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起 – 风云
皇庇谢乩葱菹⒌木巳蔽渥按勇ダ锍隼矗徽耪排嗣婵着吭诖盎峡醋爬肟颐诺淖约耗腥恕K淙桓招剑斯嗬胫泄乖蹲藕埽骄慷樱ň讼镏凶〉囊月骄傥鳎>僖话慵叶及苍诟劭诟浇┮皇比滩换崧砩系秸匠∪ィ烧庑┳黾沂舻母约耗腥苏饷炊嗄炅耍僭趺此狄捕靡恍┚鲁J叮航饩稣秸囊柯骄3浅鱿制婕#蝗蛔约旱恼煞蛏险匠∈敲司龆ǖ氖虑椤4蛘桃廊说模约旱恼煞蚓捅疾ㄔ谧畋袅偎劳鱿叩牡胤健R敲娲缎Γ笊睦煞蛳蛩郎袂敖庋呐瞬皇欠枳印⑸窬。褪切睦镉衅渌腥耍谂卫瞎懒苏谩! 』鸪嫡驹诔悄希泳讼锍隼囱刈藕烦锹反颖弊叩降拙褪橇耍叩匠嫡咀疃嗖还敫鲂∈笔奔洹Q赝静皇庇幸欢佣痈呔俸炱觳渭佑涡械亩游檎癖鄹吆艨诤糯踊烦锹飞暇涡卸游槔镆郧嗄耆司佣啵切┣嗄暾呛炝肆常吆糁С终渭哟虻雇斯恼秸⒁笱铣驮斐稍对?37号灾难的罪犯、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重新建立起汉唐盛世让筲小之辈听到中国的名字就屁滚尿流之类的口号,沿街派发着传单,从年轻人脸上看不到对已经到来战争的恐惧,只有对袭击中国船只的同盟国义愤填膺,对中国参加大战欢欣鼓舞,对参加的这场战争,保有必胜信念——从解放战争到菲律宾之战,再到维护统一的漠北战争,哪一次新中国军队战败了?百战百胜的中国军队是天下无敌的,以前胜利了,这次同样也会胜利。口号中喊的最多的是主席万岁,虽然为了防止封建残余,任何人万岁这种充满了奴才味道的话语早就不兴喊了,可这次大家为憧憬中的胜利所鼓舞,对持强硬立场的国家主席自然是发自内心地喊出了多年未喊的这声万岁了。 当有军人背负行囊与游行队伍擦肩而过,队伍里总是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无数人眼睛投到军人身上,无数手臂向着军人挥舞。“好样的!”“加油啊!打倒德国佬!”“你们是无敌的,等待你们捷报频传!”“军人万岁!”……人们充满了希望朝军人高喊着,而匆匆赶路的军人也面带微笑,用挥手来对人们回礼,当然,军人的举动又引来了更高的欢呼。要不是知道这些军人在得知宣战后奔赴部队,相信游行人群一定会停下来邀请他们加入的。不过就是这样,浩荡的游行队伍,不停的面对侧面,朝游行人群挥手,这已经让军人们走的比平常慢多了。 程明海和徐倩在离开家四十五分钟后到了车站,售票处那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一眼望去人头涌涌——绝大多数都是戴着大檐帽的军人。有一身棕绿色军服的陆军,有一身白色的海军,还有除了黑色皮鞋从上到下都是天蓝色的空军,有战士,有军士,有军官,还有军校学员。除了首都举行的重大阅兵式,平常还真看不到这么多军种、这么多军衔的军人汇集到一起。看来这些人和程明海一样,都是在看到中国宣战的消息后,马上离开家门,赶回部队去。和其他人不同,售票处军人虽然看起来很多,可大家还是耐心的排队等候着,在外面还坐了不少看起来是这些军人的家属,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年轻俊俏的媳妇,也有幼稚可爱的孩童,大人站在外面拿着芭蕉扇,踮着脚看着买票的军人,不懂事的孩童围着行李绕着圈嬉笑跑着。 作为一八七零年建立的中国最早一条铁路——南浔铁路——终点站。四十年了,浔阳站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与其他省会城市,或者新建的火车站相比,浔阳站显得老态龙钟,陈旧破败了,当火车进站后,众多进出旅客将不大的浔阳站挤得拥挤不堪,对这样一个车站,旅客微词自然不会少。只是每当议会有人提出重新扩建时,总会有人提出它是中国最早的车站,很有纪念价值,每年吸引得外地游客不少,同时还上了小学课本,要是拆了如何跟后人交代为由反对任何改动议案,年复一年,其他城市火车车站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漂亮,只有浔阳站还在议员相互扯皮中继续衰败下去。 “你等在这里,我去买票。”程明海见售票处那里的军人一般没有带行李,找了棵大树将自己的东西放在树上,对徐倩交代道。 “知道了,小心点,钱别被小偷扒了去。”别的地方心细,可对钱方面却很马虎的程明海不是没有被小偷光顾过,连钱什么时候被偷他都不清楚,既然跟到了火车站,徐倩自然需要提醒一下。虽然看起来,今天这里不像是小偷活动的地方。 程明海笑着从上衣口袋取出一块钱,将口袋扣好,对徐倩笑道:“我知道,你等我一下好了。” 说完程明海朝售票处跑去。 看着程明海融入排列整齐等待买票的队伍中。徐倩将堆在地上的行李拢了拢,让它们就在自己脚尖,耐心等着程明海回来。七月的下午,没有空中没有一片云,火辣辣的太阳烤的地面炽热的烫脚,空气中没有一丝风,靠近湖边,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站在树荫下,与站在太阳底下没什么两样,还是一般热。刚才走动还没感到热,现在一站住了,徐倩很快就感到肌肤上起了细微的汗珠,人有些心烦意乱。徐倩有些后悔地想到,离开家的时候要是带上扇子就好了,现在可以扇扇,也不会热的这么难受。蹲下身翻了翻丈夫行李,里面除了又多又重的书本和笔记,就是毛巾、牙粉、肥皂、针线什么的,惟独没有扇子。 徐倩现在心情极为矛盾,她既希望程明海快点儿过来,又害怕他马上坐上火车走了,能在浔阳多留一刻也好,那样自己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就长一些,矛盾的心情让时间流逝的飞快。徐倩感觉还没过多少时间,买票去了的程明海就提着一个竹篮跑了回来。 有些脸红的程明海跑到徐倩身前,将竹篮递到徐倩面前,笑道:“回来了,这个给你!” “什么啊?……呀!大白桃!”徐倩接过竹篮,掀开上面改着的树叶,见里面是十来个桃子,轻叫了一声。 程明海轻松地说道:“都昌大白桃,刚才买好票见旁边有个老妇在贩卖桃子,我知道你喜欢吃这个,顺便就买来了,你带回家吃吧。” 徐倩心没来由的有些酸楚,眼睛发涩。自己没想到该为明海做什么事情,他却在买票赶着要回部队的时候还惦记着自己喜欢吃桃子,买了一篮送给自己。 程明海掏出怀表看了眼,合上表盖放入上衣口袋。看着眼眶发红的徐倩微笑着柔声说道:“火车是下午四点十五,还有半个小时。我看你就不用进站送我了,……这么大人了,眼泪汪汪的,看起来有多丢人?你还是拿着桃子回娘家吧,现在回去还好帮妈烧烧菜。永晋明天一大早要训练去了是吧?今天晚上给他搞几个好菜,代我跟他告下别吧。” 徐倩点了点头,看了眼地上的行李问道:“这么热的天,路上不带把扇子吗?” 程明海不以为然地轻松说道:“带什么扇子啊?穿着军装,手里摇着扇子很好看吗?” 徐倩想象一下,自己男人坐在火车上,穿着整齐的军装(结婚前程明海要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年四季都穿着军装,结婚后他只在家穿便装),风纪扣扣好,手里摇着芭蕉扇,这姿势好象真的不好看,一点儿也没有军人的威严了。可人家说女人是要风度不要温度,自己的男人为了所谓的威严,宁可热的中暑,也要穿戴整齐,衣冠楚楚纹丝不动坐着(徐倩相信自己的男人坐火车必然是双手放在锡盖处,腰挺着笔直,眼光直视正前方,因为就连在家里他也是如此。),这好象也太虐待自己了。 “可是天真的很热啊,这么热的天,火车多闷!要是不扇扇子,很容易中暑的。” “没关系,今年也不是很热,何况这东西习惯就好了。无非是热一点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部队战士训练起来,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三个钟头,动都不能动,还摇什么扇子?这事不用操心,我自己理会得的,倒是你,我不在时候要多注意身子啊。” 徐倩见如此也不再多说,将篮子递给程明海:“这桃子这么多,我也吃不完,还是你路上带几个吃吧。” 程明海摇了摇头,将地上的行李拣了起来。“不用了,你吃不完还有爸妈和永晋呢!就这样,我走了,别再送了,你也回去吧,我可不想见到自己夫人流眼泪……记着,要长记着给我写信啊!” 既然程明海说不想看到自己流眼泪,而徐倩也很清楚要是在车站看着他上火车,自己肯定不争气地要哭出声了,只能呆站在原地,看到程明海背着行囊,手中提着行李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徐倩自从出来后一直忍着的泪水终于流了下来。