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里面的影响遍及全国,人人都能从中受益,并延续至未来数十年,甚至几百年。
当然,移民不会很快就开始,至少也要等战争结束,消灭掉大部分游击队等反抗势力,然后,才能进行。
老实说,议员数量很多,也需要经常宣传自己。一个下水道的问题,都会引来议员的批评,若是移民死伤众多,各方的麻烦就大了。
42年里,日本也是大获全胜。
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的攻势,日军步步为营,英勇奋战,以接近十万地伤亡,挫败了美军的进攻,不仅守住了瓜达尔卡纳尔,还把美澳联军逐出了新几内亚,把刺刀指在了澳大利亚人的鼻子上。
在日本国内,陆军对沉重的伤亡有所非议,认为花费这个损失太大了,不值得。但是,现在的日本有六千多万人口,可以征召六百万士兵,而日本如今还不足五百万军队。伤亡不是死亡,一般来说,会有半数以上的人痊愈。也就是说,日本实际损失的人员在四万左右,这样的损失,还在日本人的承受限度之内。
首相近卫表示,这次作战的目的不光是为了今后的战役,预先准备,也是对美国人信心的一次打击。
对新几内亚,没有什么争议。要进攻澳大利亚,就不能放弃新几内亚。把美澳联军驱逐出去,总体上,是一次重要的胜利。日本在这里,获得了进攻澳大利亚所必须的、至关重要的一块踏板。
日本人在此的烦恼,主要是由澳大利亚起飞的联军空军造成的。于是,日本人便下了狠心,抓了数万当地人,在新几内亚修建了一批机场,派驻了二三百架战机在此。自然,这个数量是没有办法与美澳联军相比的,但已基本保障了当地安全。
主要争论是发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是所罗门群岛最南端的一个小岛,战略意义不如新几内亚。最后还是日海军的意见一锤定音,日本想要称霸太平洋,封锁澳大利亚,就需要这些岛屿,现在防守总比将来进攻要有利的多。
日本42年初的攻势进展顺利,占领了加尔各答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但从十月起,日军的进攻,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了。
在五个月的雨季里,英国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印度这颗英女王皇冠上的明珠,英国人说什么也不会放弃的。
英国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竭尽所能,派遣了七个英国师前往印度,并以此为基础编建了数量超过二百万的英印大军。其中,半数在年初即以编成,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已经可以一战了。剩余的一半虽是乌合之众,也足以维持印度的日常秩序。
而且,英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结束了印度的骚乱。
解铃还需系铃人,由甘地和国大党煽动的骚乱,自也需要由其解决。英国政府从自治领的底限,再退一步,许诺印度在战后成为是英联邦之一,获得大部分独立和自由。这个承诺,虽不符合印度人的期望,却也相距不远了。
国大党比甘地现实多了,知道这也是英国人的底限了。英国又采取种种手段,分化瓦解国大党,使其内部出现分歧,双方终于达成妥协。
按丘吉尔的本身性格,他是准备战后反悔的。但考虑到美国在印度问题上的立场,国大党选择相信英国人也无可非议。英国人作出了正式承诺,想反悔也不容易,印度人很容易得美国人支持的。
双方各有各的盘算,反正是达成一致了。既然如此,印度人想要独立自主,总要付出代价的。掌握军队也获得发言权的重要环节,是国大党遂积极活动起来,不仅派出人员参加到英印军队中去,还积极配合英印军队,抵抗日军的入侵。
这样一来,日军的进攻,面对的就是英国和印度的联合抵抗了。
日军向西进攻恒河平原进展缓慢,步履维艰。若不是向西南进攻印度半岛还顺利的话,日本陆军一定会受到严厉指责的。日本人很善于学习,很快他们也组织了数十万印度军队,配合进攻,维护治安。
日军在这一年里占领了斯里兰卡和大半个印度半岛,打到了坎普尔,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一步之遥。并趁着冬季的有利时机,加紧进攻。南亚的冬天不太冷,又没有多少雨,很方便作战。
