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灵帝传说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有意无意间,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他头上。
那是咸丰八年,也就是潘祖同娶查畹香的第二年,金秋乡试时出了件轰动一时的考场作弊案。
主考官柏俊,人头落地,潘祖同因为也是阅卷者之一,不免牵连获罪。
原本可以判死罪,不过皇帝念他是名臣潘世恩的孙子,才格外开恩,只是将他免职发配边疆。
潘祖同走后不久,边地传来噩耗,说他因感染时疫,病死在路途中,查畹香便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查畹香失夫,杨鼎来更觉得希望在即,因而往潘家走得更勤。
他除了安慰老师丧子之痛外,竟还买通丫环,借口慰问新寡之人,跑到查畹香的屋子里去了。
情烈似火,不免形于言表。
两人偷情之事,很快就被潘老爷看出了端倪。
他大生恼怒,儿子新亡,媳妇竟与门生勾搭上了,真是败坏门风!
为着顾及脸面,潘老爷借着一件小事大发了一通脾气,从此不准杨鼎来再进潘家大门,师生关系自然也一刀两断。
杨鼎来心中很清楚潘老爷与自己断绝关系的真正原因,不免有些窝火。
不过,礼部会试之期在即,这是他来京的任务所在,必须拿出成绩,好对家人有个交待,因此只好暂时忍了下来。
虽然杨鼎来强迫着自己静下心来温书应试,无奈查畹香娇媚的形象,总是在他脑海里转来转去,心猿意马,一腔文才难以发挥。考后发榜,果然是金榜无名。
科场失意,郁闷之极,越发想念旧时的情人。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施展起绝技,趁着夜深人静,翻墙进入潘府,溜到查畹香的卧室外,轻轻呼唤着她的芳名。
已经进入梦乡的查畹香,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惊醒了,一时辨不清究竟是梦还是真。待打开房门,眼前果然站着那个冤家,心中不由得一热,不假思索地扑入他的怀中。
杨鼎来将情人轻轻抱入卧室,关上门,也不点灯,两人就坐在黑暗中互诉衷肠。
杨鼎来讲到了自己科考失利之事,只道是思念她,无心做任何事情,到如今更是觉得没有她,一日都难捱。查畹香禁不住柔情迸发,一遍又一遍抚摸着情郎焦灼的脸庞。
杨鼎来趁机提出:“我们何不趁着夜色逃出潘府,回家乡去过那种朝夕相守的神仙日子!”
真的提到私奔,查畹香又有些犹豫了。那毕竟是逾礼背道之事,万一被抓住,岂不身败名裂?
杨鼎来是心意已坚,软硬兼施地劝说着对方。
最后他见查畹香不再吱声,知道她已动心,于是收住话头,一把抱起她,悄悄走出卧室。
又将她背在背上,轻轻松松地越过围墙,逃出潘府去了。
再往后,就演出了那幕轰动一时的私奔闹剧。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三十六章 瀛洲台中的岳飞
摆脱了潘家武师的纠缠,杨鼎来带着查畹香,循海道口回到故乡家山阳。
这时,他父亲也已辞官还乡,见儿子带回了昔日好友的女儿,同吃同住,心中难免有些不快。
可是,既然木已成舟,何况又是看着查畹香长大的,要喝斥也抹不开面子,也就只好默认了。
过了一段时间,杨鼎来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原配夫人彭氏处,向彭氏讲明了自己与查畹香的渊源关系及近情,并恳请彭氏原谅。
杨鼎来携潘家寡妇私奔之事发生后,仍留在京城父亲府中的彭氏气得七窍冒烟,差一点儿寻了短见。现在丈夫来信求饶,她本想抵制一番,可既然已经闹到这种地步,再硬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她索性做一回好人,认了这门二房亲事。
能取得妻子的宽容,杨鼎来喜出望外,忙派人上京把彭氏接到山阳团聚,从此过着一夫二妻的乡居生活。三人都是明理之人,倒也能和睦相处。
京城里潘家吃了哑巴亏,有苦还说不出来。不久后,从边地居然又传来喜讯,说上次潘祖同病死的消息有误,实际上他已逃过时疫之灾,仍在边地戍守。
潘观保喜出望外,从而也对与人私奔的儿媳妇愈加痛恨了。不过,杨鼎来与查畹香已远走外地,潘家即使恨得咬牙,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潘家众多的门生故旧,也随之对此事忿忿不平,都认为杨鼎来有才无德,如同禽兽之类,这种人若是做了官,岂不是有害天理!
于是,他们纷纷约定,杨鼎来不再来参加会试便罢,若来参加,无论谁看到他的卷子,都要毫不客气地撤下。虽说卷子是密封的,但杨鼎来那一手标准的米南宫字体大家都能认得出来。
三年转眼即逝,大比之年又到,天下举子纷纷入京会试。
杨鼎来也准备再试锋芒。“此去京城,还不知会惹出什么祸来,潘家一定不会放过你!”查畹香瞻前顾后,忧心忡忡,忍不住劝丈夫放弃功名,安心过平静恬淡的日子。
可是,杨鼎来坚持要赴京应试:“官可以不做,功名却不能不要。既然苦读了十余载,怎能不证实一下自己的学识?”于是收拾了行李,择吉日动身北上。
这是同治元年春天,杨鼎来到了京城。其时,潘祖同已被家人花钱赎回。官丢妻跑,一片心灰意冷,只是躲在家中,以读书吟诗打发时日。
杨鼎来进京没有让潘家知道,住在一家僻静的小客栈中,顺顺当当地参加了科考。等到阅完卷拆封看结果,杨鼎来竟然被取为第九名进士。
参加阅卷的潘家门生顿时傻了眼,怎么一时疏忽,让他钻了空子呢?
原来,这次杨鼎来作考时已改用欧体,怪不得他们没有发现那笔标准的米南宫字体哩!
既然结果已定,再改是来不及了,杨鼎来便稳稳取得了进士之衔。榜下不久后,朝廷派杨鼎来任工部主事,潘家闻讯后耿耿不满。不料杨鼎来却谢绝了官职,仍旧束装回乡去了。
杨鼎来一举及第,在山阳顿时成了名人。虽然他不肯做官,人们仍热心地奉他为师,一时间门下弟子如云。
而二夫人查畹香,也不甘沉默,在后院中开馆,招收了一批女弟子,夫妻俩并肩为师。
虽然人们都接受了查畹香是杨夫人的事实,可又忘不了那段深夜私奔的风流韵事。背地里许多人戏称查畹香为“汤夫人”,是将“潘”字与“杨”字各取一半,合并而成。
查畹香五十岁时一病不起,死后杨鼎来为她写的一副挽联是:“前世孽缘今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算是将两个人的一段情缘,做了一个交待。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查畹香,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雾露乾坤网,看上去是一块湿淋淋的网罩,无边无际,带有扑灭一切火焰的圣水。
高峰跟查畹香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查畹香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查畹香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查畹香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南宋的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是华夏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岳飞排第一。
当时,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起,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为朝廷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靖康元年{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靖康元年十二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
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
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不久,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
靖康二年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
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收复失地。
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
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
后来,张所命岳飞入王渊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在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
岳飞知道自己与刘豫有隙,所以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三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
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
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惟独岳飞力战。
后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
兀术趋杭州,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
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绍兴九年{1139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三十七章 弱女缇萦
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以及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
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
后来高宗对他好言相劝,岳飞方受。此后岳飞上表,“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但高宗没有采纳。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撕毁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
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命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
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与金兀术的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
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岳飞的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误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
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
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河南府、汝州等十余座州郡{中原之地基本被岳家军所收复},并且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
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只要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