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我是大理王子
“云儿可是按照爷爷的说法做的,爷爷说做人就只要高兴就行。再说了,云儿这么乖巧,爷爷哪里舍得责骂云儿呢。”凌云有恃无恐的说。
王语嫣摇摇头,彻底无语,一路上见凌云和段延庆一老一小谈得投机,而凌云越来越“嚣张”,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不过好在她知道段延庆是不会害凌云,所以她也不担心,不然她恐怕早就赶走将她儿子“教坏”的段延庆了。
这段时间,段延庆越来越宠爱凌云了,王语嫣这个做娘的说儿子几句,反而被段延庆责怪,说玩闹是小孩子天性,大人不应该去控制孩子的思维,他就喜欢凌云这个样。在王语嫣心中,凌云是唯一的寄托,这次也是看不过眼才说凌云的,不过她知道段延庆这个爷爷肯定会出言帮凌云的。
果然,段延庆笑着说:“云儿越来越聪明了,爷爷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怪我的宝贝孙子。”而凌云笑呵呵的看着王语嫣直乐,他也觉得奇怪,自己到了这里后好像真的越来越像小孩子了,他不知道这是因为在这里他得到了亲人的疼爱,所以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前世所不敢露出来的孩子天性。
第零一三章 稚幼儿,学武论政
更新时间2008…7…1 17:33:06 字数:3653
与凌云闲谈,段延庆深为他与众不同的武学见解所折服。因为凌云的武学理论让他的修为再上一层,他想:“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吧,再高的武学修为也躲不了生老病死,不过自己虽然没有多少年可活了,但是能够在晚年之际听到这样新颖的观点却也不枉了,何况持这种观点的人是自己的孙子,此生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蓦然,段延庆严肃对凌云说:“云儿,爷爷现在教你‘一阳指’的口诀,你要好好听着,刚才我也与你说了‘一阳指’的威力和特性,爷爷希望你认真的练习,争取早日练到一品境界,到时候爷爷也没什么遗憾了。”
凌云见他说得郑重,知道他是真的要传自己‘一阳指’了,心喜之余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因为爷爷可能一生都不能将“一阳指”修练到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所以他将希望放在了自己身上。
于是收起顽皮的心态,肃然起来,并郑重承诺道:“爷爷,你放心,云儿不会让你失望的。也许我会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一阳指’是专为云儿而创造出来的绝学。”
()好看的txt电子书
听到他豪气干云的承诺,段延庆老怀宽慰,他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凌云以后走的路将会很远很远,至于能走到何等境界实在不是自己所能预料的。也不再说什么,静下心来,详详细细的将口诀传给凌云,并让凌云牢记在心。
‘一阳指’秘诀有几千字,而且一些语气十分拗口,但是凌云只听三遍就能背诵在心,这不由得让段延庆感叹不已,想当年父亲传给自己的时候,自己可是花了四个时辰才将“一阳指”秘诀背诵在心的,而且父亲还不止一次称赞自己是天资聪颖,想不到凌云只听三遍就记得如此牢固,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待凌云记牢,然后详细的解释了一次,让凌云少走一些弯路,以便早日达到大成的境界。传授完毕,他见凌云在那晨冥想,也不打扰,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以后就看自己的了。并哈哈王语嫣不要打扰凌云,自己坐到车辕,将车速渐渐放缓。
当段延庆将口诀传完,并将自己的心得传给自己后,凌云就一直沉醉在武学的天地中,他以前虽然见识了“逍遥派”的四种至高武学,但是觉得这一切都与“一阳指”不同,“逍遥派”的武功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都要讲究“逍遥”顺应自然,练习需要无欲无求的心理素质,而“一阳指”则不同,它要求修练者要有严谨的心态,讲究循序渐进。
以前凌云学的也都是很精深的武功,只是都没有涉及到点|穴的手法,所以他对很多|穴位都把握不准,于是向段延庆一一询问。
段延庆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他很快的了解了人体的所有|穴位。凌云有时在想:在21世纪,那个西医盛行的时代,为何中医始终占据一席之地,没有被西医挤下医学的舞台。如此繁多的|穴位,而每个|穴位的功效各不相同,各自控制着自己的区域,觉得很有意思。
凌云知道“一阳指”也是一种高深的疗伤手法,只是疗伤过程中对施术者的伤害太大了,轻则武功尽废,重则全身残疾。
当凌云将这样想法说给段延庆听的时候,段延庆哈哈大笑,说道:“云儿真是聪明,‘一阳指’确实是最好的疗伤功法,至于云儿说担心之事也确有其事,不过你说的情形在一品境界的高手中断不会出现。云儿啊,爷爷只是给你说‘一阳指’在武学上的作为,你怎么会想到疗伤方面上的?唉!爷爷现在见到云儿的思想与人所不同,现在对云儿更有信心了,他日的成就还真让爷爷期待啊!”
