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精神领地





礼貌和教养。当谈话完毕,应立即站起来,与别人握手告别。    
    最后说行态。    
    走路应有“走”的样子。为什么熟悉的朋友,即使相隔很远,从他走路的样子就知道是谁来了。一个人的行态,一旦形成固定模式以后,就很难改变。    
    走路的技巧,一是挺胸,二是收腹,三是脚尖着地,四是抬腿不能太高。挺胸,对男人特别重要。挺胸可以展示男性的坚定和自信。收腹可以加强走路的腿部力量,使全身的肌肉紧张,形成“力的张扬”。    
    我们说,某个人松松垮垮,拖拖拉拉,一般地讲,从走路中也能看得出来。    
    走路抬腿的幅度很重要。抬腿过大,造成身体的左右摇晃,如果男人臀部摆动过大,就有“同性恋”之嫌;如果抬腿太小,又形成碎步(俗称细米步),就像川剧演员上台的步子,显得过分女性化。走路千万别脚跟着地,脚跟着地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如果脚尖着地,就显得自然、轻盈而有力。    
    男人应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各自遵守“类别”观念,这是“上帝”的安排。男人的“雌化”,是阉割的公鸡,只长肉不长鸡冠,不雌不雄;女人的“雄化”,是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只长骨头不长肉,不男不女。    
    所以,康德说:“什么东西最丑?‘过渡种’最丑。”什么是“过渡种”?就是四不像的东西。男不像男,女不像女。    
    


