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起 – 风云
“自然不同了,不过走队列、跑步还是军训时候每天的必修课程,整天傻站在太阳底下,晒也晒晕了……” 王林斌一听深有同感,拍掌道:“可不是!我们学校开始也是整天站队列,马尾多热,第一次一站就是一个钟头,半个小时就趴下一小半人,等一个小时站下来,操场上就没几个还能站在那里的了要不是我在靶场锻炼过,恐怕也早就趴下了。” 郭宝剑没好气地瞟了王林斌一眼:“那你多少时间趴下的?” 王林斌白了郭宝剑一眼,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自然比他们强,三刻钟后才光荣倒下。” 王林斌话一说完迎起全场一片笑骂。立正姿势一站一个钟头,这对徐永晋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张浩天笑的前仰后合,伸出大手重重拍了一下王林斌肩膀:“算你有能耐,居然能多站十五分钟,爬起来是不是两条腿灌铅走不动路了?” 徐永晋看着对同学反应很尴尬的王林斌,笑着揭穿他的老底:“他?……他才不会呢!这个家伙属泥鳅的,稍微有点儿不对头早就躺在地上哭爹喊娘了。我敢打赌,那些站趴下的能以自己力量站起来,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的除了王林斌不会再有其他人了。” “得了,还是继续说你们军训的事情吧。”王林斌不想让这些家伙拿自己寻开心,连忙将话题再转移回刚才谈到的。 徐永晋收住大笑,继续刚才说的道:“你走了以后我们又增加了一些新鲜玩意儿,如游泳、用绳子拉伸、障碍跑、翻越障碍、匍匐前进、跳跃……真把我们当新兵训练。对了,还打过两回靶,寒假一次,前两天也打过。” “打倒德国帝国主义!……中国万岁!……”一阵阵的口号声从外面传了进来,听声音是往广场方向去了。 “哎,我们要不要也过去看看?”迪迪听到外面的声音有些坐不住了,他这人就喜欢凑热闹。 王林斌刚回来还没多少时间,将近一年没和这些同学见面了,心里想多坐坐多说说,自然不愿意跑到外面和那些游行群众混在一起。“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坚决拥护政府对同盟国宣战,不打倒敌人决不罢休,让外国佬见识一下咱们中国人厉害……就这些话,不过是说说而已,真要击败德国佬,还得靠军人,尤其是我们海军!” “海军?……海军算老几?英国海军实力比你们强吧?怎么也没见英国人将德国佬击败了?要说看,还得看我们空军用炸弹炸死这帮混蛋!” 王林斌和张浩天为了空海军谁更厉害些,争执不休了。实际上他们两个,王林斌还没有上军舰,而张浩天到底是驾驶飞机还是搞地勤也没有决定,只是既然加入了各自军种,按照教官所说,他们军种永远是天底下最起决定性作用得武装了,要是有人怀疑自然要为各自军种磨磨嘴皮子。 正争执着,外面传来有人叫门声,在门口看着这些并不是很大孩子吵闹的李妈听到有人叫自己连忙走了出去。“王林斌,会不会你爸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有什么大不了的?老爷子又不会把你们给吃了!” 外面传来脚步声,徐永晋和张浩天他们纷纷站起朝门外走去,真要王林斌父亲回来了,自己还大大咧咧坐在沙发上,这可是很没有礼貌的事情。 刚走到门口,这些年轻人就看到进来和李妈说话的不是年轻人,而是一名背着挎包军人。 “这就是我家少爷。”李妈见王林斌出来了,手指着王林斌说道。 那名军人听了后快步走到王林斌面前,有力地对王林斌和站在他身后的张浩天行了一个军礼。问王林斌道:“请问您是马尾初级海军军官学校王林斌学员吗?” 王林斌回过礼,有些懵懂地说道:“不错,是我。” 军人松了口气,从挎包中取出一叠信件,取出一封递给了王林斌。“我是浔阳军分区通信处上士通信员刘保华,这是马尾初级海军军官学校发过来的加急电报,请签收。……请问这位学员您是……?”军人眼睛又转到了张浩天身上。 张浩天隐隐觉得自己也有一封和王林斌同样的信件,至于信件内容他已经大致有数了。“我是杭州杭州空军初级飞行学校学员张浩天,是不是我也有封加急电报?” “请稍候,我找找看。”那名军人快速地翻着信件,没多少时间从里面抽了一封出来递给了张浩天,高兴地说道:“想不到这么巧,我好少跑一家了。……这是你的学校给您发来电报,也请您一并签收一下。”