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斗士
刚走出临时实验室,迎头遇到欧阳梅林和杨玉龙。太阳号的军官都认识这位美丽的少尉,可知道她真实身份的却不多。甘洋以前曾经见过她,自然知道她身份不凡。
梅岭帝国的发源地是在一个叫梅岭星的美丽行政星,几万年前,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有三个氏族,分别是梅岭、梅林、梅海。
如今的梅岭帝国,正是由这三支氏族,经过长久的努力,才慢慢形成的。如今的帝君,出自梅岭家族,而另外两个王氏,就是梅林和梅海。欧阳并不是姓氏,而是她的名字,梅林才是她的姓。
“甘洋中校,他一定要见你。”欧阳轻声说道,她对甘洋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来自于一个中小家族。
“谢谢您,梅林小姐。”甘洋知道,人家来第二舰队,就是一种历练,他可不敢靠得太近,指不定谁看他不顺眼,就会人间蒸发掉。
从换粮食那时候算起,甘洋认识杨玉龙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对这个白痴土著除了好奇外,印象还算不错,在允许的范围内,他倒不介意伸手帮一把。
“我会被遣送?”杨玉龙问道,刚刚走出纳西星,他还没学会应该如何委婉的说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甘洋微微一笑,这个小土著心里想什么,很容易猜到,只是他为什么脸上没有表情?
“回到国内,你会被送进星际收容所,在那里学习三年,如果你的成绩合格,在我们帝国内能够找到工作,并且能够养活自己,就不会被遣送。”甘洋并没有全说实话,就算杨玉龙的成绩不合格,也会被留下来,当然,这还要看长老会的意见。
别说他这样的土著,在帝国中,象甘家这样的中型家族,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土著的生死,就在某些大人物的一念之间。
“就是使用那种学习舱?”杨玉龙歪着头问道,除了报仇,最吸引他的就是学习舱了。
“没错,就是那种学习舱,你需要学习三年,并且有一项专长,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才行。”
第三十三章 天文学
我行,我一定行,杨玉龙对自己说。
到海蓝星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他一直被关在一个很大的房间里,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可惜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进学习舱,他要学习那些奇妙的东西。
可惜根本没人理他,想要找甘洋也找不到,如果不是可以修习一下神侍经,他觉得自己都快要疯了。
没有药水,神侍经的进展慢得让人无法忍受,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免强完成第十卷的第一个动作。这种进度,比蜗牛爬还慢。
在一名军官带领下,杨玉龙走进星际收容所,这是个占地面积庞大的建筑群,以他的眼光看,比神赐大会的场地还要大上许多。而且这里的房子,很少有十层以下的,真不知道这么高的房子,为什么不会倒?
心思根本没在熟悉环境上面,一心只想着能进入学习舱,连老师是谁都没记住,一头钻进分给他的学习舱内。
这是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并排放着十个学习舱,单从外表上,杨玉龙就能判断眼前的学习舱比起太阳号上的差很多。
不过他已经没时间想这些了,极度渴望快点进入学习状态,三年时间,他不仅要保证自己的成绩合格,还要想出为亲人报仇的办法来。
自从被甘洋搭救,进入太阳号之后,杨玉龙一直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中,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更不知道怎么才能为亲人报仇,每次想起焦黑的大坑,他的眼珠就会变得更加妖艳。
杨玉龙象疯了一样学习,将学习速度钮调到最高,还觉得太慢。毕竟是民用的学习舱,而且还是最差的那种,即使调到最快,速度还不如太阳号上学习舱的一半快。要知道,这些学习舱选用的都是最陈旧的那种。
被收容的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一级文明的土著,还有一些四级文明的孤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回到原本的星球,被收容到这里。
五岁以上的孩子,有十年时间可以学习,十岁以上减为五年,超过十五岁就只有三年学习时间,至于二十岁以上的,一个都没有。年纪大的,一般直接被遣送到低等文明。
凡是被收容进来的,都有机会留在梅岭帝国,因此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星际通用语。这些孩子并不知道,所谓的星际通用语,就是九级文明天云帝国的语言。
三年时间,对于十五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实在太短了。在这三年间,不仅要学会星际通用语,还需要学会基础常识,以及至少一门的专长,才算毕业。有了这一门专长,至少能保证在梅岭帝国生存下去。
作为一个五级文明帝国,从来不会嫌人多。八十六个星域,超过一百二十颗行政星,以及数倍的次星,几千颗资源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虽说人类的繁衍能力相当强悍,梅岭帝国又经过了数万年的积累,人口总数超过千亿,可还是远远不够。
学习语言,杨玉龙是最喜欢的,在纳西星的时候,他一直埋头学习东巴文和格巴文字。有了学习舱,他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语言学习。
接下来是天文知识,在高等级文明中,天文是基础常识,没有地理这门学科,只有地形地貌学,人类占领的星球实在太多了,没人能学习所有星球上的地理,也没那个必要。
以目前所知的宇宙空间,中央是一个直径超过两千亿光年的空间,这个空间里的情况,没人知道。在它的外层,是一层厚度达一千亿光年的星际乱流带。
星际乱流带中,充斥着陨石群、黑洞、乱流星云、次能空间、时空裂缝等等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别说五级文明的战舰,就是九级文明天云帝国,也不敢深入。
这一千亿光年的星际乱流带,充满着危险,同时也代表着财富和希望。据说在乱流带中,有可能找到大量的稀有矿产、特殊的植物甚至可能是一个资源星。不过从未听说有人找到过行政星,乱流带中,找不到任何本地生长的生物。
至于穿过乱流带,那两千亿光年直径的空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所在,没人知道,因为从没人能穿越整个乱流带,即使是九级文明天云帝国也无法作到。
