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迁工





。设计建造的初衷是针对俄国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巴扬级的改进型和海军上将级等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不过由于世界海军战舰技术在19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里突飞猛进,建造途中改了又改,后来又把美国的宾夕法尼亚级大型装甲巡洋舰和德国的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当做了假想敌,使得该级舰的要求不断被提高,主要表现在火力和速度上。
  其主要亮点在于首次采用意大利的先进三联装火炮技术。这样的情况下,三联装火炮要较双联装火炮在齐射的时候多了一门火炮,但是威力和效果却是几何倍数。意大利虽然研制出了未来的主力火炮形式,三联装火炮,但是由于意大利在测试的时候发现,三联装火炮在齐射时的弹着分布点过于分散,还比不上双联装火炮的精准。这样的情况下,意大利海军拒绝了采购这种类型舰炮的想法。
  不过张云飞却知道意大利的三联装火炮不论设计还是技术上都是相当先进的,而且未来的海军战舰中大多数都会采用这种三联装火炮。而解决弹着点过于分散的问题,对后世的张云飞来说是十分简单的,通过檀香山作战实验室设计出一款火炮延时器后,装到这种三联装火炮上,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就是在中间的那门火炮上做了一个延时0。1秒的处理,这样,三联装火炮的齐射问题就解决了。
  另一个亮点是,借鉴英国‘无畏计划’中的火炮布局方案,沿着中轴线位置上安装了三座三联装速射炮塔,这样一来主炮口径统一,使用一个统一的初级火控系统,使得主炮致命攻击距离达到6000米,即使首轮齐射没有命中对方,根据规则直线分布的弹着点,也可以很快的计算出敌舰的精确位置,使得下一轮的弹着点更接近敌舰。
  还有一个亮点是作战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张云飞的有意指引下,综合了目前各国的先进技术,开发了檀香山自己的特种钢材。根据1892年,美国人哈维发明了对装甲表面加热后立即用水冷却以提高硬度的处理工艺——哈维法,这种工艺在1895年又被英国人所改进,使硬化 效果更好,并沿用至今,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装甲在抗弹性能上提高显著。同时法国人发现在钢材中添加适量的镍可以使钢材屈服度大幅提高,于是 “镍化钢”应运而生。而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也不甘落后,他们的技术人员在1890年首创了“表面渗碳法”,钢材的性能较之使用“哈维法”加工而成的装甲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檀香山的特种钢材正是将这两种改进的工艺结合使用,效果更为惊人,按照张云飞的指引,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如强度、硬度大,可塑性、韧性好,耐磨,耐腐蚀,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此根据用途的不同,檀香山的特种钢也分成了很多种。有硬度很大,制造金属加工工具、火炮履带和车轴等的钨钢和锰钢。有韧性特别强,制造弹簧片、弹簧圈等的锰硅钢。也有用钼钢的抗高温来制造飞机的曲轴、特别硬的战舰主轴等。还有镍铬钢(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
  战舰上的不同部位需要的钢材不同,最重要的是战舰螺旋桨的主轴。由于这一时期的战舰看起来速度很快,实际上像战列舰的18节、19节速度根本维持不到10个小时以上,高速的转动后主轴过热,连轮机兵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战列舰的速度大部分时间都是维持在14节到15节之间。
  而望舒级重巡洋舰所采用的都是自己特别量身定做的高强度的锰硅钢主轴,使得主机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在高速航行上面。同时强度高和重量轻的特种钢使用在战舰上,使得原本臃肿的战舰护甲在同样的防护能力下得以变薄、变轻,这样节省出来的空间和吨位,正好可以给臃肿的新式往复式蒸汽轮机组分配空间和吨位,使得战舰主机输出功率达到设计标准22节。
  可以说,任何一项的技术革新都能够在一艘巨舰上体现出来。因此一个国家的工业强弱,就看他的海军造船工业能力如何!