张浩天掏出笔在电报回执上签下自己名字,将回执撕下来递给了那名军人。“谢谢,我还有其他电报要送,这就告辞了。”那名上士接过回执后,再次对王林斌和张浩天敬过礼后转身大步流星朝外面走去。 “张浩天,你怎么不看?”王林斌撕开了信封,见张浩天还没有看的想法,奇怪地问道。 张浩天摇摇头,淡淡道:“用不着看了,你我同时接到加急电报已经说明了一切。迪迪,恐怕我们今天就要告别了。……王林斌你还没猜到吗?这是督促我们尽快回学校的加急电报。” 王林斌看了张浩天,再低头扫了眼取出的信笺,惊讶地轻叹一声:“呀……还真是让我以最快速度回军校的电报。” 张浩天脸有些潮红,压抑不住兴奋有些颤抖地道:“很简单,我们要打德国佬去了。” **** “怎么?要回部队了吗?”下午,忧心重重的徐倩刚回到家里,就看到程明海正在收拾行李,家里客厅地板上摞了几包日用品,一下子靠在门边,无力地问道。 “回来啦?”程明海见自己夫人回来后看到自己在收拾东西,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小鸟依人,心里明白了几分。站起来正了正军帽,上前将徐倩拥在了怀里:“上午的报纸你看了吧?我国已经对同盟国宣战。作为军人,我现在应该马上赶回部队,和战友们待在一起,时刻等待祖国召唤。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可你还没下班,我也不好就这样走了。” 徐倩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眶里涌出,缓缓滑过脸庞,沾湿程明海胸前军衣。徐倩哀怨地轻声道:“这么快?……你这一走,我怎么办?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程明海轻轻拭去徐倩脸上泪水,柔声哄道:“别哭了,中国和德国远着呢!不会立刻就和他们真刀真枪拼命,我只是因为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后,要履行一个军人应尽的义务嘛!……乖,别再哭了,再哭可就不美了。这只是担心万一要马上出发,提前做一下准备嘛,又不一定我们部队就一定要奔赴战场。就是要上战场也不一定是现在。可能到了部队,还是一切依旧,下星期六就又可以回来了,到时候好好疼你还不可以吗?呵呵,这么漂亮的老婆,要是不疼,天理难容啊!” “骗人……谁漂亮了?自从嫁给你就变成是黄脸婆,丑八怪了。”徐倩破啼为笑,举起粉拳在程明海胸口打了几拳,只是力量轻的打不死蚊子,对程明海来说还赶不上挠痒痒。 “呵呵,不是漂亮老婆,是黄脸婆、丑八怪吗?西施貂禅这样的人居然是黄脸婆丑八怪,这倒是头一回听说。要这样我就喜欢黄脸婆、丑八怪,这样看在眼中顺心,想在心上舒心,搁在家里安心,出门在外放心,回到家里贴心……哈哈,跟我军帽上五角星一样,老婆是五星老婆。” 给程明海这么一插科打诨,离别的气氛给他赶的无影无踪。徐倩又好气又好笑继续打了程明海两拳:“贫嘴!谁是五星老婆了?我看应该是看在眼中闹心,想在心上伤心,搁在家里担心,出门在外费心,回到家里窝心,这样的五星老婆吧?” 当记者的徐倩,要是斗嘴也不会输给程明海。 程明海笑了会儿,见徐倩笑的很牵强,知道她并没有真的放心让自己到部队去,手轻轻抚摩着徐倩的头发,轻声道:“是不是后悔了?” “后悔什么?”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后悔嫁给军人做老婆啊。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要担惊受怕,害怕我出什么事情对不对?”程明海轻轻捧起徐倩俏脸,深情凝望着双美丽的眼睛,轻轻说道:“结婚前我跟你说过,这个世界有国家就会有战争,有战争也就不能没有军人。我加入军队,那是因为我深深热爱着我的祖国,愿意为这个国家奉献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军人,什么是他最光荣的?参加抵抗外敌侵略战争,这是一个军人最光荣的事情,因为他是为了国家千万妇女孩童安全,无数家园免遭战火焚毁而战。