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迁工





弧?br />   正如后世的卡奴一样,每月的工资都用来还银行的钱,到了一定的程度,无法还贷只有等死的份。
  不过窦纳乐却总觉得张云飞的借款和其他的大清督抚们不同,可是窦纳乐却找不出哪里不对劲。
  窦纳乐说道:“既然您已经决定了,那我自然会跟政府汇报,联系英格兰银行。不过按照规定,您需要有东西作为担保!”
  张云飞笑笑说道:“这个就要等贵国的银行商人们的回复了,不过阁下可以转告贵国的各大银行董事,我张云飞能抵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也希望窦纳乐阁下能多帮忙联系贵国的银行董事们,我是来者不惧,有多少借多少?”
  窦纳乐也知道张云飞的家底很丰厚,抵押的东西的确是很多的,于是点点头,表示赞同。
  中国最早的外债是1853年(咸丰三年)苏淞太道吴建彰为镇压小刀会起义,向上海的外国洋行举借的本息12万两白银的债款。1858年两广总督黄宗汉为镇压广东人民反抗英法侵略军的斗争,向美商旗昌洋行举借的32万两白银的债款。60…70年代,清政府的对外借款开始急剧增加,仅为扑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举借外债12次,总额达200余万两。这一时期的借款已经有了国债的性质,与最早的两笔借款不同,它们需要得到朝廷的批准。
  1883年(光绪九年)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洋务企业向外国洋行和银行借款共13笔,总金额为423万余两。至甲午战前,清政府共借外债45笔,折合库平银4626万余两。这些外债战前已基本还清,从80年代中期算起,清政府每年支付外债的本息,一般都占财政总支出的3…6%,占海关税收的12…20%。通过这些外债,外国侵略势力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征税和行政管理权,便利了商品倾销和掠夺中国的原料。
  张云飞的借款不同于其他的借款,窦纳乐觉得张云飞借款有问题,就是因为张云飞借款是在自己完全有能力偿还的条件下借的,也就是说这笔款可以借,也可以不借。这样的话,自己的经济不会受制于英国,反而利用英国的资金发展壮大自己。
  张云飞为啥要借呢?这当然要从张云飞的人品出发了。英国暗中借款给日本,让张云飞十分的不爽,于是张云飞觉得应该教训一下英国佬,同时,也是想利用这笔巨款把英国佬绑到东北的战车上。
  后世的张云飞可是对于国家之间的金融讹诈了解的太多了,随便拿出一个来,在这个世界里,就够这些国家们喝一壶的了。原本张云飞希望在统一中国后,再同世界的主要经济强国来一场空前的金融讹诈来着,但是现在他突然希望能拿英国或者美国先开开刀。
  可以说,中国长期的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陷入了经济的死循环,外债已经成为了严重制约中国发展的因素,试想一下,一个卡奴如何翻身呢?
  历史上,外债急剧扩张在甲午战后,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已成为它们侵略和掠夺中国的重要手段,清政府的外债因此而急剧地增加。为偿付对日巨额赔款,1895至1898年清政府举借了“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三大笔外债,合计库平银3。5亿余两,为战前所借外债总数的6。6倍。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侵略者又把关平银4。5亿两的“庚子赔款”强加给中国人民。清政府无力筹付,于是转成29年摊还的债款,本息合计高达9。8亿两。通过这些巨额债款,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命脉。
  到1905年,清政府每年债务的还本付息已占到财政总岁入的25。9%和支出的31%,财政陷于崩溃。铁路借款是甲午战争后急剧扩大的又一项外债。至辛亥**前,铁路借款合计已达库平银3。3亿余两;占外债总数的27。4%。外国垄断资本利用铁路借款向清政府索取多项特权,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利用铁路借款做为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总计甲午战后至1912年清廷覆亡,清政府的外债共为库平银1203825452。94两,是甲午战前的25倍。民国以后,这些外债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成为中国人民的沉重负担。
  继清政府之后,袁世凯政府和北洋政府继续大借外债,用于维持其反动统治。这一时期举借的外债,由于多用外币结算,已很难核算总数,仅就可以折合的部分计算,1912…1915年袁世凯政府的外债即高达库平银5。19亿余两,1916…1919年北洋政府的外债也在2。8亿两以上。帝国主义银行团已全面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其中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发展最快,仅“西原借款”一项即达1。8亿日元。利用这些借款,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段祺瑞政权和东北军阀张作霖,大肆扩张其侵略势力,掠夺中国资源。
  如今,张云飞已经改变了历史,大清已经没有历史上那样拖着沉重的外债包袱,元气未伤。若是张云飞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的话,收获将是非常大的。日本以贫弱之地能在五十年内位列强国之列,那么张云飞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在二十几年内成就中国的强大也不是神话!
