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9






成很大威胁。还有个大官杨徽之还劝告柴荣,应该解除赵匡胤的禁军军职。 

柴宗训继位以后,虽韩通和赵匡胤两名大将同时掌管侍卫军,可军事大权主 

要归韩通掌管,当时韩通的儿子韩微劝他父亲铲除赵匡胤以除后患,而韩通 

并没听从,觉得赵匡胤在军中威信高,这样一来反而会失去军心。于是,这 

就促使赵匡胤集团日渐形成并最后采取了行动。 

     当时赵匡胤团结了一班“知兵法,善用兵法”的武将,也就是和杨光义、 

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延让、韩重斌、王政忠等结 

成义社的十兄弟。同时,他还有一支强大的劲旅作为后盾,还有他的弟弟赵 

匡义、 幕僚赵普、李处耘等一班不甘寂寞的人物的支持,于是,一个巨大 

阴谋渐渐形成并且付诸实施了。 

     公元960年,赵匡胤集团终于采取行动了。他们向朝廷谎报军情,说是 

契丹和北汉联合起来入侵周朝。当朝廷接到了这来自镇州、定州的“探报” 

后,宰相范质、王溥等便紧急召集人员商议,决定派遣赵匡胤统率宿卫诸将 

士北征。其实,所谓契丹入侵的谎报,仅仅是赵匡胤集团所采取的阴谋行动 

的第一个步骤。因为假借外族人入侵的威胁,赵匡胤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以“举足轻重”的姿态,在政治舞台上出现。同时,还因为周朝统治集团在 

开封有着牢固的势力,利用出征北伐,可以摆脱后周势力的束缚。更主要的 

是,可以选择一个有利的地点来集结自己的力量。另外抵御契丹侵略,赵匡 

胤便是以“民族保卫者”的身份出现,可以获得广泛的人民支持,这也正是 

当年郭威被拥立时的故技重演。 

     然而,事情也不那么顺利,京城里人多嘴杂耳目又多,赵匡胤行动的秘 

密有所泄露。大军临出发前,京城里策立新天子的流言传遍了各个角落,只 

有当时最高当局的朝廷还被蒙在鼓里。韩通的儿子韩微得知此信向父亲献 

计,要趁赵匡胤入朝辞行的机会,乘机将他杀掉,但韩通却极力阻止,使赵 

匡胤能够顺利地率领部队离都出发了。一场影响中国数百年历史的行动,拉 

开了它的序幕。 

     在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四周,环列着成千上万的营帐,西斜的日光 

照射在战旗上,放出异彩。众士兵各归各的队伍,分守营寨,纪津十分森严。 

这里也驻扎着赵匡胤所率领的北征队伍。 

     在大军刚到陈桥的时候,前军散骑指挥苗训就仰观天象,声称天空中出 

现了两个太阳,一个正在沉没,而另一个却正在升起。苗训并向站在自己旁 

边的楚昭辅解释说,那个正在沉没的太阳是当今幼帝,而那个正在上升的太 

阳便是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是,这话就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全军的 

