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
了一首主题曲,还请到杨坤、朴树等明星来参与主持,并且拉来单田芳用评书的方式来点评奥运会。
单田芳说:“做奥运会的节目,我起初并不乐意,因为我对体育并不是很了解,但《全明星猜想》节目组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商量着怎么合作。他们每天都把运动员的资料给我传真过来,我就编上那么一小段,说外国人咱可以编得热闹些,反正他不能到中国来和你较真。奥运会我成了大忙人了,上午去中央台录节目,下午到北京台录节目。”
马国力由《悉尼猜想》打开了体育报道的新思路:以往的体育报道总是一味强调快速、权威、全面,但作为一个电视频道,如何找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结合点,如何将大量不是体育迷的普通人也拉到电视机前才是重点。在这个思路下,2004年奥运期间,《中国骄傲》、《王者英雄》等一批以娱乐思维来组接比赛情况的专题也被分别安排在重要时段。
马国力说:“开始做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只是做到让你看到的和赛场上的一样。1996年我们的口号是:‘让全国观众和你一起在亚特兰大。’到2000年,就是‘让观众看到比赛场上还多的东西’。意识转变了。中国电视发展太快,每个家里现在有60个频道,我们只是其一,体育迷到家里可能就看体育频道,吸引他们我们就用更多的赛事,更全面的报道,留住这些人比较容易,品牌做出来就跟着你走。但我们不能不考虑一个现实,纯正的体育迷在全国人口里我相信不到10%,而另外相当一大部分人看不看体育频道,关键在于体育频道给他提供的节目是不是让他觉得有意思。我们的体育频道从赛事上来讲,已经在全国占有了绝对优势,我们不是很担心体育迷这部分得不到满足,但我们希望体育迷之外更多的人来看这个频道。
“地方俱乐部有没有忠实球迷,这是足球发展的一个问题。电视观众忠实度也是电视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游离在体育频道之外的那些人可能不可能对体育有兴趣呢?从世界杯、奥运会上能看出来,这两大赛事,观众数字几倍地往上翻,一方面这两大比赛是热点,另一方面奥运会和世界杯不是单纯的体育事件而是娱乐事件,大赛可以从娱乐角度去做。娱乐的节目形态平时能不能吸引边缘化观众?这是体育频道做一点娱乐节目的初衷,但它不是主干。”
1984年,中国还没有一个专业的体育频道,到2002年,已经有了42个体育频道,大量的收视人群直接带来的是相关体育广告的涌入,2003年度,央视体育频道广告收入达到了近8亿元人民币。2004大赛年,体育频道广告收入达到10个亿。
对于这20年来报道方式的变化,马国力这样总结:“从1980年代、1990年代,到21世纪前几年,我们的变化特别大,因为观众的要求也在变。当然为国争光的主题始终是奥运的主题,但如果说观众在1980年代要的就是英雄,到21世纪所要的、所欣赏的就越来越多样,我们的方式也只能越来越人性化。”
雅典:1474小时28分钟的奥运会节目
2004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业务楼,体育频道的各位专项记者与解说员开碰头会,专项记者详细介绍举重、射击等中国优势项目的备战情况。专项记者吴璞负责举重、跆拳道、摔跤,他说到后来拿金牌的张国政:“这个人心理素质很好,气势很好,这个人很外向,很开朗,是目前国家队里唯一结了婚的人,小孩脾气,北体大挂名的讲师。”从长达数万字的会议记录看,专项记者对运动员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2004年8月14日下午,杜丽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中央台直播间里,字幕机忽然死机,重新启动之后将获得金牌的字幕新闻发送出去。张斌、方钢等人已是30多小时没睡觉。前方记者采访杜丽时,大概由于比较激动,总想用手把杜丽拉得更近一些。张斌在后方兀自念叨:“手!手!别摸人家呀!”
