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





  李向东还是挂了。
  地级市委书记走进会议室和大家打招呼握手说客气话的时候,李向东这才出来复司徒。这一复,他就来气了,就骂人了。
  第五零二章 负面影响
  司徒在电话里说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省报有一位记者,可能听到了风声,知道临市正在搞一把刀试点,下来进行了几天的采访,写了一篇报道,然后亲自拿到市政府办要求核对事实,司徒不敢作主,建议李向东去见见记者。
  这关李向东的事吗?关市长的事吗?他气得真想把司徒给撤了。他在陪地级市委书记呢,这市政府秘书长竟给他这么一个不靠谱的电话。
  他破口大骂:“这是什么事?要我一个市长处理?要我一个市长去见那记者?去向他解释?你这秘书长是怎么当的?晕了头了?昨晚的酒还没醒呀?”
  司徒在电话里大气不敢出,等李向东骂完了,说:“那报道我看了,是抨击我们搞一把刀的,说中央强调坚持改革开放,临市却另搞一套,走回头路,搞行业垄断,搞计划经济那一套。”
  他说,这报道一出街,对临市肯定会造成巨大影响。
  他说,我劝他不要报道这个事,说我们临市有很多值得宣传的东西,如果他感兴趣,我们会派人派车为他提供方便。可他就是不听,一定要见你。
  李向东说:“他要见我,我就见他吗?”
  他说,我不管他报道什么内容,不管他抨击也好,表扬也好,我都不会见他,也不可能见他。
  他说,这是我负责的工作吗?这是宣传部一个小科长处理的事,你竟然要我去处理?你把他打发到宣传部去。这还要我教你去干事?
  司徒说:“我也跟他这么说,他态度很硬,他说一定要见你,一定要听你解释,如果,你不见他也可以,那他就只好见报了。”
  李向东跳了起来,说:“这什么意思?威胁我?一个小记者竟敢威胁我?我能任他摆布吗?这是什么职业操守?你还看不出问题?有这样的记者吗?我现在非常怀疑他的身份,怀疑他是不是记者!”
  他说,好了,不多说了。你也别得罪他,你带他去宣传部,让宣传部处理。科长不能处理,让副部长处理,让常委部长处理。
  司徒还抓住电话不放,说:“我不是为你着想吗?不是担心对你不利吗?这事应该是那些反对搞一把刀的人在背后搞鬼,他们要利用舆论的威力,阻止你。舆论的威力往往能产生轰动效应,会招惹许多预想不到的麻烦。”
  李向东先把手机挂了,然后又把手机关了。
  这天,李向东回到办公室,司徒没再跟他提这事,他也就没再追问,这根本就不该问,甚至连想起来,李向东都觉得自己没水平。
  想不到,宣传部那边却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想不到那记者也真够牛,两天后,那报道果真就见报了。那是一份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报纸,比党报更敢说话,文章 尖锐得就像一把尖刀。
  李向东是听兵总在电话里说,才知道这事的。李向东是听试点镇的镇委书记在电话里说,养猪专业户们到镇政府上访才重视这个事的。一贯以来,十分重视宣传造势的李向东竟被新闻舆论狠狠地捅了一刀。
  他先打电话给兵总,问他按国家规定要求,试点镇的养猪专业户有多少户符合条件,可以拥有屠宰权的。兵总不假思索地说,一户也没有。他还是不放心,问,数据准不准确?兵总说,完全准确,说不仅试点镇没有,就是全市目前还没有。
  李向东就说:“你马上赶到试点镇去,向上访的养猪专业户解释清楚,要特别强调,他们拥有屠宰权是不符合规定的,是违法的。以前不规范,现在要规范。”
  然后,李向东打电话给试点镇镇委书记,说兵总马上就赶到,协助他处理养猪专业户上访的事情。他说,如果,那些人不听劝,有过激行为,你可以采取强硬措施,因为他们的上访是非法的,完全可以视为无理取闹。他强调,先礼后兵,但一定要压下去,否则,以后的工作就无法开展,更无法在全市铺开。