将士都知道了这一上天传示下来的赵匡胤当做天子的讯息。 

     果然没过多久,江宁节度使高怀德就聚集了很多将士密谋说:“当今皇 

上年纪幼小,不很明事理,又没有贤臣在他左右辅助,我们这些人出生入死 

地去攻打敌人,驰骋沙场,就是立下汗马功劳,又有谁承认给予奖赏呢?我 

看还不如顺应天意、人意,先拥立我们的都点检做了天子,然后再去北征, 

各位将军认为这主意怎么样?”当时在场的各位将士早有同样的心思,听高 

怀德这一倡议,谁还会说不同意呢?大家齐声说:“就该这样,咱们一起商 

量个办法吧!”都押衙李处耘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还得同都点检的 

胞弟供奉官都知赵匡义商量一下才更好”。高怀德说:“对,对,对,应当 


… Page 22…

和他商量。”于是,大家就把赵匡义请来。赵匡义说道:“我哥哥赵匡胤向 

来以忠义闻名军内外,如果我们冒昧进言,他肯定不会答应,我们必须想出 

一个万全之策来,才不会遭到拒绝。”此时正好掌书记赵普到来,于是赵匡 

义又把众将的谋划告诉了赵普。赵普说道:“我也正是为了这件事而来的。 

现在下边各军营的兵士,都聚集在营门前,纷纷议论:都点检倘若不肯登基, 

那我们冲锋陷阵去厮杀,又是为了谁呢?哪还不如各自散去,回家种地过日 

子好呢?兵士如此说,民心就可以看出来了,只要我们一到汴京,大事便可 

成功。我们趁着今夜,这样,这样……准备起来。到时候,点检即使不同意, 

也没有办法了。”众将官听了赵普的话,齐声说好,便与赵匡义、赵普一同 

出来,整顿队伍,齐集了各营的将士,向大家宣布了所定的计划。一时军中 

欢声雷动,谁都愿意都点检早日做天子,大家好重新过上和平的生活。众将 

官准备完毕,一直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便一起来到赵匡胤的营帐门前,齐呼 

万岁。守门的侍卒连忙摇手禁止道:“都点检还未起床,大家不要惊扰。” 

众人一齐说道:“今天册立都点检为天子,你还不知道吗?”于是推举赵匡 

义出来,进入赵匡胤的营房,请都点检起身受贺。此时赵匡义便推开众人直 

接进入赵匡胤的军帐,正好赵匡胤刚刚醒来,赵匡义便把诸将的意思以及军 

士们归心的情形向他细细讲述一遍。赵匡胤说:“这样的事,怎么可以做呢? 

诸将贪图富贵,倒还可以理解,你是我的弟弟,怎么可以这样地让我陷于不 

忠、不义之地呢?”赵匡义说:“古代早有明训,‘老天爷给予你的好处, 

你不要,会反倒受害的’。现在军士们如此心归于你,都说都点检如果不做 

天子,我们就解散回家种地去了,如果兵士果真都散去了,没人守卫边关, 

哥哥你不是也同样有罪吗?请哥哥不要再有顾虑了。”赵匡胤还是有些犹豫 

不定,说:我出去再和众将官谈谈,再作打算。”说着赵匡胤走出营帐,只 

见众将官都聚在那里,军士们手拿兵刃围绕在四周,一齐高呼:三军无主, 

愿奉都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还没来得及说话,高怀德和石守信已手捧黄袍, 

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全军的将士一齐下拜,高呼万岁,声音震动内外。赵匡 

胤说道:“你们想要富贵,却使我背负了这不义的名声,况且此事重大,怎 

么可以仓促行事呢?”赵普道:“天命所向,人心归顺,明公如果再推让, 

反而上违天意,下失人心了。”赵匡胤说:“我受世宗大恩,现今世宗尸骨 

未寒,我就背叛他,天下人会怎样说我呢?”赵普道:“想要报世宗的恩, 

只要善待幼主和皇太后,使他们安享快乐,也就可以了。”匡胤还要说话, 

却已被请将拥上了马,不由分说,向汴京进发。赵匡胤拉住僵绳对诸将说: 

 “我有号令,你们若能遵从,我就回汴京,否则宁死也不回去。”诸将官齐 

声答道:“听令!”赵匡胤下令道:“太后和主上,我本应当忠心侍奉,你 

们不许冒犯。京内的大臣,过去都是我的同事,你们不许欺凌。朝廷的银库 

及平民人家,你们不许侵扰。听从我的话的,以后重赏,不听话,有违反纪 

律的,满门抄斩,决不宽容。”此时众将官再次表示了听从命令。赵匡胤这 

才整理队伍向汴京进发了。 

     此时京城里已经得到了消息,正赶上早朝的时候,满朝文武官员突然听 

到这个消息,都吓得相顾失色,不知所措。符太后对范质说道:“你们保举 

赵匡胤领兵退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呢?”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 