雅典奥运会的一线记者和解说都遭到了观众一定程度的批评,对此,张兴的看法是:“观众提意见说明人家都看了。奥运会报道要三方满意,一是观众;二是领导,怎样报道奥运会上面是很重视的;三是同行,包括电视同行和平面媒体的同行。意见最多的也是来自同行,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最多。他们能看出记者是否胜任,看出你的工作状态。这些意见对我们的记者有帮助也有压力。比如同样做访谈节目,《艺术人生》最出彩,演艺明星很容易进入状态。我们的体育明星文化水平有限、不会做秀,这与我们的体育体制有关。雅典奥运会最出彩的两个运动员是刘翔和罗雪娟。刘翔好像没有什么压力的,罗雪娟是你越是压我我就越表现好、越是敢说。她在接受我们记者采访时说——要感谢那些憎恨我的人,背景就是8运会的时候有些运动员的成绩比她好,罗雪娟和浙江体育局的领导认为游泳池里不干净,有兴奋剂的问题,这得罪了很多人。罗雪娟拿了奥运金牌,说出这样的话,未必是我们的记者采访得好。采访刘翔和罗雪娟的记者不一定是问题提得多好,但这两个运动员个性与感染力是独特的。我们的记者与运动队的关系非常好,7个项目的记者从广州九运会就跟队,与队员、教练非常熟悉。中央台还首次特邀王涛(乒乓球)、吉新鹏(羽毛球)、刘璇(体操)、张山(射击)、杨霞(举重)和熊倪(跳水)这6位前奥运冠军,在前方同各专项记者一起在奥运赛场采访、评论和解说。这是我们的突破,2000年奥运会,大家对现场记者没什么意见,不能说当时的记者比现在好,而是因为观众看到运动员下来之后能马上接受采访,就很满足了。现在他们不满足,会说你们提的这是什么问题呀,问的不好,记者形象不佳都成问题了。”
在奥运会比赛之前,郑也夫给张斌打电话,提出一个建议:为本届奥运田径中十项全能的转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力量,报道细节,深入评价。把十项全能当作唤起田径兴趣的突破口。后来在一篇文章中,郑也夫讲述了他怎样看待奥运转播:“我是超级体育迷,而田径是我的最爱。如果奥运田径和世界杯足球同时开赛,我肯定看田径,我相信此种趣味在中国是异类和少数。昨晚从Athen2004下载了23日田径比赛的全部赛程,兴冲冲准备一项一项品味。看到日本小女子在酷暑下的马拉松项目中战胜非洲名将夺魁,日本人在前12名中占据3席,感到恐惧——她们都是下过油锅和地狱的。看到男子跳高选手争先恐后飞过2米29,三级跳选手一个个跳过17米,知道高手云集,有备而来,盛宴难再。正要点灯熬油看个究竟,电视台换了节目,将国手未能晋级的田径换成了中国有望夺魁的跳水。此时,中央1、2、5套节目播出的分别是跳水、中美女篮、体操单项。3项中个个有中国人参赛,如此安排,让人无话可说。一会儿中央2套上中国女篮55比100败给美国,心想田径总算可以补缺入席叨陪末座了。谁料,2套竟然打烊休息。真是怒从心头起:电视台知道田径是什么吗?
“因为国人更热爱金牌,而田径是中国的弱项;因为国人更喜欢包装、调料和花哨,而田径原汁原味朴实无华,国人便将兴趣从奥运的‘中心’转向‘边城’。无论为了提升趣味,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我们都必须对田径投入更多的关注,不然我们就是干脆没有理解奥林匹克,也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就。怎么唤起和培育国人对田径的兴趣呢?”
