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起 – 风云





作废,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签字了。  袁慰庭现在心情大好中,刚才他正坐在办公室,头疼应该制订什么制度,好管束那些上过战场,不知纪律为何物的进修班学员。这些学员都是刺头,教官看他们难看,袁慰庭同样看他们很是头疼,把他们都退回去吗?这些可都是战斗英雄,报纸上宣传的可不少:前天还大张旗鼓宣传军队如何重视战争中表现优异的战士,把他们选送进军校培养,体现出军队对战士的关怀,没两天就说他们不是优秀军人,不适合当军官,将他们扫地出门……这样的新闻刊登出去,国人如何看待这些“英雄”暂且不提,他这个校长在国人眼中,一定跟窝囊废等同看待了。  对这些特殊人,要有特殊的政策,可政策如何制订,却很让人挠头。袁慰庭正头疼着,外面传来汽车发动机轰鸣声,也没人通报,他的房门就被人推开,这可不合军队规矩,袁慰庭正想发火,却见进来的是广州军区司令员石群耀,这火就没法发了,接着在石群耀后面是高明辉、前总参谋长邱明,最后一个是军队创始人杨沪生,别说发火,袁慰庭的腿肚子都发软——全给吓的。这么多军队创建时期重要将领齐聚一堂,在袁慰庭记忆中,好象中西战争后,就从未有过。  按照杨沪生所言,为了看到一个真实的黄埔军校,他有意让石司令员不得事先通知,带些老友过来看看军官摇篮到底如何。至于暗访效果,那是很让杨首长满意的——学校“绝顶聪明”的校长安坐在校长室内,在他进来时,还埋头公务中,一看就是聪明、勤奋型军官。  袁慰庭苦侯了这么多时候,校长宝座都要坐穿了,却自从到学校后,就没有出去带兵打仗机会(只有带兵打仗,才能升到更高军衔),现在杨首长认为他这个中将校长该到战场充充电,免得知识过时。有杨首长这句话,袁慰庭机会总算来了。军校?只要自己上前线,军校爱谁谁,他袁慰庭是不用管这事情了。  “蔡艮寅少校?”  “正是!”冷眼旁观,不管是学员徐永晋,还是同级军官蒋方震,好象首长这么一接见,连升三级是最起码的了,蔡艮寅不由得心里开始有团火苗在燃烧,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  杨沪生仔细打量着这位少校,看了半天,除了消瘦外,其他没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心里不由一阵失望,他还以为这个蔡艮寅是他记忆中的“老熟人”呢,现在怎么看,怎么觉得太不引人注目了,这样的人就是给他机会,也未必能冒出来。  “少校,有没有兴趣到前线去作战?就我所知,陆军将再次大规模开赴海外,他们要我提提意见,看看什么人适合出去带兵,我的意见是你们校长应该可以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我想,你跟着你们校长一起出去如何?石司令,把军校中坚力量抽调一空,你这司令不会背后骂娘吧?”  “怎么会呢,首长看中我下面这些人,这是我的荣耀,要是能多选几个就更好了。”  杨沪生摇了摇头,看着还以为自己又要上前线,而且好象、可能、也许得到重用,心如鹿撞的徐永晋:“提太多建议,那就是干预国家领导决议了。就这么三个足够,我的意思,给他们一个发挥自己的舞台吧。至于小徐……我们这是第二次见面了,小徐啊,我的意思是你在学校安下心来好好读书,要配合教官抵制一切落后思想(袁慰庭正在制订的关于进修班规章制度,杨沪生看到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总想着一步登天,只要你有能力,并且表现出来,上级总会看到,给予合适的职务,你说是吗?”  蔡艮寅、蒋方震、徐永晋三人向几个将军敬过礼转身离开了校长室,杨沪生走到窗台前,看着外面倾盆大雨。道道闪电还在肆虐着天空。后面激动不已的袁慰庭不停挠着他那油光锃亮的光头,听着高明辉与石群耀的介绍(有关出国作战,虽然还没定,但杨沪生属意袁慰庭,其他的不过走个过场而已),不停地点头。  外面传来一声汽车急刹声,杨沪生朝刹车方向望去,见外面几名警卫正朝一辆写着司令部的军车奔去,不大一会儿的工夫,一名年轻军人匆匆朝校长室跑来。  “报告!”  “进来吧。”  房门打开,一名浑身湿透的军人夹着一个公文包走了进来:“司令员,拉塔基亚基地密电。”  在座的各位全站了起来,杨沪生半转过身,环抱双臂看着迎上去的石群耀。  石群耀抽出电报,看了两眼,点头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是!”来人一转身,离开校长室,又冲入外面暴雨中。  石群耀走到杨沪生面前,将电报递给了杨沪生:“老首长,拉塔基亚消息,他们正式开始成功计划了。”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八章 小试征西(一) ↑回顶部↑
