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斗士
到一个小时,已经到了玉龙雪山脚下。
“我们去哪儿?带我去看你家的雪榕树吗?”罗丽江难得有空闲一天的时候,小脸微红。说起小丽江的长象,在纳西人眼里,绝对算不上美女,即不黑,也不胖,身体显得非常单薄,脸蛋太小。
如果不是从小看着她长大,单看外表,杨家人是不会中意她的。只要是纳西人,都喜欢娶一个又黑又胖的女人回家,这样的女人能干活,能养家。因此,纳西人心中的美女都是又黑又胖的,俗称胖金妹。
“不,我带你去看我种的田地。”杨玉龙冲她挤眉弄眼的说道。
别看他大丽江两岁,可在罗丽江眼里,杨玉龙只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别逗我了,你会种什么田,你连怎么拿锄头都不会,还种地呢。”
“真的是我种的地,来,我带你去看。”说着,后脚轻点,滑板头向前微微翘起,向山上滑去。
罗丽江双眉皱了一下,小鼻子轻轻耸动,双手不由自主的抱紧杨玉龙的腰,她不知道两人这样上山,算不算对神山不敬。看杨玉龙正在兴头上,又不好阻止,只能由着他去吧。至于种田,只当听个笑话,别说是他,就是自己,在这神山脚下,也种不出多少粮食来。
有了滑板,上山的速度快了很多,不过两小时,居然已经到了雪线以上。玉龙雪山在海拔四千米左右,就是雪线。雪线以上,终年积雪,雪榕树就生长在这样雪线附近。
想要找到青石果,则还需要再向上面几百米,从四千三百米以上,都可能见到青石果。五千米以上,则是人类的禁区,那是神的世界,不允许人类上去,如果强行登上超过五千米的地方,会受到神山的惩罚,再也无法回来。
正是这一千米左右的距离,是纳西人眼中宝地。在这个范围内,不仅有雪榕树、青石果,也经常能看到高品质的石头。
纳西人不知道神仙为什么要这些破石头,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只知道,蓝色或者绿色,越是纯粹,透明度高,颜色漂亮的石头,到神仙那儿,就可以换取更多的粮食。因此这些石头,也被纳西人称为神石。
在杨玉龙的脖子上,就挂着一块翠绿色的神石,这块神石,是两年前,罗丽江在接近五千米的地方找到的。虽然没有经过神仙检查,可随便谁看上一眼,就可以肯定它是神石,而且是神石中的极品。
第七章 神田
象这样的神石,很可能换到几十甚至上百袋的粮食。当时丽江的母亲还在,家里不象现在这样困难,所以小丽江毫不犹豫的将这块神石送给了杨玉龙。
送心仪的男孩神石,也算是纳西族的一个传统,只要男孩接受了女孩赠送的,用红丝线包裹起来的神石,就表示两人愿意接受对方。
也是从那时候起,杨家对罗家的照顾就多了起来。从小看着丽江长大,杨玉龙的父母,自然知道孩子的品性,也知道丽江是个很能干的女孩,足以养活自己的丈夫。
滑板在四千六百米的高度,转个方向,经过十天的练习,杨玉龙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滑板,即使多载个人,也可以轻松的应付。
又滑行了大约一小时,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停了下来。收起滑板,冲着丽江神秘的笑了笑。
罗丽江回应他一个大大的笑脸,不管带她到哪儿,只要和杨玉龙在一起,小丽江就会很安心。
“跟我来,带你去看个好地方,我种的田哟。”说着,从丽江背后的背篓中,取出两只火把,这是出发前,杨玉龙放进去的。
转到岩石背后,扒开上面的苔藓,露出一个黑呼呼的小洞口。洞口仅容一人勉强通过,杨玉龙率先钻了进去。罗丽江犹豫了一下,先取下背上的背篓,放进洞口,接着自己也钻了进去。
在玉龙雪山上,象这样的洞并不多见,至少丽江在山上劳作了几年,一次也没遇到过。
等丽江进了洞,杨玉龙返身回来,用苔藓将洞口遮好,点燃火把。洞内的面积,比罗丽江想象的要宽敞很多,就算几个成人并排行走都没问题。
“来吧,还有很远的路,我们用滑板会快很多。”说着又放下滑板,让丽江抱紧他的腰。
洞内漆黑一片,火把的光芒也照不了多远,因此滑板的速度也快不起来。山洞延绵不知多远,经过半个多小时,眼前豁然开朗,从洞里出来,是一个巨大的溶洞。
