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魁首
盼叶蕴逵母星椋峙乱膊恍小!?br /> “2000年奥运会,体育频道培养的人才在悉尼释放能量,但雅典奥运会,现场记者更换太早,没有一个超越2000年做举重的郑梦晖,做跳水游泳的罗宏涛,做乒乓球的初元澎。2000年NBC去了20多个主持人,里面有14个奥运冠军,他们已经是主持人了,而不是嘉宾。中国运动员要再有一代人、两代人,才能出现优秀运动天赋、口才与思想结合非常好的人。蒋丞稷那样的人少见,他在釜山亚运会的解说非常好。奥运会转播之后,说不好的人要永远多于说好的人,因为看的人太多、时间太长了。比如女排决赛和田亮跳水同时进行,你要来回切换看,情绪本来就紧张,谁说错一句话都会被你放大,因为你处在焦虑状态。”
1984年,白岩松在收音机里听到中国队和科威特队的亚洲杯决赛。进入大学之后,每天12点15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新闻是他的必修课。毕业后进广播电台,而后进入电视台。1978年他知道了世界杯,1982年世界杯买得起电视看了,那是接触世界杯的第一次热潮,14岁。1986年或1990,在大学里和同学们一起看世界杯成了一代人的印记。
体育新闻是次一等的新闻吗?(2)
白岩松、黄健翔、刘建宏有时候一起踢球。2002年世界杯前,商量着做一个性价比合适的节目,省钱又出效果。哥儿仨就侃出一个《三味聊斋》。“这个节目做了两个月,收视率短期内上了十几倍。但该说的都说完了,不能总弄,到2006年世界杯再说吧。我们仨的成长是和中国足球同步,所以不用做太多准备,很自然就能把球迷的状态调动起来。体育与电视天生就是一对,中国最早的电视直播就是从乒乓球开始的。对图像、照片的强调也是从体育媒介开始的,最先进的电视技术、设备都先用在体育节目上。全世界影像的先进技术都是从奥运会、世界杯开始的。”
25岁的ESPN(1)
1995年3月18日,迈克尔·乔丹向眼前的记者说了一句话:“我回来了。”ABC、CBS、NBC、CNN等多家电视台停止正常播送的节目,宣布乔丹复出。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球迷振奋,华尔街股票上涨。3月初,乔丹回到芝加哥公牛队参加训练之时,大批记者已听到风声蜂拥而至。
“我回来了。”世界上有许多话会被人记住,其中一部分是伟大人物的最后遗言,另有一部分则宣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1876年3月,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制成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经电话机传到华生的耳朵里,这是电话传出的第一句话。1967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到达月球表面,宇航员向休斯顿报告:“鹰已着陆。”阿姆斯特朗说出名言:“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整个人类而言这是一大步!”
1979年9月7日晚7点,ESPN开始第一次直播。直播间外,围聚着工程师、摄影师、化妆师、ESPN总裁、主席。“3、2、1”之后,主持人莱昂纳德(Lee Leonard)说出了ESPN的宣言:“浩瀚宇宙中有个无限的体育世界,现在,你们正站在未来的边缘。在下一分钟,下一天,下面的一年和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带您进入体育的世界。”
LEE的衬衣略显陈旧,直播间也比较混乱。体育新闻直播节目“世界体育中心”播出,而后开始播放一段棒球比赛,总裁西蒙斯(Chet Simmons)焦虑地站着,如同午夜电影里被绑匪劫持的公车司机。但直播顺利运行着,虽然一切不是很完美,但一个雇员在第一次直播结束后感叹:“太棒了,我不用每夜在外喝得烂醉,可以躺在床上看比赛了。”随后《纽约时报》将ESPN创始人拉斯姆森(Bill Rasmussen)评选为“年度最具创意的12个杰出人士”之一;《康涅狄格州立杂志》则用他做了封面,题目是:“为什么ABC、CBS和NBC都怕这个家伙?”