  张云飞一直相信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即使家底一穷二白,也能白手起家成就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现在张云飞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相信一定也会成功的。
  五千万英镑,说多很多,说少也很少,不过可以玩一场可控制的小规模的金融讹诈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张云飞在相应的资金、知识、技术、人才、计划上的准备还远远不够,还没有吃透当前的英国经济,“玩钱”的功夫还比较差。因此,即使出现了英镑崩溃的局面,最大得利者也很有可能是美国、德国,而不是张云飞,因为张云飞还没有统一的全国货币。张云飞觉得发动金融战争的时机仍未成熟,因此只能不断的把英国的资金吸收进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个长远的套。
  第226章 九九舰队
   随着张云飞向美国订造重巡洋舰,宣告着张云飞同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的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为了报旅顺港外远东舰队被灭之仇,命令财政大臣维特提高了军费预算,将1894年制定的大海军计划做了大规模的修改。原本的大海军计划是组建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但是旅顺事件的意外发生,使得俄国失去了远东舰队。
  为了弥补这个巨大的空白,尼古拉二世同海军大臣特尔督夫海军上将研究之后认为,张云飞的主力舰原本就有四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加上缴获俄国的三艘战列舰和一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后,实力已经暴增。
  俄国目前现役的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共有新旧战列舰十二艘,装甲巡洋舰四艘,如果对欧洲不做防御的话倒是可以和张云飞打上一仗。但是尼古拉二世显然还没有发疯到不要欧洲了的地步。
  为此,尼古拉二世同海军大臣特尔督夫海军上将的最后研究结果就是继续大规模造舰,争取在五年内以绝对的优势打垮张云飞,报一箭之仇。
  由于俄国在现代化战列舰的建造上受到英国的技术垄断,俄国在欧洲到处都是敌人,因此俄国只能师从法国,一边学习新式战列舰的建造方法,一边完善本国的战列舰建造。俄国目前已经在船坞里建造的战列舰只有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的最后一艘,罗斯季斯拉夫号。该级舰共建造四艘,其他三艘刚刚被派往远东舰队,还在试航期间就被张云飞的太平洋舰队击败并俘虏。也就是说,辛辛苦苦刚建成的战列舰就送给了张云飞,想想尼古拉二世的火有多大!