这样的战争,就是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作为军人,国家给予优厚的待遇就是希望他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而不是跟宋朝军队一样,拿着高薪却软弱无能。辉煌的汉唐离现在实在太遥远了,而宋、明又太软弱,现在好不容易国家强大起来,要是军队再与以前一样无能,这样的军队要他做甚?做军人妻子,就要有做出比普通人妻子更大牺牲的准备。承担比别人更多痛苦,忍受更多的寂寞。我当时不是问你,是否有这种准备吗?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参加战争,现在我再问一次,你是否愿意承受这些牺牲?”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结婚前我就说过能找到你是我的幸福,现在还是这句话。至于其他的,跟有一个真正男子汉做先生比起来,还算得了什么呢?”徐倩将脸贴在程明海胸前,感受自己男人宽广的胸膛,闻着透过军衣散发出来的男子汉的气息,听着那有力的心跳。作为军人妻子,忍受孤独寂寞是上苍注定的宿命,还有不知什么时候接到军队送上来的伤亡通知书这种可怕事情存在。和其他女人比起来,军人妻子岂是只多了一点点牺牲?只是这个丈夫所具有的男子汉气息深深吸引了徐倩,让她无可救药的被程明海所吸引,投入到他身边。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徐倩现在就深深体会到《玉楼春》中这位女子的离愁别恨是什么滋味了。 程明海拥着徐倩,嗅着她头发香味,一时什么也不想想,什么也不想说,只愿就这样到永远。“倩倩,我离开后你还是到娘家住吧,一个人住在这儿太寂寞。每个月薪水我会按时邮寄过来。” “我知道。至于薪水,用不着都寄过来。我自己也有收入,家里用不着那么多钱,你一个人在外面口袋里也应该留着点儿花花。” 程明海和徐倩的新房是一幢独门独户的两层楼。新房靠近俩人最喜欢的甘棠湖,就在湖边烟水亭旁边小巷中。这里的房主有不少是浔阳军分区和周围部队军官,为此浔阳市民管这里叫军人巷。程明海当兵这么多年了,家里用不着他负担什么,本人又没有什么不良癖好,每个月的薪水除了必须要用的外,都存了起来。与普通人相比,部队军官薪水还是很不错的,这些钱用来购买小洋楼自然不够,可要是买城市里一般的民居却绰绰有余。俩人世界,两层楼对他们来说很大了。除了厨房、客厅、卧室外,俩人还各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徐倩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爬在书桌上写稿子,或者看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金瓶梅》这种小说徐倩是不敢看的,看这样的淫秽小说自己岂不是变成坏女人了?就是参考也不能看!)。而程明海就是在家里,没事情的时候也喜欢看书,他看的除了中国古代各种兵书,就是西方兵家所著,两大书架里面摆满了如《唐李问对》、《太白阴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兵论》、《读史方舆纪要》、《战争论》、《制海权对1660年~1783年历史的影响》……等等,这些书徐倩看了就头晕,而程明海却看的津津有味,而徐倩所要看的书,程明海也兴趣缺缺,俩人自然需要各自拥有一间书房了。 新婚半年了,徐倩整天东奔西跑到处采访,而程明海一个星期只有不到一天在浔阳,其他时候都在永修云居山那边部队军营里,俩人都在自己新居的日子少的屈指可数。程明海不在的时候,徐倩一般晚上都是回娘家吃饭,收拾好后再回到属于自己的新家写点什么,徐倩离开程明海怀抱,默默走到搁在客厅中间的行李边,弯下腰拿起一袋行李。 “我送你到车站吧。” 程明海点点头,上前拿过其他行李,扭头对徐倩道:“好,走吧。”走出自己家,关上外面的院门,程明海转头依依不舍看了眼粉饰一新的小楼,这一次离开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从小巷缓步走过,隐隐从两旁楼房里传来女人的压抑住的哭泣声,不时有回来休息的军人全副武装从楼里出来,一张张女人面孔趴在窗户上看着离开家门的自己男人。虽然刚宣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