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杨广乘虚而入,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还不时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
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这时,距离杨广与萧妃完婚已经七年了。
也就是说,这对颇有心计的小夫妻,在母亲独孤皇后的面前,整整演了七年的苦情戏。
杨广登太子位一年之后,独孤皇后因病而死。
隋文帝摆脱了妻子的严厉约束,开始沉溺于酒色,无心管理朝政,把行政大权托付给太子杨广。事实上,从仁寿二年以后,太子杨广就开始掌有皇帝之权。
隋文帝暮年入花丛,哪里经得起众多佳丽蜜蜂般的轮番吸吮,很快就精力殆尽,瘫卧病榻了。
某一日清晨,杨广入宫向父皇请安,恰好在回廊上,与文帝的宠妃、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不期而遇。好一个宣华夫人,真的是滑肤如凝脂,粉面似桃花,言语赛黄鹏,行走胜弱柳迎风,杨广不禁为之怦然心动。心动归心动,一想到名分攸关,宫中又耳目众多,杨广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天,杨广借口就近照顾卧病仁寿宫的父皇,而住进近旁的太宝殿。他寻机趁着宣华夫人独自入厕之际,蹑手蹑脚地跟随在后,一把抱住心中向往的丽人。
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叔宝的妹妹,虽然国破家亡,不过仍然保持着一份金枝玉叶的高洁与矜持,岂肯让杨广随意胡来。她大声叱责,奋力挣脱,没有让这个好色之徒占到便宜。
病塌上奄奄一息的隋文帝,看见宣华夫人衣皱发乱,神色惊慌地跑回来,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经一再追问,宣华夫人无奈地说出:“太子无礼!”
隋文帝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怒骂道:“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是独孤皇后耽误了我啊!”
说完,又连声命令身边的近臣柳述、元严:“速召我儿来见!”
并补充说:“是杨勇,不是杨广!!”
深为独孤皇后生前所看重,而偏心于杨广的尚书右仆射杨素,听到了消息,急忙把情况告知太子杨广。两人合谋,召来了将去给杨勇传信的柳述和元严,篡改了他们手中的诏书,并暗地里把他们两人逮捕入狱。
然后又派左庶子张衡,到仁寿宫伺候病中的文帝。在杨广的授意下,张衡在文帝的汤药中投下了毒药,毒死了隋文帝。
宣华夫人听到隋文帝驾崩的消息,顿时战栗失色,心道:(我的保护伞已倒,那么曾被我得罪的杨广,一定不会放过我的!!)
当天薄暮时分,杨广派人送来一只锦盒。
宣华夫人以为是让她自尽的鸩毒,迟迟不敢打开;经不住使者的一再催请,她双手颤抖地打开锦盒,里面竟然盛着一个五彩丝线编成的同心结。
宣华夫人明白了杨广的心意,宫人们纷纷向她道喜,她自己的心情却杂乱如麻。
正说着,太子杨广已经在腥红宫灯的引导下,悄悄前来会见宣华夫人。
宫女们连扶带拽,把她簇拥到太子面前。一个是色迷迷地急不可待,一个则愤恨、羞怯交集于心。可是迫于时势,宣华夫人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呢?
她无奈地俯伏在地,低声唤了一声:“万岁。”
当天夜里,父皇新丧的杨广,就在宣华夫人的宫中,度过销魂的一宿。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二十四章 亡国之君隋炀帝
第二天举哀发丧,丧事完毕。
太子杨广换上冕服,即位而为隋炀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印证了袁天罡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这时杨广是三十六岁,萧皇后才二十四岁。
隋炀帝觊觎已久的皇位已到手,再也没有谁能约束他,因此彻底露出他贪欢好色的本来面目。
他与萧皇后做了十余年夫妻,新鲜感已消失,而费尽心机才到手的宣华夫人,则更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便泡在宣华宫中寻欢作乐,把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萧皇后冷落一旁。
萧皇后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利用皇后的权力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她与隋炀帝的来往。
自从宣华夫人远离后,为她所迷的隋炀帝惘然若失,郁郁寡欢,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根本不理睬萧皇后。
萧皇后见此情景,知道采取这种强行隔离政策,并不能换回炀帝的心,倒不如索性成全他们,自己也能讨得炀帝的欢心,反正自己的皇后宝座是谁也占不去的。
于是,她诚恳的对炀帝道:“妾因笃念夫妻之情,才劝陛下遣去宣华夫人;不料陛下如此眷恋,倒把妾看作是妒妇而不可理喻,是妾求亲而反疏也。不如传旨,召宣华夫人入宫,朝夕以慰圣怀,妾也能分享陛下之欢颜。”
隋炀帝听后大喜,急派飞马前往仙都宫,宣召宣华夫人。
难辞炀帝的执著之情,宣华夫人只得重施脂粉,再画娥眉,乘坐炀帝派来的七香车返回深宫。
说不尽的朝欢暮乐,道不完的男欢女爱。可惜美景不长,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一病不起。炀帝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
萧皇后见状劝解道:“宣华虽死,何不更选佳者?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
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
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另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
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匠作大将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的奇材异石和佳木珍草充实其中。
只要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萧皇后纵然有天仙般的美貌,但隋炀帝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所以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
而萧皇后深知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不会像他父亲那样容易就范,而自己也不具备独孤皇后那样的专制本事。
皇帝拥有三宫六院、成群嫔妃,又素有古制,因此她只好放宽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机识趣了。其实,不能不说萧皇后这是明智的举措。位极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