  天黑的时候,海域水雷已经被基本清除,天亮后,扫雷舰艇撤到后面,飞机还在罗得岛上空肆虐着,挥洒着子弹、炸弹,排成单列编队的战列舰,将所有主炮炮口缓缓抬了起来。海浪拍打着舰体,发出“哗哗”声。  “开火!”  “郑和”号猛地朝左舷倾斜,排炮雷霆万钧的轰鸣,好象飓风扫过海面,棕红色的烟尘将炮塔笼罩起来,炮弹飞速向前猛冲,拖在后面的烟迹渐渐扩散开。  时间不长,岛上郁郁葱葱树林里隐现着的灰白色城堡方向冒起一股黑烟,接着更多的黑色烟尘升了起来,将城堡完全遮蔽起来,烟尘中,不时有火光一闪而过。低沉的闷雷般的爆炸声从阿里米亚岛方向传来,烟火中石头与木屑四处横飞,从望远镜中看不大清楚,不过相信你要呆在炮击的地方,那架势一定唬的你面无人色——只要你还没死。  连串的炮弹接连爆炸,掀起的烟尘将不大的岛屿笼罩,炮击间歇时,硝烟慢慢变淡,岛屿再次显现出来,刚才还葱绿得岛上,到处是难看的黑白相间的土灰岩石,大片大片的灌木丛被炸的无影无踪。  “司令员,陆战队要登陆了!请求我们对登陆滩头进行压制射击!”  正在郑和号战列舰舰桥上全神贯注通过望远镜观测炮火袭击的方伯谦中将,将望远镜对准了滩头,在望远镜中,有零星几个人影正从山上奔了下来,朝滩头跑去,方伯谦不出声冷笑两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冷言道:“命令,各舰所有炮火瞄准滩头阵地开火!”  在罗得岛西部海域,由远征军地中海舰队的1895年服役的旅顺级装甲巡洋舰“旅顺”号、“南昌”号、“汉口”号、“宁波”号,1904年下水的无畏舰“成功”号、“继光”号,1913年舾装的新锐无畏舰“郑和”号、“张骞”号组成的强大舰队,集中了所有口径主炮,将一发发能让山崩地裂的炮弹倾泻到小小的阿里米亚岛上。  在远征军还在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交战的时候,军方上层就开始策划在地中海的行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战败,退出战争后,远征军取得了拉塔基亚作为自己在地中海的第一个海空军事基地,这时候远征军参谋处正式谋划攻打罗得岛的计划。从开始策划到正式实施成功计划,远征军用去了四个月时间,搜刮了所有能搜刮到的兵力,这才有了本钱出来活动活动手脚。  本来在半个月前,成功计划就要实施,可西班牙事件却造成英军将地中海存在重心转移,逼迫远征军不得不改变部署,忙活了半天后,现在终于开始了。  “司令员!远征军司令员再次来电,强调为了避免友邦惊诧,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要求我们炮击时,必须避开重要历史遗迹!”  方伯谦重重拍了下护栏,很不高兴愠声勉强道:“通知各舰注意避开岛上遗迹——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敌人利用遗迹进行抵抗,不然,不得攻击!”  方伯谦记不清楚,这已经是林泰曾将军第几次强调不得攻击历史遗迹,说了那么多次,没有一次有点新鲜内容,都快赶上婆婆嘴了。战争是什么?战争是疯狂,战争是毁灭,战争是扼杀一切美的或者不那么美的东西,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争面前,历史算什么东西?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你只要取得伟大的、空前绝后的胜利,又有谁会在乎你毁灭了多少历史遗迹,烧了多少民居,杀了多少无辜平民?不,没有人会在乎,只有当你打了败仗时,人们才会想起这些。历史是永远不会指责胜利者的,历史只会允许胜利者开口,而失败者,从来都是受到指责的,所谓成王败寇就是如此。  