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混古代





  皇上抓过王徨手中的信布,老眼咕噜观看,悖然大怒,掌拍御桌大骂:“混帐的吐蕃,竟敢来索讨军械物资,简直欺到朕的头上了。”
  王徨见皇上怒拍御桌,心头一跳,唯唯诺诺不敢吭声,也不敢把眼神随便乱瞄。
  “此次两国发兵,他吐蕃夺得大西北,而朕空耗兵马钱粮却无占得一丝便宜,现他吐蕃竟然还敢向朕索求大量军械物资,真是岂有此理。”皇上大怒站起,朝空旷的御书房大吼:“来人。”
  “在。”
  “立即把大司马给朕叫来。”皇上咬牙切齿里对着禁卫下诣。
  “是……”
  皇上见侍卫转身就走,老眼一眯大吼:“慢着。”
  刚踏出房外的侍卫收回脚步,转身单膝下跪听候指示。
  “立即派快马给边境各河督、守将、军司、营师、即刻封锁边境,严加把守,代朕把大司马夫人等一干人请回都。”
  “是……”王徨应后战战兢兢,脸色苍白中飞身下去拟诣,不好了,大司马又捅天了。这个大司马就没有一刻钟让他安心过。
  “你们立刻把大司马叫到朕的跟前,退下。”皇上咬牙切齿,他这个吐蕃大王还在他手中,吐蕃竟然想退兵,别说门了,连窗都没有。
  今夜内城灯火通明,内宫禁卫四周寻找大司马,老爷爷总管心里发慌,见禁卫如此迫不及待,一时间一颗心是左摇右摆,没个归落处。
  “侍长,北门传报,大司马于傍晚时出城。”一名侍卫朝他们长官跪禀。
  “立即到外城搜寻大司马,无论无何也要找到大司马。”说道他骑的马匹飞快向热闹的外城奔去。
  铃醉阁的厢房内,阿真吮着清茶,亨受中倾听着袁凌绕优美的琴音。一派祥和里突然传来大量吵杂的声音。
  袁凌绕听到如此吵杂,茫然里停下指尘,轻轻说道:“公子爷,不知为何如此吵闹。”
  “不知道,也许在捉拿匪徒。”
  随着他的话落,乒乒的脚步声大量响起。然后……
  “禁宫侍卫长求见大司马。”
  袁凌绕听外面禀求见大司马,立即愣怔了。
  “进来。”把茶搁在桌上后,他心里刹异,算了算时日,看来应该是盈盈索要的东西的信到了,不过怎么会是在半夜抵达呢?照这么快马加鞭的速度来看,八成又是那个御吏大夫在搞鬼了。
  很快禁宫侍卫长虎虎走了进来,见到他后,脸色一变,立即跪倒在地,“皇上诣意,命卑职来请大司马进宫。”
  “扰人的夜。”他说了这四个字后,站起来淡淡道:“走吧。”
  “是……”
  大群人匆匆的来,又极快离去。
  厢房内的袁凌绕呆愣良久后,才被从房门外窜进来的河风给惊醒,不可思议地瞪大着眼睛万也没想到她刚才侍候的公子爷竟然是大司马,难怪他知道葬花吟,难怪他能如此博才。
  禁卫们杠着精致华丽的桥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回皇宫。
  阿真见他们如此之急,板着脸陷进凝想,看来老爷子大怒了,会把他怎么样呢?软禁?责骂?或是处斩?
  王徨早在宫门口候着了,见到来了,心急里赶紧迎了上去,还没等禁卫压轿就急扶着他跨出轿竿,急的都快哭了。
  “哎哟,我的大司马,皇上怒了大怒了。”
  “咋?三更半夜叫我就因为皇上怒了?皇上怒了关我什么事?”他一副表情茫然模样。
  王徨大跺娘脚,如和他没关系,皇上叫他来做什么,着急里拉着他手,二话不说立即朝御书房急奔而去。
  “皇上,大司马来了。”王徨拉着阿真急奔到御书房门口,才小亦亦唤道。
  “叫他进来。”里面传来饱含怒火的呐吼。
  阿真悠慢跨进去后,见到房内一片凌乱,奏章,杯茶是碎了一地。
  皇上见他如此不急不躁地跨进来,重哼道:“大司马好大的威风,朕传这么久你才珊珊来迟。”
  “这……”阿真作茫然状禀道:“微臣在外城听琴,所以才晚了点。”
  “哼。”皇上重哼后把御吏大夫传报的布纸扔在他前面,怒吼:“给朕好好看看。”
  虽然阿真心里很清楚上面写着什么,可仍是作茫然状腰弯拾起来看了好一会儿。果然这个御吏大夫是一心想要他的命,用词严厉,震震有词,堪称一绝。
  “皇上,这个御吏大夫还真是无时不刻想要臣的命啊。”他捧着布纸,摇头呵笑道。
  “混帐,朕要让你看的不是御吏大夫,别和朕装傻充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震怒不已,见他还如此嘻皮笑脸更怒了。
  阿真挑起眉头,茫然反问:“这……,皇上要臣说什么?”
