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康熙沉静地盯着太子,默然看了许久,颓然阖目,再睁眼时,目中现出些惆怅,再便是些空兀:“朕是你的阿玛!”只见胤礽垂下头,半晌才憋出了两个字:“儿子…。”
便这二字,让康熙忽觉胸痛不已,犹豫着是否要去着人取那苏合香丸,终究还是罢了,掀开袍角,立身而起,淡淡对一旁侍从道了句:“太子怀疾抱恙,朕即谕,着索额图前来德州侍疾。”再转向太子,又道:“你先安心将养,其余事体均待愈后再议。”
太子听着康熙要传索额图来,面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意。不想被康熙一眼瞧见,虽是深悉那笑意之后的内里,却只装做不知,唤入太医人等,略嘱咐了几句方才离去。
第二百零三章 风雷涌动 (十)
更新时间2009…11…28 21:09:10 字数:2196
这一日,行在之中,康熙唤了伴驾群臣一道游园,顺便考教二位阿哥文才书法。及至廊间,康熙一旁看着胤禛与胤祥挥毫,才稍露出几分笑意。胤禛的字原本笔锋刻意,颇为厚重,如今看着,倒是转圜间透出了些洒脱。胤祥的字也不错,上回教他用笔之道,他应很是用了些功夫。片刻,已成就两副条幅。
高士奇侍候圣驾几十年,自然看得出此时康熙心境甚佳,忙前趋两步,将残墨用布团吸了,与邢年一道将条幅平铺于案上,先看了四阿哥诗作,赞道:“端得好一首山池晚步。”轻轻吟诵,道:“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濛濛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啧啧叹过,又看十三阿哥的,莞尔,道:“四阿哥方才是一静,意境清幽,十三阿哥这边厢却是一动,志向可敬。”众人也看了,这回是却张英来凑趣,道:“确是如此,诸位来看十三阿哥的试马篇。”一顿,带了几分南音,诵道:“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听得当间那一句“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康熙笑意更浓,回顾群臣道:“眼下太子患疾,正须修养,朕躬自身,虽不欲服老,却也不成。朕此次有意让胤祥替朕去祭泰山,你们以为如何?”言罢,着意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位皇子,胤禛还是面上淡笑,并无半分异状。胤祥却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胤禛,又偷眼看了康熙,正巧对着康熙递过来的目光,登时面露赧色,倒引得康熙一哂,戏谑着追问了一句,道:“怎么,胤祥,你欲抗旨么?”听此言,胤祥再无怠慢,立时跪了,道:“儿臣恭领皇阿玛圣命。”康熙这才笑着让其起了。
众臣看在眼底,心中莫不震惊,前几日太子还巡视河工,怎么就突然患疾?众臣要探视,也都被婉拒,说是风寒,这已是出乎意外。方才皇帝又是唱得哪一出?自古封禅泰山,从来都是皇帝亲行,此番却让十三阿哥代行,其中的含义,怕是不简单。众人虽说心思万千,嘴上却只有附和的份儿。张英,曹寅自是最知详情的,相视一眼,眉间隐隐有几分忧色。高士奇却是一抹喜意拢于眉间,自知稍有失态,才暗自警醒收了得色。
