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 作者:寂月皎皎(红袖添香一品红文vip2014-08-27完结)
“来,叫我皇叔,叫我五皇叔。五——皇——叔——”
“五皇叔!”
果听到有人换起,却绝不是鹦鹉。
许知捷回头,便看到了许思颜略显疲惫的俊秀面庞。
他笑道:“冷不丁听皇上唤我,还以为鹦鹉会说话了呢!”
许思颜揉着太阳穴,散漫地笑了笑,“让鹦鹉喊你五皇叔,不就是把朕当作鹦鹉么?”
许知捷忙笑道:“臣不敢,不敢!可能刚刚被那些大臣聒噪得犯晕了!何况方才正想着的也不是皇上。”
许思颜立时明白过来,“从悦?”
许知捷又看向被细细铁链栓住脚踝的鹦鹉,看它扑楞着翅膀扇出一阵灰尘,却始终飞不出方寸之地,慢慢道:“他被押回京城了吧?”
许思颜皱眉,“不错。昨日已经入京收监,一早便叫狱卒送上一封请罪书来。他自知罪孽深重,已经不求朕能宽恕,只求朕放过吉太妃。”
许知捷道:“举兵叛乱,谋刺君王,放哪朝哪代都是个死字。”
许思颜不语,却亦走到窗下,看那不得自由的绿鹦鹉。
廊下并无花木,冰冷的金砖严丝合缝地锁住地面,铺着红线毯。上品汉白玉雕成的围栏高倨于月台,可历千年而不风化、不龟裂。
栏杆下精雕的龙首一字排开,本是用于雨季排水,此时半沐于春日的阳光里,慵懒里透着威凛,怒睁圆目,似正欲择人而噬。
而这皇宫,的确可以随时噬人性命。
华美崔嵬的殿宇,丰丽博敞的楼榭,掩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野心和***,鲜血和泪水。
许知捷却指向正前方那浮雕云龙纹御路,笑道:“记得皇上七八岁上,和从悦下学回来,一路奔跑,差点冲上殿前御路。从悦发觉不对,忙从侧面跳了下去,想改从东面台阶上来。不想跳下时冲得急了,正砸落在其中一只汉白玉龙首上。那龙首历了许多年,竟被他砸断了,掉在地上碎做两半。”
许思颜却也记得,“嗯,他小时候比朕还顽劣,可每次闯了祸都特别害怕。有一次他跟朕提过,说吉太妃若知道,只怕又会伤心落泪。”
许知捷笑道:“皇上从小仁善,对从悦尤其体贴。跟过去发现从悦闯了祸,先帝闻得动静在殿内问时,你立刻说是你不小心将龙首撞断的,不关从悦事。其实那时臣正陪着先帝在武英殿闲聊,听得你们下学时的笑声,都已站在这扇窗边,早将前后动静看得一清二楚。皇上可记得当时先帝说了什么?”
许思颜沉吟,“好似说,是宫中排水管道年久失修,故而并未责备我们,只令工部召来大匠将所有龙首和管道整修了一遍。”
许知捷道:“后来皇上和我说,兄弟和睦,彼此谦让爱护,亦是大吴幸事。但他又觉吉太妃虽有一片慈母之心,但心胸气量未免狭窄了些,反将从悦教得束手束脚,过于庸碌寻常,所以的确有分开他们母子之心,不许吉太妃从中插手管教从悦之事。何况他们身份尴尬,引来流言纷纷,也于从悦不利。”
许思颜低叹,“物极必反。从悦大约那时候便已心存怨念了吧?越难分开,越难割舍。所以长成之后,他对吉太妃愈加牵念记挂,每次回京便赖着不肯离去,千方百计也要回吉太妃身边尽尽孝心。终究……听吉太妃的话做出这等谋逆之事来!”
许知捷便瞅向他,“于是……皇上打算将他以谋逆论处?”
真要交刑部议起罪来,这罪名能留个全尸已算法外施恩。
迷云深,万里腥风送鼓鼙(三)【6000】
更新时间:2014…3…2 0:44:50 本章字数:6431
许思颜顿了顿,才道:“朕已传他去了养性斋,在那里给他预备了一张舆图,标明了因他叛乱而陷入战火之中的城池和地域。”
许知捷眼睛一亮,“皇上这是打算网开一面?”
许思颜抱肩,如星黑眸明朗清澈。
“五皇叔与朕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唤起朕与从悦的兄弟之情,劝朕网开一面吗?”