  对于建造望舒级重巡洋舰,海军部的几个总署都没有闲着。军械署和建造署各司其职,为战舰提供各种服务。
  按照张云飞的对战舰的理解,望舒级重巡洋舰一旦建成的话,在速度、火力、防护上面都要超过当时的大型装甲巡洋舰。因此,张云飞称之为袖珍版的战列巡洋舰,在对抗装甲巡洋舰上面,完全有着压倒的优势。
  相比之下,盘古级战列舰就没有望舒级重巡洋舰那般的优势了。由于望舒重巡洋舰可以在意大利小口径203mm三联装火炮的基础上,稍微进行改进就可以安装在重巡洋舰上了。可是以目前檀香山的工业加工切割能力,还是无法制造305mm以上的三联装战列舰使用的火炮。
  原本安德森倒是也想着在战列舰上尝试全部统一主炮口径,不过在设计计算之后,发现四座双联装主炮,再加上厚重的装甲和蒸汽机锅炉,这船浮不起来。即使勉强浮起来,也是牛车一般的航速。
  安德森为此叹息过,是因为当前的技术条件不够。而张云飞也为此叹息过,却是因为自己还是无法比英国佬率先搞出无畏舰来。在张云飞看来,无畏舰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还是让英国佬自己折腾去吧!到时候,张云飞捡现成的就成。
  最后,盘古级战列舰依然走的是传统的设计思路,两座双联装305mm速射火炮塔,加上4座双联装203mm速射二级主炮,10门152mm单装速射火炮,8门76mm单装速射炮,设计排水量17000吨。虽然在火炮设计上没有走统一主炮的路子,但是4门一级主炮和18门二级主炮,依然让盘古级战列舰拥有足以威慑敌人的傲人的火力输出。
  盘古级战列舰作为九九舰队造舰计划之一,作为檀香山自行建造的首艘主力战列舰,代表的是檀香山的最高工业水平。设计时针对美国为俄国建造的特列维赞号和法国为俄国建造的太子号,以及俄国仿造两国技术而建造的波将金级和博罗季诺级战列舰。
  由于采用了新式的特种钢,作为装甲防护和转动主轴,在同等防护强度的状态下,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和吨位,使得新式的德国造往复式蒸汽轮机得以施展‘才华’,理论设计航速21节成为了可能。
  21节的高航速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畏级战列舰未出来前的这个时间段,对于各国海军界都是奢侈的。张云飞本想着为了自己的造船厂能真正独立自主的建造战舰,而不惜花费重金扶植自己的工业,但是还是低估了海军工业这个吃金条的机器。即使四艘主力舰同时开工建造,也未能将单舰成本降低下来,反而因为各种问题使得成本越来越高,达到了惊人的300万英镑每艘,让一向大方的张云飞都觉得有些肉疼了。щЁлхīлɡě整li
  这两级战列舰的建造实是牵动了整个檀香山的所有部门的关注,当然最直接的还要数作战实验室了。例如,军械署的枪炮机械工程专家,来自意大利的吉庇比…佩利诺先生,就是专门为海军署开发各型三联装舰载火炮的人。而最关键的核心攻关技术便是对于引进回来的英国蒸汽轮机组,以及德国的三账往复式蒸汽机组的改进和小型化问题,这些原本是由鲁道夫…狄塞尔主持的,但是期间当然少不了变态人特拉斯的指点迷津。曾经一度鲁道夫在特拉斯的鼓动下打算将柴油机安装到战舰上用来替换蒸汽机来着,不过高达一千万英镑的研发经费,还是让张云飞回了一句‘勇气可嘉’后给驳回了。
  话说这个属于半穿越状态下的科学家牛人特拉斯,如今却成了作战实验室的技术老大,所有的人,就连霍兰、阿德尔等牛人都为特拉斯马首是瞻,当祖宗神灵一般的供奉着。这也不能怪特拉斯,谁让这个变态是个全能型的科学狂人呢?