第一篇  透视心灵喜新厌旧

    奉献的伟大在于:它不需要回报,暗合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劳伦斯    
    喜新厌旧,本不是什么坏事。    
    不管男女,作为社会性动物,其本质就是进化。而进化的本质,就是喜新厌旧。旧的消亡与新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昨天的“尾巴”    
    试想,如果我们眷恋蜡烛,不喜欢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那么,我们还将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徘徊;    
    如果我们不舍弃黄包车和独轮车,排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那么,当今的世界仍然是肩挑背扛的“繁忙景象”;    
    如果我们仍然看好“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古驿道,排斥富兰克林发明的电报与电话,那么,世界只会因隔膜而无法沟通。    
    当今世界,电子产业的发展,一年就更新一代产品,半年就改良一种机型。世界以一种全速的“喜新厌旧”的速度在“社会更新”的道路中奔跑。    
    我们为什么落后?    
    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恋旧,我们的眼光使我们无缘创新。    
    我们的汽车工业从1958年生产第一部“解放牌”汽车开始,一产就是十几年,直到“东风”的出现。    
    日本每年推出一种新车,而西雅图的飞机制造业三年为一个更新周期,他们都在“喜新厌旧”?    
    在社会生活里,尤其是婚姻中的“喜新厌旧”也变得加速了。这是通讯带来了便捷,交通缩短了距离,交际拓展了视野,开放提供了机遇。    
    男人是生物属性很强的动物。    
    动物世界的一夫多妻是动物物种“生产”的必然方式。男人的传宗接代方式较女人容易:男人没有十月怀胎的等待,更没有哺乳与抚养的消耗。难怪西方哲人说男人是“家庭中的游荡者”。他们有时间(尤其在妻子生产之后)以各种借口游荡在社会里,寻找可以重新猎取的对象。    
    看看非洲草原的雄狮,阿拉斯加的雄鹿,肯尼亚高原的公狼,甚至于我们花园中的公猫,就会懂得“男人为什么是生物属性很强的动物”。    
    也难怪女人们见面的话题常以两句话作总结: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男人就那么回事!”    
    这包含了妻子的抱怨、愤怒,也有几分无奈。    
    当然,男人并不完全是雄狮,男人同时是社会属性很强的动物。    
    男人,尤其优秀的男人,把事业看成生命的支柱。创业也好,闯荡也罢,他们在生存激流中挣扎,男人“活得很累”。    
    男人,尤其优秀的男人,无论在政界、商界、学界,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哥们兄弟”,免不了人情应酬、政务交往、商务往来等等。男人在燃烧自己的青春,兑换名誉和金钱,男人确实“活得够累”。    
    劳累的男人,希望一个“港湾”,希望一片绿洲。于是,身边的“小秘”往往成为一种“配套工程”。    
    妻子常常不能倾诉,因为妻子没介入他的生活圈子,摆谈起来似乎“隔靴搔痒”;而身边的“小秘”,是历经百战的战友,熟悉业务道道,清楚人物面孔,摆谈起来“心有灵犀”。久而久之,甚至短而短之就“擦出火花”,这成了当今商务社会的一道风景。虽然,这种“喜新厌旧”总是“兔子尾巴长不了”,那都怪“生活的错位”导致了“错位的生活”。    
    再生与死亡    
    爱欲包含了死亡欲。爱得越深,离死亡越近,爱得越浅,离死亡越远。所以人们说,爱是“生死恋”。    
    男女之爱是寻求两性的融合。    
    融合的目的就是“基因复制”。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新一代的出现标志了旧一代的死亡。新旧更替,是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交尾的黄蜂会立刻死去,因为他做了父亲。蜘蛛在交配之后,雌性会吃掉雄性,因为基因已有继承者。    
    动物世界里的雌雄动物虽然不谈什么爱情,但本能驱使它们按进化论的“内驱力”保存物种。    
    人把恋爱看做“死亡游戏”:因为本能喜悦冲动,冲动带来快感,这是死亡的快感。    
    爱是一种极易受到伤害的经验。    
    爱的本身蕴含了生命的彼岸性: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哪来生?爱是生,也是死。佛经也说:“生中有死,死中有生”。    
    每一新生命的诞生,旧生命(父母)就向坟墓靠近一步。新生命前进一步,旧生命后退一步,这是改变不了的自然铁律。    
    爱是生命的深层体验。    
    男女做爱时,就是新旧生命的更替与延伸。    
    我们说,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也赤条条地回到另一个世界。富人和穷人,男人和女人,只有在呱呱坠地和走进坟墓的时候是平等的,生命具有此岸性和彼岸性。    
    文人以“生命的颤栗”形容男女的交合。这话说得太文雅。其实,“交合”就是新生喜悦与死亡恐惧同时而来,怎么能不“颤栗”?    
    爱是求得永生的手段。    
    古希腊的神话描绘了美神儿子爱若斯,他是宇宙之子,永生不死的古希腊神命。其实,爱神所说的就是生命的永恒延伸。    
    生命的本能让我们懂得:永生不死只存在于古希腊与东方的神话之中。“生产”下一代,是求得生命永生的手段。难怪中国人把“传宗接代”看做了人生的“首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人生大憾。这不仅仅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生存需要,更是生命求得永生的需要。    
    我们说,爱是什么?爱是神命的再现。同时,爱是毁灭,也是断决。断决和毁灭就是永死。有人求神拜佛,想求得永生,有人依靠滋补品,求得长寿。这是永生的欲望。    
    俗话说:“活得太可怜,太伤心,不如死了好。死了死了,百事都了。”死亡是对陈旧生命的摆脱,是对永生的渴望。传教士在为死人祝福时说,让灵魂安息吧。所谓“灵魂”的安息,就是对生命永生和永死的祝福。    
    男人的“喜新厌旧”,是生命在追求“死亡”和“再生”。    
    


