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斗士
解释去修习,你会感觉自己生活在地狱之中,这才是真正魔鬼东巴的由来。”格西达轻声说道,不管他说什么,此时的杨玉龙都听不见。
杨玉龙昏迷的时间,远比格西达预计的要长很多,五小时后,才慢慢清醒过来。随手在地上一撑,站起身形,训练时的那种痛苦,早已经不翼而飞,除了身上有些粘腻外,没有任何不适,反倒有一种想要飘起来的感觉。
“去冲个澡。”
杨玉龙在小溪中冲洗一翻,回到草屋前,感受一下新学的一章,发觉作起来极为轻松,虽然只是作了十分钟,可他觉得,这个动作就算继续作上几小时都没问题。体内的念力的确粗壮了许多,虽然比不上涂抹药水后的感觉,至少能达到当时的一半左右。
“要不要休息一会?”看杨玉龙一直忙个不停,格西达问道,他很清楚,涂抹药液后进行训练,对体力的消耗是极为恐怖的。当初他第一次使用,清醒过来后,足足休息了三天才恢复过来。
“不用,我想继续学习下一篇。”杨玉龙摇摇头,脸色有些难看,那种痛苦的确非常难熬,可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次的训练,念力成长比得上过去一周的积累了。
又一杯蓝色的液体被调制出来,在格西达的帮助下,涂抹全身。经过九个多月的训练,杨玉龙的身体柔韧性比当初好了不知多少倍,除了后背一小块的位置自己无法涂抹,其它位置,根本不需要格西达帮助,自己就能涂抹到。
本以为适应了第一次的痛苦之后,第二次会轻松许多,杨玉龙还为自己准备了一块毛巾,塞在口中,总不能一直咬自己的舌头吧,再来几次,还不得把舌头咬掉?
可事实上,第二次的痛苦,成倍的增加,比第一次还要猛烈得多,那种全身从疼痛转为涨痛,最后甚至失去了疼痛的感觉,变为麻木。最要命的是,在这种疼痛之下,头会变得越来越沉,眼前一片模糊。
开始的皮肤疼痛还好忍受,可转为体内的疼痛时就比较难熬了,念力经过的地方,都会象针刺般,不停的刺激着杨玉龙的神经。
比第一次坚持的时间还要短很多,身体依旧是横着,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倒在地上。怎么还不如上回挺得久呢?这是他昏迷前的疑问。
“了不起。”格西达轻声说道,人体的承受能力是很强的,不过必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象人锻炼身体,第一天可以作五十个掌上压,可到了晚上,就会腰酸臂痛,第二天继续作,只怕连二十个都无法完成,如果能坚持一周,过了适应期,就算作一百个都不奇怪。
人体对疼痛的适应也是如此,第一次的疼痛是顶过去了,可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没事,如果缓上两天,可能会好些,但适应期也会相应的加长。
象杨玉龙这样,在一天之内两次涂抹药液,第二次能坚持十分钟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他硬是顶了半个多小时。
这次昏迷的更久,十二小时后,杨玉龙才清醒过来。只是这药液好生奇怪,涂抹上之后训练,让人如堕地狱之中,可清醒之后,却全身舒畅。皮肤表层会渗出一些体内的杂制,这一天一夜的时间,杨玉龙小便都没有排过一次。
随着涂抹药液的次数越来越多,杨玉龙已经开始适应地狱般的痛苦,时间也越挺越久。第三卷的篇章,几乎每次都能一次顺利的完成,事后只要稍加熟悉,就可以过关。
而药液的用量却越来越大,有时候一个新动作,要涂抹三次以上,才能保证体内的念力流不断增长。
不用格西达解释,杨玉龙已经真正的体会到魔鬼东巴的厉害,一个月下来,杨玉龙已经顺利的完成了第三卷的第二组动作,体内的念力更是增加了十倍。现在他已经可以轻松的用念力,提起至少五公斤重的东西,移动到十米开外。
念力化成的拳劲,可以打碎瓦罐,如果打在人身上,虽然还是无法伤人,至少会让人感觉很疼。
渡过了一个月的适应期,杨玉龙开始有点喜欢上这种疼痛,他觉得在痛苦中保持意识清醒,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在格巴文的造诣上也有了飞速的提高,有格西达亲自指点,远比自己看书要学得快了许多。
