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混古代
?br /> “夫君……”婉儿叫的大声,他到底是来忌拜爹爹的还是来气爹爹的。
“好了好了,我再说一句就不说了。”阿真见婉儿要抓狂了摆摆手赶紧说道:“不过老爹,你放心好了,你女婿我一定帮你报仇,现在郑定桥已北上了,战场上刀箭无眼,也许辽国不小心有一把箭飞了上百里,然后很不小心的刚好命中郑定桥那老家伙的脑袋,你说是不是。”
“夫君……”婉儿和芊芸呐喊,竟然在已故的长辈面前说这种阴险的话,他还是不要来忌拜的好。
阿真见她们两人杏目睁瞪,惧怕中站起来摆说道,我不说,我不说了。赶紧捂上自己的嘴巴。
婉儿见他静了,埋怨的再瞪了他一眼后,转过脑袋磕头哭道:“爹爹,女儿带夫婿来看您了。”说完拉扯着阿真的衣袖,眼瞪着他。
阿真见状赶紧跪倒在地,不敢作声。
“爹爹,女儿的夫婿,是位很杰出很温柔又很聪明,待女儿又极好。”
阿真见婉儿这么夸他,顿时报赧回道:“这么夸我,我会很不好意思耶。”
疼……,突然腰间一疼,他转到芊芸这一边,见她咬牙狠瞪着他,好像他敢再开口就要把他碎尸万段一般。
“爹爹,女儿的夫婿是咱们的大司马,位极人臣,又极受皇上依赖,他的事迹爹爹在天之灵应该都有看见了,过几日他便要北上,与爹爹生在时说的狼子抗战,女儿请爹爹在天之灵保佑夫君平平安安。”哭诉完后,婉君慎重地朝墓碑磕了三个头。
“夫君,芸姐,你们也给爹爹磕几个头。”磕完头的婉儿拭了拭泪,向旁边的人说道。
“老爹,请受小婿三拜。”说后他满脸正经地磕了三个响头,磕完后把婉儿扶起来,对着墓碑道:“老爹,昔年你壮志未酬,小婿必帮您完全必生遗愿。”
深叹一口气后,他拾起扇子,啪的一声便把扇子摊开吟道:大梦谁先醒,江山有旧雠。
清风吹细柳,烟雨下龙舟。
尘世一杯酒,高低两自由。
生人不得志,鏖战亦风流。
俯仰有天地,牺牲在九洲。
将军百战勇,功过后人留。
流血千年后,文章四海收。
文言酸且困,君事苦难周。
长羡双鸳鸯,退思三星勾。
及辞归故里,惬意名山游。
故里多乡熟,名山有猿猴。
山原原纯朴,人祸未抬头。
明月淌流水,老狐卧首丘。
丛岩高欲裂,虎步大荒遒。
草色激冰黛,才情浇半牛。
千秋无负累,灏气在城楼。
婉儿听他低念,泣不成声,大量的黄纸伴随着滚滚浓烟升在这座荒芜的小山上。
第172章 《边境狼烟》
夕阳染红天际,老爹墓前暮烟不停,婉君的泪从开始便流淌不止,忌拜不知觉中近尾声了。
“爹爹,女人再来看您。”说完,衣柔和芊芸轻扶起她。
“夫君,再给爹爹磕几个头吧。”
“好。”阿真应诺后卟通跪倒在地,重重地再磕三个响头。
婉君怜爱地抚起他额头上的泥土,含泪微笑道:“谢谢夫君。”
“谢什么,这是我该做的。”
婉儿点点头后,依依不舍中再望了老爹一眼,“咱们走吧。”
“老爹,我们先走了,过些日子再来看你。”他转过头朝墓碑喊道。牵着婉儿的朝家步去。
大周,皇都。
夜深人静时,兵部尚书满头大汗奔走在宫道上。
“站住,来者何人?”宫门侍卫提枪挡住来人。
兵部尚书听到喝叱,不停反急地奔跑到宫门口,从怀里掏出令牌喝道:“紧急军务。”
众侍卫见到令牌,退到两旁,默然无语睁着眼目送他奔进皇宫里。
寅时的夜很深,皇上还未就寝地坐在御桌上批阅着奏章,明亮的灯火照射在御桌上,御桌前雄伟的坐着老爷子,御书房内一片详要宁静。
王徨站在殿门口的老位置,抬头望了望天空上的明月,心里着急万分,“皇上该就寝了。”可他又不敢打扰到皇上。
“王徨。”就在他焦虑万分之际,房内洪钟地声音响了起来。
王徨听到这声音,心里一喜,赶紧跨进书房,小心应道:“皇上。”
“什么时辰了?”
