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迁工





  红:马二进五,迎头直上,立于楚河之上,跃马北望。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的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走一局,亦不能悔棋。”唐绍仪依然紧盯着张云飞,步步进逼,人如棋局。
  黑:卒七进一,明晃晃的刺刀永远昭示着士兵的灵魂,有进无退,狭路相逢勇者胜!
  张云飞说道:“人生无悔,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无论将来怎样,都无法回头了。小卒一去不复还,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勇敢地去面对。也许远方有很多很多的危险,一旦你选择了,你就不能再退缩,要的就是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红:炮八平五,炮打隔山过,架在战马后的黑洞洞的炮口,直接瞄向汉界上的黑方步兵,并张开了血盆巨口。
  唐绍仪说道:“我从不害怕群山,因为一条路过不去,我可以选择另一条路,挡住我的不是前面的高山峻岭,而是不知如何选择的迷茫。”
  张云飞回答道:“人的一生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我们在这短暂的人生舞台中尽职尽责的扮演各自的角色,在这场人生的棋弈之中,我们都成为了那跃跃欲试的弈手。既然是棋手,我们为的是什么?是胜利,是打败对方!何谓路?人走多了就是路。但是作为棋手,我们要做的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沉默……
  房间内除了棋盘上的相互厮杀声,只有炉火中噼里啪啦的柴禾爆裂声!
  面对唐绍仪的频频杀招,张云飞进退有据的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张云飞知道自己已经给了唐绍仪很大的压力,对于刚刚有些起步的唐绍仪来说,来的有些太突然。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闲散文官,到张云飞这里担当总理大臣的角色,如此陡然的人生转折,令唐绍仪有些受不了。
  这个时候,若是张云飞不能拖住唐绍仪的话,他会直接摔落下来,从此一蹶不振。反之,唐绍仪度过了这关后,从此便进入了一个更高的角色,名副其实的总理大臣。
  人如棋局,没错,唐绍仪在赌,用这局棋来赌他的未来。
  几经厮杀,棋盘上双方已经只剩下几个过河的兵卒,唯一不同的是,张云飞多了一只马。
  啪!
  张云飞用一只马换取了唐绍仪的两个士,迫使唐绍仪的红帅成了光杆司令。
  双方都只剩下一个作战力量,各持一兵卒,同样张云飞比唐绍仪多了一个士。
  “和了!”唐绍仪有些失望的说道。
  “不!”张云飞说完,将小卒进一,成单兵擒帅之势。
  再看战场,几步之后,张云飞的老将在士的掩护下,突然强占了中央,双方都不能动,除了张云飞的士。
  胜负已定!
  唐绍仪松了一口气,说道:“忘记了你还有个士可以动,你赢了!”
  看着这个险胜的功臣,士。张云飞突然说道:“危难时刻起到关键作用的不是别人,是‘士’。打江山,我有车、马、炮、兵,他们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可是若是没有守卫家园,保护自己的士象,还没有取得别人的江山,先把自己的地盘丢了。它就像我最后的杀手锏,‘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少川,你就是我身边的士,不可缺少的士,可以托付的士。”
  唐绍仪听完之后,忽然低下头,老半天才抬起头,拿起张云飞刚刚签署的人事任命单,起身说道:“元首,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就不陪您下棋了!”
  说完,唐绍仪转身离开。在那一刻,张云飞似乎看到了唐绍仪眼镜片背后的晶莹光芒在闪烁!