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大度,所以沉缅于酒色的隋炀帝,对她一直十分礼敬,自己享乐也不忘了萧皇后。
西苑的十六院建成之后,尚且缺少美女主持其中。于是隋炀帝与萧皇后一道,从应征而来的天下美女中,挑选出品端貌妍的十六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别主持各院。
这十六院,分别是:景明院、迎晖院、栖鸾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文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凤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绮阴院、绛阳院。
接着又选出三百二十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
次一等的,则分为十人一组,分配到各处亭台楼榭充当职役。
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在西苑的湖面上泛舟,在亭榭里赏花,在海山殿上饮宴并欢赏歌舞,在嫩草如茵的草坪上驰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惹人羡煞。
然而,待到华灯初上时,十六院的女主人,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宫女簇拥着,站在院门前由炀帝挑选。
炀帝与萧皇后同辇浏览。炀帝看到中意的,便下辇到该院留宿,与该院主人欢度良宵。
这时,萧皇后就独自乘辇,知趣地走开,回到海山殿独守空帏。
玩腻了十六院,隋炀帝又命人建造了一座精巧别致的‘迷楼’。楼内分为四阁,分别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追秋月。
更选三千童贞女子,轮番入阁值夜。隋炀帝任意寝宿,真可谓“日日新婚,夜夜洞房,乐不可支”,把一切军国大事,尽抛脑后。
萧皇后对此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赋》,婉转地劝规皇夫有所节制,用心国政,只可惜一点效果也没有产生。
在隋炀帝左拥右抱,放荡酒色之际,萧皇后却冷冷清清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长夜。
这时萧皇后才三十来岁,绵绣春心并没泯灭,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那充满激情的心仍觉得空荡荡的。
不久,海山殿的护卫校尉宇文化及那年轻英俊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帘,也逐渐印入了她孤寂的心底。于是,她不时对他递送秋波,施以恩爱。
宇文化及其实也早就被这位美丽而孤独的皇后迷住了,好多次都想冲上去,把她拥进怀里抚慰一番,但碍于她的身份,他不敢妄动。
一个风狂雨骤的午夜,宫女们都已歇息。因心情躁动而不能入眠的萧皇后,起身踱步来到大厅,正好遇上值夜的宇文化及。
四目相撞,霎时撞出闪亮的火花。一股热流冲击着两个期望已久的人心,他们不顾一切地拥抱在一起。不久,宇文化及又把萧皇后抱进了她的卧室,在那张锦绣大床上,共做了一场鸳鸯梦。从此,两人借宇文化及职责之便,乘隋炀帝梦醉迷宫时,就悄悄共度春宵。
不久,为着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
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
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
大业六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当时,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已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
因此,大业十二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
隋炀帝却心不在焉的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
他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第三次来到江都,可惜江都的繁花已开尽。隋炀帝又想东游会稽,命人开凿通会稽的江南河。谁料运河尚未凿成,天下已经大乱。
不久,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
刚满五十岁的炀帝,在寝殿西阁被乱臣缢杀。
这时,宇文化及已经升为右屯卫将军,好几年不曾单独与萧皇后相处;这次速速杀死隋炀帝,也大半出于迫不及待地要与萧皇后重叙旧好的心愿。
萧皇后万万没有想到,领兵作乱的贼子,竟然是自己昔日的情人。
她责备他的恩将仇报,愤怒地要求他为隋炀帝按天子之制,举行厚葬。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二十五章 名将魏无忌
这种时候,宇文化及自然不会违背萧皇后的意愿,便满足她的所有要求。
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醉心于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
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
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宇文化及。
这次距隋炀帝的死,还不到一年时间。
取得暂时胜利的窦建德,又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收她为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之娱,几乎忘记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
无奈窦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是一个醋意颇重又十分厉害的女人。她对窦建德迷恋萧皇后一事横加干涉,常常在他们两人沉浸于温柔乡中时不期而至,撒泼发怒,弄得窦建德大失情趣。
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
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
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中原频频的战乱,已吓破了萧皇后的胆;而丈夫及情人的相继惨死,更伤透了她的心。
她也愿意远走大漠,离开伤心地,而来平复自己的情绪,更希望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只不过,天生丽质难自弃,突厥可汗见到萧皇后的风采,顿感天下之美都集于此女一身,当天夜里蒙古包中春情洋溢。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番王的爱妃。
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