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隐忍是忍者的升级,射速更快,射程也更远。特殊的‘隐身’能力,使敌军完全无法掌握他们的行踪。只有在受到攻击后,他们才会现形。
至于山鬼,喜欢将自己打扮成一种调皮的动物,与樵夫、猎人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它们会装扮成美女,捧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瓷碗,一脸妖媚地出现在山涧的泉水边,迷惑路人。
弩车是比较少见的兵种,可以进行超长距离的攻击。虽然攻击间隔相当长,不过射程是所有远程兵种中最远的。当然,如果有己方士兵挡在前面,弩车便无法射击。
至于水鬼,形象怪异,衣着碧绿,眼睛突出,大手大脚,看上去像一只巨型的青蛙。
有时,它们会以马的形象,出现在河流或湖泊的岸边,诱使人们骑到它们的背上。然后,它们立即奔跑到水中,恢复本来面目,将人们活活掐死。
简单点说,纵火怪擅长操纵火焰,山鬼擅长幻化术,水鬼擅长操纵毒水。
妲己带领着一百个花仙子,出去迎战。陈金凤带领着三百个珊瑚舞女,潘玉儿带领着三百个珍珠舞女,为妲己助阵。丰臣秀吉拿着一把巨剑,用力向前一挥。
那一千个忍者和一千只纵火怪,立即向妲己猛扑过去。
今川义元拿着一把宝刀,用力向前一挥。
那一千个隐忍和一千只山鬼,也立即向妲己猛扑过去。
本多忠胜拿着一根长枪,用力向前一挥。
那一千辆弩车和一千只水鬼,也立即向妲己猛扑过去。
他们打算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先合力杀死妲己,再对付陈金凤和潘玉儿。
——黄金甲……召唤!绝对防御!伤害反弹!
——扫霞衣……召唤!迸发!驱除一切状态!
妲己急忙穿上黄金甲,披上扫霞衣,周身瑞彩千条,霞光万道,抵挡着敌军的攻击。
——招妖幡……召唤!
妲己飞快地变换着手势,将一杆巨幡祭在半空中。
此幡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余,光分五彩,瑞映千条。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此处,听候法旨。
——千军万马……冲锋!招妖幡开,天下群妖来!
妲己指挥着那些匆匆赶来的妖怪,向敌军发动猛烈的攻击。
——缚妖索……召唤!
潘玉儿取出一件长索状的法宝,向那些纵火怪、山鬼和水鬼卷去。
此宝只对怪物有效,对修士则无法造成任何威胁。
——山河社稷图……召唤!改天换地!
陈金凤飞快地变换着手势,将一张金灿灿的图状法宝祭在半空中。
此宝既可以改变战场的气候,也可以改变战场的格局。
陈金凤指挥着那张山河社稷图,将整个战场改变。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四十一章 清雅如梅江采苹
在陈金凤的操纵下,原本炽热无比的战场,竟然变成大雪纷飞的雪山。
那三百个珊瑚舞女和三百个珍珠舞女,是以水属性和冰属性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而代表扶桑势力的纵火怪,在这种环境中,自然是威力大减。
山鬼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水鬼却增加了一些威力。
当然,那些忍者、隐忍和弩车,在雪山中行走,移动速度已大大降低。
——昊天镜……召唤!无所遁形!原形毕露!
——昆仑镜……召唤!蓝光普照!时间停滞!
潘玉儿飞过来,用昊天镜和昆仑镜照住那些纵火怪、山鬼和水鬼。
——缚妖索……捆绑!绝对禁锢!
——响雷果实!岩浆果实!网网果实……雷电烈火网!
潘玉儿用缚妖索捆住那些怪物,再用雷电烈火网罩住它们,将其杀死。
此时,那些忍者、隐忍和弩车,也已被妲己杀个干干净净。
——庚甲运化天芒神针……召唤!
丰臣秀吉举起右手,祭出一根青光银针,迎风而涨,直至胳膊那么粗。
此宝是以金、木二行真气合炼而成,只要将敌人罩住,就会上下四外重如山岳,内中亿万根天芒针更是无坚不入,无论多神妙的防身法宝,稍露空隙,立被侵入。
哪怕只是一丝青光,或被一根细如牛毛的光针乘隙飞进,那么身外排山倒海的乙木神光和庚金精气,就会化为亿万银针,大量侵入,内外夹攻。
敌人的护体光层立被冲破,而法宝之光也会被震散。
若是普通修士遇到它,多数会粉身碎骨,化为血雨。
丰臣秀吉指挥着天芒神针,向妲己杀去,却被黄金甲和扫霞衣的光芒挡住。
——鬼眼毒针……召唤!