收起滑板,拉着丽江的手,回头冲她笑了笑,黑暗中,牙齿显得格外的洁白:“这就是我种田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家以后的主要收入来源哟。”
罗丽江傻傻的点点头,她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知道下意识的跟着走。巨大的溶洞,高至少有五十多米,穹顶垂下无数的钟乳石,象一柄柄悬在头上的利剑,随时会掉下来刺穿人的身体。
脚下是湿滑的石头路,不远处传来巨大的水声,距离还远,却已经能感受到水滴溅在脸上的凉意。
借着火把的光亮,可以看到,左侧大约有十米高的落差,下面是一条清澈的地下河,河水延绵到黑暗中,不知道流向哪里。
顺着河道向上走了一百多米,杨玉龙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说道:“看吧,这就是我们家的田,我就是在这里种地的。”
借着火把的亮光,顺着杨玉龙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是一道高不过十米的地下瀑布,在瀑布下方,一大片古怪的石头,象梯田一样排列整齐,最高的地方距离瀑布只有十几米,最低的地方,连接着下面的河水。每阶之间高度大约有一米左右。
瀑布流下来的水,顺着石头梯田,流到下面,形成了刚才看到的地下河。最让丽江吃惊的是,在一块块石头梯田中,长着一株株只有十几厘米高的植物,每株植物上面都顶着一颗萃绿的青石果。
“青石果?”小丽江挣脱开杨玉龙的手,飞快的跑到瀑布下,顺着石阶,小心的跳到梯田中,接着发出一声尖叫,尖叫声在空旷的溶洞中回荡着。杨玉龙笑着跟了过去,当初他发现这里的时候,比罗丽江还要激动呢。
“玉龙快来啊,是七叶青石果,真的是七叶啊……”罗丽江欢呼着,她从未见过五叶以上的青石果,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一枚七叶的。
“小心一点,这里的地很滑的。”说着,把罗丽江拉了上来,小丽江满脸的不愿意,那可是七叶青石果呢,她都没看够呢。
“这片田地,我称它为神田,最上面只有一块地,第二层两块,第三层三块,直到第九层的九块地。这两年的时间,我除了跟爷爷学习东巴文,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这里试验种田,一个月前,我总算是弄懂了。”
罗丽江的眼睛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光线,仔细一看,果然象杨玉龙说的那样,每层比上一层多出一块田地,每块石田中,却只有一株青石果。
“为什么只有一株,青石果真的能种吗?”
“是的,可以种,在神田之中就可以。只要把青石果的飘絮放到神田之中,很快就会生根发芽,但每块神田之中,只能种一株,如果一起种两株,两株都会死掉。”杨玉龙解释道,为了弄清神田种植青石果,他可是没少花心思。如果不是当初来的时候,在神田里发现了四株青石果,他也不会进行试验。
罗丽江的目光在四十五株青石果上来回的扫过,眼中满是希望,虽说少了点,可有了神田之后,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多了,只是青石果生长的实在太慢了,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收一回。
“可惜啊,除了最上面的七叶青石果,其它的都要好久好久才能成熟,至少四片叶子拿出去换才合算,可是那要等上几十年呢。”丽江轻声说道,她知道自己这样想是不对的,人不能太过贪婪,那会受到神山的惩罚,可她就是无法控制这种想法。
杨玉龙神秘的笑了一下。
“不用担心,这里可是神田哟,神田自然有其神奇之处,想知道吗?”说话的时候,眼中带着一丝得意。
丽江仰起小脸,闪亮的大眼睛看着杨玉龙,等着他的解释,每次看到小丽江这种表情的时候,杨玉龙就小腹下就会传出一股热流,有一种将她抱在怀中揉碎的冲动。
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神田最神奇的地方,不只是能够种植青石果,而是在净水(雪山融化的雪水)浇灌下,大大加速青石果的成熟时间。一叶青石果,在外面需要十年的时间,而在这里,只需要一个月就够了。”