康熙看着两幅字,细细品咂个中滋味,再看着身旁躬身侍立的二位皇子,恍神之间,又念及太子之种种,一时胸臆跌宕,命人取过湖笔,白宣,悬腕疾书,一挥而就一首五律,诗云:“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曹寅见了,忧色更重,连带胤禛胤祥两人也是面上一肃,双双跪了,道:“儿臣请皇阿玛圣训。”康熙神情似喜似悲,像是言谓二人,又像是自语,道:“人惟一心而已,起为念虑。念虑之正与不正,只在顷刻之间,表为情私有因,实为放纵,君子之不取也。”方说了两句感慨之辞,看着几人,跟着便又出了正经的训诫之言:“一念之微,静以存之,动则察之,必使俯仰无愧,方是实在功夫。此言虽非新,你二人却务必要好生体念。”见着胤禛与胤祥恭敬叩下领训,康熙微微颔首过后,这才留意到周遭众臣都是噤若寒蝉,于是自失的一笑,道:“朕不过是偶有所感,你们也不必拘着了。张英,曹寅,你二人常和江南士子唱和,字也都有名家风范,都来写上一幅。”张曹二人一时见康熙颜色和霁,忙应了。
正与此时,便见魏珠匆匆行来,在廊下站定了,似有要务通报的模样。高士奇也是眼尖,晓得康熙必是有事,便一旁张罗,笑着为张英与曹寅研墨,引得众人也围于两人身旁看着。
康熙自己踱开几步,来到魏珠面前,魏珠行了跪安之礼,低声道:“主子,太子爷又在大发脾气呢,主子可要去看看?”离开几步远,胤禛相觑胤祥一眼,心中也猜度着是否太子处又出了什么事,便见康熙紧了眉头,顿了顿,吩咐了众人自便。胤禛胤祥两人也不敢多问,更不及看康熙神色,只得随了大臣们留在廊内,心思却早不在字墨之间。
这厢,太子正发作着几个小太监,虽在病中,体力不济,却是个疾言忿色的样子。魏珠本就是个机灵的,亲见了这些天的变数,又受康熙指派,往太子处侍疾,两头都得是万分当心。这会子静业轩既出了事,魏珠哪敢耽搁,便忙赶了来报与康熙知道。若是魏珠自己看来,太子的这一通发作,真还算不上是个什么事,不过是一个太监晌午进药,见太子正沉睡着,搁了药去唤。没成想太子后就抱怨进了凉药,是奴才们有意怠慢,摔了碗不说,又叫传敬事房随行执事。可是在康熙面前,魏珠话到嘴边,看着康熙愈阴的脸色,言辞不由回转了两分,心中揣摩的更是随了唾沫一道咽下去,便只说是一干子奴才伺候不周,惹得太子动了肝火,似有碍身子将养。魏珠心里仔细想来,自邓昌达、何柱两人杖毙的杖毙,发落的发落,太子周遭的近侍内监也都被康熙更替去了大半,太子素日看着这些人不顺眼,加之病中又不得安睡,今日更是好睡中被人唤醒,连日郁郁,索性就着这会子戾气一并发作了出来。按照魏珠所想,太子必是这个因由无二了。
待康熙步辇到时,没让人通传,倒也没见着预想中的大动干戈,只见床榻下首处跪着一溜的小太监,胤礽却是微喘着靠在床头上,面上的红热还不曾褪,只是较前些时候见着的精神头略好些。见状,康熙微一迟疑,眉间峰棱略舒,直趋榻前。胤礽隐约觉有人至,回目门前,不想一抬首便与康熙四目相对,见是康熙亲至,既惊且急,忙要起身见礼之时,已被康熙拦下。
第二百零四章 风雷涌动 (十一)
更新时间2009…12…6 0:59:15 字数:3283
抬眼看了面前的康熙,太子仍有几分不太自在。“皇阿玛,儿臣……”胤礽还未出言,已被康熙抬手打断:“你的身子好些了?”这句听来颇为温和,并不像是问诘之意。胤礽稍宽下了心,仔细觑着康熙面色,小心答道:“谢皇阿玛垂问,儿臣已无大碍了。”见康熙并无开口的意思,又忙补着自责道:“的确是儿臣混帐,这些时日儿臣每日自省,忆及皇阿玛平素训导,愧悔不已,乞请皇阿玛……。”听至此,康熙只摆了摆手,听着太子每每如一的请罪之辞,虽是心中仍有不睦,然而眼下情形终究不忍再加训责,更多的,还是对眼前的这儿子存着几分希冀的意味。
康熙早先便听说太子居宫随性恣意,待下动辄责罚,这与之驭下严苛还不是同一档事儿。若言后者是刻薄寡恩,前者便是全无章法。不论是从心性,还是从行事上讲,都是甚欠妥当。念及此,康熙扫了眼跟前那些小太监,转而对胤礽言道:“你便就打杀了这些奴才,于你病中将养可有益处?”这一问,正挑着胤礽敏感之处,胤礽正思索着如何回话之间,又见康熙接着道,语意却是稍缓了些:“朕与你都可谓是为人上者,患了疾病有这许多人伺候,任意可供驱使,都还尚且不满差池之处。如这等太监,抑或是民间贫穷之人,如遇疾病,哪来的伺候之人?又有谁能供其驱使?即便有这气愤之处,又向谁去泻火?”太子只默然不语,康熙微叹,又道:“几年前,朕患腿痛之疾,数月腿脚难以着地,魏珠,顾问行他们几个有时搀扶着朕行走,朕虽说疼痛难挨,却并无迁怒与人之事。朕和你说这些,无非是要教你一个推己及人的道理。这些子奴才,虽说做的是伺候人的差使,又哪一个不是爹生娘养?”这一番推心话出,一侧随侍而立的邢年、魏珠等早已是领头跪下,放了声感恩颂扬。到了这份上,胤礽如何还能不知康熙训诫的用意,面有赧色,道:“儿臣知错,当谨记皇阿玛今次教导,涵仁以爱下。”
