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这件事乾隆本想掩盖下来,不想却被一个太监传到银妃的耳里。
银妃是深得乾隆宠爱的一个汉族皇妃,自从香妃进宫后,乾隆对香妃百般示好,银妃早已老大不是滋味。这次让她得到了把柄,便决定好好排挤香妃一下。
银妃把香妃刺伤皇帝的事,添油加醋地告到了皇太后那里。皇太后一听皇儿受伤流血的消息,不免大为紧张:若为了一个异族女子赔上皇帝的性命,那怎么了得!
皇太后叫来儿子乾隆,慎重交待他不得再往西苑招惹香妃,并劝导说:“既然不肯答应,不如让她自尽以全名节,或者送她回乡,以免留在宫中生事端。”
乾隆支支吾吾地应付了母亲,心里仍然舍不得放弃香妃。不过,去见她又心有余悸,事情就这么不痛不痒地拖了下来。
这年冬天,乾隆皇帝率百官前往郊外祭天,需要几天时间,宫中便由皇太后说了算。在银妃的怂恿下,皇太后命人召香妃至慈宁宫,对她说:“你既然不肯委身皇上,到底有何打算呢?”
香妃以为皇太后发了善心,想要帮助她,连忙回答:“愿与我丈夫一同返回故乡!”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章 名将窦固
皇太后淡声道:“你丈夫早已战死,他们骗了你。”
“是……是真的么?!!”
这种情况,香妃早已猜测过,可真的得到证实,却有些受不了,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是真的,那你如何打算?”皇太后的语调,缓慢低沉而带着一种威慑力。
泪水从香妃的眼中涌出来,呜咽了好一阵子,才勉强停住,幽幽的道:“只有一死了!”
皇太后马上接言道:“我今天就成全你,也好让你与丈夫在天界团圆。”
香妃从容地谢过皇太后,并要求由她自行了断,皇太后同意了。香妃回到西苑,仔细地沐浴之后,换上一件粉红色丝袍,用一根白绫,轻轻松松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消息传到郊外,乾隆皇帝仓皇提前回宫,可是已经太晚了。
香妃气息已绝,只有那一缕余香还萦绕未散。
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香妃被封为贞节烈妇,遗体得以厚殓,并派军队护送到她的故乡南疆安葬。至今新疆喀什葛尔还保存有‘香妃墓’,当地人常到墓前凭吊。
可是,除了新疆的香妃墓外,北京的陶然亭畔,还有一座墓坟,上面的石碑刻着“香塚”二字。人们都说,这是香妃的墓。
石碑的背面,还镌有一首有关香妃事迹的词:“浩浩怨,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到底何处是真正的香妃墓呢?
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历尽“浩浩怨,茫茫劫”的女子,不但身体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坚贞不屈的品性更是留芳后世,让人们都深深地记住了她。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香妃,只是个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红葫芦,可以放出铁嘴神鹰助阵。
高峰踏着风火轮,凝望着香妃,微笑道:“我是敖鸾介绍来的。”
香妃嫣然一笑:“只要你将我打败,并且为我夺得任务物品,我会永远追随你。”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得罪了。”
——扫霞衣……召唤!驱除一切状态!
——碧血剑……召唤!快斩果实……锐化!钻石果实……硬化!钢铁果实……钢化!
高峰掐着指诀,披上扫霞衣,拿着碧血剑。
——红葫芦……召唤!
香妃微微一笑,轻轻一扬手,祭出一个红色的葫芦,放出铁嘴神鹰,杀向高峰。
——闪闪果实……太阳拳!门门果实……瞬间移动!
高峰并不躲闪,而是迎上前去,以无敌金光和圣火护体,抵挡铁嘴神鹰的疯狂攻击。
时间一长,那只铁嘴神鹰竟然支持不住了。
香妃微笑道:“好吧,我认输。”轻轻一扬手,将铁嘴神鹰收回红葫芦。
高峰笑吟吟的道:“既然如此,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她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瀛洲台飞过去。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香妃已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汉朝的窦固。
窦固,东汉名将,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将窦融之侄,好读书,喜兵法,贵显后用事。
窦固年少时,因娶光武帝之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明帝时,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后从兄窦穆获罪,受牵连,罢职家居十余年。
后来明帝想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便出兵西击北匈奴。
窦固因为熟悉边疆的军事,于公元72年十二月,被拜为奉车都尉,驻扎在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公元73年,汉军分四路出击。窦固、耿忠率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留吏士屯伊吾卢城,并且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
其余三路汉军无功而返。
公元75年11月,窦固率一万四千骑兵,再出玉门关,进军西域。
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不久,车师王降。东汉置西域都护及军队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窦固在边关数年,羌人服其恩信。
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而性谦俭,爱人好施,颇得人心。逝后,赐谥号文侯。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下窦固、耿秉攻降车师之战。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奉车都尉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领一万四千骑兵,出敦煌昆仑塞,进击西域地区的北匈奴。
东汉军在白山击破北匈奴一部,随后直攻车师诸国。车师分为后、前两部,前王为后王之子,两王庭相距五百余里。
窦固认为后部路途遥远,沿途山高谷深,士卒寒苦,欲先取前部。
耿秉坚决反对,主张先攻取后部,那么前部将不攻自降,并且不等窦固决断,即率本部兵马向车师后部开拔。窦固不得已,也催动大军随后而行。
在东汉军队的猛攻之下,车师后部被歼数千人,损失马牛十余万头。后王安得自知不是对手,遂出城投降,不久前王也归降。
车师被降伏后,东汉政府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又命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各自领数百人,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以及前王部柳中城。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窦固,只是系统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而已。
高峰取出碧血剑和盘古斧,踏着风火轮,站在窦固的对面。
窦固拿着一把长柄大刀,向高峰扑过来。
——门门果实……瞬间移动!天龙八步!