许知捷忙一揖笑道:“皇上于世事人心洞若观烛,臣惭愧!泶”
许思颜不以为然地睨了他一眼,“五皇叔别刻意赞朕,若真能看透世事人心,便是从悦行差踏错,这天下也不至于混乱如斯吧?”
许知捷怔了怔,“皇上是指……慕容氏和德寿宫那位?臣也正想着呢,若从悦该死,那位又该如何处置?”
许思颜抚额,“五皇叔,你和皇后倒是心有灵犀,怎么连说的话儿都一模一样?铧”
正议论时,王达已执了拂尘上前躬身行礼。
许思颜立时转身,问道:“怎样了?”
王达禀道:“回皇上,桑夏已经被皇后带人抢下,受了伤,但已送往瑶光殿传太医调理,应该并无大碍。皇后又说德寿宫那些宫人居心不良,惯会挑拨离间,故而将上下宫人尽数撤换,无一幸免!”
许思颜眸中幽光一闪,“太后呢?她不拦么?”
王达道:“太后与皇后起了争执,然后……心疾发作,晕过去了。嗯,皇后娘娘说都是那些宫人挑拨的,才令太后心疾发作……”
许思颜不觉握紧拳,急问道:“可曾传太医?”
王达忙道:“传了。皇后令传最好的太医留在德寿宫,务要将太后娘娘救醒。临邛王妃也被皇后留在德寿宫侍病了。刚李公公正安排着,要另挑十六个可靠的宫人送德寿宫侍奉太后呢,这会儿只怕已有宫人遣过去了吧!”
许思颜这才点头道:“传朕旨意,德寿宫一应吃穿用度,比先前只许厚,不许薄,不准让太后受丝毫委屈。同时通知礼部,派人去诸庙行香祈祷,为太后禳病。”
“是!”
王达领命,忙退出殿去,唤心腹内侍去传旨。
许知捷在旁不觉摇头长叹道:“皇后真是不孝啊,不孝!”
许思颜横眉瞪他。
许知捷已抬袖一竖大拇指,悄声道:“干得漂亮!”
笑哈哈地转头去案几上取茶喝。
他素来行。事谨慎,很少在朝中竖敌,前儿为禁卫军之事公然在朝堂之上与慕容氏翻脸,若慕容太后再度掌权,多半会在背后使绊子算计。
他本是个使力不使心的,若终日卷入这些朝廷纷争中,也得日日算计防范,未必过得疲累。
如今皇后公然与太后决裂,且分明有着皇帝的暗中支持,必定不会给太后东山再起的机会。
——若太后东山再起,她萧木槿第一个会被剥皮噬骨。
许思颜亦走到案前喝着茶,浓黑长睫浅浅覆下,在眼底留下一片浅浅的阴影。
“她毕竟是母后……从此便让她待在母后该有的位置上,安心度过她尊贵闲适的下半辈子吧!朕真不明白,她为何这样看不穿。看朕的皇后,论武艺,论才识,论机变,哪样比不上太后?怎就不像她那样野心勃勃,处处都要插上一手?难不成她以为慕容家那几个侄子真能比朕更孝顺她?”
许知捷讥笑,“太后那几个侄子……如今已经没有一个能在她跟前尽孝了吧?”
两个死了,还有一个慕容继源被打发去相国寺为这场兵灾祝祷。
若广平侯兵败,暄赫一时的慕容氏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但慕容继源尚有机会回来当他最后的贵家公子;若广平侯有机会攻向京城,只怕许思颜第一个就拿他祭了旗。
已经这等你死我活的关头,再怎样仁善的心肠,终于也只能心硬似铁。
你敢要我的江山,我便敢用你的人头为我的江山献祭。
走上这条道,谁也没有回头路。
索取与回报,便变得如此的简单明了。
许知捷笑了两声,却见许思颜虽然唇角欠了欠,可眸光寂冷如蕴冰晶,便也笑不下去了。
换了谁被曾经的亲人一再算计,不论结局谁胜谁负,只怕都会笑不出来。
----------------你可知,这天下输赢,原无定数-----------------
门外,忽又传来宫人带了几分急促的回禀。
“回皇上,晋州紧急军报到!”
许思颜蓦地抬头,“取来!”
内侍连忙疾步奔入奉上时,许思颜坐回御案边,亦不要旁人动手,自己挑开火漆封口,取出其中军报凝神细看。
那军报足有好几页,密密麻麻的字迹,显然述得甚是详细。
许思颜一页页翻阅,眸色越来越幽暗,神情间已掩饰不住的震怒。
许知捷捧着茶盏坐在下首相陪,见状不由问道:“皇上,怎么了?”