英国与日本在印度各据半边天下,打的不可开交。但在印度洋上,日本海军却占据了优势。大肆活动的日本舰队不仅占领了马尔代夫等众多岛屿,还经常出没于阿拉伯海,严重威胁了英国对印度的支援。
这些都与中国关系不大,英国据有阿萨姆的时候,从中国购买了大批物资。等日本占领这一地区后,中国商人不过把贸易对象,换成了日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两国在南亚打的如火如荼,中国也没有光看着。
八九月份里,锡金、不丹和尼泊尔先后宣布独立。
中国不仅在第一时间承认了这些国家,派出了使节,还应各国的邀请,派驻了部分军队。
在公告里,中国宣称,三国与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三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民族自决权的具体实现,是其天赋的权利。中国人民愿意把保障其独立自主,作为应尽的义务云云。
要说这个公告,会起效果,那纯属做梦。这个公告只是满足了广大‘大中华主义者’的虚荣心,也取得了部分美国人的理解。
英国人与日本人都不满意。
英国人对此提出了措辞激烈的抗议,被外交部强硬的驳回了。反正两国关系素来不好,没有人会理会英国人怎么想。英国人在中国的形象,历来是个贪婪的殖民者,手上还沾满了殖民人民的鲜血,被称之为“血腥的约翰牛”——出自于张乐平的一篇连载的漫画。
日本人也不满意,这等于是到嘴的肉被中国人夺走,但日本人的不满意,还不能公开说。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太多,中国已经为日本建了一艘航空母舰,现在还有三艘在中国建造,其它的种种更不用说。日本人就忍了。
日本人总觉得战列舰更重要,但中国非常重视航空母舰,这个事实日本不能不受影响。日本在东南亚收获很大,就决定两者一起建,但日本的造船能力有限,就把造价高的战列舰都交给国内建造,而部分造价低的航空母舰和潜艇等舰艇则由中国建造。
日本人私下里抱怨了几句,公开场合却表现出很高的姿态,也在随后就承认了三国。 ?
第145章[全]
尊严是自己争取的。每个强国的报复心都是极为强烈的,汉也好,唐也罢,还是今天的美国,一切规则法律条条框框,都不是问题。伤害我者,冒犯我者,必施加以十倍百倍的报复——强国的心理皆如是。不这样又怎么能够显示出强国的威严,别国也不会认为你是强国。
强国是打出来的。一个强国只有打倒了另一个强国,才会为世界所认可。
美国人就很具备强国的气质,报复心非常强。41年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国人吃亏不小,自是积极图谋报复。很快总统罗斯福就亲自下令,“一定要回击日本!”
话是好听,说起来也很有气势,然总统一句话,军方可就犯难了。
打击日本,以当时的情况看,日本海军的实力倍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不来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就烧高香了。但是,要求提出来了,就得办理,反正罗斯福的意思,也就是作个秀,表现下政治姿态。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欧内斯特·金上将决定对日本本土发动一次大范围的空袭,东京自然成为空袭的首要目标——不求战果如何,打了就算赢。
不过,这也不是很容易办到的事。
美国与日本距离太远,就算从夏威夷起飞,也没有美国飞机能飞这么远。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话,航空母舰就要接近日本本土。以目前的实力对比来看,这一举动,多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美国人是很聪明的,海军的弗兰西斯·劳上校提出了一个好主意——“从航空母舰起飞,轰炸后不返回航空母舰,而降落到中国境内”。
这个主意相当好,解决了所有困难,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中国现在是中立国,不是美国的盟友,肯定不会同意美国这么干的。不得到中国的同意,擅自行动的话,中国的反映实在不好说,未必会庇护飞行员。如果中国交出飞行员的话,问题就麻烦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最可行的计划。军方就把这个计划(A计划)和“从航空母舰起降”(B)计划,一起报到了罗斯福那里。