1979年9月7日,那些少数看过ESPN首播的人肯定想不到,他们正在观看体育电视的未来。那会儿“世界体育中心”的创始人莱昂纳德还没什么名气,而ESPN直到很多年以后才被称为“体育发电站”。
ESPN的“金嗓子”主持人辛普森(Jim Simpson)在回忆初到ESPN的那一天时说:“那天我驱车来报到,爬上一辆白色小巴,一个人正在数着人数‘1,2,3……’到我的时候,他问:‘你是谁?’我说:‘我从NBC来,我可以播报超级碗、温布尔登网球赛,我要去ESPN工作。’那个人头也没抬,继续数下去:‘5,6,7……’我们这样一群年轻人在1979年进行了一场赌博,现在我们都赢了。”
25年前ESPN建立时,观众最先看见的就是“世界体育中心”的“SC”标志。从2004年5月31日起,ESPN开始了它的25周年纪念,这其中就包括周日的“体育中心”栏目:25年回顾。这个特别节目是想阐述这样一个事实:ESPN已经改变了美国人的体育生活。“我们总是考虑体育爱好者想要什么。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体育爱好者,我们其实是以人为中心来做节目。其实注意观察一下,所有以人为中心的电视频道都是最成功的。”
帕特里克(Dan Patrick)在1989年加入ESPN时就供职于“体育中心”,他说:“任何体育媒体都必须有侵略性。当然也要经受挫折。”“体育中心”曾经被认为是所谓“快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其中一位制作人认为,这是“不沉溺的快感之夜”——“我们是娱乐产业,必须做出点让人惊奇的东西。我们都想被欢呼。”
在ESPN成立初期,董事会主席埃维(Stuart Evey)曾接到他父亲的一个电话。“在Spokane地区有场拳击比赛,ESPN会有转播吗?”这让埃维大吃一惊,他父亲是个老商人,但也很关心体育赛事。那是1980年,卡特总统说美国要抵制这一年的奥运会。奥运会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无数体育迷为此争论,为体育疯狂,ESPN成立于一个好时候。
埃维是GETTY石油公司的大股东,在此工作了26年。1979年,他促使GETTY石油公司为ESPN投进了第一个10亿美元。这个决定实现之前,他受到各方压力,但他一直在想俄克拉荷马橄榄球队教练的一句话:“不冒险就一事无成。”
1978年5月30日,新英格兰捕鲸人冰球队解雇了比尔·拉斯姆森(Bill Rasmussen)。他是俱乐部主席,他花了大半辈子贩卖体育,离开球队之后创立了ESPN。1978年12月11日,比尔·拉斯姆森来到埃维的办公室拉投资。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正式谈判。比尔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信心十足,仿佛是为了去喝杯咖啡。当他说起电缆,卫星,网络信号这些名词,埃维都觉得有点后悔让这个人进门。但接着比尔说起了关于体育的梦想:“体育就像远古时狩猎的舞蹈,捕猎的人跳起来,观看的人也会禁不住手舞足蹈。现在人人都为体育而狂舞。”这个说法让埃维很动心,他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也热爱体育。可建立一个有线电视频道,7天24小时直播,这在当时的洛杉矶根本没有,有线电视只是那些收不到信号的偏远地区的事情。比尔说:“一个疯狂的主意,人们最开始总要封杀它,之后是嘲笑它,最后是尊敬它。”
25岁的ESPN(2)
此后一个月埃维一直在想设立这样一个体育频道的事情。虽然有线电视对埃维来说很陌生,但他想,世界上没有人懂得一切,有梦想和一点点思考能力的人,就可能是时代英雄。随后GETTY石油公司为ESPN投入了10亿美元。之后谈判结果是,GETTY石油公司持有ESPN85%的股份。虽然这个时候ESPN一点价值也没有。
在GETTY石油公司里,有人怀疑对ESPN的投资,觉得最终会亏大本;另一些人则认为ESPN投资潜力巨大。ESPN逐步成长,1980年增加了付费电影业务。1980年9月号的《有线电视杂志》这样形容成长中的ESPN:“没人相信它有足够的说服力,但它就是发展起来了。”