“已经寅时了,皇上该歇息了。”
老爷子不应,提笔的手一勾,合上眼前的奏折,站起来扭了扭腰。
王徨见状,心喜的赶紧步上前,小心搀扶着他,静静步进内厅里,夜更加深沉了。
伺候皇上睡下后,王徨才小心亦亦走出内厅,轻轻凌乱的御桌,把那些奏章一本一本叠起来。三十五年如一日重复着这些事。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不知觉中竟也进宫已四十年了。
“唉……”他轻叹一口气,挥了挥头脑里的杂乱,继续把御桌上那些批完和未批的奏章分类。寂静的御书房外,燃燃响起的声音微微传进王徨的耳里。
“是谁这么吵呢,皇上才刚睡下。”王徨自语后,好奇中走出房外,朝御书房的园内走去。
“皇上睡下了,兵部尚书明早再来吧。”把兵部尚书挡在院外的侍卫老大威武地站在前面。
兵部尚书额头冒出许多汗水,焦急万分威胁道:“紧急军务担搁了,你担得起吗?”
“这……”侍卫老大左右为难,躇蹉中说道:“等着。”既然是紧急军务,谁担得起,还是去找王总管看看。
侍卫老大刚转身便见到了王徨,立即抱拳拜道:“王公公,兵部尚书要见皇上。”
王徨走近后果然看到兵部尚书,立即露出一个微笑道:“洪大人,皇上刚刚睡下。”
“王公公,边境传来的紧急军情。”说道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
王徨听说是边境的紧急军情,大惊中也是躇蹉不已,皇上才刚刚睡下,再吵到他会不会不好,可是如若急事被担搁了,他可担不起呀。
兵部尚书见他还老神在在,焦急万分催道:“王公公快把皇上唤醒吧,如担搁了后果不堪设想呀。”
皇上的脾气王徨是知道的,他日夜不停批折子就是以国家为重,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重,如重要事被担搁了,到时他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想到这里王徨心头一跳,赶紧驳开侍卫道:“洪大人快进来,我去唤皇上。”
“谢谢王公公。”兵部尚书如释重负,跟着他朝御书房步去。
“皇上,皇上。”王徨走进内厅里,跪在御床边轻轻唤道。
“嗯。”老爷子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蓦然双目大瞪,在微弱的烛火中见到跪地的王徨,翻身坐起威武问道:“王徨什么事?”
“兵部携紧急军务跪见。”王徨小声回答。
老爷子听到紧急军务,立即把双脚伸出御床,“他人在哪里?”
“在房外候着。”王徨见他脚伸下来了,赶紧拾起一旁的龙靴给他穿上。
老爷子穿上靴后站起来,不等王徨帮他更衣,便随手抄起龙袍掩在肩上,朝房外步去。
王徨见状,赶紧紧跟后面,他就知道唤了准没错,不唤明早可能要有罪了。
皇上坐定后,王徨赶紧小步跑到殿外,朝焦急的兵部说道:“快进去吧。”
“谢王公公。”兵部尚书大喜过望,朝王徨拜谢后不刻都不想多呆地跨进房内。
“深夜惊扰吾皇,微臣该死。”他一进房内,见到皇上披着龙袍端坐在桌前,赶紧跪倒。
“起来,发生了什么事了?”皇上担心问道。
“是。”兵部尚书从地上爬起来,捧着信搁在御桌前,赶紧退后禀道:“今天午后,西京道百万辽兵突然攻打河间府和真定府,河间府在黄昏之际失陷,守将陈洁被杀。随后真定府在入夜三刻也被攻陷,守将鲁柄退守太原。”
皇上一边看奏报,一边聆听他念叨,越看脸色越不好,抖着老手把信撕破重拍御桌怒道:“辽国狼子着实可恶。”骂完后咪起眼问道:“信中可否属实,为何不是奏夹,而是飞鸽?”
“奏夹还半路,鲁柄怕担搁了,发了三封飞鸽,一封奏夹。”兵部尚书如实禀道。
老爷子脸色铁青,朝下面的人问道:“太尉现在人在何处?”
“太尉六十万大军正在大名路上,要后天才能抵达太原。”兵部尚书据实报道。
“嗯。”老爷子的脸色不好看,朝门外喊道:“王徨。”
早在门外听的心惊胆裂的王徨听到皇上唤他,一刻也不敢迟疑,飞快跨进殿内,唯唯诺诺道:“皇上。”
“大司马人在哪里?”
