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玛丽莲·梦露





胂恕!   ?br />     在梦露的情人中,还有著名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的大儿子小查理·卓别林。据说,是因为卓别林认为梦露的行为不检点,而勒令小查理断绝和她的交往。可是梦露已经怀孕,无奈之中,她做了人工流产。    
    梦露也从一些情人身上获得了上升的资本,获得了知识和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交换”。而即使在当时的电影圈中,这种“交换”也是极其常见的。但在电影公司的高层人士看来,梦露与“高级妓女”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是她很难改变戏路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的情人,梦露付出了自己的真情,而她换来的更多的是伤害———她有至少4次小产和7次人流的经历。她曾经对朋友坦言:“我需要的是一个男人、一段婚姻、一个家庭和孩子。”“……在我的一生里,别人负我甚于我负别人。”这一次,她和肯尼迪兄弟的恋情开始了,而她又期待些什么呢?    
    他们的相识,缘于彼得·劳福德。他是一个演员,而他的妻子是纽约上流社会绰号“笨蛋”的帕特。帕特的姐姐就是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劳福德从妻子的嫁妆里得到一处圣莫尼卡的房产,那是一个天堂般美好的地方,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而劳福德深知连襟肯尼迪喜欢追逐女人的爱好,他就在这里安排约翰·肯尼迪和罗伯特·肯尼迪与好莱坞明星幽会。    
    1951年,彼得·劳福德在经纪人办公室里结识了玛丽莲·梦露。梦露的活力、健康和惹人喜爱的姿态使劳福德着迷。不仅如此,随着对玛丽莲了解的深入,他更迷恋于她的个性。彼得很了解约翰·肯尼迪对漂亮姑娘的兴趣,他于是决定将玛丽莲介绍给他。    
    195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彼得·劳福德设法安排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妻子杰奎琳出席著名经纪人查尔斯·费尔德曼家举行的一次宴会。彼得明白玛丽莲和她新婚6个月的丈夫、美国赫赫有名的棒球明星迪马吉奥也将应邀参加这个宴会。当时,迪马吉奥夫妇的婚姻已经出现了裂痕。    
    在招待会上,约翰·肯尼迪的双眼始终盯着玛丽莲·梦露,使她感到非常兴奋。肯尼迪全神贯注的神态当然也没能逃过杰奎琳的眼睛,她感到十分气恼。迪马吉奥也同样注意到了这种情形。他挽住玛丽莲的胳膊整整两分钟,拉住她要她回家。他直言不讳地说:“对不起,我对这一切受够了。”然而,玛丽莲却装出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主人费尔德曼当时注意到了这一切,他后来还回忆起这对夫妇当时发生了争吵。    
    这次晚会后几个月,约翰·肯尼迪住院动了手术,前来探望的客人们颇有兴趣地发现在病房的墙上倒贴着一张玛丽莲的彩色海报,头朝下,短裙裹着叉开的双腿。    
    1955年初,当法院还没有就玛丽莲和迪马吉奥的离婚案做出判决时,玛丽莲就多次与约翰·肯尼迪约会,直到总统选举。玛丽莲和她的第三任丈夫,剧作家阿瑟·米勒争吵后,常常会离开他们在康涅狄格州的农场,驾车去曼哈顿,与约翰·肯尼迪约会。约翰·肯尼迪总是喜欢对她讲些淫荡的故事,对她动手动脚,在饭店进晚餐时,他的手指总是在她的裙子底下滑动……    
    肯尼迪当选总统后,玛丽莲成了肯尼迪家族共进夜宵的常客。    
    两人真正的热恋始于1961年帕特·劳福德举办的一次圣诞晚会之后。他们抓住第一夫人杰奎琳正在东海岸度假的时机,从灯火辉煌的客厅中溜出来,双双进入劳福德家中最大的一间卧室。沐浴之后,两人同床共枕了一个小时。事后私家侦探弗雷德·奥塔什声称,他安装在劳福德家中的窃听器捕捉到了在这次豪华圣诞晚会后,总统与这位艳星之间极其火爆的调情场面,他暗示:“他们甚至讨论了国家机密。”    
    很快,他们之间的浪漫故事四处流传。1962年初,他们在贝弗利希尔顿大酒店共度良宵,此后,他们常常在这里约会,然后在圣莫尼卡的沙滩上偷欢。    