  “大胆林阿真到现在还装傻充愣,难道你以为朕是三岁小儿吗?”
  “皇上您三更半夜把微臣,直*问微臣说,到底皇上要让微臣说什么?说吐蕃太上王很聪明吗?”
  他的这番话立即令皇上气的抄落御桌上所有东西,大吼:“大胆林阿真,你就不怕朕砍了你吗?”
  “怕!那皇上可否让微臣死个明白?到底皇上要微臣说什么?”阿真睁着清澄澄的眼眸,与他对视着。
  皇上见他如此清澈的眼神,心里突兀,暗寸,难道他真的不知道?
  “吐蕃为何向朕索要兵粮械器。”皇上隐了隐怒火,铁青着脸问道。
  阿真立即回答:“信中写的清清楚楚,因国力衰弱,无力维济,且向盟国暂借。”说到这里他抱拳说道:“皇上,吐蕃是向您暂借,并不是索要。”
  暂借?好一个暂借,借后就不了了之了。
  “哼,难道这不是你的主意。”皇上瞪着他怒问。
  阿真听他这话,立即惊呼,“天地良心啊皇上,微臣从吐蕃返回已近十天,而御吏大夫快马急报,日夜奔波的快马不到三天就能从边境到皇都,这微臣如何能相隔千里出主意。”
  “你可以事先安排。”他刚刚允了他夫人去吐蕃,随后信报就来,他不会傻的去相信这是巧合。
  “皇上既然如此怀疑,那微臣写封信给吐蕃,以证清白。”
  “你既然可以事先安排,就算吐蕃接到你的来信,必然也不会遵从。”难道他真的不知道?
  阿真见他这一席话,双手一摊道:“如照皇上此言,那微臣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了。”
  “真的不是你?”皇上眯着眼凝视着他。
  “指天发誓。”阿真白里见鬼里游说道:“皇上,他们大王正大周,吐蕃这样做不是陷他们大王于死地吗?”
  皇上听他这一番话,略愣了,想了想也确实如此,定下心后眯眼问道:“难道是御吏大夫污陷于你?”
  “这可难说了,他做梦都想要臣的命。”说后,想了想缓缓再道:“也有可能真的是吐蕃发来的,就算御吏大夫要陷害微臣,也不至于这么明目张胆吧?”说后一副陷进冥想里的样子。
  皇上见他也想不通,自己更想不通了,虎视着他好一会儿咬牙再问:“真的不是你的主意?”
  “皇上,入辽是微臣提的,微臣会在半路退缩吗?您有看过微臣做什么事,做到一半的吗?”他一副天大冤枉地惊呼。
  他这一番话果然说中皇上的心坎里去了,辽国是他提议要打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井井有条,言出必行,从未有虎头蛇尾的按例,“那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微臣不是在想吗?”冥想的阿真头也不抬,抚摸着下巴拧起眉道:“皇上,吐蕃极有可能陷进了缺刃少粮的地步了。”
  “吐蕃不是夺得辽国的大西北了吗?那可是连绵不绝的草原。”皇上听他这话,不满了。
  “皇上,土地是很广,可是能吃吗?没粮数十万将士可是会活活饿死的。”阿真朝他大吼。
  他这一吼立即把皇上吼愣了,照这小子到现在还敢吼他,看来他是真的不知道,一点心虚的表现都没有,难道吐蕃真的陷入粮荒了?
