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斗士





解释去修习,你会感觉自己生活在地狱之中,这才是真正魔鬼东巴的由来。”格西达轻声说道,不管他说什么,此时的杨玉龙都听不见。
  杨玉龙昏迷的时间,远比格西达预计的要长很多,五小时后,才慢慢清醒过来。随手在地上一撑,站起身形,训练时的那种痛苦,早已经不翼而飞,除了身上有些粘腻外,没有任何不适,反倒有一种想要飘起来的感觉。
  “去冲个澡。”
  杨玉龙在小溪中冲洗一翻,回到草屋前,感受一下新学的一章,发觉作起来极为轻松,虽然只是作了十分钟,可他觉得,这个动作就算继续作上几小时都没问题。体内的念力的确粗壮了许多,虽然比不上涂抹药水后的感觉,至少能达到当时的一半左右。
  “要不要休息一会?”看杨玉龙一直忙个不停,格西达问道,他很清楚,涂抹药液后进行训练,对体力的消耗是极为恐怖的。当初他第一次使用,清醒过来后,足足休息了三天才恢复过来。
  “不用,我想继续学习下一篇。”杨玉龙摇摇头,脸色有些难看,那种痛苦的确非常难熬,可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次的训练,念力成长比得上过去一周的积累了。
  又一杯蓝色的液体被调制出来,在格西达的帮助下,涂抹全身。经过九个多月的训练,杨玉龙的身体柔韧性比当初好了不知多少倍,除了后背一小块的位置自己无法涂抹,其它位置,根本不需要格西达帮助,自己就能涂抹到。
  本以为适应了第一次的痛苦之后,第二次会轻松许多,杨玉龙还为自己准备了一块毛巾,塞在口中,总不能一直咬自己的舌头吧,再来几次,还不得把舌头咬掉?
  可事实上,第二次的痛苦,成倍的增加,比第一次还要猛烈得多,那种全身从疼痛转为涨痛,最后甚至失去了疼痛的感觉,变为麻木。最要命的是,在这种疼痛之下,头会变得越来越沉,眼前一片模糊。
  开始的皮肤疼痛还好忍受,可转为体内的疼痛时就比较难熬了,念力经过的地方,都会象针刺般,不停的刺激着杨玉龙的神经。
  比第一次坚持的时间还要短很多,身体依旧是横着,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倒在地上。怎么还不如上回挺得久呢?这是他昏迷前的疑问。
  “了不起。”格西达轻声说道,人体的承受能力是很强的,不过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象人锻炼身体,第一天可以作五十个掌上压,可到了晚上,就会腰酸臂痛,第二天继续作,只怕连二十个都无法完成,如果能坚持一周,过了适应期,就算作一百个都不奇怪。
  人体对疼痛的适应也是如此,第一次的疼痛是顶过去了,可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没事,如果缓上两天,可能会好些,但适应期也会相应的加长。
  象杨玉龙这样,在一天之内两次涂抹药液,第二次能坚持十分钟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他硬是顶了半个多小时。
  这次昏迷的更久,十二小时后,杨玉龙才清醒过来。只是这药液好生奇怪,涂抹上之后训练,让人如堕地狱之中,可清醒之后,却全身舒畅。皮肤表层会渗出一些体内的杂制,这一天一夜的时间,杨玉龙小便都没有排过一次。
  随着涂抹药液的次数越来越多,杨玉龙已经开始适应地狱般的痛苦,时间也越挺越久。第三卷的篇章,几乎每次都能一次顺利的完成,事后只要稍加熟悉,就可以过关。
  而药液的用量却越来越大,有时候一个新动作,要涂抹三次以上,才能保证体内的念力流不断增长。
  不用格西达解释,杨玉龙已经真正的体会到魔鬼东巴的厉害,一个月下来,杨玉龙已经顺利的完成了第三卷的第二组动作,体内的念力更是增加了十倍。现在他已经可以轻松的用念力,提起至少五公斤重的东西,移动到十米开外。
  念力化成的拳劲,可以打碎瓦罐,如果打在人身上,虽然还是无法伤人,至少会让人感觉很疼。
  渡过了一个月的适应期,杨玉龙开始有点喜欢上这种疼痛,他觉得在痛苦中保持意识清醒,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在格巴文的造诣上也有了飞速的提高,有格西达亲自指点,远比自己看书要学得快了许多。