痴痴望了好久,听到火车汽笛一声长鸣,轰隆轰隆的声音由慢变快,渐渐连成一个音,消失在远方,车站一批送行的家眷出来了,又一批送行的家眷走了进去,徐倩黯然回过身,失魂落魄地朝娘家走去。 只有一个人,要是回到新家,看着程明海留下的那些东西,徐倩会因为寂寞而发疯的。参加游行的人们还没有散去,一阵阵口号从广场那边飘了过来,听起来都是熟悉的中国话,可什么意思徐倩也一点儿也不知道,仿佛这些话只是一个个距离自己很遥远,十分单调的音节。 “妈,我回来了……哟……家里是怎么啦?发生什么事情了?”徐倩一走进娘家房门就发觉屋里气氛不大对头,应该在厨房烧菜的母亲,现在正坐在饭桌旁的凳子上抹眼泪,父亲愠着脸在一旁吸闷烟,而自己的弟弟底着头站在旁边,脸上表情却是气呼呼的,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刘舜英见女儿回来了,连忙抹了把眼泪,站起来朝外面张望了一眼:“招弟,你怎么回来了?明海没来吗?……你这手里提着是什么?” 徐倩将竹篮交到母亲手里:“明海已经坐火车回部队了,这是他给大家买的桃子,等会儿我洗了大家一块儿吃吧……妈,什么事儿惹您不高兴?” “哎呀,还买桃子过来?又不是外人,这么客气干什么啊?”刘舜英将篮子接了过去。“明海不是明天早上才走吗?……又是因为宣战的事情?唉,这男人们咋总想着要打什么仗啊!” 刘舜英又想到了伤心事,眼泪一个劲儿朝下落。 徐倩将母亲扶到凳子前,让她坐下。“爸,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闷头抽烟的徐建国还没说话,刘舜英已经抢先开口了:“还不是你那宝贝弟弟?我算白养他这么大了,刚才你弟弟回家,竟然说什么要参军,上前线打德国人……这德国人是那么好打的吗?那么强大的法国都败给了德国,报上说一仗就死了十多万。俄罗斯利不利害?一下子让人家打死几十万!干什么不好,咋地非要参军去和德国打仗?招弟你说说看,你弟弟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到现在还不懂事?” 徐倩沉默了,自己的男人不也是知道中国宣战了,急吼吼朝部队赶,好象生怕自己被落下了? 徐永晋不服气地争辩道:“我的那些同学、朋友,不都响应政府号召,要参军到前线打敌人?姐夫跟我们说过,中国要强大,就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要勇于参加军队,为国家强盛上战场,杀敌人,不然搞什么军训?我们国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让任何人害怕的军队,国家的强大是战场打出来的,像宋朝那样,整天只想着自己吃饱肚子,最后还不是让元朝给灭了?军队一软弱,老百姓死了不知道有多少!连王林斌这样富贵人家独生子都为了国家强大参加了军队,难道我连他的觉悟都没有吗?” 对徐永晋来说,王林斌虽然算是他的朋友,可这人却有些让他瞧不起,他总觉得王林斌事事不如自己。要是王林斌在某方面超过徐永晋这就太刺激他的了。去年王林斌考上军校已经让徐永晋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在王林斌家里,见他和张浩天俩人已经勾起了徐永晋羡慕他们,同时郁闷自己。见俩人同时接到军校紧急让他们回去的电报,外面又传来激昂的口号声,迪迪、郭宝剑都说要参军,这让徐永晋再也忍受不住了。如果需要,徐永晋已经做好了像王林斌学习,以绝食或者离家出走威胁父母的思想准备。军训有什么成果不好说,徐永晋相信自己除了体能上了一个台阶外,独立生活能力也给锻炼出来了,当然,还有坚强。 刘舜英见儿子犟嘴,气呼呼不容质疑地大声道:“别人是别人,我们家就你这么一个男孩子,说什么我也不会同意你参军!……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傻儿子啊?一点也不知道体贴父母,早知如此还不如不把你生下来。”说到后面刘舜英一把鼻涕一把泪号啕大哭起来。 徐建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