂卿,置办东道,请西门庆和桂姐。……大盘小碗拿上来,众人坐下,说了一声“动箸吃”时,说时迟,那时快,但见:    
    人人动嘴,个个低头。遮天映日,犹如蝗蚋一齐来;挤眼掇肩,好似饿牢才打出。……    
    当下众人吃得个净光王佛。西门庆与桂姐吃不上两钟酒,拣了些菜蔬,又被这伙人吃去了。(第十二回)    
    西门庆在李桂姐那里吃酒之所以热闹,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天下第一帮闲应伯爵在其间插科打浑。《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喝酒行令之所以热闹也得力于呆霸王薛蟠起哄。为省篇幅,只取薛蟠所说“小品”于斯:    
    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薛蟠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众人笑的弯腰说道:“你说的很是,快说底下的。”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女儿愁——”说了这句,又不言语了。众人道:“怎么愁?”薛蟠道:“绣房撺出个大马猴。”众人呵呵笑道:“该罚,该罚!这句更不通,先还可恕。”说着便要筛酒。宝玉笑道:“押韵就好。”薛蟠道:“令官都准了,你们闹什么?”众人听说,方才罢了。云儿笑道:“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薛蟠道:“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众人听了,都诧异道:“这句何其太韵?”薛蟠又道:“女儿乐,一根往里戳。”众人听了,都扭着脸说道:“该死,该死!快唱了罢。”薛蟠便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众人都怔了,说:“这是个什么曲儿?”薛蟠还唱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