  而张云飞收拾棋盘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士,是自己刚才棋盘山所剩下的那个士。
  第231章 返京
   随着唐绍仪介绍的人陆续抵达盛京,张云飞的手下中,终于建立了一支由总理大臣唐绍仪为首的内阁班底。当然这个内阁的称呼只是檀香山政府的称呼,对外他们是仅仅依附在盛京小朝廷五部之下的侍郎们,各部尚书当然还是由原来的盛京官员署理,但是在依克唐阿的暗示和张云飞的金钱攻势下,实权已经下放到各部的侍郎手中,也就是唐绍仪的内阁成员手中。
  唐绍仪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统领内阁自然是名之所归、顺理成章,没有任何异议。
  各部官员为刑部侍郎徐世昌,工部侍郎詹天佑,户部侍郎张謇,兵部侍郎赵刚,礼部侍郎汤寿潜,另外还偷偷的建立了一个吏部侍郎职位,由赵秉钧署理。
  这些是在盛京表面上有官职的人,为了不让朝廷过于注意,因此人数不多,多数的人员还是在内部使用檀香山的职位。这些人还有一个比较出色的,可以接替唐绍仪的外交大臣梁诚,作为唐绍仪的同学,梁诚攻读法律系,早年随张荫桓担任过驻外使节,熟知各国法律,适合做外交官。
  这里面有不少人都是未来的袁世凯手下,张云飞的到来,让这些人和袁世凯注定无缘。不过他们的才能将会被更大的挖掘出来,因为袁世凯无法在这个时候便能将他们提拔到和中央机构等同的地位上,更没有张云飞的威名和影响力,同时这些人当中有许多人是主张改革维新的人物和学子。
  别人不说,单说詹天佑。这个是在美国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主修的又是铁路工程。后人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同样詹天佑在美国就发现了美国贯通全国的铁路交通网的巨大作用,立志回国建设国家工业交通网。可惜,他碰上的是一没钱,二封建迷信的清政府,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倾洒。
  经由唐绍仪介绍后,加上张云飞的刻意拉拢和重视,詹天佑坐上了工部侍郎的位置。又是张云飞内阁的工业部长,这回可是既有钱,又有权了。得知张云飞大力支持修建鞍山和抚顺的工业基地之后,立刻请命进行规划布局。张云飞自然是乐呵呵的,由于这两个工业基地完全是一张白纸,让张云飞说说还可以,他可没有本事去搞,只好任由詹天佑来发挥才能了。
  而袁世凯苦苦寻找的徐世昌和汤寿潜却早被张云飞的人连蒙带骗给诓到盛京来了。徐世昌在中进士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三年后授为翰林院编修,但由于当时的军机大臣、掌院李鸿藻(也是徐世昌的老师)对他的评价不佳,以至于徐世昌在翰林院九年,连一次外放的机会都未曾有过(翰林一般会外放各省学政或督办乡试,大有油水可捞),生活非常清苦,他过年过节能送给老师的贽敬,只有二两银子。在得到唐绍仪的书信和张云飞的大把金钱送上后,徐世昌再次感到自己遇到贵人了,于是便跟着张云飞的人来到盛京。张云飞知道这个人物是一员福臣,是袁世凯崛起的最大福臣,为此张云飞十分的重视。
  而那个汤寿潜则是自己找上门来的,甚至连张云飞自己都感觉到他的人品终于回升了!汤寿潜作《危言》一书,共4卷,提出精减冗员,改革科举,推广学校,开发矿藏,修筑铁路,兴修水利,加强海军防务等,并阐述其改良主张。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逾两年,授安徽青阳知县,数月即辞,后受聘当幕僚,游历各省。听说张云飞回盛京后,立刻赶往盛京前来投奔。于是张云飞对他也自然大加重用,千金买骨,希望能钓到更大的鱼。
  有了文官班底了,张云飞的心中也算是放心了许多,自从那天对弈之后,唐绍仪似乎换了一个人似的,办起事情来有板有眼,俨然已经适应了总理大臣的角色。最高兴的当属张云飞,奉天的事情可以放心的交给唐绍仪他们了。虽然人少了点儿,但是最起码有了个好的开端,相信会慢慢好转的。随着朝廷的一遍遍的催促张云飞进京述职,张云飞在心情大好之后,终于可以放心返京了。
  于是张云飞在大连湾搭乘旅顺号重巡洋舰,在两艘探路者号和几艘海巡艇的护卫下,踏上了返京的航程。随行人员并不多,只有李军的魅魉特战队,外加上林若瑄和她的几个丫鬟。原本依克唐阿坚决反对让林若瑄跟着去的,不过聪明的林若瑄打着照顾张云飞生活的旗帜,最后说服了老爷子同意。
  ~~~~~
  船舱中,张云飞和林若瑄正下着围棋,棋盘上明显可以看出白子占着绝对的优势,黑子被杀的片甲不留。
  “喂!该你下了!”林若瑄又吃掉张云的一大片子后,得意的问道。
  张云飞手持黑子,脸上冒着一道道的黑线,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好了。
  正待这时,忽听有人敲击舱门,张云飞如蒙大赦般立刻喊人进来。同时示意林若瑄离开。林若瑄先是冲张云飞努努嘴,接着十分开心的微笑着急忙收拾棋盘。张云飞看着她脸上的两个可爱的小酒窝,郁闷的心情也随之一扫而光。
  林若瑄刚收拾好回到里间,李军便打外面进来,温暖的船舱里顿时被带进一股子的凉气,冬天的大海上定是十分的寒冷。
  “元首,电报室传来消息,说是李鸿章已经返京了!”李军急忙说道。
  “李鸿章不是在美国接受医院治疗吗?为何突然回国?”张云飞疑问道。
  在他看来,自北洋水师受到重创之后,正在做环球考察的李鸿章气得已经吐血住院,这个病可是没有那么快就恢复,而且还要横渡太平洋回国,有些不合理。
  “据狼穴报告,李鸿章是秘密抵京的,连天津的直隶总督府都不知道,而且进京后直接入宫面见了太后!”李军将电报递给张云飞,补充道。
  张云飞接过电报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价值。
  于是问道:“李鸿章鬼鬼祟祟的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会不会是跟我们有关?按照时间来看,正是我们奉诏回国的时候!”