第一篇  透视心灵风凰涅槃

    人类世界的进步,不是已知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已有及未有知识的重新发现。    
    ——皮亚杰    
    凤凰涅槃,即烈火中的永生。    
    这是一个西域神话,讲的是神鸟菲尼克斯(phoenix)集木自婪的故事。再生之后,鲜美异常不再死。所谓的古神鸟,中国人称为凤凰。    
    由此而想到婚姻的“涅槃”,想到“离异”,想到“再婚”,想到不幸的男人与孤苦的女人……,包括了“幸福之花”的婚姻以及“九死一生”的马拉松婚恋。    
    离 异    
    本来离婚并不是什么事儿。两个陌生的男女因“爱”成了夫妻,又因为“不爱”重新变成陌生人。“分”与“合”就像白天与黑夜交替一样。    
    但人毕竟不是猴子,于是,“离婚”抹上重重一笔血青色——显得凄苍而悲凉了。    
    在婚姻链条的两端,连接着“太阳”和“月亮”——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在婚姻链条的两端,跳动着两个鲜活的生命,通过婚姻而获得生命的再生,就像神鸟菲尼克斯。    
    在婚姻链条的两端,连接着生与死,爱与恨,激情与冷漠……    
    只要我们承认婚姻是一种生命现象,那么婚姻就会运动和变化。“结合”是变化,“离异”也是变化。    
    人海茫茫、行色匆匆的男男女女,就像阴阳两极,相互结合又彼此分离。“结合”与“离异”,就是重新选择和组合。    
    人们常常赞美结合,而不赞美离异,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婚姻的“离异”表现了人的社会性——离异带来感情的负疚感。    
    负疚感是道德范畴的东西。    
    “离异”带来对过去的回忆,对过去的依恋,对过去的评价。在回忆、依恋和评价之中,但凡美好东西被毁灭以后,人就长时间摆脱不了感情的羁绊。    
    离异会失去生命的最好年纪。    
    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困扰着离异的男人和女人。弗洛伊德说,“离异是终止自己生命的延伸”。    
    请注意,“自己生命”这个词。生命把“根”看得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家庭中出现了两个以上的血缘关系的子女,那么,这个家庭的维护,不是靠血缘的“自然亲和力”,而是靠法律与道德关系去维系的。    
    如果“离异”之后再婚而有了新的生命,新旧子女与再婚父母之间就会出现生命连接的错位。这是“离异”再婚家庭摆脱不了的痛苦。    
    人们总以极大的激情关注着孩子,孩子是父母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的延伸。一旦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婚姻链条被打断之后,生命延伸的秩序就被破坏。再婚家庭的“和谐”,会因血缘传承关系的改变而发生危机。    
    “离异”的代价——沉重的十字架。    
    “离异”后的男人总会寻找新的配偶,而新的配偶在男人的心里不再是“天生的绿宝石”。旧人和新人总要对比,对比带来回忆,对比带来痛苦。人在这点上与猴子一样,得到的东西是不好的,失去的东西是最好的。属于别人的东西是最好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好的。俗话说,“别人的老婆最漂亮,自己的孩子最乖。”    
    家 园    
    男人并不多是强者,至少,男人并不在任何时候都是强者。    
    男人总是在女人的呵护下长大,幼年成长的记忆深深留下了母亲的烙印。男人的“恋母情结”在潜意识之中。    
    无论事业有无成就,社会迫使男人承担起“男子汉”的社会角色。男人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顶天立地。    
    “雄鹰不走回头路”和“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培养了男人的“硬汉精神”:成功者,还应更加成功;未成功者,要争取成功。在“名利”的双面铁板烧烤下,“力比多”的压抑及释放出现了诸多病态特征:男人在“焦虑”之中。    
    男人要一个好妻子。    
    男人是需要一个女人,需要一个家,这即是生理的平衡,也是精神生活的延伸。    
    女人的人性深处具有两重性:    
    ——女人常把丈夫当作孩子,以“母亲”的意识去关怀、照顾自己的男人,从而延伸和强化了男人的“恋母情结”。    
    男人在“家”里得到理解,得到支持,得到鼓励。待充足了电,加足了油,又重新抖动自己的翅膀。至于飞得有多高,多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女人常把心爱的男人看成英雄,爱情从崇拜开始。    
    好女人是男人的老师,也是男人的学校。好女人是泊船的港湾,也是人生的路标,起航的风帆……    
    男人在“港湾”里,享受生命的宁静与温馨,享受奔波跋涉的喘息,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享受胜利的呐喊,享受翱翔蓝天的自由……    
    叔本华说:“男人总想改变女人,但最后被改变的是男人自己”。猛虎困于软绳,情感融化坚冰。女人孕育了生命,并教育了男人。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好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