  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杨玉龙的进境再次让格西达暗自赞叹,两个月学完了四组,比之前快了四倍,同时药水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一天早上,格西达没有向往常那样监督训练,事实上,杨玉龙训练神侍经根本不需要监督,他就象上瘾了一般,一会不练就觉得全身都不舒服。
  “今天不用训练了,昨天晚上,你已经用光了所有的药水。而且马上要过年了,你已经出来一年的时间了,回去看看父母,好好过个年,在家休息十天,我需要这十天的时间去找寻青石果配药。”
  杨玉龙愣了一下,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了,连年前的神赐大会都没有参加,为期让连一次家都没有回过。
  如果格西达不提,他还真的没感觉到什么,这一提,就想起家人,还有瘦弱的罗丽江,不知道他们过的如何了。最重要的是,年底姐姐就要出嫁了,算算时间,应该就是这几天,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
  “好的,我马上就走。谢谢老师提醒,如果不是您,肯定要错过姐姐出嫁,以后会被她骂死的。”说完马上回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了,除了简单的衣物,带上滑板就可以了。
  一年的时间,杨玉龙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每次训练完成后,会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休息时间,而这段时间,又用来学习格巴文,脑子和身体,都从未空闲过。
  他还不知道,经过这一年的锻炼,他的身体已经长高了许多,由于运动量大,倒是并不显得如何魁梧,可骨髓和肌肉都极为结实。如果脱光了衣服,就可以看到,身上没半分多余的脂肪。
  分辨一下方向,踏上滑板,向蓝月谷方向飞去。他所居住的草屋,距离蓝月谷直线距离并不算远,还不到百里,按滑板的速度四个小时足够用,可在山间几乎没有路,还要不时的停下来分辨方向,回到小村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第十九章 婚嫁
  一年过去了,小村还是原来的小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天虽然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可自己家的院子里,已经点起了十几碗油灯。
  杨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可小村中的人日子过得节简,平日里,不到天黑是不肯点灯的,而且还会早早的休息,以节省灯油。
  象今天这样早早燃起油灯,肯定是家里有事,杨玉龙不用想也猜得出来,肯定是姐姐出嫁的事情。婚嫁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是大事,特别是嫁女儿的时候,家里装备的东西,往往比娶儿媳妇还要多出数倍,希望女儿出嫁之后,能少受些苦。
  第一个看到杨玉龙的是小妹杨雪,杨雪比他小两岁,今年已经十五了。作为纳西族的女孩,从十岁开始就已经负担起家庭的重任。杨家的生活条件不错,因此杨雪的负担并不算重,比起罗丽江,要轻松许多,不过同样得每天上雪山干活。
  姐姐出嫁,家中最忙的就数她和母亲。准备嫁妆、缝制被褥、准备酒席,这些都是母女的活计。好在有村中的妇女帮忙,虽然忙乱,却安排得井井有条。
  纳西女子,一生中最悠闲的日子,就数出嫁前后的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杨玉龙的姐姐杨梅,是什么活都不用干的,每天盘坐在炕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说起来很悠闲,其实这样的日子并不好过。本来就已经习惯劳作,忽然闲下来,全身都不舒服。何况这盘坐在炕上,也是有讲究的,被称之为坐福,在炕上放一块巴掌大小的红布,屁股是不能离开红布的。
  除了上厕所和睡觉,整天都要坐在红布之上,去厕所的次数越少,代表以后的日子越火红,嫁过去之后,婆家人也会越加的看中这个儿媳妇。