  李向东布置完这项,就把司徒叫到办公室,问他那天是怎么应付那记者的?司徒说,他按李向东的吩咐,亲自把那记者带到宣传部的,还交给了一位副部长。李向东就说,这事是怎么办的?怎么会办得这么糟糕?他说,你先去给我弄张报纸来。李向东平时只看党报,市政府机关也多订党报,对那种社会类的报纸根本不宵一顾。
  他说:“通知宣传部的常委部长,那位副部长来一下我的办公室。”
  宣传部一共来了三个人,常委部长,那位副部长,还有一位宣传科长。显然,他们已经知道李向东召集他们来的用意,一坐下,常委部长就连忙解释。
  他说:“那天我不在家,到地级市委宣传部开会了,回来以后,也没听到汇报,所以,刚刚才知道这个事。”
  副部长忙也说:“那天,司徒秘书长把那记者带到宣传部,我正有个会要开,所以没时间亲自处理这事,就把那记者交给宣传科长了。”
  责任一级级推到宣传科长面前。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科长,一看就知道是老实人,脸便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李向东便看看常委部长、副部长脸上堆着不满。
  他想,这一个个都在推卸责任,想来抢功的速度也相当快的了。善于推卸责任的人,往往也善于抢功。
  李向东口气很和蔼地向那科长询问事情的经过。那科长缓过气来了,便说主要是自己的责任,说,看了那文章 ,再看那记者口口声声说,一定要见市长,他就猜到那记者多少是别有用心了。
  他说,现在的记者,有相当部分是报社聘请的,尤其是那类社会类的报纸,他们聘请的记者,可以说有相当部分人没多少职业道德,想得更多的是自己如何搏出位,希望弄几篇轰动性的文章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希望通过某种手段,得到经济实惠。
  他说,所以,这些记者,多喜欢写一些抨击暴露揭丑的文章 。一则这类文章 吸引读者,有利于提高报纸的销售量,提高记者的知名度。一则各地政府都不想自己辖区内发生什么负面宣传,因此,有一些动机不纯的记者便抓住这种心态,威胁式地谋取个人利益。
  他说,那天,我一见到那记者,一看他写的那篇文章 ,就知道他为什么一定要见市长了,就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我对他说,市长很忙,正在开会,如果有什么要求可以向我提,我一定会向上反映,一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他却不提要求,只是说,我作不了主,跟我说也没有用。后来,他说,如果我们这么对他,他还会经常到临市来,还会写更多类似的文章 。
  那科长说:“他趁我请示部长的时候溜走了。”
  李向东问:“后来呢?怎么没有采取补救措施?”
  那科长又支支吾吾了。李向东便多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不再追问下去。他过去和那科长握手,说,你可以回去了。那科长左右看看,走不是,不走也不是。李向东又重复一遍,你可以回去了。他这才莫明其妙地离开了市长办公室。
  李向东问副部长:“那天,你开完会回来,有没有跟踪这个事?”
  副部长说:“我问过他,他说那记者走了,说是被他说服了走的。所以,我也就认为这事处理好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了。那知道,那记者是溜走的。如果不是刚才听他说,我还不知道那记者是溜走的呢!”
  李向东看着常委部长,问:“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常委部长说:“这太不负责任了,这政治嗅觉都哪里去了?”
  他说,我回去,一定严肃处理这件事,一定要大家牢住这个教训,牢记这个耻辱。这真是宣传部的耻辱。
  李向东问:“这事你怎么严肃处理?处理谁?处理那位科长吗?”
  他说,我为你们感到脸红,你们知道不知道?