许思颜从第一页开始又阅了一遍,眉峰锁得更紧。他将军报递给许知捷,自己走到窗边,遥遥看向西北方向。
天气极好,天空蓝得如一整块的碧蓝琉璃,衬着远近明黄或翠绿的琉璃瓦,明媚到近乎绮丽。天际有一抹流云淡淡,浅如轻雾,仿若随时能被清风吹得无影无踪。
大好河山,无限风光,在融融春光里安宁和谐得仿若一尘不染。
如此的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叫人怎能去联想彼方的烽火连天、血染黄沙?
他慢慢抬手,卸下玉冠,向着那流云浅淡处低垂下帝王高傲的头颅。
“朕的好将士!”
他微哑了嗓音,轻轻唤了一声,已是难掩的悲恸和伤感。
而许知捷刚只看了最初几句,本来闲适拈在手中的茶盏“砰”地磕落于案,眉峰已然锁紧。
他双手执住那军报,紧绷着脊背快速翻看着。
“这……这不可能!”
未及看完,他便已失声叫道:“是不是哪里弄错了?萧以靖怎么可能那么做!他难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果!”
“以他的见识谋略,怎么可能不知道?”
许思颜一掌拍于窗棂,惊得鹦鹉吱喳叫着拼命挥动翅膀,把锁住它的铁链拉得笔直,欲要挣脱而去。
凌。乱的风扑入窗内,撩动他散落的发,丝丝缕缕拂于通红的眼圈。
许知捷依然不可置信,“可吴蜀联手对付北狄,早已是多少年的传统!旁的不说,十九年前,若非吴兵相援,他们的国主萧寻,还有……”
他看了许思颜一眼,到底不敢说,当时被狄兵围困的,正是萧寻和许思颜生。母夏欢颜。
萧寻颇具谋略,文武全才,但吴国朝堂被慕容氏一手遮天之际,他并未趁机试图摆脱属国地位或抢夺吴国土地,固然有着夏后的原因,也和吴国曾救他们夫妻于危难有关。
如今萧寻虽已离去,萧以靖以继位不久,便敢如此忘恩负义?
许知捷禁不住又仔细看了一遍那军报。
没错,正是晋州卫指挥史庆南陌亲笔所写。
虽然出身行武,却还粗通文墨,表述得很是清楚。
萧以靖主动示好,愿意相助吴国退敌,并的确领了三万骑兵进入吴国地界,秘密驻扎于晋州以北的天泽池。
能被萧以靖挑选随在自己身边的兵马,即便说不出以一敌十,至少也是相当精悍的。
庆南陌得此强援,很是高兴,看狄兵刚刚夺了陵东县,正是立足未稳的时候,遂遣使与萧以靖商议,合击狄兵,夺回陵东。
至约定时间,庆南陌又派斥候再三与蜀兵确认,蜀兵的确已拔营至陵东附近,且是问得国主将亲自率兵从侧面相援,绝对万无一失,遂从正面攻城。
谁知陵东早已是空城一座,庆南陌领兵长。驱。直。入,正惊愕之时,四面喊杀声起,竟已身陷狄兵包围圈。
欲待退时,城门附近两侧屋脊丢下滚油柴火无数,熊熊大火不仅堵住了他们的前后退路,更将满城民居引燃。火趁风势,庆南陌四万兵马被困于火海之中,早有准备的狄兵明刀暗箭,令他们寸步难行,几乎束手待毙。
而萧以靖和他的三万精兵始终杳无踪影。
按斥候所探,蜀兵分明就在附近,却眼睁睁地看着火海和狄兵将庆南陌的兵马吞噬,背信忘义地袖手旁观……
更可能,不只是袖手旁观。
从主动举兵相援,到和庆南陌约定此次联手,从头到尾就是陷阱。
若庆南陌全军覆没,晋州所余残兵必定支持不住。一旦晋州被狄人拿下,江北门户洞。开,纵有盛从容勉力支撑,也再无险要地势可为屏障,江北大部肥沃土地将沦丧于狄人之手。
所幸者,盛从容居然及时领兵赶到,总算勉强破开一条血路,引庆南陌突围。
此时,庆南陌四万兵马,仅余五千不到。
大部分吴兵死于弓箭和屠刀之下,然后被大火烧得尸骨无存。
倚闾而盼的老母娇妻,稚弱儿女,连领回他们尸骨都不可能。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明早已灰飞烟灭,却还被亲人抱着一线希望期盼着,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期盼着,等待爱子或夫婿的归来……
该是何等残忍之事!
。
庆南陌的军报后,另有盛从容的陈述。
骠骑大将军盛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