  在张云飞看来,并不是什么东西都会去盲目的实验和研发,要考虑到当前的环境是否适合,和经济成本问题。就好比张云飞曾经一度想要提示特拉斯研发原子弹来着,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造出原子弹来,是很爽,瞅谁不顺眼就扔一个过去。可是那样的话,估计张云飞也穷的就剩一条裤衩了。难道让他穿着裤衩,拎着原子弹满世界的耍流氓去吗?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西方国家也一直注意着珍珠港造船厂船坞中的战舰,作为世界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张云飞想要低调也不可能了,欧美国家在没有缝隙的鸡蛋上都可能盯出窟窿来。当张云飞夸张的造舰计划出台时,欧美国家的海军专家们都傻眼了,不是因为盘古级战列舰和望舒级重巡洋舰多么强大,而是认为这种用各国顶尖技术堆出来的战舰完全不可能融合到一起。甚至很多的专家直接放出狂言,说这两级战舰即使造出来,也是四不像。
  不过张云飞却认为凡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他坚信一定能造出来。就像后世的电脑发烧友制作的组装机一样,在性价比上未必会输给品牌机。檀香山自己造出来的战舰一定不会是鸡肋的,到时候一定会让列强国家们统统都闭嘴。
  珍珠港造船厂除了建造水面舰艇外,还在开工建造水下战舰,也就是潜艇。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潜艇建造都在摸索之中,因此相对于水面舰艇的成熟技术和工业水平来看,潜艇的水平和工业技术是十分的落后的。尽管檀香山在这方面走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是依旧受制于工业技术的限制,张云飞想要造后世的那种大块头潜艇至少现在是无法实现的。
  长度不过炮舰大小的潜艇,还轮不到占用几万吨的船坞,只好在珍珠港旧船厂里经过简单的安装后,便可以动工开建了。
  一个船坞里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两艘潜艇,这些都是准备卖给英国和德国人的出口型潜艇,造价便宜,但是无疑让檀香山的潜艇建造技术在不断的成熟。
  难道张云飞不重视自己的潜艇部队吗?当然不是,这里的潜艇只是掩人耳目而已。看看潜艇之父霍兰在哪里,就知道真正的潜艇在哪里了!
  威克岛,面积约8平方公里,由威克,威尔克斯和皮尔三个小礁岛组成,位于太平洋中被海水淹没的火山岛群中,东距夏威夷3200公里,西距关岛2060公里,战略地位重要,被称为“太平洋的踏脚石”。
  威克岛上原无居民,1568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首次发现该岛。1796年,英国船长威廉…威克正式注明此岛,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岛。此后该岛一度湮没无闻,直到1841年美国海军路过时,在原岛修建了一个临时驻留的避雨场所。1895年张云飞接管檀香山大权后,正式将该岛收回,并占为己有。
  潜艇,当然是常年在水下活动了。张云飞结合后世的潜艇基地分析后,认为自己的潜艇部队就应该是一支战略反应部队,应该放在即秘密又有战略价值的地方。
  而威克岛无疑成为了最佳的理想位置,于是张云飞成立的海狼部队便在这里扎根了。事实上,若是没有张云飞的话,美国在1902年是也会在这里修建潜艇基地的,这点倒是让张云飞蒙对了。
  首先将三个小岛用堤道相连接,呈新月形展开,中间围成一个巨大的深水湖。湖边地势低平,修建了一条飞机跑道,用于运输人员和补给物资。这样,海上有海岸警卫队的封锁,更改了航线,过往船只无法经过这里,加上空中运输物资,这里便成了与世隔绝的地方了。
  威克岛是几个死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成一个倒立的树杈状伸出海面,在中间的深水湖建造海底隧道直通大洋深处,神不知鬼不觉。潜艇部队司令官王德胜的海狼司令部便在这里,同时还有一个建在山体中潜艇制造基地,而霍兰先生便是乘飞机在檀香山和威克岛来回变换着角色。
  尽管霍兰的鲨鱼潜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也经过了华俄第一次黄海海战的实战检验。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潜艇这一领域也同处领先地位。1897年11月5日,由法国科学家劳贝夫于设计的“纳维尔”号潜艇在法国下水。
  “纳维尔”号与其他潜艇不同处在于,该艇在其内壳之外又包上了一层外壳。这使得“纳维尔”号既有一个酷似鱼雷艇似的外壳,又有一个按照潜艇要求设计的内壳,艇员及所有装备都装在耐压的内壳之中。内外壳之间的空间被充作压载水柜,并以此控制潜艇下潜和上浮。当该艇排除压载水柜中的水之后,即可像鱼雷艇一样具有良好的适航性,使得其水面航行的速度达每小时11海里,续航力为500海里。当压载水柜中注满水之后,“纳维尔”又将与法国早先潜艇一样,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