  李军点点头回答道:“应该是冲着我们来的!以前您可是没少祸害李鸿章的那点儿家底!如今李鸿章虽然失势,但是他经营北洋几十年,门生故吏已经渗透到全国各地,他东山再起也未尝不可能!加上又赶上我们回国,朝廷已经视我们为最大的威胁,想要从新扶植李鸿章同我们抗衡,也不失为上策。”
  “是呀!李鸿章经营北洋数十年。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论在大清的实力,他李鸿章依然是首屈一指,无人敢望其项背。”张云飞叹道。
  “别人不敢,您可是不怕他啊!以前跟着您可是没少挖他的墙角,如今的李鸿章怕是急忙回来守着他的那点儿家底,怕被您给搬走了吧!”李军笑笑说道。
  张云飞笑笑说道:“应该就是这样了!不过即使他亲自回来看着他的家底也无济于事,我们有的是招数对付他!”
  ~~~~~~
  冬日的颐和园,虽然没有夏日的红花绿叶那般妖娆秀丽,但是银装素裹也正符合了自古流传的国画山水那般的诗情画意。
  “太后,在欧美列强国家中,要数美国和德国的经济目前最旺盛,两国的年工业产值分别都跃升到世界第一和欧洲第一,综合国力不断上升,隐隐有超过英国之势,但是英国几百年的世界工业强国所得到的原始积累依然稳稳的占着霸权地位,美德两国的综合国力想要超过英国,还需要很长时间。泰西诸国都十分的繁华,交通发达,楼房林立……”
  李鸿章拖着苍白的脸庞,坐在炕头上为慈禧太后讲解着他在欧美国家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年多的环球旅行,还真让这个大清第一权臣开了眼,长了见识。以前李鸿章办洋务仅仅是为了他的政治前途而已,如今旅行回来,欧美的强大让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感觉到了大清和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
  桌子另一边的慈禧此刻一边听着李鸿章的所见所闻,一边摆弄着自己的一手长长的红指甲。李鸿章的话,她听着毫无兴趣,一直听着也仅仅是给李鸿章面子而已。
  对于慈禧来说,权利才是她最大的欲望,她打听洋人的事情,不是问大清跟洋人差在那里,而是想知道洋人国家到底追求什么?遇到突发事件慈禧拿什么来稳住洋人,以便维护自己的统治。
  按照张云飞的说法,想要让慈禧成为跟武则天一样牛叉的女皇,除非让慈禧萌生出当世界女王的念头。那样的话,慈禧才有可能想让大清强大起来。
  “李卿家这次环球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当真让哀家大开眼界,看来泰西诸国的确有咱们可学之处,这不,大前个儿皇上突然说要变法维新,不知李卿家有何看法?”慈禧问道。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联名上书要求变法维新之事当然瞒不过慈禧的耳朵,这些天变法维新的事情到处都传的沸沸扬扬的,而光绪帝正式向慈禧太后请求批准变法就说明了新一轮的帝后之争又将展开。
  李鸿章这些年都夹在帝后两党之间,左右逢源。但是这次的环球旅行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