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我是大理王子
童贯一怔,巴结他之人虽众,然而提出结为兄弟之说尚无人敢言,回头看了凌云一眼,但见凌云眼中真诚无比。深如碧潭,明如秋水。让人心生好感,恨不得结交。
原来凌云刚刚动了心机,想到九阴真经中的“迷魂大法”可以迷人心智,趁童贯看自己之时,使了出来,果见效果。不过他觉得童贯也许还有值得利用之处,所以只在他心智中暗示:凌云是值得性命相交的好朋友、好兄弟。
见童贯一时迷住,牢牢锁住,直待他真诚相待,方才放行。
凌云功散后,童贯醒来,果然郑重而和气的拍着凌云肩头,说道:“好,好男儿,爽快!贤弟真诚相待,为兄心感,日后我们就是好兄弟,好兄弟,为兄自幼孤身一人,无亲无故,今日得一贤弟,心愿足矣;现在陛上相召,且先拜见,日后你们兄弟有不尽相聚的时光。”言罢,带着凌云而去,兴奋无比,而凌云更是得意之极。
QQ群:1623145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零九九章 毓秀宫,凌云论杯
更新时间2008…8…8 14:03:08 字数:4185
凌云和童贯一路行去,而凌云幽默的语言风格让这个阴沉的太监尖笑不已,认为凌云简直就是自己的知己,真是太符合自己的口味了,不一刻,来到一处园林,月洞门上刻着“毓秀宫”三个镏金大字,凌云一看即知出自宋徽宗之笔,宋徽宗之“瘦金体”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
童贯道:“凌兄弟,咱家去向官家通报一声,兄弟且候片刻。”说罢轻快的离开,在凌云的语言攻势下,他哪里承受得住,心下大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凌云也”的感叹,对自己能够认得如此得趣的兄弟,心下甚慰,真诚以待,毫无心机,不断提醒见到皇帝注意这样注意那般。可见凌云“迷魂大法”的造诣甚深,而且言语的艺术也征服了奸诈无比的童贯。
“毓秀宫”主园池区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毓秀宫”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
()好看的txt电子书
凌云对着郁郁葱葱的花木、各色姿态的亭阁,顿时心旷神怡。想不到在北方之地亦可见苏州林园之特色,如此工程应该花费了大量的才力人力,对统治者如此不顾百姓的死活,感叹不已,难怪北宋再过几十年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中的尘埃。
凌云深深地为皇家的奢侈感到震撼,虽然后世看过不少描写皇家的影视,但那些都是道具居多,哪有现在的真实感!“毓秀宫”只是皇宫无数宫殿中之一,相比别处,这里应该是“寒酸”之所吧!不过相若刚才经历的金碧辉煌之宫殿,凌云还是觉得如此诗情画意之所更让人心旷神怡,恰是繁华城市中的一丝清凉,如此看来宋徽宗的确是一位雅士。
此时童贯出来,轻声道:“凌兄弟,官家让你自行进去,咱家先走了,兄弟到来,官家正欢喜着你呢!若是兄弟在京城遇到困难且道出我的名字,相信他谅也不敢为难,官家对兄弟极其欣赏,不用紧张。”
凌云当下谢过,在童贯指点下与他告辞,自行入内,尚未见人,丝竹管弦之乐已经入耳,凌云暗自摇头不已,这样的皇帝不被俘虏才真是怪事。绕过假山,但见歌女舞姿优美、柔情绰态,正翩翩起舞,而中间坐着一位年纪和自已差不多的英俊男子,但见他穿着龙袍,七尺男儿挺如枪,身板子还算不错,但也许是太过长久的养尊处优,肤色白皙,严格点说是有点病态的苍白;俊俏的脸蛋斜着一股莫名的惆怅,脸色空虚腊黄,眼圈乌黑,旁边有几位文尔儒雅之老者相伴,正在举杯畅饮,凌云心想,那个纵欲过度模样的年轻人应该就是宋徽宗了,而其余儒雅之人应该是当朝重臣了。
凌云轻步走过,并没有因为对方是皇帝而紧张,他拱手为礼道:“晚生凌云见过几位前辈和赵公子。”他才不想下跪行礼呢,既然你们摆出一副以文会友之道,我就借此免行下跪之礼。
几人抬头,但见凌云雄姿英发,俊逸潇洒,神情不卑不亢,坦然面对,卓尔不群,如同一座高山,充满力量和神采,而一头白发更将其气质显现无余,心下赞赏。
宗徽宗见凌云不下跪行礼反而高兴,每天向他行下跪之礼的人还少吗?而凌云称自己为赵公子更让他感觉奇异的舒畅。他站起身,见凌云容貌英挺不凡,心下赞赏,哈哈大笑道:“凌兄,在下来此相会,只愿以文会友,正担心凌兄紧张呢!见凌兄如此不卑不亢,心下甚慰,今日这里没有君臣,只有前辈与晚辈,各位前辈且莫拘谨。凌兄邪帝之名天下皆知,文成武功,皆臻上品,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赵估心下甚慰。”
凌云道:“赵兄客气了,在下从来不知客气为何,如此下去,可是没有完尽,客气虚礼我们且还免了吧!邪帝之名是江湖中人之抬爱,在下实在愧不敢当矣!”
