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结发之盟不可背'18',且谁以娇女付萍梗人'19'?”媪不答,但为治帘幌衾
枕'20',甚周备。亦不识所自来。
一日,日既夕,戒成曰:“烛坐勿寐,我往视新妇来也未。”遂出门去。
三更既尽,温不返,心大疑。俄闻门外哗,出视,则一女子坐庭中,蓬首啜
泣'21'。惊问:“何人?”亦不语。良久,乃言曰:“娶我来,即亦非福,
但有死耳!”成大惊,不知其故。女曰:“我少受聘于胡大成;不意胡北去,
音信断绝。父母强以我归汝家。身可致,志不可夺也!”成闻而哭曰:“即
我是胡某。卿菱角耶?”女收涕而骇,不信。相将入室,即灯审顾,曰:“得
无梦耶?”于是转悲为喜,相道离苦。
先是乱后,湖南百里,涤地无类'22'。焦携家窜长沙之东,又受周生聘。
乱中不能成礼,期是夕送诸其家'23'。女泣不盥栉,家中强置车中。至途次,
女颠堕车下。遂有四人荷肩舆至,云是周家迎女者,即扶升舆,疾行若飞,
至是始停。一老姥曳入,曰:“此汝夫家,但入勿哭。汝家婆婆,旦晚将至
矣。”乃去,成诘知情事,始悟媪神入也。夫妻焚香共祷,愿得母子复聚。
母自戎马戒严'24',同俦人妇奔伏涧谷'25'。一夜,噪言寇至,即并张
皇四匿。有童子以骑授母。母急不暇问,扶肩而上,轻迅剽■'26',瞬息至
湖上。马踏水奔腾,蹄下不波。无何,扶下,指一户云:“此中可居。”母
将启谢;回视其马,化为金毛■'27',高丈余,童子超乘而去'28'。母以手
挝门,豁然启扉。有人出问,怪其音熟,视之,成也。母子抱哭。妇亦惊起,
一门欢慰。疑媪为大士现身'29'。由此持观音经咒益虔。遂流寓湖北,治田
庐焉。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观音祠:奉祀观音的庙堂。观音,梵语意译,本译作“观世音”,因
唐人讳“世”字,故简称“观音”,也译作“观自在”,为佛教中的菩萨。
佛经说他救苦救难,赐人以福。我国旧时民间对其信仰极为普遍,各地多建
有寺庙。
'2'娟然:美好的样子。
'3'酡(tu
ó驮)然:酒后脸上发红的样子。此指因害羞而脸红。
'4'惭:羞惭。
'5'澄澄:本为形容水清澈,此处借以形容目光晶亮,即目如秋水之意。
'6'浼(měi每):请托,央求。冰:冰人。《晋书·索■传》:“孝廉
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
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伴而婚成。’”后因称媒人为冰人。
'7'清族:犹清门。清白人家。
'8'授教职:被任为教官。明清府州县教官有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
负责管理士子,主持孔庙祭祀等。
'9'吊影:形影相吊,谓孤立无依。
'10'萦回:绕来转去。'11'日昃(z
è仄):日斜,太阳平西。
'12'母我者:以我为母的人。
'13'直:“值”本字。价钱。
'14'肖:相似。
'15'濡煦:意谓体恤、爱护。《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
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濡,湿润。煦,通“■”、
“■”,吐出之沫。
'16'大伦:伦常大道,此指夫妇伦常。伦常是古时封建统治阶级所规定
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准则。《孟子·公孙丑下》:“内则父子,外则君
臣,人之大伦也。”父子、君臣而外,加夫妇、兄弟、朋友,封建礼教称为
“五伦”。
'17'株待,“守株待兔”的省词。株,树桩。《韩非子·五■》:“宋
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来国笑。”后便以这个寓言故事讽喻拘泥而不知变通的
人。
'18'无论:不必说,不要说。
'19'萍梗人:像浮萍枝梗一样飘泊无定的人。
'20'帘幌:窗帘、帷幔。
