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煌雪舞-重生之修正人生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爸爸的形象还停留在上一世:一头花白的短发,一幅生活不如意,一生坎坷的形象。
而现在的爸爸和我记忆中的样子大相径庭,现在的爸爸很有朝气,一幅事业有成的满足样子。这也难怪,毕竟现在我们这的香肠加工厂还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样子呢。不止爸爸,就是我们家里所有的人,都是那种幸福美满的表情。
可是,谁又料得到几年后的场景呢?
其实就算我们家的香肠加工厂破产后,家里人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毕竟那时候我的舅舅在深圳已经有所成就。而在舅舅的帮助下,父母也确实在深圳赚了一些钱。
不过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好转,因为那些钱基本用来还债了。虽然那时候的生活困难了点,但还是充满了幸福感的。
直到我上初三,妈妈从深圳回来后,爸爸和妈妈的感情才出现裂痕。我们家的悲剧也从那时开始了。
其实说起来,我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会出现裂痕,最后导致离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舅妈的“功劳”!
至从我妈妈从深圳回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舅妈就经常联系我妈妈,在背后说我爸爸的坏话,说什么他在外面有女人啦,生活不检点啦什么的。刚开始我妈妈当然是不相信的,可是经不过舅妈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我妈妈最终还是相信了舅妈的话。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我妈妈,因为那时候,舅舅那边和我们家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而我妈妈和舅妈的关系也好得根姐妹似的,谁又料得到这样的人也会说谎呢?而且这还完全是损人不利已的事。
其实就是当时的我,在听到舅妈说爸爸在深圳那边对不起妈妈时,也从没有怀疑过舅妈的话,只是暗自责怪爸爸。至到我高中毕业也去深圳打工的时候,才算真正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才真正认识到了舅妈这个人的坏心眼。
可是这一切已经太迟了……
晚上,我睡在外婆的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都是上一世的往事。顺便说一下,爸爸回来后,我主动提出了要和外婆睡。毕竟爸爸和妈妈也有好些日子没见面了,当然要给他们点单独的时间亲热嘛,我夹在他们中间实在太亮了。
说起来,我老是这样和大人们挤在一起也不是个办法。再说了,随着小叔游戏室的开张,我也须要更多的私人空间忙自己的事,这样,拥有一个自已的单独空间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虽然我们家现在还有两间空房,但那两间都不是人住的地方。上一世中,我记得在老房和新房的那条走廊中间还有两间小单间的。
我到是可以提议家里人早点把这间小单间建起来,除了能让我有个私人空间外,我还有个更深层次的想法。现在王芙蓉在我们家吃饭,虽然在生活上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每天上下学要走个把钟头的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还是非常辛苦的。
帮人帮到底,我早就有了让王芙蓉住在我们家的心思,可是我们家一直也没有多余的空房可住,所以就一直放在了心里。
如果早点把这两个小单间建起来的话,另一个空房到是可以让王芙蓉搬进去住。
早上七点,我向往常一样起了床。其实在几天前我就试过自己的身体,不过可惜的是,虽然有所好转,但一但运动过多了,还是会出现那种无力、发虚的感觉。
所以虽然也是七点起床,但一般也就拉拉韧带什么的,比较轻松的动作。其它的运动我可以放放,但为了能圆我的武术梦,像这样拉韧带的操练一直没有停过。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需要的时间就少了,也不用特意跑到学校去。每次拉完韧带,我就会拿起小提琴到田野练练。
因为这里没有人真正懂音乐,所以我也不会刻意隐瞒什么,自己想到了什么就拉什么音乐,完全凭着自己的喜好而来。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我才会放开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对于拥有一个成人意识但又是小孩子身体的我来说,虽然我没有刻意的隐瞒我那超出小孩子的意识和知识,但重生这种事却又不得不隐瞒,有时候做事潜意识的就会回避一些问题,久而久之的,这种矛盾就会形成一种心理负担。
而音乐就成了我最好的宣泄口,每次拉完小提琴后,那种负担也就不翼而飞,浑身轻松了下来。
*************************************
看了死之欢乐对于主角的评议,诚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想那也只是代表了你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至少,主角的表现就代表了我的想法。
我们先不议论想法的差异,就先说说你的看法吧。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真的重生了,回到小时候,照你的说法,你肯定是不会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的,那么作为你的父母,看你性子孤僻,他们会怎么想?
至于你说的我写得不真,不像一个经历了困苦人生的人。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看起来才像经历了过困苦人生的人,难道非得整天马着个脸,一幅老天负我钱的样子才像?
诚然,确实有人那样。但我想,也有一部份人即使有过痛苦的过去,你也不会在他的表面上看得出来,因为这部分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我们平常能看到的,也是他们阳光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阳光和阴暗的一面,有些人看事从阳光一面出发;而有些人看事从阴暗面出发,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同。
呵呵,看了你的评论,我可以大胆猜测一下,你是比较靠近第二种选择的人。
创业之章 第六十章 给薛芷若的信
爸爸呆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几天后就又远出外地了。
看着妈妈依恋的眼神,我心里感慨不已。
其实对于家里的香肠加工厂,我并不太在意的。虽然我知道它几年后就会破产,但我并没有挽救它的意思。毕竟我的事业也起步了,等家的工厂真的破产后,我也小有成就了,完全有能力养得起这个家。
但是现在看到妈妈和爸爸分别时的情景,我又改变了想法。爸爸是那样的爱着妈妈,可是为了事业,不得不远出家门;而妈妈同样深爱着爸爸,可是为了事业,依然毫无怨言的支持着爸爸。
真等到工厂破产那一天,虽然我有能力养他们了,我想他们也会有所遗憾吧。毕竟这家香肠加工厂就是他们的事业,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了几年,最后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我知道,随着着中国市场经济慢慢的成熟,像这种个体性质的加工厂迟早会面临淘汰的一天,如果要继续生存下来,就不得不进行改革。
可是我上一世对这种企业的管理经验基本为零,虽然在苏州大学的图书馆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但都停留在理论方面。毕竟现在的中国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大家都还在探索当中,并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寻。
虽然有国外的成功案例,但国外的经验并不见得就合适现在的中国。
所以就算我有心插手,也有一种无力下手的感觉。更何况现在我们家的加工厂正是欣欣向荣的时候,虽然隐藏了很多的问题,但因为正是赚钱的时候,再加上现在的市场也并不成熟,那些问题也就没有暴露出来,想在这种时候改革也是不现实的问题,说不定因为问题提早暴露还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最最重要的事,家里的人也不会让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子插手家里的生意吧!更何况是改革体制那种大手术!