  “皇上借吧,微臣给你立借据。”阿真脸色大变中直嚷道:“都到现在了,吐蕃不能撤啊。”
  “朕也没粮。”皇上很小气。
  “如皇上不借,吐蕃必撤,那百万将士这一趟就白打了。”
  “该死的吐蕃。”
  “皇上您骂到我了,现在我就是吐蕃的大王。”阿真很认真的说道。
  “你……”皇上转过头瞪他哼道:“你这个大王做的窝囊之极,连点说话的权利都没有。”
  他咬牙的说话,令阿真忧下脸分析厉害道:“皇上,不是微臣说话没用,而是攸关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您想想,如果缺粮还不退,到时将士们都饿着肚子,哪能打仗。既然会被全歼还不如撤退。”
  第237章 《瞎话的境界》
  “朕不相信吐蕃一点粮都没有。”皇上大吼。
  “所以微臣才说皇上不懂啊,打仗不一样呀。”他急道。
  “如何不一样?”
  “哎……”阿真叹息后,摇头反问:“皇上懂兵法吗?”
  “朕当然懂。”想他从小受名师教导,哪有不懂的道理。
  “皇上今晚之言,微臣敢以脑袋打赌,皇上您一点兵法也不懂。”他大放阙词。
  他的这番狂言令皇上怒气冲冲奔到他前狠瞪喝斥:“朕就和你赌,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朕绝不饶。”
  “皇上你听着吧,必定受益非浅。”说后,阿真尾尾念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久暴之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他的念叨令皇上脸色越发苍白,心里大骇,这小子看的比他还要通透。
  “皇上,意思是,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用度,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所以军队远赴千里,不能久战,不然会拖垮国内经济,国家财用不足,军队也会疲于奔命,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物资枯竭。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免救危亡……”
  “你说的朕懂。”皇上是古人,当然听得懂古人文绉绉的话,只是心里很不爽罢了,想他从小授名师教导,临老还要听他授兵法,真是气上加气。
  “既然皇上懂得,那皇上必定也知道吐蕃的国力如何。”说到这里立即角色转身道:“我吐蕃与大周未和之时,就争战连连,先有储位之战,再有边境之战,后有大理乱战,国内财力已是枯竭了,此次北划,则因太上王疼爱女儿,才勉为其难应承。现已无粮再战,太上王和王后虽然知我在大周,但总不能为保我一人,而叫数十万将士白去送死吧。”他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令人难于反驳。
  皇上听他这一席话,平息了焰怒,“这就吐蕃明知你在朕这里,也要向朕借粮。”
  “没错。”阿真抱拳道:“皇上,您想想看他们大王正在大周,他们如何敢贸然如此,必定是真的事急。而信中所言是借,而不是要。吐蕃不是要挟皇上,而是恳请大周这位同盟战友援助。”
  皇上听他这番话后,前后一想,果然如此,立即消了雷霆之怒,忧着老脸念叨,“只是朕也没有如此之多的存粮啊。”给了吐蕃,他百万将士吃什么?
  阿真见他叨念,不吭声站着,那是他该烦恼的事情,要吐蕃打那就给粮,不给就退,还不落人口实,他真是越来越奸了,完全是奸险小人啊。
  “林爱卿修书一封给吐蕃,叫吐蕃暂缓几日。”
  “行。”阿真抱拳嘻笑走上前道:“皇上你命人拿笔纸过来,微臣当您的面修书,省的您怀疑微臣。”
  他这番话说的皇上老脸臊红,大瞪他一眼喊道:“王徨……”
  “奴才在。”王徨见房内吵架停歇,急跑了进来,不敢大气喘气,他早晚会被吓出病来。
  “取笔墨。”
  “是。”
  很快王徨战战兢兢捧着笔墨搁在御书桌上,自动站在旁边研墨。
  阿真拿起笔写道:“盈盈你看能撑多久就先撑着,大周皇上说要暂缓几日,实在不行,你就叫将士们吃吃野草,啃啃树根。就这样子了。”
  皇上站在一旁见他如此写信,不可置信大瞪着眼,却不知该说什么。
  搁笔后阿真很义气道:“皇上,微臣做到这份上足够了吧,将士们吃野草树根充饥,您可要快征粮呀。”
  想他都叫吐蕃将士吃野草树根了,他还能说什么?难不成叫他不要吃?一时之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