接下来的两个月中,杨玉龙的进境再次让格西达暗自赞叹,两个月学完了四组,比之前快了四倍,同时药水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一天早上,格西达没有向往常那样监督训练,事实上,杨玉龙训练神侍经根本不需要监督,他就象上瘾了一般,一会不练就觉得全身都不舒服。
“今天不用训练了,昨天晚上,你已经用光了所有的药水。而且马上要过年了,你已经出来一年的时间了,回去看看父母,好好过个年,在家休息十天,我需要这十天的时间去找寻青石果配药。”
杨玉龙愣了一下,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了,连年前的神赐大会都没有参加,为期让连一次家都没有回过。
如果格西达不提,他还真的没感觉到什么,这一提,就想起家人,还有瘦弱的罗丽江,不知道他们过的如何了。最重要的是,年底姐姐就要出嫁了,算算时间,应该就是这几天,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
“好的,我马上就走。谢谢老师提醒,如果不是您,肯定要错过姐姐出嫁,以后会被她骂死的。”说完马上回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了,除了简单的衣物,带上滑板就可以了。
一年的时间,杨玉龙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每次训练完成后,会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休息时间,而这段时间,又用来学习格巴文,脑子和身体,都从未空闲过。
他还不知道,经过这一年的锻炼,他的身体已经长高了许多,由于运动量大,倒是并不显得如何魁梧,可骨髓和肌肉都极为结实。如果脱光了衣服,就可以看到,身上没半分多余的脂肪。
分辨一下方向,踏上滑板,向蓝月谷方向飞去。他所居住的草屋,距离蓝月谷直线距离并不算远,还不到百里,按滑板的速度四个小时足够用,可在山间几乎没有路,还要不时的停下来分辨方向,回到小村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第十九章 婚嫁
一年过去了,小村还是原来的小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天虽然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可自己家的院子里,已经点起了十几碗油灯。
杨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可小村中的人日子过得节简,平日里,不到天黑是不肯点灯的,而且还会早早的休息,以节省灯油。
象今天这样早早燃起油灯,肯定是家里有事,杨玉龙不用想也猜得出来,肯定是姐姐出嫁的事情。婚嫁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是大事,特别是嫁女儿的时候,家里装备的东西,往往比娶儿媳妇还要多出数倍,希望女儿出嫁之后,能少受些苦。
第一个看到杨玉龙的是小妹杨雪,杨雪比他小两岁,今年已经十五了。作为纳西族的女孩,从十岁开始就已经负担起家庭的重任。杨家的生活条件不错,因此杨雪的负担并不算重,比起罗丽江,要轻松许多,不过同样得每天上雪山干活。
姐姐出嫁,家中最忙的就数她和母亲。准备嫁妆、缝制被褥、准备酒席,这些都是母女的活计。好在有村中的妇女帮忙,虽然忙乱,却安排得井井有条。
纳西女子,一生中最悠闲的日子,就数出嫁前后的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杨玉龙的姐姐杨梅,是什么活都不用干的,每天盘坐在炕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说起来很悠闲,其实这样的日子并不好过。本来就已经习惯劳作,忽然闲下来,全身都不舒服。何况这盘坐在炕上,也是有讲究的,被称之为坐福,在炕上放一块巴掌大小的红布,屁股是不能离开红布的。
除了上厕所和睡觉,整天都要坐在红布之上,去厕所的次数越少,代表以后的日子越火红,嫁过去之后,婆家人也会越加的看中这个儿媳妇。