  “哥?是你吗?”杨雪放下肩上的扁担,两头的木桶中装着半融的雪水。杨家院里有自己的水井,平时吃水是不需要出外打水的。
  婚宴用水可是有讲究的,不能用普通的清水,而是必须使用神山上的雪融化来的雪水,以示纯净无瑕。宴请一般只有十桌左右,可需要的雪融水,至少要百桶左右。小村距离雪山并不算近,一天能打上十桶水已经是极限了。
  家里的耗牛正忙着其它活计,要在姐姐成婚前,将重量比较大的嫁妆送到男方家,否则这种重体力活,也不需要她自己去挑了。
  “是我,姐姐出嫁是明天吗?还好赶上了。”杨玉龙松了口气,他只是知道姐姐年底前出嫁,至少哪一天,还真不知道。看院子里忙碌的人群,还有杨雪挑的雪水,看来就是这两天内的事了。
  “是后天。”杨雪笑了起来,常年在雪山上干活,小脸晒得有些发黑,这种肤色,可以说是纳西女人的标志。纳西人对女人的审美也与众不同,越黑表示女人越能干,自然也是越美。
  杨雪表情平静,见到哥哥也没显得如何激动,反正纳西男人不管在不在家,这些活计也不会帮忙的。她的眼睛,紧盯着杨玉龙脚下的滑板,这可是好东西,以小村为中心,几百里地内,也找不出第二个,或者整个纳西族中,也是独一份。
  这东西负重不高,用来作运输工具实在勉强,远不如耗牛运得多,更象是一种玩具,换取它却需要一枚六叶青石果。四叶青石果就可以换取一百袋粮食,六叶能换多少,以杨雪的小脑袋,根本就算不明白。
  象哥哥这样败家,居然拿一枚六叶青石果换一件没什么大用的玩具,这种事,除了哥哥,只怕也没人能作得出来。
  虽说这东西的用处不大,可毕竟速度快,而且还是飞行,负重不高,放上四桶雪水肯定没问题,如果有了这东西,她一天至少能担回五十桶雪水。
  “哥,这几天,你的滑板借我可以吗?”杨雪终究没能承受住诱惑,开口问道。
  “当然,这有什么不行的。”说着跳下滑板,塞给杨雪,提起两桶水,走进院子。这一年的训练,念力虽然还没什么大用,可力量却增加了数倍。
  纳西男人很少干活,没事就喝茶斗酒,论书写画,可以说个个都是手不能拿,肩不能挑,比起纳干、纳支、纳米三族的男人,体质差了许多。这两桶水说重不重,也有六七十斤的份量,干惯了活计的杨雪,挑着走上十几里路,也会累得全身无力,可杨玉龙拿起来却格外的轻松,几乎没感觉到什么重量。
  怀中抱着滑板,说不出的舒服,早忘了那两桶雪水,足足过了五分钟才清醒过来,水桶早就不见了。
  将两桶水送到后院,杨玉龙回到正屋,平时这里是父母的居所,这些天则用来给姐姐杨梅用来坐福。大碗的酥油灯长点不灭,要一连点上十五天,象征着绵绵不熄,子孙万代。同样的灯,还有一盏在男方家里点燃,同样是十五天,直到婚后第三天才能熄灭。
  知道儿子去学习格巴文,家人倒是没有担心,在纳西星上,一向安静平和,打架的事情都很少听说,更不用提杀人了。四周虽然多是山区,却少有猛兽,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安全。只是没想到,杨玉龙这一走就是一年的时间。
  以罗家和杨家的关系,杨家嫁女,罗家自然是要来帮忙的,主力是罗丽江,十六岁的女孩,已经是家中的顶梁柱了,何况她将来肯定是要嫁入杨家的,连帮忙都算不上。
  至于家中的生活,也不需要担心,虽然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力,有了神田出产的青石果,罗家的粮食问题根本不用担心。
  虽说有四十五块神田,最上面的六层她根本就没动,只取了三叶以下的青石果,换到的粮食两年都吃不完。
  这一年中,罗丽江去过三次,四叶青石果收获了三回,五叶青石果收了一回,眼看着六叶的青石果也快要成熟了。七叶青石果去年都被杨玉龙用掉了,想要收获得等到明年。倒是八叶的青石果已经成熟,收获了两枚。至于最上面的一块神田中,青石果已经长出了第八片叶子,至于它什么时候能成出第九片叶子,连杨玉龙都不知道,只能慢慢的等了。
  比起神田中的收获,罗家的生活只能算是清贫,如果丽江愿意,随便拿出几枚四叶青石果,都足以让罗家的生活变得极为富裕。
  在她心中,神田是杨玉龙的,自然也是杨家的,自己取些三叶青石果,虽然杨玉龙不会在意,可她心里总是觉得,占了杨家的便宜。
  收获回来的十八枚四叶、五枚五叶、两枚八叶,三叶以下的就更多了,罗丽江都小心的收藏起来。好在青石果采摘下来,可以存得很久,根本不用担心腐烂,否则她还真不知道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