其中一人拍案道:“大胆,官家在此,岂容你一介草民乱言称帝?你眼中还有官家吗?如此大逆不道之徒应该当斩。陛下,应该以此威慑天下不法之徒。”
凌云见他四五十余岁,相貌堂堂,于是向赵估问道:“赵兄,不知这位前辈是何人?在座之人均为雅士,如此无理之语实在有伤清雅之气,晚生虽然出身草莽,然面也知天地君亲师,然此地无君亲师,唯余天地,而赵兄更是明察秋毫,心下一定自有定断,前辈如此抢赵兄之话头,实在是有些……”当下沉吟不语,但众人均知他言下之意。
赵估听凌云之言,觉得甚是有理,心下不悦,对那人道:“蔡相,晚生刚才亦言明,此处无君无臣,只余朋友前辈,蔡相难道想扫众人之兴头吗?凌兄,且莫担心,这位是蔡京,当朝宰相。”接着手指着一位神情爽迈、气质不凡的老者道:“这位是文学臣匠,苏轼苏东坡”接着又介绍道:“这位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米芾均为当世大家,想必凌兄亦曾过。”
听完赵估的介绍,凌云心下直跳,心下暗道:我的老天爷,苏轼啊!可是后世名传千古之人物,而其余四个俱出他之门下,号称“苏门四学士”,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得见如此名人真是不可思议,暗觉此行不冤,当下连连行礼,而他们也是礼数周到,对凌云赞赏不已。
虚礼过后,苏轼言道:“小友一阙《满江红》豪迈奔放,真是发人深省,远胜老朽之《大江东去》老朽听后,深觉不凡,引为知音,今日一见得尝所愿,喜慰不甚,今闻赵公子邀请小友至此,所以与四位老友厚颜前来,不知近来小友是否又有新作?”
秦观言道:“小兄弟之《青玉案》亦是不凡,一年未听佳作,真让人期待啊!还望小友不吝道来。”
赵估亦道:“是啊!听闻凌兄为李师师所作之词,兄弟真是期待不已。还请凌兄再放奇彩。”
三人性子不同,所欣赏之作品亦有不同,观赵估此语即知其只爱风花雪月,没有丝毫进取之志,而苏轼身为豪放派之代表人物,当然喜欢豪迈之作。
凌云见这些千古名人如此看重自己心下惭愧不已,相比他们,这个这个文坛大盗真是汗颜无地。当下谦虚道:“二位前辈和赵兄言之过矣!在下一介布衣如何当此妙赞,不过近来还真有新作,且听在下一一道来,还望诸位不吝指教。”
赵估道:“凌兄且坐,听闻凌兄豪爽之气名传天下,今日略备薄酒,望凌兄莫要嫌弃。”
凌云坐下,听到赵估此言,不由轻笑出声,见众人不解的神情,当下道:“若是赵兄之酒都称为薄酒,那天下间真是再无美酒了,皇宫御酒,十里飘香,在下可是闻名多时矣!”他小小的拍了赵估的马屁。
果然,赵估喜之不胜,他为人喜爱风花雪月,琴棋书画,若是凌云赞他英明神武,恐怕还比不上此语更符合他之心意,觉得凌云真是性情中人,高兴道:“凌兄此言甚合我之心意,我们且干一杯。”端起金盏,与凌云对饮一杯。
凌云心想,既然如此,干脆来个更让你惊讶的论酒,金大侠不好意思,借用你的论杯了,放下酒盏,感叹道:“赵兄虽有好酒,却无匹配之好器皿,可惜啊可惜!”
赵估也不生气,他与众人一样,甚为疑惑,如此金盏在凌云眼中居然不是上好的酒杯?这也太夸张了吧!当下道:“凌云此言,在下极其不解,观诸位前辈神情,想必与在下一般想法;且请凌云详细道来。”
凌云轻笑道:“‘饮酒之道,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众人点头赞成,凌云接道:“‘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众人均是好酒之人,平日亦品尝过地美酒,于酒具却是一窍不通,此刻听得凌云侃侃而谈,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只听他又道:“‘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在下有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众人听凌云此语,高声赞同,连同看凌云极不顺眼的蔡京也微微点头;如果妙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然其言之有理,“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确是豪气干云,令人胸怀大畅。
凌云道:“‘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赵兄兄,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造福后世,殊不知治水甚么的,那也罢了,大禹真正的大功,你可知道么?’”
众人齐声道:“造酒!”凌云道:“正是!”八人一齐大笑。凌云又道:“‘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至于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饮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越古越好。饮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们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苏轼感叹道:“听罢小兄弟一番话语,老朽真是受益不浅,饮了大半生之美酒却不知此中别有一番道理,真是遗憾之极。”
凌云道:“前辈其实也不用感叹,宫中美酒无数;而酒具肯定众多;只是要麻烦赵兄了。”
赵估哈哈大笑道:“凌兄真是酒中仙,堪比李太白;听此妙论,在下受益不浅,凌兄真不愧邪帝之名。来人,将酒窖中之美酒各取一坛;并将各种酒杯各取一套,今天要与凌云兄和诸位前辈痛饮一场。”
皇帝之命,下人哪敢不遵?不一刻,全然到齐,众人依凌云之法,一一饮之,也不知是凌云前面一番理论,还是心情大好之原因,总之人人皆觉察与平时饮酒之法意味不同,当下豪兴大发,不一刻已醺醺然。
QQ群:1623145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零零章 凌云秀,诗词劝谏
更新时间2008…8…9 11:19:59 字数:3603
苏轼饮罢杯中酒,豪兴大发,逸兴遄飞,他高兴的道:“恨不能与小兄弟早日相逢,听君一番妙论,老朽此生足矣!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