高峰踩着虚空,连走八步,避开窦固的攻击。
——修罗网……召唤!
窦固猛然转身,将一件网状法宝祭在半空中。
此宝污秽狠毒,无与伦比,往空中一撒,立时愁云漠漠,惨雾蒙蒙,万丈黑烟中,簇拥着无数大小恶鬼夜叉之类。
——影影果实……幻影分身!替身果实……李代桃僵!闪闪果实……盲目!
——门门果实……开门!瞬间移动!
高峰飞快地变换着手势,以幻影分身吸引窦固的注意力,再用闪闪果实的能力使得他暂时看不清四周,然后迅速隐藏起来。
不久,窦固被高峰用碧血剑和盘古斧杀死,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轻轻一伸手,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
他凝望着香妃,微笑道:“我马上帮你炼化任务物品,好不好?!”
香妃淡然一笑:“你做主吧。”
“好咧!!”高峰大笑,搂着她的纤腰,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香妃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香妃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香妃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一章 遗妃顾太清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清朝的顾太清。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一代文豪龚自珍。
公案是由一首闲诗惹起,经过某些热心人的渲染,变得香艳炙口,亦假亦真。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王妃顾太清被逐出王府,从此沉沦市井;龚自珍则引疚自责,惶惶离开京城。
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
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是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丁香花公案中”的主人公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属满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长大,便随了姑父姓顾。
姑父是个汉族文士,在他的影响下,顾太清从小就接受了诗词的教育,凭着天资慧敏,所作诗词新颖精巧,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
因有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润,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雪肌滑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一口纯正的吴侬软语,虽是旗人血统,但看上去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南国佳人。
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来到苏州,在当地满族文人为他特设的接风宴上,见到了正值妙龄的顾太清。奕绘是个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风流倜傥,惊讶于顾太清一个满族姑娘竟然诗词可嘉,而容貌又是这般明丽可人,不由得动了心意。
这时,奕绘的正室福晋妙华夫人在不久前病殁,他此次南游,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觅新爱之意。老天让他在这里认识了满身灵气的顾太清,真是机缘天成!
奕绘在苏州盘桓了一段时间,着意与顾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于是决定纳她为侧福晋,也就是侧王妃,不久就携她一同返回京城。
要说顾太清与贝勒王奕绘有缘,那可是真的。
从两人的名字来看,一名春,一名绘,妙笔绘佳春,岂不是人生美事么?而奕绘的字是太素,太素配太清,气韵相宜,正是天作之合。
在城西太平湖畔的王府里,两人吟风弄月,日夕酬唱,宴请文友,优游林泉,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奕绘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到顾太清的身上。
且看他们两人的诗词集,奕绘的诗集取名为《流水篇》,顾太清的则称《落花集》;奕绘的词稿名《南谷樵唱》,顾太清的则称《东海渔歌》。
“流水”对“落花”,“南谷”对“东海”,“樵唱”对“渔歌”,仿佛是一对比翼的双燕,同起同落,同飞同止,足见两人的伉俪情深。
奕绘与顾太清,皆非尘世俗人。凭着贝勒王爵的优越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间,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种甜蜜生活的滋养下,顾太清的词作就像雨后的春笋,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每出一词,都成为京都文人争相传抄的佳作。
她的词如行云,如流水,挥洒激荡,颇有大家手笔,试看其中两阕:《南柯子》:“溪谷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荫蓠挂牵牛。远岫云初歇,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屯流。”
《浪淘沙》:“碧瓦指离宫,楼阁玲成,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濛。湖水自流东,桥影垂虹,三山秀气为谁钟?武帝旌旗都不见,郁郁蟠龙。”
这种令人陶醉的日子,过了九年,顾太清甚至都快忘记了世间愁为何物。
然而好景有限,天妒良缘,贝勒王奕绘突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抛下了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离开人世。
丈夫骤亡,顾太清一时间茫然无措,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也许一觉醒来丈夫就会出现在眼前。
年幼儿女的哭叫,把她拉回无可更改的现实。她无法逃避,儿女还需要她做依靠。
那一段时间,她深居简出,沉默寡言,除了安顿和教育孩子,就坐在书房里重读丈夫留下的诗词,回味那些烟消云散的美好时光。
顾太清华年失夫,招来京城文人墨客的不少怜惜和关注。许多名士投诗相慰,可这些都给不了她多大的帮助。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顾太清守寡的第二年,她遇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杭州有个风流文人陈文述,继袁枚之后大倡闺秀文学,培养了一批吟诗作对的女弟子。
这年他突发雅兴,出资为埋骨于西湖畔的前代名女小青、菊香、云友等人重修了墓园,在当地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