“哥?是你吗?”杨雪放下肩上的扁担,两头的木桶中装着半融的雪水。杨家院里有自己的水井,平时吃水是不需要出外打水的。
婚宴用水可是有讲究的,不能用普通的清水,而是必须使用神山上的雪融化来的雪水,以示纯净无瑕。宴请一般只有十桌左右,可需要的雪融水,至少要百桶左右。小村距离雪山并不算近,一天能打上十桶水已经是极限了。
家里的耗牛正忙着其它活计,要在姐姐成婚前,将重量比较大的嫁妆送到男方家,否则这种重体力活,也不需要她自己去挑了。
“是我,姐姐出嫁是明天吗?还好赶上了。”杨玉龙松了口气,他只是知道姐姐年底前出嫁,至少哪一天,还真不知道。看院子里忙碌的人群,还有杨雪挑的雪水,看来就是这两天内的事了。
“是后天。”杨雪笑了起来,常年在雪山上干活,小脸晒得有些发黑,这种肤色,可以说是纳西女人的标志。纳西人对女人的审美也与众不同,越黑表示女人越能干,自然也是越美。
杨雪表情平静,见到哥哥也没显得如何激动,反正纳西男人不管在不在家,这些活计也不会帮忙的。她的眼睛,紧盯着杨玉龙脚下的滑板,这可是好东西,以小村为中心,几百里地内,也找不出第二个,或者整个纳西族中,也是独一份。
这东西负重不高,用来作运输工具实在勉强,远不如耗牛运得多,更象是一种玩具,换取它却需要一枚六叶青石果。四叶青石果就可以换取一百袋粮食,六叶能换多少,以杨雪的小脑袋,根本就算不明白。
象哥哥这样败家,居然拿一枚六叶青石果换一件没什么大用的玩具,这种事,除了哥哥,只怕也没人能作得出来。
虽说这东西的用处不大,可毕竟速度快,而且还是飞行,负重不高,放上四桶雪水肯定没问题,如果有了这东西,她一天至少能担回五十桶雪水。
“哥,这几天,你的滑板借我可以吗?”杨雪终究没能承受住诱惑,开口问道。
“当然,这有什么不行的。”说着跳下滑板,塞给杨雪,提起两桶水,走进院子。这一年的训练,念力虽然还没什么大用,可力量却增加了数倍。
纳西男人很少干活,没事就喝茶斗酒,论书写画,可以说个个都是手不能拿,肩不能挑,比起纳干、纳支、纳米三族的男人,体质差了许多。这两桶水说重不重,也有六七十斤的份量,干惯了活计的杨雪,挑着走上十几里路,也会累得全身无力,可杨玉龙拿起来却格外的轻松,几乎没感觉到什么重量。
怀中抱着滑板,说不出的舒服,早忘了那两桶雪水,足足过了五分钟才清醒过来,水桶早就不见了。
将两桶水送到后院,杨玉龙回到正屋,平时这里是父母的居所,这些天则用来给姐姐杨梅用来坐福。大碗的酥油灯长点不灭,要一连点上十五天,象征着绵绵不熄,子孙万代。同样的灯,还有一盏在男方家里点燃,同样是十五天,直到婚后第三天才能熄灭。
知道儿子去学习格巴文,家人倒是没有担心,在纳西星上,一向安静平和,打架的事情都很少听说,更不用提杀人了。四周虽然多是山区,却少有猛兽,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安全。只是没想到,杨玉龙这一走就是一年的时间。
以罗家和杨家的关系,杨家嫁女,罗家自然是要来帮忙的,主力是罗丽江,十六岁的女孩,已经是家中的顶梁柱了,何况她将来肯定是要嫁入杨家的,连帮忙都算不上。
至于家中的生活,也不需要担心,虽然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力,有了神田出产的青石果,罗家的粮食问题根本不用担心。
虽说有四十五块神田,最上面的六层她根本就没动,只取了三叶以下的青石果,换到的粮食两年都吃不完。
这一年中,罗丽江去过三次,四叶青石果收获了三回,五叶青石果收了一回,眼看着六叶的青石果也快要成熟了。七叶青石果去年都被杨玉龙用掉了,想要收获得等到明年。倒是八叶的青石果已经成熟,收获了两枚。至于最上面的一块神田中,青石果已经长出了第八片叶子,至于它什么时候能成出第九片叶子,连杨玉龙都不知道,只能慢慢的等了。
比起神田中的收获,罗家的生活只能算是清贫,如果丽江愿意,随便拿出几枚四叶青石果,都足以让罗家的生活变得极为富裕。
在她心中,神田是杨玉龙的,自然也是杨家的,自己取些三叶青石果,虽然杨玉龙不会在意,可她心里总是觉得,占了杨家的便宜。
收获回来的十八枚四叶、五枚五叶、两枚八叶,三叶以下的就更多了,罗丽江都小心的收藏起来。好在青石果采摘下来,可以存得很久,根本不用担心腐烂,否则她还真不知道应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