以乱流带为中心,向外延伸出,由众多星域构成的四条弧形悬臂,每条悬臂直线长度超过四万亿光年。悬臂之间,有大片的无星地带。每条悬臂,最靠近乱流带的地方,是九级文明帝国的直属国境。
在悬臂最外端,则是无穷无尽的真空地带,除了极少量的星球外,只常见的就是陨石了,甚至连大片的陨石群都看不到。至于更远的地方,目前还是未知。
从广意上讲,每一条悬臂,就是一个九级文明的领地,可事实上,九级文明自己的直属领地面积已经极为惊人了,根本不可能管理直线长度超过四万亿光年,宽度至少五千亿光的庞大星群,能够让十分之一的面积成为直属领地,已经是极限了。
即使是这十分之一的直属领地面,也可能还有其中的低等级文明存在,宇宙实在太大了,有太多照顾不到的地方。
至于另外十分之九的星域,就成了其它低等级文明的领地。以九级文明天云帝国所在的悬臂为例。整条悬臂上,共有八级文明两个、七级文明六个、六级文明十八个、五级文明六十四个、四级文明二百八十个。
至于三级以下文明,数量更多得惊人,这还只是已经有记录的,未被记录的文明国度,至少是已知的一倍左右,当然都是些低等级文明。至于一级文明,是从来无法统计的。
这片直线长度超过四万亿光年,宽度两千至五千亿光年不等的悬臂内,有太多地方是人类未曾到达的,因此也无法统计。
另外三条悬臂的情况也差不多,分别以地炎帝国、舫舷帝国、缘生帝国为主,下属无数的文明。至于总人口数,同样无法计算。
人类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下,渡过了几十万年的时间,虽说还有尽半的星域没有到达过,可早已经开始想尽办法,去探索乱流带和悬臂以外的空间,只是几万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似乎宇宙就是这么大。
自从十万年前的虫灾,五万年前的兽灾,两次大的天灾之后,人类一直生活的很平静,不断的发展。当然,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纷争,小规模的战争,从未间断过。倒是在悬臂的真正主人,四个九级文明的克制压抑下,没有出现过大的战争。
四条悬臂之间,不仅有很长一段真空带,同样还有很多乱流带、陨石带和其它危险地域。单从危险性上说,自然无法同真正的乱流带相比,危险系数虽低,可有效的将四条悬臂分隔开,大舰队很难通过,也是阻止大规模战争的一个原因。
单是天文学、文明等级、国家、星域这些知识,让杨玉龙学得头晕脑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理顺,比起之前三个月学习一种语言,还要困难。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基础太差,里面讲的东西,没一样是他以前学过的。
跨出学习舱,冲了个热水澡,伸展腰肢,作神侍经的动作。一个个动作串连在一起,让体内的念力流不停的流转。
早在一个月以前,他就发现,每次学习之后,再作一遍神侍经,对念力的增长极有好处,虽然远不如使用药液效果好,比起平时来也强上十倍。
由于长时间躺在学习舱中,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好象比原来弱了很多。至少要每三天出来活动一次,才不至下降。从第二个月起,他已经习惯每三天停一下,洗澡、运动。
至于吃饭、大小便这种事,由于平时使用的是营养液,根本不用担心,即使半个月不吃东西,只要营养液能供应上,就不会有问题。同样的,也不会有大小便的问题。
进入收容所四个月,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学习舱中渡过的,只认识一位老师。至于同学,他一个也没见过。
其实不仅他学习努力,其他收容进来的人,也在努力,毕竟时间有限,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别看他三个月学完语言,一个月学完天文学基础,这速度已经快得惊人了。可比起梅岭帝国的星际法要求,也仅仅是勉强够用,接下来的日子,学习速度绝对不能降低。
接下来还要学习星际结构学、生活基础学、生物学、矿物学。之后才开始学习真正的基础知识,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法律。这些基础学科完成之后,必须要学习一门专科,达到可以养活自己的程度,才可能被留下来,成为梅岭帝国平民。
这个要求对于绝大多数的一级文明人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是二、三级文明的人类,也很难作到。只有在四级文明,受过五级制十年教育的,才可能作到。毕竟很多基础知识,他们早已经知道,不必花时间去学。
第三十四章 我选机甲士
转眼间又是两年时间过去了,杨玉龙的基础科目终于学完了。还有八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他作出决定,选择哪一个专科。
文明达到五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可选的职业之多,难以计算。对于土著居民来说,最容易的就是商场理货员、运输机械操作员之类的职位,要求相对低得多,只要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就可以达到要求。
杨玉龙自然不会选择这些,其实是否能够留在梅岭帝国,他并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能不能为亲人报仇,而只有留下来他才有机会。
早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他花了十几天时间,专门研究了军队的组成结构,并且为自己选定了最适合的职业——机甲士。
杨玉龙的想法非常简单,学习、留下来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而报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入军队,成为战斗兵。
象后勤、科技、维修之类的兵种他根本就不会考虑,成为高级指挥员,以他一个土著的出身,别说学三年,就算再加三年,希望也不大。
最适合自己的兵种只有两个,一种是武器官,另一种就是近战的机甲士。至于陆战队员,经过分析之后,这种用于占领星球的兵种,在剿灭海盗的战斗中,几乎没有上场的机会,自然被他排出在外。
看过机甲士的要求,杨玉龙也曾经犹豫过,在各兵种中,机甲士的要求之高,名列前茅。好在机甲士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对学历要求则低得多。只要完成机械原理、动力原理、空间基础学就可以了,其它的科目,都是实际训练,不需要**本。
别看只有三门学科,由于底子薄,这种专业的学科,学起来相当的吃力,花了三个月才通过,训练的科目更多,却必须在五个月内完成。
终于完成了,看着中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