康熙闻言,尚算满意太子之言,先赦了那几个太监,俟后又安慰了胤礽两句,方出了静业轩。才出院门几步,便遥见着一侍卫飞奔而来……
康熙住了步子,魏珠见来得是名蓝翎侍卫,看着面孔又似不太熟,便上前几步,拦住来人,喝道:“不懂规矩么?仔细冲撞了圣驾。”那侍卫闻声跪倒在地,道:“奴才受马齐、佟国维二位大人之命,有要事奏禀主子。”康熙略一颔首,吩咐道:“近前来回话。”
侍卫这才稍稍近了几步,复又打了一千,从怀中递出一道白面封皮的折子,低声道:“主子,恭亲王爷前日薨了,这是恭王府递上的遗折。”康熙见了那白皮折子,听得前句,已是难过的身子一震,想及过往种种,几欲落泪,半晌,方喃喃道:“老五呵,你怎么就先朕而去了呢?”魏珠见了,预先从活计袋中将苏合香酒抄在手中备了,小心翼翼劝道:“恕奴才多嘴,主子节哀,便是恭王爷在,也不想主子如此伤情。”言罢,狠狠瞥了一眼那报事的侍卫。
侍卫心内也是委屈,碍于职分,却又不得不说,只是稍顿,又道:“主子容禀,裕亲王爷眼下也是重病在身,太医诊看过,也报了宗人府,内务府,说…。”康熙刚定了神,再闻后篇,更是心都揪在了一处,急道:“太医怎么说?”侍卫面色黯了,回道:“说是王爷寿数也便在这一月之间了。”“什么?”康熙腿脚一阵发软,差些便站立不住,幸亏魏珠机灵,急忙扶住了,将康熙搀扶至一旁的亭中,侍卫也被唬得不轻,心中直埋怨,准是自己走了背字儿,怎么干了这一趟报丧的差事?若是康熙有个三长两短,怕是自己的小命也就搁在此地了。
康熙坐了一发,稍定了定心神,想及一桩紧要事,这才又开口问道:“恭亲王之事皇太后可知晓?”侍卫垂头道:“皇太后凤体不豫,原本照马、佟二位中堂的意思,不想禀奏太后知晓,还指望等主子返京之后再做打算,只恭亲王去了之后,宫里便传扬开了,太后传了二位中堂回话,这才…。”康熙已蹙了眉头,冷冷对着侍卫道:“往后再遇着这种乱嚼舌头的奴才,打死了喂狗!”此言一出,内监们跪了满地,一片请罪之声。康熙面沉似水,却并不言语,挥手让众人都起身散了去,只留了魏珠一人,道:“去把四阿哥唤来,朕有话要吩咐他。”
这头胤禛听了传谕,丝毫不敢怠慢,便赶忙随了魏珠一道过来。待过得一刻到时,原处已见不着人,两人这才又往**去了,在回廊下追上康熙时,发觉康熙竟是斜倚着栏柱陷入深思中。胤禛虽少见皇父这般,但也由不得多想,只恭谨地打下千去,还不及等着叫起,便听得康熙这么一句:“你去,着阿山等预备下回銮事宜,告诉他们,朕定于本月二十九起驾还京。旁的未尽事宜,你且看着料理罢。”
胤禛闻言,蓦地一惊,圣驾今次南巡,大半是为着再度检视两淮河工,而到德州仅半月光景,便突然回銮,这实在令他觉得匪夷所思。他寻思了一遍晨间所见之事,但看康熙一脸的凝重,这又绝不像是在太子处置了气的模样。这事儿突兀非常,更找不着一丝直接诱因……。一路上胤禛虽然也曾旁敲侧击问着魏珠,魏珠却是一句话都不敢应着,着实是被前番康熙的发作给吓着了。
胤禛既不敢问,只得就势跪了,承旨道:“嗻,儿臣遵旨。”看康熙并无其他表示,胤禛略略想了想,又补道:“儿臣今早接到滚单,索额图奉旨侍疾,已至德州城外二百里处。儿臣请皇阿玛旨,是否着其先行待命,等圣驾到后一同返京?”
“不必了,着索额图尽速赶至。”康熙挥手打断,又吩咐道:“再有,太子病体虽然稍稍见好,然仍处疾恙,尚须调理,不宜舟车劳顿。朕已有旨意给他,着其先暂留此处。”
这回胤禛听了却是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