郑教授认为,中央台的奥运转播完全被民族情绪控制,对此,马国力显然有不同意见:“那是吃了肉之后又要吃窝头的感觉,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就是要加强国家意识,美国NBC的报道比中国嗔耍杂谌魏我桓龃蠊此担略嘶岬墓乙馐妒贾帐前略吮ǖ拦岽┑谝坏奈恢茫颐侨肥狄悸抢酶嘧试锤蠹腋嘌≡瘢峁└喙驶亩鳎髌档酪欢ㄒ泄?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经历太深刻了,一开始大家期望很高,可老是没金牌,批评就铺天盖地,你播这个干什么播那个干什么,要多播中国队的比赛,哪怕拿第3、第4,第5、第6也行呀。1992年我们的金牌稍微多了些,又有批评,为什么美国苏联的那场篮球我们没看见呀?为什么意大利的男排比赛没看到?我们现在频道多了,到2008年可能是4到5个频道来转播奥运会的比赛,你可以自己选择。但主频道肯定是《中国骄傲》。”
展望2008的大制作
国际奥委会电视委员会主席罗梅罗对前往雅典报道奥运的记者说,你可以到新奥运会比赛场馆里报道比赛,你可以回到108年前的赛场去做报道,你还可以回到2700年前古代奥运会的赛场,这样的经历今后20年不会再有了。
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喜欢对手下说,2008年是中国体育电视记者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北京奥运会28个大项、所有场馆都应该有我们的单边点、有我们的记者。28个项目,体育总局说都要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电视报道的数量肯定要有更多。中央台要投入两三千人去做,体育频道要和其他频道、地方台合作。除报道之外,马主任还盘算:“咱们不能只做3个项目的公共信号,至少要做到5项或8项。
张兴坦言,从2000年奥运会之后,他觉得该由年轻人来做奥运节目,那样更符合年轻观众的需求。他说:“事业心是第一个台阶,职业感是再上一个台阶,你为了这个职业要放弃许多东西,要全力拼搏,现在体育频道很多人还留在热情和事业心上,但要长久发展还要有职业感。体育频道是4年一周期,从全运会做起,设立岗位,到奥运会是高峰,4年一轮回的重复,你很难保持不断追求、不断否定自己的精神,但你要有自己的水准。我们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能说我们的危机感多强,但与国际上相比,即使我们和NBC的条件一样好,就一定能做出同样精彩的节目吗?”
宁辛1998年曾经在美国留学一段时间,她说:“1996年奥运会,我在亚特兰大主持节目,回来之后好多人和我说,宁辛你在美国特别漂亮。那是因为亚特兰大当地演播室里使用的是冷光源,效果自然,脸不是那么蜡黄,从亚特兰大回来之后我们也开始使用冷光源。我们的电视制作与美国相比还不够专业完善,差不多落后10到20年,人家对画面、对主持人、对摄影、对灯光的要求更严格,体育频道、网球频道都是美国先有,而后才在世界上推广开来,分项记者和分项主持人也是美国先实行的,对节目的包装也是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人家是高投入高产出,NBC做奥运节目有7亿美元的广告,但花6亿在节目制作上,如果奥运会我们拉来的广告是7亿人民币,那投入只是1亿,是小投入大产出。”
2004年6月18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中央电视台雅典奥运会特殊形式广告资源招标会在这里举行,张斌、白岩松、王小丫到场主持,第一个标的物“《奥运金牌榜》独家特约播出”最为企业看好。经过几十轮的争夺,昆仑润滑油以3280万的价格中标,比标底高出2000万。最后,“《金牌榜》特约”与“《雅典之星》冠名”、“《精彩瞬间》冠名”、“《中国骄傲》广告套播第一位置”、“《中国骄傲》广告套播第二位置”这5个标的物,总中标额为9590万元,超过标底价4430万。在招标会前后,已有30多家企业与中央台广告部签订了合作项目。有报道称,奥运期间北京媒体广告收入将达到6亿元,而央视一家的广告收入就预计达到5亿元。
1996年奥运会,NBC购买版权出的价钱是4。5亿美元,CCTV的价钱是70万美元;用于转播制作,NBC花了3亿美元以上,CCTV花了300多万美元。2002年世界杯和2006年世界杯,是基尔希集团打包卖给CCTV,有消息说价格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马国力说:“我们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承诺,不向第三方透露多少钱,但我可以说差不多是这个数。CCTV为雅典奥运会投入的成本应该是1个亿多一点,这里面包括制作费用、人员差旅和版权费用。奥运会转播版权都是七八年前买的,而这七八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候,因此利润空间比其他国家大。雅典的转播是亚广联1997年签下版权协议,假设当时是2000万美元的价钱,亚广联所有的电视台都觉得太贵了,不愿意签,但去年奥委会认为这个协议签低了,到2010年、2012年就不会这么低了,明年后再去谈转播权,随行就市了。现在的利润空间就在于版权签订早,而中国经济发展快,电视台发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