从1981年开始,ABC,NBC等大公司都陆续开设了有线电视频道,有线电视网被看作是个能挣钱的新玩意。从1982年初,埃维就在寻找ESPN的下家。1982年8月9日,ESPN以225亿美元的价钱被卖给了ABC。埃维的生意成功了,在他写给员工的一封信中,他说:“你们的专业才华将得到更大的发挥,ESPN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这次并购可以说是有线电视网产业史上最大、最成功的一次。”1995年,迪斯尼与ABC的合并,又给了ESPN一次新的发展契机。2004年,ESPN庆祝自己的生日,它已经是遍布全球的大电视网。
未来会怎样?没人知道。就像在ESPN匆忙简陋的创业初期,没人敢于设想一样。未来25年,影像技术、网络、无线平台都将突飞猛进。一位从创立初期就效力于ESPN的元老,也不敢断定ESPN从最开始就有宏大的野心。“任何一个断言1979年ESPN成立那天是全球影像事业的标志性转折的人,都是在修正历史。”他说。
50岁的《体育画报》(1)
1932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完全由私人渠道集资,1980年他们再次举办冬奥会时,美国政府花费了1。74亿美元。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是商业赞助的成功,美国政府只花了7500万美元。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政府出资为6。1亿美元。盐湖城冬奥会更是一笔糊涂账,组委会支出有13亿美元和19亿美元两种说法,这两个数目中均不包括联邦政府支出的4亿美元。但美国《体育画报》的计算方式却说,联邦政府为盐湖城冬奥会花费了15亿美元,这些钱都来自纳税人的口袋。
体育新闻也可以做出一流的新闻故事来,《体育画报》对盐湖城冬奥会的财务分析就是范本。《体育画报》说,不要以为计算冬奥会支出是个简单的加法,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有各自的统计系统,在华盛顿并没有一家机构能统计和奥运会有关的各项花费,哪一项花费应该记在奥运会的账上,华盛顿和盐湖城的官员们也各有各的说法。该杂志说,他们的数据来自国会、白宫和盐湖城地方机构的统计部门,但15亿美元的数字还是被认为是对冬奥会的恶意攻击。盐湖城组委会主席罗姆尼对《体育画报》记者说:“这是错误的统计,你们太外行了。你们的文章将把我弄成个骗子。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罗姆尼认为,只有政府直接给奥运比赛的钱才应该被计入,比如安全费用和修建临时停车场之类的费用,他的数字是3。5亿美元。他说:“有人要把犹他州的高速公路也算作奥运会项目,这不是奥运会要求建的,这是奥运会的需要而已,它跟奥运会没关系。”但是,犹他州的官员们在向国会要钱的时候都打着“更好举办奥运会”的旗号。州议员伯内特说:“2002年冬奥会并不只是盐湖城的,也是美国的,美国政府并不是只出钱,他们也获益。”
还会有哪些受益者呢?《体育画报》列出了一份名单,他们有查尔斯·梅尔的不动产公司,他们投资建公路,但至少用了纳税人300万美元;罗伯特·艾尔,他是《福布斯》400位富翁榜上的第236位富翁,拥有自己的滑雪场。这块场地用于奥运会比赛,但改建费用是纳税人的钱。此外还有一些有钱人从中获利。《体育画报》说:“这是个伟大的国家吗?一个百万富翁发展商要一个道路工程,联邦政府支付现金;一个亿万富翁拥有一个滑雪场,他要扩张自己的地盘占用一块公共用地,没问题,政府替他安排。商人们要高速公路,政府给钱。你如果问你怎么才能有这样的好处,很简单,帮你的家乡拿到奥运会的主办权。”
《体育画报》坚持自己的15亿美元的数字是实在的,这笔钱比美国过去举办的7次奥运会的政府总支出还要多50%,纳税人的钱平均到2400名参加盐湖城冬奥会的运动员身上,每个运动员的费用为625000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每个运动员的“成本”是57000美元,与之相比,盐湖城上升了996%,如果与1984年每个运动员11000美元的成本比较,则上升了5582%。
《体育画报》详细列出了每项开支——修建停车场3000万美元、修建新闻中心200万美元、高速公路和道路改建5亿美元、公共交通2500万美元、城市照明3。26亿美元、机场改建1600万美元、绿化环境50万美元等等。该杂志说:这都花的是你的钱,而得到好处的是少数人。为什么犹他州举办奥运会,要让其他49个州的人们支付那么多钱?
2004年,是美国《体育画报》50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