了。范质悄声地说道:“让我去劝说赵匡胤,用大义来劝导他,让他遵守做 

臣子的规矩。”符太后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含泪回到后宫。范质退朝出去, 

紧握右仆射王溥的手说:“仓猝之间派将领出征,才酿成了这样的事变,现 


… Page 23…

在可怎么办呢?”由于心里着急,用力过猛,竞把指甲掐入了王溥的肉里。 

这时候侍卫亲军副都指挥韩通从禁中跑出来,范质连忙问他有什么办法。韩 

通说道:“现在也没办法了,只有我去召集禁军,登楼守御:两位去请旨, 

向各蕃镇发出檄文,命令他们火速来保驾,你我赶快分头去做吧。迟了便来 

不及了。”说完,韩通骑马回头而去。 

     由于在禁城中有内应,赵匡胤的部队此时已经进入到禁城之中。韩通一 

看来不及招集禁军进行抵御,便从小道飞马向家中跑去。赵匡胤前军都校王 

彦升骑马在后急追。韩通跑入家门,正想关门,不料王彦升随后赶到,手起 

刀落,把韩通劈死在门内。随后王彦升杀死了韩通全家,然后才返身出来迎 

接赵匡胤。 

     赵匡胤领着大军,缓缓地从明德门鱼贯入城,命令将士一律归营,自己 

则退居到公署之中。不一会儿,军校罗彦攘推拥着范质、王溥等人到来。赵 

匡胤流着泪向众人说:“我受世宗的大恩,却被大军逼迫着到了这个地步, 

真是没有脸再去面对天地了。”范质等人正要答话,罗彦攘拔剑厉声说道: 

 “我们没有主公,今天已经推立都点检做天子了!有不从命的,就请先来试 

试我这把宝剑吧!”王溥害怕极了,首先跪倒在地,范质没有办法,见势头 

不好,也跟着跪倒在地。赵匡胤连忙走下台阶扶起两人,于是范质便诚惶诚 

恐地拜请赵匡胤到崇元殿去行禅代礼,赵匡胤就命令范质等人先走入朝,召 

集百官做好准备,范质等人领了令走了。 

     百官齐集,按班排定以后,石守信、王审琦等左右拥护着赵匡胤从容受 

禅,就算领了上天佛祖的认可。翰林承旨陶谷取出禅诏,由兵部待郎窦仪宣 

读。读诏完毕,宣徽使引领赵匡胤到北面拜受诏书,然后掖引赵匡胤登崇元 

殿、即皇帝位。经过陈桥兵变,赵匡胤终于心想事成,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成了宋朝开基的太祖皇帝。 

     赵匡胤虽然如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地方上的异己势力还是很强 

大,许多藩镇不肯臣服,一些周朝拥有重兵的老将或采取观望的态度,或直 

接起来抗命,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依旧是困难重重。 

     此时赵匡胤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便是如何巩固政权。在当时的形势 

下,对那些态度不明朗、脚踏两只船的政敌,实行监视和收买,为使政权迅 

速稳定,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至于那些公开起来反抗的,那就不得不用 

暴力杀死,清除他们。 

     首先直接起来反抗的强蕃是在潞州镇守8年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李 

筠原是后周的开国功臣,平日在蕃镇,他专门截留中央的税金,招集纠结一 

些亡命之徒,早有自己做王之心。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候,念他是养父郭威 

的旧臣,只好让他几分。如今却要他对出身低微的赵匡胤屈身称臣,那是绝 

对无办法做到的。终于在公元960年4月,李筠在潞州公开树起了反宋的旗 

帜。 

     赵匡胤首先命石守信、高怀德做前军,慕容延剑、王全斌率众由东路策 

应去征讨李筠。5月,两军在长平首次交锋,宋军大胜,杀死敌兵3000多人。 

这时赵匡胤的亲征军又从汴梁出发,过荥阳,渡黄河,穿太行,在同年6月 

进入泽州城下。在经过太行山的时候,由于山路险峻多石,大军无法通行, 

赵匡胤率先下马亲自搬运了几块大石,群臣和将士一看皇帝身先士卒,立时 

跟着执行清除石块的命令,将那嶙峋险恶的山径,立刻筑成了一条平坦的道 

路。这时,石守信的军马已在泽州南面击破李筠的主力,进逼泽州,李筠被 


… Page 24…

迫退入泽州城,据城固守。 

     正当赵匡胤率军征讨李筠的时候,又一名后周宿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 

起了反宋之心。于是李重进派亲吏翟守恂赶往潞州面见李筠,商议缔结同盟 

共同反宋。不想,这翟守恂原本和赵匡胤交情很好,竟偷偷跑到汴梁,将此 

事禀告了赵匡胤。于是,赵匡胤重赏了翟守恂,并派他返回扬州,设法延缓 

李重进的反抗行动,阻止西北两大势力的夹击。由于这一阴谋的得逞,使宋 

朝军队避免了在西北两线同时作战,使得赵匡胤从容集中力量,打垮了李筠 

的进攻,继而挥师南下,又粉碎了李重进的反抗。 

     征讨李筠、李重进这两次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