“云儿见‘一阳指’涉及到的|穴位众多,而医学都是与|穴位有关的,所以云儿猜测‘一阳指’可能还具有疗伤的功能。”凌云搔搔头,不好意思解释。不过心中却想:金大侠在《射雕英雄传》中早就提到了,不过金庸怎么知道的?难道他也真是一个武林高手?不然他怎么知道的?想着金庸八十高龄尚且精神十足,还去剑桥读书,真有可能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呢。
在《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为黄蓉疗伤后差点失去了武功,要不是有“九阴真经”可能早就在江湖上除名了,他将一灯大师的情况和段延庆所说的一一对照,知道一灯这个“南帝”也没能将“一阳指”练到一品,然而,凭着没有达到一品的“一阳指”,一灯却成了“中原五绝”之一,欧阳锋也是“五绝”之一,在天下也没有几个对手,在没有逆练“九阴真经”时见到一灯大师就跑路,由此可见“一阳指”的厉害之处了。凌云自
己呆呆的想了一会儿,觉得找不到答案,干脆放下心中疑惑,沉心静气领悟“一阳指”奥妙之处。
凌云所学的武功都是不世绝学,以前他没有学过点|穴手法,所以一直心存遗憾,在武侠世界中,不会点|穴真是很丢脸的事,现在得偿所愿,兴奋莫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一阳指”修到一品,到时候就知道“一阳指”真正的威力了。
“一阳指”招式繁复多变,时而气象森严,指气纵横,便似千军万马奔驰而来,长枪大戟,黄沙千里,犹如堂堂之阵、正正之师;时而轻灵机巧,恰如春日双燕飞舞柳间,高低左右,徊转如意。“一阳指”占尽了“灵”、“奇”、“正”、“巧”。与“天山折梅手”有很大相同之处,那就是招式多而杂。
然两者又有很大差异,“天山的梅手”是近身搏斗的最佳选择,优势在于不必花更多的内力,而其不足之处是近身搏斗凶险万分;“一阳指”可近可远,将内力运劲于指,激射而出,然其不足之处就是所耗功力巨大,“一阳指”以气势取人,“天山折梅手”以优雅的风姿动人,然其优雅却能取人性命于无形。
走走行行,所过之处,均可见到不同的人情风俗。
此时,大宋国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样子,不过凌云却清楚知道这繁荣背后的危机。他前世所学的是中文专业,对历史也有着很深的造诣,知道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重视商业的朝代,所以人均生活水平都高过其它朝代。
然而,从古至今,享乐的都这是高层阶级,生活在低层的人们依旧十分贫穷。然宋朝统治者目光短浅,历来重文轻武,经过几代皇帝的无所作为,宋朝早已没有宋太祖时候的雄心壮志了。近百年来,宋朝每年以大量的“岁币”求得和平,却不知这是养虎为患。
凌云暗想:目光短浅应该就是导致一个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吧,想到宋朝朝堂奸臣当道,只会迎皇帝之好高颂赞歌功,以至于真正做事的没有几个。
有才能人被朝中奸佞所压迫,不是革职查办就是调离京城。在凌云眼中,大宋表面上的繁荣昌盛却掩饰不了内部的腐朽。唉,烽火已经迫在眉睫,只是可怜了天下百姓。
“云儿,大宋繁华富强,非是大理国这样的邦国所能比拟。要是你到了大宋的京城——开封,就知道什么是奢华,那里夜不闭户,买卖之事络绎不绝。开封的商业气息浓厚,而且那里还是当今天下的文化中心,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往之。”王语嫣见凌云透过帘子不断的张望,时时现出思索的模样,不由得出言解释。