报告请示上来,罗斯福也犯难了。B计划的危险性过高,一不小心,稍为意外,就会损失计划中使用的航空母舰,而这个损失是美国承受不起的。A计划损失航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罗斯福考虑的却不是这个。中国会如何反应,实在不好说。
中国不会把飞行员交还给美国,这不符合中国的立场,也不符合中国利益。那中国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严守中立立场,扣押美国飞行员到战后;把飞行员交给日本。
中国选前者,正合罗斯福的心意,但中国要对苏联动手,也不是不可能选后者的。一旦如此,不仅中国麻烦,美国也会很麻烦,罗斯福还不希望把中国推向于日本。
反复考虑,又参考了各方面的意见,罗斯福决定,先进行训练,为行动做准备。具体行动,则须罗斯福的直接命令。
42年初,B…25轰炸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起降训练,已经完成,金上将报告给罗斯福。但在春节过后,中国传来了不祥的消息——我的演讲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中国准备对苏联动手了。
在这个时候,中国为了稳定南方,更会倾向于日本,恐怕会对日本妥协。这必会激起美国民众的不满,破坏中美关系,万一把中国推向日本一方,就得不偿失了。
罗斯福有些犹豫,遂下令继续训练,等候命令。
一直拖到三月中,日军进攻印度,面对国内外的批评和压力,罗斯福决定执行轰炸日本的行动——归根到底,这是个作秀行动,政治意义远远超出军事意义。不过,行动计划是以B计划为主,A计划为备用。
42年3月22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载着16甲B…25,在巡洋舰等的护航下,从美国旧金山出发,行动开始。
4月7日清晨,日本武装渔船“国光丸”,发现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日本本土驶来,便迅速发出了警报。
几分钟后,美国人收到了警报,知道自己被发现了。此时此刻,美国舰队距离东京还有670海里。但不能再继续前进了,收到警报的日本战机后迅速飞来,那就死定了。哈尔西将军命令,“执行A计划,轰炸机群立即起飞,轰炸日本后,不返航,降落在中国境内”。这时,起飞地点距离东京还有550海里。
日本完全没有过被空袭的经验与心理准备,在杜立特尔指挥轰炸机作超低空飞行的时候,看到美国轰炸机的日本人,还向他们挥手致意——当成是日军飞机了。
日本空军的反应很迅速,日军飞机立即起飞,但日本缺少千里眼,没有准确目标,与美国轰炸机交错而过。中国为日本生产的出口型千里眼,还没有交付给日本。日本还依靠最初从中国获得的五部千里眼,又要用在东南亚,仅在东京附近设置了两部千里眼。故当日本确定目标的时候,已经迟了。并不能阻止美轰炸机完成任务。
美国人采取的办法很简单,打了就跑,把每地的轰炸时间限制在一分钟内。这样的轰炸自然谈不上效果显著,却已经达到目的了。
这一天,杜立特尔指挥着16架B…25轰炸机,在东京、横滨、川起、横须贺、名古屋、歌山、神户等城市,各投下数百枚炸弹。
然后,杜立特尔就率领飞机快速逃离日本战斗机的围攻,凭借着高超的技术,16架美国轰炸机竟有11架逃出了日本,向中国东部沿海一带飞去。
中国的领空就不那么好进了。中国有千里眼的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绝密消息了。我在中国漫长的沿海地带,分层次布置了一百多,将近二百个千里眼站,使用的千里眼性能也远超出口产品。
在很短时间里,消息就传到了我这里,有十一架美国轰炸机迫于某种不明原因,要求降落在中国境内。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通过不同途径传来消息,有部分美机迷失方向,已经无法返航了,要求降落在中国境内。
我是不介意搞几架美国飞机研究一下,但总觉得有点儿问题,就命令战斗机先警告,再驱逐,不要让美国轰炸机继续深入。
没两分钟,消息又传了过来——“美国轰炸机不顾警告继续前进”。
这下我就感觉更奇怪了,也不想贪什么便宜了,下令射击警告,不听的立刻击落,命令美国飞行员跳伞云云。
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