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牌湎仍萘舸舜Α!?br /> 这回胤禛听了却是有些愕然,听康熙如此决断,毋庸置疑,显然是三思过后的。他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太子患疾、改胤祥祭泰山这些,他是清楚内里的,但回銮这样的变数,不应当只是前事。
胤禛如是想着,正应了声欲退,却又被康熙叫住,抬眼看时,却是康熙递过来的一道白封折子。胤禛翻看了两行,大惊之下,又听得康熙将裕亲王之事也略带提及,不啻一场更大的震惊,直怔愣了,木然捧着折子,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
康熙见状,知胤禛与福全自幼来情分深厚,也不去计较这许多失态处,只更深锁了眉头,才要问话,方才注意到胤禛尚跪着,遂抬了抬手,缓言道:“你且起来说话。朕也是刚刚接到的折子,先说与你知道。二王之事,待回京再做计较罢。”见胤禛神思回转了,康熙又接着道:“朕还有另一事问你,那个同知,叫做方昀的,你看着如何?”这话听来,胤禛却是警醒了许多,凝神,斟酌着回道:“回皇阿玛话,儿臣知之不多,不敢妄议。只那日是儿臣与十三弟恰巧在行辕外遇着,照规矩才引了来面圣。若说旁的……,儿臣想着,他肯冒死谏言,许是为了上宪开罪,但也能称得上是个人品耿介;若论才干,儿臣实不知,固也不能道听途说,乱了圣听。”
康熙点了点头,道:“你断了他个耿介,朕是信的。陈鹏年的品行想来应是不差,待他方昀,自也无寻常官员的上下情弊。至于才干,德州处水路通衢要汇,方昀跟着陈鹏年多年整治下来,料也差不到哪去。这么着,朕把他交给李光地,同是筑堤疏引的差使,朕倒想再看看他。”
胤禛听得心头一跳,将方昀调了直隶,明里是用之长才,可还是藏了深意,康熙终究还是信不过太子,怕方昀留了德州,太子会对其报怨下手么?警醒于心思飘得远了,胤禛敛了心神,垂手而立,静静听着康熙吩咐后续之事。
五日之后,御舟内。
胤禛侍立在康熙身旁,默然伺候着笔墨。与来时不同,当下只闻初冬时节的寒瑟江风,间或晨暮水气的浸染,全无来时的春日暖阳,更无父子四人于诗文的对和之景。一路上,康熙照常批复着些奏本,但都是眉棱深蹙,甚少言语,仪驾除在梁家集等五处驻跸歇息之外,沿途府县无一登岸阅视,返程之速较来时快了二倍还不止。胤禛知道,若非为对外头彰显一个“稳”字,只怕更要再快上许多。而令胤禛深深忧心的是,裕亲王的病情是不是……这一年,已是暗潮迭生,风雷涌动,若是裕王再……他不敢再想下去,他似乎可以预见来日的风雨独行,而此刻他的心,正如案上那方龙砚内的徽墨一般,沉凝……。
第三卷终
小四多说两句:这一个月小四天天加班到半夜,周末亦然,实在很难抽时间写文。但是小四也不想就这么断了这本书,接下来的一卷是重头戏,小四目前不敢保证一定能按时更新,只能说尽量了,请大家谅解。
第二百零五章 惊变(一)
更新时间2009…12…13 15:20:19 字数:2373
正是康熙四十七年的一日午后,胤禛、胤祥两个正在临池的水榭里,赏着满池的菡萏绽莲盛放。
“哎,我说四哥,你这一池子荷花还真是不错,什么时候叫我府上的奴才上你这儿,跟高无庸讨教讨教?”
“高无庸那夯货有这能耐?你只管叫人去寻他,我倒要看他怎么跟你府上人去吹牛。绿荷消夏,那是造园子的规矩,这些都有名家定下的形制,你看这,众簇举一,芳华骤显却不突兀。这植莲也讲究个势,哪是混种了水里就能见着好的……?”