人才啊!我心里叹了口气,想要挽救家里的加工厂,引进人才就成了必然。可是在我的记忆里,我上一世熟悉的人当中,并没有合适的人才。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薛芷若。我记得薛芷若就是学的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
说起薛芷若,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在这个年代,像她这样的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多半会被分配在某些大型国有企业当中。就算她运气不好,被分配到不景气的企业当中,但甚至少现在还是有口饭吃的。
不过我却知道薛芷若这个人的性子,对于上一世活了26年的我来说,看一个人还是有点经验的。
薛芷若是一个有着相当独立见解的人,本身也非常有能力。如果是放在十几年后,说她能做出一翻什么事业来,也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
可是现在的国有企业……我摇了摇头,如果她的领导确实是一个开明的,而又有能力的人,也许她还有一个施展抱负的舞台。
可是我却更加明白,这样的机遇实在太渺茫了。现在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哪个又是真正懂经济的?就算有个别懂经济的人,可现在国情还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哪个又敢轻易的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所以总的得来说,现在的国有企业都是死气沉沉的,我想以薛芷若的性子,过得一定很苦闷吧。
我忽然有一种想让薛芷若来管理我们家加工厂的冲动,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可是仔细想想又不是件不可能的事。
首先,薛芷若才大学毕业没多久,虽然她有才华,可是确没有经验。
而我们家的加工厂现在却不是最好的改革时期,如果现在叫薛芷若过来,她可以趁这个时候熟悉这种产业,增加经验,了解市场。
等加工厂的问题暴露出来,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就是到了最佳的改制时期,而到了那个时候,我想薛芷若也应该成熟了。
我想,以薛芷若的能力,一定能带着我们这家加工厂走出另一番天地。
想到了这里,抑止不住心中的激动,立刻提笔给薛芷若写起信来。信中仔细的阐述了我的观点,以及迫切的希望她来我们这里的理由。
写完信,我才发现,这封信竟是厚厚的十来页!
把这封信投进邮箱时,我心里又开始不安起来。虽然我在信中阐述了未来的发展,以及我对我家加工厂未来的看法,虽然我是持肯定的态度,但未来的事毕竟难以琢磨。就算是我这个重生的人,也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只要我家的加工厂改革了,就会适应市场的需要。
万一薛芷若来了后,一切按照我的想法发展,但最终加工厂还是破产了怎么办?这样把薛芷若也拉下了水,会不会太对不起她了?
其实薛芷若能不能来,我同样不抱着太大希望。毕竟按现在人的想法,进了国有企业,那就是拿到了铁饭碗,这一生也就不愁吃不愁穿了。
我妈妈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我们家的加工厂现在是办得有声有色,但妈妈并没有想辞去教师这个工作的念头。毕竟这一代人都想过着稳定的生活,而下海从商虽然会带来高额的回报,但这种风险同样非常大,万一血本无归怎么办?所以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宁愿死抱着铁饭碗不放,也不愿冒着这个风险。
这就是这一代人的思想潮流。
想让薛芷若放弃铁饭碗,而冒着巨大的风险到我们这里来发展,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就算薛芷若肯,她家里人也不愿意。
可是本着尽尽人事的想法,我还是把这封信寄了出去。
心中叹了口气,但愿一切都会向好的一面发展吧……
创业之章 第六十一章 这就是生活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天气也慢慢变得寒冷起来。
不知不觉,秋天已经过去了,而我寄给薛芷若的信却如石沉大海。虽然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心里还是很失望的。
好在家里的加工厂还有很长的缓冲时间,可以容我慢慢的思索以后发展的问题。
虽然没的收到薛芷若的信,却意外的收到了张文的信。信的内容不多,只是大致说了下她现在的情况,然后问候了我一下就草草收笔了,看来她真的很忙。
虽然内容不多,但还是透露了她的很多信息。她大学毕业后凭着家里的关系到了成都的电视台工作。
虽然信里面没说,但我还是从信中透露的信息中猜到,她在电视台一定也很不如意。虽然她也是个大学生,但毕竟是凭关系上去的。我想会有很多人妒忌她和故意为难她吧。
按照张文的性子,也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人,既然有人瞧不起她,自然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过还是新人的她,一定困难丛丛吧。
我知道她现在的心里一定很苦,虽然信里没有明说,但字眼里却流露出那种苦闷的心里。做为一个新人,很多东西搞不明白,可是别人又用另类的眼神看她,她得不到帮助,只好硬着头皮独立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问题搞杂了,却又要忍受别人的耻笑。
即使这样,张文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为了不再让别人耻笑,张文只有花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