  他对副部长说,你说,你开会回来,跟踪过这个事,不知道那记者是溜走的?那科长到了我这,当着我的面都说是溜走的,对你就不说实话?如果不说实话,那你就要检讨自己,他为什么不跟你说实话,你就要检讨你自己,是怎么管理手下一帮人的。
  他对常委部长说,我叫你们领导来,你们却把科长也带来了。带来干什么?带来给我批评?我一个市长有必要去批评一个科长吗?即使他有一百个错,也轮不到我去批评,要批评,我只批评你们,你们没把你们的兵管好,你们的工作才出了问题。
  第五零三章 友情客串
  那常委部长、副部长大气也不敢出,却还咧着嘴,脸上挂着笑。李向东再说下去,也觉得自己没水平了,便坐下来,说,这个事,你们回去好好总结一下,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种情况。
  他说:“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产生了负责影响,试点镇那边已经有人上访了,责问我们为什么要回到搞计划经济那一套。所以,当务之急,是考虑和研究出一个补救的方法,如何减轻这一事件对临市的负面影响。”
  两个部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一会没敢说话。
  李向东也不急,坐在那里等着,等他们说出补救的方法。
  那副部长小心翼翼地说:“要不,请那记者来一趟,要他再写一篇宣传表扬的文章 。”
  李向东说:“可能吗?这是不是太抬举他了?他当然愿意来,但是,我们的威信呢?我们临市市委市政府的威信呢?”
  他说,现在,要搞清楚,我们并没有错。要搞清楚,那个记者的动机是什么?我要的不是屈服,要的是怎么还击!
  他说,既然那个记者要我们难堪,那我们就也要让他难堪,要他知道他手里那杆笔不是想怎么写,就能怎么写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们干什么要他记者来指三道四?他懂什么?他知道我们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他说,我们怎么不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创新,就是发展,前面的路明明走下去了,我们就要换一种走法,我们在政策允许下,换一种走法,这不是创新吗?不是求发展吗?
  常委部长连连点头,说:“我们听市长的,坚决执行市长的指示精神。”
  李向东心里又来气了,说:“我的精神已经很清楚了,我的要求已经很明白了,现在,我想听听你们应该怎么落实?具体怎么实施?”
  他说,办一件事,各人要负起各人的责任,各部门单位要承担起各部门单位的职责。什么都要我这市长来干,我还要你们干什么?
  他说,按照你们以前的习惯作法,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办?怎么处理?难道就只是向记者低声下气?
  常委部长说:“我们可以和党报记者联系,要他们从有利于我们的角度,采访试点镇的情况,报道规范一把刀的必要性。”
  李向东说:“这办法不错!”
  等了好一会,他们不再吱声。
  李向东又问:“还有呢?那个报纸,那个记者,就不管了?就让他们逍遥了?”
  常委部长尴尬地说:“平时,我们和党报联系得多。这种社会类的报纸,我们很少交往。”
  李向东说:“如果,平时都有联系,如果,你们有能力一个电话就能控制那篇文章 ,不让它见报,那记者会那么嚣张吗?”
  他说,与党报加强沟通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了与其他报纸的联系,别说不让他们刊登抨击我们的文章 ,就是想要他们刊登宣传我们的文章 ,平时也要应该加强联系。
  他说,借这个机会,要与那家报纸建立友好关系。目前,你们要马上与他们沟通,把他们报道不实之处说清楚,把他们造成的恶劣影响说清楚。有必要的话,大家可以坐下来,商榷一个解决的办法。
  他说,可以通过党报的熟人和他们联系嘛,搭桥引路嘛!具体的作法我就不说了。我希望,不仅党报刊登我们规范一把刀的必要性,同时,也希望那家报社公开向我们道歉。这就是我的具体要求。最起码的要求。
  李向东说:“我只要结果,至于怎么去运作,你们回去考虑。”
  常委部长说:“这个,这个……恐怕很难,要他们公开向我们道歉,恐怕很难。这会影响他们报纸的声誉。”
  李向东说:“那就是你们的事了,不是我市长的事了。”
  说已至此,那两个部长再有什么憋屈也不敢声张了。
  这天,李向东接到了陈坚的电话。
  陈坚说:“你李向东这家伙,到了那里,那里就不太平了。”
  李向东知道他肯定是看了报纸的报道了,便说:“你不帮我,站在一边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