'21'蓬首:头发散乱得像飞蓬一样。飞蓬,即蓬草,根枯断后遇风飞旋,
故名。《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22'涤地无类:意谓全被杀光。涤,洗。此为洗劫、扫荡的意思。类,
噍类,活人。
'23'期:约期,预定的日期。
'24'戎马戒严:此谓处于战争状态。戎马,军马。戒严,在战时采取的
严密防备措施。
'25'俦人:同行人。
'26'剽(pi
ào票)■(s
ù素),轻捷的样子。《史记
·礼书》,“轻利剽
|,卒(猝)为
|风。”
'27'■(hǒu吼):传说中北方像狗一样的野兽。《集韵》:“■,北
方兽名,似犬,食人。”在旧小说中,“金毛■”是佛门菩萨的坐骑。
'28'超乘(sh
èng剩):跳上车马坐骑。语出《左传·昭公元年》。
'29'大士:菩萨称号,此指观音。
饿鬼
马永,齐人,为人贪,无赖'1',家卒屡空'2',乡人戏而名之“饿鬼”。
年三十余,日益窦'3',衣百结鹑'4',两手交其肩,在市上攫食。人尽弃之,
不以齿。
邑有朱叟者,少携妻居于五都之市'5',操业不雅。暮岁归其乡,大为士
类所口'6';而朱洁行为善,人始稍稍礼貌之。一日,值马攫食不偿,为肆人
所苦。怜之,代给其直。引归,赠以数百,俾作本。马去,不肯谋业,坐而
食。无何,资复匮,仍蹈旧辙。而常惧与朱遇,去之临邑'7'。暮宿学宫'8',
冬夜凛寒,辄摘圣贤颠上旒而偎其板'9'。学官知之'10',怒欲加刑。马哀免,
愿为先生生财。学官喜,纵之去。马探某生殷宫,登门强索资,故挑其怒;
乃以刀自■'11',诬而控诸学。学官勒取重赂,始免申黜。诸生因而共愤,
公质县尹'12'。尹廉得实'13',答四十,梏其颈,三日毙焉。
是夜,朱叟梦马冠带而入,曰:“负公大德,今来相报。”既寤,妾举
子。叟知为马,名以马儿。少不慧,喜其能读。二十余,竭力经纪,得入邑
泮'14'。后考试寓旅邸,昼卧床上,见壁间悉糊旧艺'15';视之,有“犬之
性”四句题,心良其难,读而志之。入场,适是其题,录之,得优等,食饩
焉'16'。六十余,补临邑训导'17'。宫数年,曾无一道义交。惟袖中出青蚨
'18',则作鸬鹚笑'19';不则睫毛一寸长,棱棱若不相识'20'。偶大令以诸
生小故'21',判令薄惩,辄酷掠如治盗贼'22'。有讼士子者'23',即富来叩
门矣。如此多端,诸生不复可耐。而年近七旬,臃肿聋■,每向人物色乌须
药。有狂生某,锉茜根绐之'24'。天明共视,如庙中所塑灵官状。大怒,拘
生;生已早夜亡去。以此愤气中结,数月而死。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无赖:指品格恶劣,强横无耻,放刁、撒泼等。
'2'屡空:常常贫困。《论语·先进》:“回(颜回)也其庶乎!屡空。”
'3'窭(j
ù据):贫困。
'4'百结鹑:即悬鹑百结之意。鹌鹑毛班尾秃,很像褴褛的衣服,因以悬
鹑、鹑衣形容衣服的破烂。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5'五都之市:五大城市,历代所指不同,此盖泛指繁华的都市。
'6'士类:即士人。所口:所诟病。
'7'临邑:此指邻近县城。临,邻。
'8'学宫:即文庙,亦为县学所在地。详前《金世成》注。
'9'“辄摘”句:就摘取圣人冠上的玉串以换取钱财,烧掉贤人手中的笏
板以取暖。圣贤,指孔子及陪犯的孔门高足弟子。颠,头。旒,冕旒,古代
王侯及卿大夫冕服(礼服)的冠饰。旒,玉串。煨,焚烧。板,手板,也叫
“笏”。古时大臣朝见君主用以记事或指画,用玉、象牙或竹片制作。
'10'学官:清代县级学官为教谕。
'11'蠡(l
í离):割。旧时街头有一种泼皮乞丐常自蠡头皮或胳膊,诬
人行凶以赖取钱财。
'12'公质县尹:大家一起到县令处评理。公,公众。质,质讼。县尹,
即县令。尹,原作“君”,据铸雪斋抄本改。
'13'廉:查察。
'14'邑伴(p
àn判):即县学。科举时代,学童考进县学为生员(俗称
“秀才”),叫人泮。详前《婴宁》注。
'15'艺;制艺。即八股文。详前《陆判》注。
'16'食饩(xǐ戏):领取饩廪。谓成为廪生。详《考城隍》注。
'17'训导:清代县一级教官,教谕之副,从八品。
'18'青蚨(f