  时间紧迫,俄国海军不可能等到在法国和美国的战列舰建成后再动工开建本国的战列舰,为了能尽快抵消海军在远东地区的压力,俄国海军部不得已只好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从新上马,不过要做一些技术上的改进,从第一批被释放回来的俄国水兵中了解到,太平洋舰队在速度和火力上明显占优。为此俄国海军部除了对火炮系统进行改进外,还向法国购买了新式的往复式蒸汽机,用以代替原来的俄国造蒸汽机。
  俄国能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船坞不多,只有五个。为此俄国海军部除了重新建造三艘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之外,剩下的两个船坞用来动工建造佩列斯韦特级战列舰。不过其中的一个船坞要等到明年一月份罗斯季斯拉夫号完工后才能动工建造。
  俄国人清楚自己在新式战列舰制造技术上的欠缺,因此他们也同日本向欧洲订购装甲巡洋舰学习各家所长的方式一样,耗费巨资向美国和法国各订购了两艘各具风格的最新式战列舰。同时,俄国人也明智地考虑到了弹药与部件通用化问题,在订单上明确要求武器和电器设备必须和皇家俄国海军标准实现统一。
  投向美利坚合众国的订单耗费了将近六百万美元巨款,对于勒紧裤腰带穷兵黩武的俄国来说,有些肉疼。而他们订造的战舰也确实没让人失望。这艘被命名为“列特维赞”(Retvisan)号的最新型战列舰充分体现了“美国式战列舰”的特点。火力猛,但是皮薄,外观漂亮,速度适中。
  俄国和法国自1891年法俄同盟条约以来一直是密切合作的盟友,在那个特定的时代,法国被俄国看作提供造船技术最好的老师,“太子”号对后续的俄国战舰起到了原型作用——紧随之后俄国自建的战列舰就充分借鉴了“太子”号。有意思的是,俄国人后来把自己建造的战列舰取名为博罗季诺级。这是一个俄国地名,在那里俄国曾和法国的拿破仑进行过惨烈的会战。
  在法国订购的战列舰是在当时法国最好的造船厂土伦造船厂铺设龙骨的,一艘巨大舰船的龙骨被安装和树立起来,皇家俄国海军新的骄傲——太子号正式开始了建造。这艘庞大的战列舰(前无畏舰)是按当时最新式的舰船标准建造的。设计标准排水量达到13612吨,使用20台燃煤锅炉,功率16500马力,最大速度约18节,装备有让人颇感震撼的四门双联装305mm舰炮。不过法国的战列舰普遍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重心过高,急速转向会翻船的。
  俄国全力打造战列舰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张云飞在美国也订造了新式的重巡洋舰,标准排水量高达14200吨的重巡洋舰一下子就吓坏了俄国的海军大佬们。吨位已经超过了俄国的战列舰,这将是巨大的灾难,好在俄国人不是被吓大的,之前俄国海军建造的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就是11000吨的,而随后英国便建成了14000吨的强盛级大型防护巡洋舰,让俄国海军吃惊的同时,也对张云飞建造这么大吨位的重巡洋舰免疫了。
  不过,免疫不代表不重视。按照张云飞的一贯都是有针对性的建造来看,美国建造的飞廉级重巡洋舰(西方称北风之神级)是美国在建的宾夕法尼亚级的升级版,应该是针对俄国的留里克级装甲巡洋舰和英国的强盛级防护巡洋舰的。
  此时的俄国已经没有大型的船坞可以用来建造这种大型巡洋舰了,因此俄国选择了盟友法国来造,一方面是法国的装甲巡洋舰要比美国的好,另一方面是法国曾经给张云飞造过11000吨的重巡洋舰,正好可以了解张云飞的重巡洋舰队的战力。
  巴扬II级(BAYAN II)首舰巴扬号(BAYAN) 大型装甲巡洋舰,设计排水量12800吨,主炮口径239mm,全面压制为张云飞建造的海鹰级重巡洋舰,由法国Forges ※ 插ntiers 造船厂建造。不过由于张云飞的北风之神级重巡洋舰保密严格,加上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建造,离给俄国建造军舰的费城造船厂太遥远,因此没有办法获取该级舰的详细数据。
  在俄国大肆开始制定并实施针对张云飞的战争计划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清留都盛京,张云飞的办公桌上也堆满了各类的情报。
  当然基本上都是俄国方面的情报,没有道理俄国人这么大的动作,张云飞还没有反应的。
  “诸位有什么看法?”张云飞抬头问道。
  在座的几人都是海军的高级将领,大家相互瞅了一眼,最后目光都落到了林建章身上,林建章中将作为海军部长自然得发言。
  “元首,我认为按照我们目前的海军实力,我们完全有能力独立抗衡俄国海军。虽然请报上说目前俄国依然有十几艘之多的战列舰,而且还有数量众多的二等主力舰,俄国海军看似十分的强大,但是未必有足够的勇气来和我们开战!因为我们在黄海一战已经给俄国海军蒙上了一道阴影,况且,我们也可以继续造舰,俄国从欧洲调集海军到大清,没有一年半载,我想他们过不来。”
  有人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