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高峰一伸手,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望着同昌公主李梅灵,微笑道:“放心吧,我会尽快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同昌公主嫣然一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嘛,其实我懂的。”
高峰呵呵笑道:“妹子是个明白人!!”
便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同昌公主,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同昌公主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同昌公主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五代时期的张语嫣。
相传,在唐后朝,藩镇割据攻杀了一百多年之后,以贩卖私盐出身的豪侠黄巢,在屡次应进士考试,被抑不得及第后,纠合一批亡命之徒,慨然起事,几年后便攻占长安,把唐懿宗赶到四川。他不久又迅即失败,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手下大将朱温降唐。
讲起朱温,也是大有名声。华夏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分裂——五代十国时期,就是从他开始的。自他开始,五代在短短的五十四年中,就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
朱温凶悍狡诈,原在刘崇家当佣工,因懒惰不肯做工,多次遭到刘崇的鞭笞。
他是个典型的乡村流民,后来成立了一个乡村流氓团,作战有勇有谋,竟逐渐得到重用,但一到关键时刻,就露出流氓本性。
他先是乘黄巢之危投降唐朝,被唐朝赐名朱全忠,任为对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并加任东北面都招付使,负责堵塞黄巢的退路。
后来,他依靠一批叛徒为骨干,强取豪夺而成为唐末割据势力中最强的一镇。
当时宦官得势,与朝臣争权。唐昭宗在宦官和朝臣的交替劫持下,离开都城,颠沛流离。
公元902年,朱全忠率大军来到凤翔城下,逼李茂贞和宦官交出唐昭宗。
他入城捕杀宦官一百多人,回长安后又将全部宦官赶到水中淹死,再杀崔胤等大臣,逼唐昭宗从长安迁往洛阳。
那时唐昭宗路过华州,有人夹道呼万岁。
唐昭宗哭着对旁人说:“不要呼万岁……我已经不再是你们主子了!!”
到住所后,昭宗更对左右服侍自己的人说:“我这次漂泊,不知哪里是归宿。”
在陕州,朱全忠终于派人刺杀了唐昭宗,并杀唐昭宗的儿子九人。
公元907年,朱全忠终于用了‘禅让’这一历史把戏,当上皇帝。
可是朱全忠,也就是朱温这位枭雄,曾经服服帖帖地听一个女人的话。
这个女人没有留下名字,只知道姓张,原是唐末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
朱温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那天她随母亲来到宋州郊外的龙元寺,进香还愿,遇到了正在和二哥朱存一同打猎的朱温。
她偷偷地从轿帘中,注意到这个人生得虎虎有生气,却并没有多加留神。因为作为一位官家女子,她并未意识到今后会同一个打猎的人结为夫妻。
朱温却不这样想。这位靠兄弟三人在别人家做长工供奉老母,衣食尚且不继的人,就不怕别人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州郡长官的千金头上。
当时,他慨然的对哥哥说:“过去,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为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当日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能成为汉光武帝呢!总有一天,非把张女娶为妻子不可。”
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朱温独念张女,而不像其他农民军的将军一样,任把掳来的良家女子作为妻房。当时他为着自己的深情一片,甚至怂恿黄巢出兵攻打宋州。
可惜宋州守御坚强,加上援兵四至,不得不无功而返。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黄巢在夺得黄河下游一带地区后,曾令朱温侵略这一带。
朱温留守山东,当时难民四起。一天,朱温的部下收留了一批难民女子,万万没有想到,朱温梦寐以求的心上人竟然也在其中。
朱温太高兴了,自然是亲自嘘寒问暖。已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张女,在朱温一番信誓旦旦,轻怜蜜爱之后,自然同意做朱温的妻子。
朱温慎重其事,找到张女的族叔,按照古礼,三媒六聘,择吉成婚。当时,他身穿官服,张女珠围翠绕,在红烛高烧的大厅上交拜如仪。
当时有看不惯的人,还留下这样一首打油诗:“居然强盗识风流,淑女也知赋好逑;试看同州交拜日,鸣凤竟尔配啾鸠。”
张女成为朱温的妻子之后,曾多次劝勉朱温多施仁德,因而朱温把山东一带治理得井井有条。
当时黄巢已称冲天大将军,带大军南下,由沛州、宣州、信州、福州,直达岭南广州,沿途惩处贪官酷吏,除暴安良;随后因军士不服水土,罹患疾病,决意北返,自桂州编大筏,沿湘江由南往北而下,经漳州北趋襄阳,再渡长江东行。
他整理部众,与留守山东的朱温会合,完成采用避实击虚的方针,流动作战的战略任务,扫荡了大半个华夏国的腐朽封建势力。
黄巢的成功,可说多赖朱温稳守山东,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基地;而朱温能如此,张氏夫人又功不可没。不久,黄巢与朱温并力西攻,拔东都洛阳,入潼关,进长安。
黄巢称大齐皇帝,建立农民政权,命朱温屯兵温桥,以防堵官军;接着又命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攻略南阳。朱温返军时,黄巢亲至襟上迎接,慰劳朱温。
这年是唐傅宗广明元年,朱温参加黄巢的起义不足四年,已经成为黄巢手下数一数二的战将。
凯旋后,朱温立即派人赶到萧县刘祟的家里,把自己的老母亲接过来。
一别数载,杳无音讯,突然之间,年方二十七岁的儿子竟然已如此位尊权重。
想到儿子过去的凶狡暴烈,看看今日的荣华富贵,这位目不识丁的农家老太太,对娇小的媳妇着实称赞了一番,认为没有媳妇,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据传,朱温的妻子确实料事如神,语多奇中,每为朱温所不及。因此,朱温在爱她的基础更加上敬畏的心理,凡一举一动,多向闺门求教。
有时朱温已经督兵出行,途中有急使驰来,说是奉夫人命召还大王,朱温当即勒马回军,毫不迟疑。但有一事,朱温却没有听妻子的,也因此而在历史上身败名裂,背上千古骂名。
这件事,就是他乘黄巢势危的时候投降唐朝,并且落井下石,对黄巢赶尽杀绝。而他的妻子,也因此一病不起。当时朱温握着病中妻子的手,她勉强睁开眼睛,凄然的道:“妾病垂危,不日将永别大王了。”
朱温悲不自胜的劝道:“自从得配夫人,至今二十余年,不止内政多赖你主持,外事也须你筹谋定夺。我转眼将登大位,满指望与你同享尊荣,谁想到你病得如此之重,这该如何是好!”