    有记者曾经目睹他们在夕阳中挽手并肩而行;另外也有记者注意到,总统卧室里时不时有一个淡金色头发的女人掀开窗帘向外张望。一位民主党人菲利普·沃森当时曾参加过一个梦露非正式地扮演女主人角色的晚会,他后来评论道:“总统和梦露的亲密关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大家都知道,晚会后她是要留下来过夜的。”    
    


第五部分第十章 最后的情人(2)

    二、《濒于崩溃》    
    那一年,玛丽莲住在纽约时,曾经走到了绝望的边缘。她与阿瑟·米勒的婚姻结束,童年偶像克拉克·盖博的死和电影《不合时宜的人》的失败,使她心灰意懒,沮丧消沉。他们的约会暂时告一段落。但一年之后,她好了起来,还在医生的建议下买了房子。而这幢房子距离彼得·劳福德的家仅仅需要15分钟的车程。从此,她的人生奏响了最后的乐章。    
    1962年,福克斯公司要求玛丽莲梦露履行他们合同中的最后一部电影《濒于崩溃》。经济原因是梦露不想拍摄这部电影的重要因素之一。1962年,福克斯公司付给伊丽莎白·泰勒100万美元(《埃及艳后》)、詹姆士·斯图尔特70万美元(每部电影)、迪安·马丁50万美元(《濒于崩溃》),而梦露的片酬还是过时的10万美元。健康原因是她拒绝的另一个理由。在梦露三次拒绝拍摄后,福克斯公司给她发来了意思明确的电报:拍摄《濒于崩溃》,否则把她送上法庭,打上10年的官司。诉讼可能会立刻葬送她的前程。迫于压力,也是在格林森医生的建议下,梦露终于答应了。格林森医生的女儿琼认为她父亲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梦露尽快完成与福克斯公司的合同,摆脱这一束缚,重新开始她的事业和生活。在他的促成下,这部最终没有完成的电影,就这样开始了。    
    《濒于崩溃》改编自电影《娇妻》,原作由艾琳·邓恩、卡里·格兰特和导演加森·卡宁完成,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作剧本奖。这是一部最简单也最容易的家庭喜剧,是好莱坞的保留节目。故事的情节是:妻子遭遇海难,和一个性感的男子流落到一座热带海岛上,她被宣称已经死亡;丈夫重新结婚;妻子却奇迹般地生还,前来索要她的丈夫。这对于玛丽莲来说应该是很简单的。    
    福克斯公司安排了导演乔治·丘克拍摄《濒于崩溃》。丘克和玛丽莲一样也是被逼无奈。在执导了《让我们相爱吧》之后,他曾签约为福克斯公司再拍摄两部影片。他在后来的两年中一直在逃避为福克斯公司拍片。他也一样是受到上法庭的威胁之后,才接受《濒于崩溃》的。另外,据说当时丘克已经被私下邀请执导《窈窕淑女》一片。这部影片是百老汇最走红的一部歌舞剧,为了得到这部片子,他只好硬着头皮为福克斯公司尽义务。    
    在经历了《让我们相爱吧》这部电影的拍摄,玛丽莲·梦露和乔治·丘克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丘克对梦露讨厌之至,编剧南纳利·约翰逊曾经听到这位导演说:“我越来越憎恶梦露。她是一个被纵容和娇惯坏了的超级明星,她身上集中了好莱坞的所有丑陋。”梦露则对约翰逊坦言:“与丘克合作我怕得要命。你无法想像在拍《让我们相爱吧》的时候,他对我的态度有多恶劣。”约翰逊的妻子多利斯说:“梦露惊恐不已,有一次她当着我丈夫的面放声大哭。我丈夫一直认为,后来的一切恶果都是当时丘克的敌意种下的。”梦露的宣传顾问鲁珀特·艾伦回忆说:“我想丘克是最不适合执导梦露电影的人,但福克斯公司却硬是将他俩捏在一起。”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灾难。担任这部电影的制片人的是亨利·温斯坦,当时还很年轻,此前一直在纽约话剧界工作,是梦露的前夫阿瑟·米勒的挚友,也和格林森医生一家来往密切。据有关资料显示,他这次的任命与格林森医生与福克斯公司高层的协议有直接关联。他举止文雅,风度翩翩,即使在最热的天气里也总是穿得整整齐齐。他当时还是一个小字辈,福克斯公司的经理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他被指定为《濒于崩溃》的制片人时,许多圈内人士都不以为然,认为梦露这样喜怒无常的明星和丘克这样脾气暴躁的导演,只有最有能力的制片人才能对付得了。而丘克很倾向于一位经验丰厚的制片人布朗。他对解雇布朗而换上温斯坦很不满意。    