凌云回过神来,叹息道:“娘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哪!繁华只是大宋的表象。一个朝代的强盛与否,看的不只是商业、农业哪一方;一个国家是否强盛,要看军事、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综合方面。如今的宋朝只能说是富国,而不能说是强国,宋朝的军队根本就不堪一击,有朝一日战争兴起,国无不用之兵,而兵不知将的军队建设会更早的加速宋朝军队的失败。因为一个战将如果不知道自己所辖军队的战力,根本无从指挥,更别说还有太监肘制了。宋朝现在虽然很有钱,但是举国钱财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举国老百姓依然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卖命,这样的朝廷怎么会得到百姓的支持?最让人忧心的是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宋朝皇帝却不知道那些钱财被辽国用来发展军队,难道他们不知‘六国之灭,弊在赂秦’这样的道理吗?不过现在奸臣当道,即使有人说了也不会得到重视。不过‘优胜劣汰’是发展的必然。想想汉唐盛世,到后来还不是被人灭了?”
段延庆和王语嫣都惊呆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眼光远远比不上凌云,在他们眼中,大宋现在可是很厉害的。然而凌云的话却打破了他们一贯的思维,而且甚有道理。不过他们都是江湖人,对这些也没有多么关心。
此时此刻,两人只是替凌云可惜,如果他是一国之君,那么这个国家想不强盛都难。
段延庆听说段誉还有凌风这个儿子,虽然他也相信凌风也不笨。但是凌风有凌云如此深远的眼光吗?他不知道,不过听凌云这番话,也不由得为大理担忧起来,虽然他现在都没有得到大理段氏的认可,但是作为一个段家人,对大理国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感情。
王语嫣则不管这些,他为人单纯,对政事漠不关心,只会真心诚意的关爱着自己的亲人。自从离开大理皇宫,段誉在她心中的位置越来越淡,满脑都是凌云可爱的影子。在她心里,可不管什么改朝换代之事,只要凌云过得好就行。
如此心态,倒不枉她是“逍遥派”的后人了,她的思想也深受道家的“无为”思想影响,至于其实的她觉得自己管不了,更不想管。
段延庆沉默了一会儿,向凌云询问道:“云儿,照你这样说,如果大宋灭了,那我们大理会怎么样,难道大理就这样无所作为?”
“唇亡齿寒,大理没有自己的军队,现在边境都是由大宋来布防,试想,这样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一旦失去天然的屏障,那么敌人进攻的话当然是见城破城,见寨烧寨了,不过这一切都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毕竟现在辽国也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而且我曾经与哥哥讨论到这些问题,想必他会有所作为吧!希望他没让我失望。”凌云知道段延庆的心事,所以只有如此出言安慰。
段延庆听凌云这样说才放下心来,不过他想:云儿真是大将之材,如果他是一名将军应该会流芳千古的吧!
第零一四章 至姑苏,园林悟道
更新时间2008…7…1 21:14:43 字数:4151
姑苏,曾拥有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称呼,因山水秀丽、园林雅致而闻名天下,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姑苏园林甲天下,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姑苏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姑苏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太湖,是一方碧玉,而“还施水阁”与“曼陀山庄”则是碧玉中的那两个点,虽然惊扰了碧玉的纯净,却让碧玉拥有了人间的气息。
“还施水阁”在“南慕容”慕容复归隐后,名气一落千丈,可是它依旧是武林中人向往之所,故老相传慕容世家所收藏的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