张女突然听到朱温要登大位,就明白他再叛唐朝的野心已生,一阵回光返照,眼睛雪亮,沉声道:“我已尊荣如此,死亦何憾!大王刚降唐室,不可存废夺之心!”
朱温又一次忤逆了妻子的心意,叹息道:“时势逼人,不得不这样啊!”
张女长叹一声:“上台容易下台难,果然天与人归,你得登九五之尊。你英武过人,其它的事都不可虑,只有‘戒杀远色’四字,恳请你随时注意,我死也瞑目。”
说罢气血上涌,痰喘交作,等到深夜,终于谢世。
朱温痛哭不止,而朱温手下将士也多流泪。因为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一旦性情暴怒,只有他妻子能以柔克刚,婉言规劝,从而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五十二章 瀛洲台中的霍去病
张女的死,使朱温的驻地汴州城哭声震天,也足以见她的贤德了。
她死后,朱温更加肆无忌惮,把妻子临终前的遗言“戒杀远色”四字,丢到了九洲外国,更加酷爱女色,像禽兽一样秽乱,儿媳妇都得入宫侍寝。
他称帝后,大小战争都不曾停止过,每次战争都损失大量的民命和财物。
这样原来被他压在河东一隅的沙陀兵李克用部,在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统军时期居然又渐渐强大起来。经过高邑决战,朱温的梁政权从此怕上了李存勖的后唐政权。
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朱温的部将杜延隐,在败退之际杀尽深、冀二城守兵,将城中老弱全部活埋,将年轻的妇女尽数污辱。
而晋兵杀梁兵二万,其中犹以杀梁降兵极为惨毒。
梁军动摇,兵士多逃走,严刑不能禁。朱温亲率大军与李存勖对阵,居然几次地吓得烧掉自己的帐篷逃走。
朱温又羞又恼,带兵退回洛阳。到洛阳后,他病重不能起床,对近臣说:“我死,儿子们不是李存勖的敌手,我没有葬身之地了。”
就在他说儿子们不是李存勖的对手时,他的儿子们却加紧谋夺继承权,彼此间争斗非常激烈。
他的第三子眼看自己继承无望,夜间率兵入宫,结束了他父王朱温的生命。
朱温终于死在嗜杀好色中,临死前想到了妻子的话么?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张女,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而张语嫣这个名字,是主脑随机编写出来的,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护脏符印,看上去是一块黄宝石,只要贴身收藏,就可以大大提升防御力,抵挡一切物理攻击。高峰踏着风火轮,凝望着张语嫣,微笑道:“你好,我是敖鸾介绍来做任务的。”
张语嫣淡笑道:“既然如此,你要先打败我。”
便取出一把宝剑,凌空而行,向高峰走过来。
高峰取出碧血剑和盘古斧,迎上前去,与她周旋起来。
十多个回合之后,张语嫣的生命值没有丝毫损失,法力值也剩下50%以上。
不过,此时高峰已把张语嫣的攻击方式摸个清清楚楚。
——昊天镜……召唤!无所遁形!原形毕露!
——昆仑镜……召唤!蓝光普照!时间停滞!
高峰首先祭出昊天镜和昆仑镜,照住孙语嫣,使得她既无法隐形,也难以动弹。
——乾坤尺……召唤!玲珑变!十八般武器!
高峰将乾坤尺祭在半空,幻化为十八般武器,分别是:——火龙神枪!方天画戟!吉祥宝棍!
——破天狂钺!啸天傲叉!灭天绝镗!
——离别魔钩!风雷妖槊!冰火仙环!
——圆月弯刀!绝影神剑!逍遥铁拐!
——夺命金斧!灵蛇黑鞭!勾魂白锏!
——流星飞锤!如意仙棒!金刚怒杵!
眨眼之间,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照亮天空。
——火枣……召唤!变身!三头六臂!
高峰将火枣含在嘴里,将身一晃,变成三头六臂,拿着各种法宝和武器,向张语嫣猛杀过去。
不久,张语嫣支持不住,跳过一边,笑道:“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张语嫣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张语嫣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正是汉朝的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汉的名将,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善骑射。
十七岁即为汉武帝侍中,同年随卫青出征匈奴,任嫖姚校尉,率领八百精骑长驱数百里,突袭匈奴后方,斩杀匈奴兵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
后来,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所谓“英雄莫问出身”,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
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既然是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的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之时,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怀孕后发生了馆陶公主绑架且欲杀卫青一事。
事情败露后,卫子夫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卫青被任命为建章监,与长兄卫长君一起加官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
这个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汉武帝刘彻,是华夏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西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扰。
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