今川义元屈指一弹,射出一根黑黝黝的毒针。
此宝是以地肺中的寒毒之气苦炼而成,平日深藏脑海之中,看不出丝毫形迹。因它与心灵相合,中人必死。发时黑光微闪,立即隐去。由此随同心意,暗中伤人,如影附形。
敌人便有法宝防身,也只暂时抵御,宝光一撤,立为所伤。
再经邪法运用,便化为无形无声的毒气,得隙即入,真个是阴毒险恶,无与伦比。
今川义元指挥着毒针,向潘玉儿杀来,被她用血痕钟挡住。
——火月妖叉……召唤!
本多忠胜长啸一声,祭出一把红光闪闪的巨叉,向陈金凤杀来,却被她以盘古斧挡住。
——长虹索……召唤!如影随形!绝对禁锢!
陈金凤祭出长虹索,宛如彩虹一般,卷住丰臣秀吉、今川义元、本多忠胜。
——番天印……召唤!重如泰山!冰封千里!
妲己立即祭出番天印,迎风而涨,宛如一座山峰,将那三个代表扶桑势力的将领压死。
当妲己等人赶走入侵者的时候,高峰也已带着宁北妃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宁北妃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宁北妃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唐朝的梅妃江采苹。
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富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
江家的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苹一人,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
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
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
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桠,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
幼小的江采苹,徜徉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闭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
在梅花的熏陶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
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
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
除诗文外,江采苹对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
后来,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成为了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的爱妃。
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封其为梅妃,命人在她所住的宫中种满各种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的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后宫佳丽虽多,唐玄宗自此不复她顾。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
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
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诸位兄弟认识,便特设一宴,招待诸王。
席间,他得意的向兄弟们介绍:“这是梅妃,朕常称其为梅精,能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今宴诸王,妃子可试舞一曲。”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
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能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步轻回,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
五人看得如痴如醉,纷纷喝彩。
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
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地使力挣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
玄宗发觉后便问:“梅妃为何不辞而去?”
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
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一夜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
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
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向玄宗请罪,羞愧的道:“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
唐玄宗宽容的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
事后,玄宗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
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产生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时间越长,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期间她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以德治国。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四十二章 脚踏风火轮
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宫,遇到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一下子被她的美艳和娇媚所迷惑,从此再也不能放下。至天宝四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梅妃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低。
杨贵妃与梅妃,成为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像一株清雅高洁的梅花,那么杨玉环则以其丰腴娇艳取胜,宛如一株艳丽富贵的牡丹。
两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十几年面对孤芳自赏、淡雅贞静的梅妃,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的体态充满逼人的诱感,还有她那热烈的情感,媚人的眉目,活泼的性格,就像一团炽热的烈火,熏灼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于是,杨贵妃与梅妃,开始了后宫中的明争暗斗。
后来,唐玄宗的感情重心由梅妃转到杨贵妃身上,梅妃日渐感受到了冷落。
然而,性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时时在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是,终于让梅妃被迫迁入上阳东宫,过着形同冷宫的凄清岁月。
杨贵妃像一团火,撩拔着唐玄宗的欲望,使他为之心惑神迷。
而且,杨贵妃还招来了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
她们简直就像是四株奇香异花,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绿,奇幻万千。
已经垂垂老矣的玄宗,感受到一种新鲜而强烈的刺激,终日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及朝政,更没有精力来理会上阳东宫的梅妃。
然而,过度的香艳,又让人思念淡雅的好处。
唐玄宗虽然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与梅妃见面,但是每当他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她的淡妆倩影和贞静悠闲的神态来。
特别是风晨雨夕和雪飘梅开的时候,常常泛起一股似水柔情与刻骨相思。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心中暗生一丝悲凉。
这天晚上,他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
夜深人静,梅妃淡雅的身影,像一阵清风般拂入他的心头。于是,唐玄宗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驮梅妃前来叙旧。
见到略带惊慌的小太监,梅妃有些吃惊:“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
小太监嗫嚅的道:“想必是担心贵妃娘娘知道。”
梅妃对此大惑不解,心道:(堂堂一国之君,何必怕那个肥婆!!)
虽然心中觉得窝囊,但又不忍玄宗久等,还是梳洗打扮了一番,乘马来到翠华西阁。
两人一见,恍惚觉得分别了一个世纪。梅妃更见消瘦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