“啊……”丽江惊呼出声,居然有这种事情,那他们可是发财了,以后的日子根本不用愁,也不需要辛苦的每天去开采神石,割雪榕树了。可是这好象违背了神的旨义,神可不希望他的子民好吃懒作啊。
接下来杨玉龙神色一暗:“四叶青石果,四个月就能长成,可是第五片叶子,需要三个月才行。第六片叶子,需要半年,第七片叶子,要八个月。你看最上面的那株青石果,上个月才长出第七片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长出第八片。”
“不仅如此,这神田每阶都是不同的。最下面的那阶,一个月就能长出一片叶子,可是我等了一年多,也没有长出第二片来。第二阶可以长出两片叶子。按我的试验结果,最上面的这一阶,才能种出九片叶子的青石果。”
“我希望……两年之内,它能够长出九片叶子,我要用九叶青石果,作为迎娶你的礼物,玉雪神山见证,只有我的小丽江,才配拥有九叶青石果。”杨玉龙象是在喃喃自语,又象是在神山起誓。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罗丽江又恢复了往日的辛劳之中,只是在忙碌的同时,嘴角会时不时的轻轻翘起,表达她内心的欢快。平时辛苦的劳作,也觉得轻松了几分。
至于神田的事情,离开溶洞之后,两人都没有再提起,这是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小丽江决定,在成婚之前,再也不去那儿,等到大婚之后,那里才真正属于她和他的神田。
杨玉龙也恢复了往日的习惯,和村里的青年男性不同,杨玉龙不喜欢喝茶聊天,下棋打屁,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研究一下东巴文字更有意思。
经过十年的学习,杨玉龙的东巴文字已经学的差不多了,比起爷爷也差不了多少,因此他决定去五十公里外的丽江小镇,向那里的东巴老人学习格巴文字。
说起格巴文字,它的历史和东巴文字同样久远,数量却多得多,据说有一万多个字,即使是最博学的东巴老人,也只能认识其中的四、五千字。而使用格巴文字记录的书籍数量更多,可惜由于无法认全所有的文字,这些书籍,也只能作为收藏,没人看得懂里面讲的是什么。
杨玉龙从小就喜欢学习文字,喜欢看书,可惜村里没有书籍,作为东巴老人,爷爷手中也只有一册识字书,里面记录着所有的东巴文字。想要看书,必须到丽江古镇,去那儿的东巴院求教,经过东巴老人的测试,才有机会看到。
当然也可以去大自然神庙,那里也更多的书籍,只是要求会更高些,如果认不出八百个东巴文字,根本没机会进入大自然神庙的书楼。
第八章 请学
在没有滑板以前,到丽江小镇,骑驼马需要三个多小时,使用滑板就快得多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远远的看到围绕小镇的丽江。
东巴院设在丽江小镇的正中央,杨玉龙不是第一次来这儿,院中的六位东巴老人,也算是老相识了。早在半年前,他就提出要在这里学习格巴文字,可这些老人,总是对着他轻轻摇头,却从不说原因。
这次,他是坚定下来,一定要在这里学习。去大自然神庙当然是更好的选择,可那里距离小村更远,差不多要走一百公里远,骑驼马也要一天的时间,当然是无法回家的。
盘坐在正院大厅中,对面的四位东巴老人,不时的露出笑脸,无论杨玉龙如何请求,他们只是轻轻的摇头,不肯多说一句。
一连求了三个小时,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东巴老人还是不肯同意。杨玉龙觉得口甘舌燥,便不再多言,静静的坐着厅中,死了心要磨到底。
直到天黑下来,杨玉龙才站起身,走出东巴院,踏上滑板,回家睡觉,第二天一早,又来到丽江小镇东巴院,这次一言不发,就坐在大厅正中。中午啃上一口家里带来的面饼,什么也不说,跟这些东巴老人耗上了。
一连七天,杨玉龙早起晚归,每天到东巴院静坐,这次他铁了心,学不到格巴文字,就一直坐下去,直到他们肯教为止。
格巴文字不比东巴文字流传的那样广,爷爷作为一名东巴老人,也只认识几十个格巴文字,而且还不知道是否正确,否则也不必到东巴院来静坐了。
他知道,在丽江小镇东巴院中,有位大东巴,他是认识格巴文字的。以丽江小镇为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