“在睢县。”
“即刻传旨给睢州府,命他立即去找到大司马,命他日夜兼程回都。”
“是。”王徨领命后一刻不停飞奔离去。
“攻占河间和真定的是辽国哪位元帅?”老爷子问道。
“河间被耶律栋攻陷,真定被阿不打攻陷。”辽国的两位元帅探子早查过了,不会有错。
皇上听完点点头,青着脸继续问道:“失陷的两城,情况怎么样?”
“耶律栋攻陷河间府并未伤害到城内百姓,反而真定……真定……。”兵部咽了咽口水直讲不出来。
老爷子听他如此模样,眼一咪喝道:“说。”
“是”兵部尚书再咽了一把口水后才小心禀道:“阿不打攻陷直定府,放纵兵士屠杀城中来不及躲离的百姓,抢夺百姓财物,烧城中房屋,据禀报,真定城中还有近五万百姓未撤,全被,全被……”说到这里,他见到皇上的铁如冰块一般,蓦然住嘴。
“混帐,辽国畜牧,朕绝计不饶。”他这一拍御桌,拍的屋顶上的灰尘皆从梁木上掉落了下来。
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射进宁静的小山村,阿真穿着溥衫走出屋外,伸展四肢,亨受徐徐抚过的微风。
“夫君,虽是春季,可早晨寒气较重,要多披件衣裳才是。”芊芸着急拿着外衫跑出屋外,埋怨地在帮他披上。
阿真转过身,翘起嘴角,轻抚着她绝美的水脸,“不冷呀。”
“不冷也要穿。”芊芸不让。
他见她如此紧着样子,翘起嘴角摇摇头问道:“婉儿呢,怎么一大早就不见了?”
“就只有婉儿不在吗?”芊芸似笑非笑地凝望着他。
阿真歪了一下脖子,狐疑望了望四周,没见到任何人,挑起眉毛问道:“大小将和能武他们呢?”
芊芸见他后知后觉,噗哧一笑道:“夫君,天微亮时婉儿便叫他们抬着礼品去访村子里的人了。”
“原来如此。”难怪今早这么静,连肯定会在的婉儿都不在。
芊芸摇摇头,拉着他的走往屋里拽,“快些进屋更衣吧。”
他被一双纤纤素手拉着,不由自住地朝屋里步了进去。
更衣后,阿真英俊逍洒地步出了屋外,啪的一声把扇子摊开,轻摇中望着前面的青山绿水,深吸了一口空气,啊……人间美景啊。
“小屋竟日,闲居落然,窗明风净者,吾宿小筑也。登高临远,始觉轻寒,时行人渐杳,湖雾氤氲,暮色寂寥,倚柳望烟。”
吟完后他再深呼出一口气,清晨里的睢村真是人间美景,他怀念的紧呀。
“夫君之心云淡风轻。”芊芸眼里盛着爱慕之意,微启朱口跟着吟道:“枯萎凡尘,妾随夫身,百年弹指,燕去楼空,花谢又开,闲居蓠茅,望尽世嚣繁败,暮鼓晨钟,得亨两意清伴。”
“芸儿之作真乃句句珠肌。”阿真把她拦进怀里,开口赞道。
芊芸小脸羞红,甜甜道:“贱妾浅作,难登大雅,不及夫君之万一。”
阿真听她连贱妾都出来了,挑了挑眉侃佩道:“芸儿,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是夫君不爱说,人家都是这样说的。”芊芸嘟着嘴反驳。
“咱们就别搞些让人头脑打结的语了,能简便就简便,绕口不说,听着还全身发麻。”之乎者也那些阁老大臣最喜欢讲了,他是来渡假的,不是来伤脑细胞的。
正当两人你浓我浓时,婉儿领着大伙回来了,一大早她已把所有礼品一一送至他们家里,不早一点的话,怕是找不到人喽,村里的人有基本上都过山去种地了,她停留在覃媒婆屋里叨唠了一会儿,不知觉中日竟这么高了。
“夫君……”婉儿兴奋中,额头冒着溥汗,双颊红润,人未到声音便先到了。
你浓我浓的两人转过头见到她来了,高兴地迎上去,“婉儿累吗?”
“不累。”婉君兴奋摇摇头后,拉着旁边一位有点年纪的阿婆便道:“覃婆婆,这位便是我家夫君。”
原来这位就是婉儿经常念叨的覃媒婆啊,阿真微笑着望着眼前的这位阿婆,见她身材瘦小,面黄肌瘦,抱拳拜道:“覃婆婆你好,以前婉儿多亏您照顾,请受我一拜。”说道便朝他深深一掬躬。
覃婆婆一大早就听儿子说婉君回来了,儿子喜欢婉君非常,她还未嫁时她就曾向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