ú弗):传说中的虫名,也叫“鱼伯”。《搜神记》一三:
“南
方有虫,名||,一名||,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
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
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
子钱,皆复飞归,轮转不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后因
称■为“青蚨”。
'19'作鸬(l
ú卢)鹚(zī兹)笑:以鸬鹚得鱼而喜,形容贪财者之笑。
鸬鹚,水鸟名,又名乌鬼,俗称“水老鸦”,栖息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
水捕食鱼类,渔人常用以捕鱼。《初学记》一九朱彦时《黑儿赋》:“忿如
鹤鸽斗,乐似鸬鹚喜。”
'20'“不(fǒu否)则”二句:谓眯起双目,摆出成严的架势,象素不
相识一样。棱棱,威严的样子。
'21'大令:汉代县宫凡万户以上称令,以下称长,因多称县官为令,大
令是对县令的敬称。
'22'掠:■掠,拷打。
'23'士子:旧时读书人的通称,即学子,此指县学生员。
'24'茜(qi
àn欠):茜草。根黄红色,可作大红色染料。
考弊司
闻人生,河南人。抱病经日,见一秀才人,伏渴床下,谦抑尽礼。已而
请生少步,把臂长语,刺刺且行'1',数里外犹不言别。生伫足,拱手致辞'2'。
秀才云:“更烦移趾,仆有一事相求。”生问之。答云:“吾辈悉属考弊司
辖。司主名虚肚鬼王。初见之,例应割髀肉[3],浼君一缓颊耳'4'。”生
惊问:“何罪而至于此?”曰:“不必有罪,此是旧例。若丰于贿者,可赎
也。然而我贫。”生曰:“我素不稔鬼王,何能效力?”曰:“君前肚是伊
大父行'5',宜可听从。”言次,已入城郭。至一府署,廨宇不甚弘敞,惟一
堂高广;堂下两碣东西立'6',绿书大于栲栳'7',一云“孝弟忠信'8'”,一
云“礼义廉耻”。躇阶而进'9',见堂上一匾,大书“考弊司”。槛间,板雕
翠字一联云:“日校、日序、日库,两字德行阴教化'10';上士、中士、下
士,一堂礼乐鬼门生'11'。”游览未已,官已出,鬈发鲐背'12',若数百年
人;而鼻孔撩天'13',唇外倾,不承其齿。从一主簿吏'14',虎首人身。又
十余人列侍,半狞恶若山精'15'。秀才曰:“此鬼王也。”生骇极,欲却退。
鬼王已睹,降阶揖生上,便问兴居。生但诺。又问:“何事见临?”生以秀
才意具白之。鬼王色变曰:“此有成例,即父命所不敢承!”气象森■,似
不可入一词。生不敢言,骤起告别。鬼王侧行送之,至门外始返。
生不归,潜入以观其变。至堂下,则秀才已与同辈数人,交臂历指'16',
俨然在徽■中'17'。一狞人持刀来,裸其股,割片肉,可骈三指许。秀才大
嗥欲嘎'18'。生少年负义,愤不自持,大呼曰:“惨惨如此,成何世界!”
鬼王惊起,暂命止割,矫履迎生'19'。生忿然已出,遍告市人,将控上帝。
或笑曰:“迂哉!蓝蔚苍苍'20',何处觅上帝而诉之冤也?此辈惟与阎罗近,
呼之或可应耳。”乃示之途。趋而往,果见殿陛威赫,阎罗方坐'21';伏阶
号屈。王召讯已,立命诸鬼绾■提锤而去。少顷,鬼王及秀才并至。审其情
确,大怒曰:“伶尔夙世攻苦,暂委此任,候生贵家'22';今乃敢尔!其去
若善筋,增若恶骨,罚令生生世世不得发迹也'23'!”鬼乃■之,仆地,颠
落一齿;以刀割指端,抽筋出,亮白如丝,鬼王呼痛,声类斩豕。寻足并抽
讫,有二鬼押去。
生稽首而出。秀才从其后,感荷殷殷'24'。挽送过市,见一户垂朱帘,
帘内一女子露半面,容妆绝美。生问:“谁家?”秀才曰:“此曲巷也'25'。”
既过,生低徊不能舍,遂坚止秀才。秀才曰:“君为仆来,而今踽踽以去,
心何忍。”生固辞,乃去。生望秀才去远,急趋入帘内。女接见,喜形于色。
入室促坐,相道姓名。女自言:“柳氏,小字秋华。”一妪出,为具肴酒。
酒阑,入帷,欢爱殊浓,切切订婚嫁。既曙,妪入曰:“薪水告竭,要耗郎
君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