按照方伯谦所想,干脆用所有的炮火,将罗得岛炸成不毛之地,步兵上去接收就是,战争中,炸了几个所谓历史遗迹算得了什么大不了事情?可堂堂上将林泰曾却前怕虎,后怕狼,为了他所害怕的友邦指责中国军队不文明,给军队套上了一个笼头,要知道,这会给战斗造成多大影响!  所谓“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敌人利用遗迹进行抵抗”,这话听起来不错,可是执行起来,却因为军人不同的理解方式,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所谓确凿证据是什么?是亲眼看到,还是敌人从遗迹那里打枪打炮才算的上确凿证据?战前得到的情报算不算确凿证据?至于利用遗迹进行抵抗,所谓抵抗,难道非要是躲在遗迹里面开火吗?利用遗迹当军火库或者把遗迹用作兵营,这算不算利用遗迹进行抵抗?  如此众多问题方伯谦都没有做出解释,他的那些手下却按照自己理解,做出了十分统一的决断:兄弟是军人,又不是“文保队员”,兄弟领的是军饷,文保局可没有支付过一分钱,在保护文物方面,只要有这个心就是了。但是,如果情报显示遗迹附近有敌人存在,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炮炸他个树倒石裂再说!  这样的认识,在战前就已经形成,并且统一,炮战一开,虽然据所谓的“历史学家”所言,阿里米亚岛上的城堡很有些年月,也很有纪念意义,可情报显示,那里“可能”驻扎了一个连的敌人,城墙上也“可能”存在敌人观察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大利人也明白这个道理——这就属于将城堡用于军事用途上,自然是要坚决打击了。  大家很明白对历史遗迹需要保护,也明白对待敌人必须以无情的铁拳给予严厉打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满腹遗憾,“挥泪”用最猛烈的炮火,去消灭敌人了。于是足以将山头削掉一层的14英寸炮弹,被战列舰上炮兵毫不吝啬对准了城堡打了过去。方伯谦命令下的有气无力,各舰执行起来自然也是心不在焉,等炮火转移到沙滩上,山顶硝烟渐渐退去,原来屹立在灌木丛中灰白的城堡,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了。  一发发炮弹落在沙滩前后,黄沙与碎石冲天而起,岸上用来阻挡登陆用的铁丝网、三角铁在炮火下七零八落,落的近一点的,将海水与浑浊的泥沙掀了起来。  吐着浓浓黑烟的运输舰驶出舰队,开到靠近滩头的地方,停了下来,一群陆战队士兵登上了登陆用的小艇,等士兵坐好了,运输舰上的吊车将等候出发的小艇吊离甲板,放入水中。小艇搭载着准备抢滩登陆的陆战队士兵,朝沙滩驶了过去。  “嘿……明海兄,一营四连开始行动了!”  海军中将方伯谦在一边观测自己舰队炮击效果,一边欣赏着海军陆战队将士搭乘着小艇离开运输舰时,在战列舰后面不远处一艘运输舰上,海军陆战队第一装甲旅上校旅长也正通过舷窗看到陆战队将士对阿里米亚岛发起的攻击。  “嗯……登陆用的小艇、火力支援艇、无线电联络艇,两艘驱逐舰也靠上去了,消息说岛上只有一个连守军,刚才炮火已经炸得七七八八,我们现在再上去一个连,还不跟玩一样?这些人登陆阿里米亚就跟结队踏青一样,跟我们这些苦命人比起来,还真是幸福啊!”  岛上守军不过百把人,陆战队一个连拥有一个连部排,四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满员的话兵力足足有三百三十八人,和一个陆军简编步兵营差不多了(陆战队一个满编陆战营兵力足有两千两百七十二人,人数虽然赶不上陆军的甲种团,却比乙种团要多,这样的营,可以说是现在这个世界上编制最庞大,战斗力最强大的“步兵”营了,一个旅拥有四个营,这样陆战旅的实力,足以超过陆军的乙种师。这也是海军和陆军斗争后出现的畸形怪胎。)。说是用一个连攻打敌人一个连,可实际上根本就不对等,不过战争本来就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那种一对一单挑是绝对要不得的,相反,还要千方百计造成双方不平等态势,要以绝对优势兵力、火力,与处在劣势的敌人作战。要是有人说这样取得的胜利有些胜之不武,这样的人要么不懂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