    温斯坦和丘克的第一次会面就不欢而散。据说,当时两人正在会谈一些小问题时,丘克突然提出要中止讨论。温斯坦一出门,丘克就抓起一支水晶墨水瓶向门口砸去。水晶的破裂声中夹杂着丘克的一阵大骂。这个水晶瓶是葛丽泰·嘉宝送给丘克的贵重礼物。温斯坦的任命使得本来就基础薄弱的《濒于崩溃》雪上加霜。    
    很快,丘克拒绝执导第一轮的试镜。温斯坦只好自己来。这次在14号摄影棚进行的试镜没有一个新闻界人士参加。所以,对于那一天发生的事情一直是福克斯公司的一面之词。福克斯公司在梦露死后说她是在兴奋剂的刺激下完成这次试镜的,他们还说梦露多次听不见进场提示,连站都站不稳。然而,在1988年重见天日的这些镜头中,玛丽莲的表演无懈可击。她双目有神,动作稳健,毫无疑问处于最佳状态。事实上,当玛丽莲身着三点泳装亮相时,艳惊四座,试镜非常成功。这部电影中玛丽莲要扮演一位上层社会的贤妻良母,她50年代的性感形象,将被一种新的更自然的风格所替代。    
    试镜的成功并没有给这部影片带来多少起色。尽管福克斯公司分管经营的副总裁菲利浦·费尔德曼在看过处理后的试镜样片后大加赞赏,但梦露由于丘克的拒绝,感到了极大的挫折,在试镜第二天就出了问题。她和温斯坦约好共进午餐却迟迟没有出现。他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找她,但铃响了二十多遍也没有人接。最后,他打了一个保密的紧急号码,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电话铃响到第11声时,才有人拿起了电话。    
    温斯坦回忆说:“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我知道情况不妙,但是不清楚究竟出了什么事。当然我没有想到这是药物的作用,那时我还是个相当天真的小伙子,对好莱坞的一套还一无所知。”    
    梦露两次想挂断电话,但都被温斯坦制止了。为了使她平静,他不停地安慰她:“别急,我马上到。”    
    梦露嗫嚅道:“可我这儿只有一间卧室,假如你在这儿过夜的话,睡在哪儿呢?”这时她的声音听起来更加遥远了。温斯坦知道出事了,因为当时正是大白天。    
    他说,“玛丽莲,我马上过来。”她回答:“小心,小心,别开快车,外面在下雨,你要保证路上不出车祸。”温斯坦说:“你真让我感动,外面真的在下雨。”    
    这次经历让温斯坦感到《濒于崩溃》一片前途暗淡。他写了一份强烈要求延期拍摄的报告。他说:“这事让我惊慌失措,因为梦露身体状况比我想像的还要差,她需要休息。”但这份报告没有得到公司上层的通过。他们冷漠而无情地对待梦露,并向一再强调:必须按期开拍。    
    与此同时,丘克正在进行着微妙的反击。他在迅速而悄悄地改写《濒于崩溃》一片几乎所有的情节。    
    梦露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电影不会是上乘之作,但她感到欣慰的是她亲身参加了剧本的创作。这部电影的编剧南纳利·约翰逊在创作时,决定请这位女影星参与。他们在一起工作了几周,合作顺利并且能相互激发灵感。梦露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而约翰逊也往往能够采纳。约翰逊的女儿回忆说:“我父亲很欣赏梦露对人物的分析能力。他告诉我,梦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简短的合作之后,梦露将剧本的初稿交给了迪安·马丁。当得知他对剧本很欣赏的时候,她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但兴奋中的梦露被丘克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丘克自作主张坚持要纽约的一位作家沃尔特·伯恩斯坦来负责重写剧本。尽管温斯坦曾经争取,但根据合同丘克对剧本有最终的审定权,而梦露对剧本没有发言权。梦露在好莱坞第一次与剧作家的合作就这样夭折了。从此,丘克与梦露之间大动干戈,对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组、每一个表示亲切的称呼都要大吵一番,搞得整个剧组乌烟瘴气。他们到哪里都要吵:梦露家的起居室,丘克的办公室,在全体剧组人员的面前。    
    丘克要求伯恩斯坦将剧本“逐字逐句地修改以使它具有《娇妻》的那种风格”。梦露知道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