胤祥见胤禛如此说,笑着摇了摇头,自顾斜倚着栏柱朝下撒着鱼食,偶一抬头道:“我也就这么一说,真要赏园景儿,三哥,八哥,九哥的园子看着是富贵,那些什么太湖石,不老松,三步一亭,五步一廊的,可真不如上四哥你这儿,乐得清净安闲,是吧?
半晌,却不见胤禛答言,胤祥诧异着抬头一看,只见胤禛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扶栏,静观莲池默然不语,不由唤了声:“四哥?”“皇伯父在日,你倒是还能再得个去处。”胤禛问言,也不转身,只依旧凝神在池中央那株白色高莲上,淡淡应道。
自裕亲王福全薨逝之后,胤禛便时常如此,于今五年下来,稍好些,只方才那话又引动了情愫。这会胤祥见他又陷进沉思之中,知他准是又牵动了念想,便收了先前顽色,陪着略微默了会,思绪一转便岔了话题道:“四哥啊,你说你这池子里头,尽是种些白莲,是不是也忒素了些?我见御花园里头几色的都有,你既说有讲究,怎不仿精致了些?”被他惹的一笑,胤禛这才颇有些无奈,转身回道:“宫里头那是红、黄、青、紫各有所爱,我喜白莲,府里头的人自都随我,再说一色也纯净些,没的就招来你这句评断,你怎知道……”
话还未完,便见高无庸急急穿廊过来,禀道:“四爷,太子爷来了。”与胤祥相视一眼,胤禛便独自出了水榭。
房里,长案上摆着一部新印制的《清文鉴》,这边胤禛朝着太子深深一揖,笑道:“这《清文鉴》太子吩咐人送来即是,或是派人叫臣弟进宫去取,怎么亲自送来,倒叫臣弟不知如何谢恩了。”胤礽只笑笑,抬手免了胤禛的礼:“无妨,做哥哥的给弟弟送一趟书怎么就不行了?”说着,朝上一拱手,“这套《清文鉴》是皇阿玛亲自审定为序的,上谕赐在京诸王、皇子、大臣各一部,哥哥我这算也是承了圣命而来,公私两便。”一通寒暄毕,胤禛让了胤礽上座,又着人奉茶。举杯浅呷的间隙,胤禛回味着那句‘公私两便’,总觉今日这番小题大做的赐书之举有异,再看太子神色似有些苦恼,遂笑道:“太子屈尊过府,乃臣弟的荣幸,总是要恭聆训教的,无论公私,都是朝廷法度么。”太子一听,却是连连摆手,神情倒像是更苦了些:“四弟不是拿这话来埋汰我?还谈什么训教?今儿晨间就被皇阿玛考问住了,至今还是头绪全无,到现在我还脑仁子疼。再想不出辙儿来,只怕后晌皇阿玛处无法交代。”
从太子状似怨尤的叙述中看来,胤禛得知了太子这遭苦恼的因由。晨间在养心殿,张英递牌子进来,禀奏康熙言内阁、翰林院尽十二年编撰之功,《平定朔漠方略》告成,进呈御览。康熙大为欣喜,兴致上来,更传了笔墨要为此亲写序文。太子随侍在侧,亦是随张英一道进贺的,后见序文中有“朕授钺亲王大臣,问罪声讨大师克捷,未即殄除”一句,便出言相谏,说是可将当中的‘未即殄除’改了以昭扬天威,可康熙却以不实为由训斥了太子一通,闹得最后太子在张英面前大失了面子。胤禛听了,大约能猜到二人的心思:太子该是想借着福全失利这事做做大阿哥的文章,面上说给康熙的话是滴水不漏,底下,却是想翻旧账。而康熙这头,他却猜不准是不是康熙已然洞悉了太子的意图。然而,虽不知究竟康熙是为着什么具细因由申斥的太子,但起码,太子必是什么地方触着了康熙。
太子一通说完,端了茶盏就往唇边送,胤禛见有些冷场,才要接话,又听太子继而接道:“晌午,皇阿玛又叫陪着一道用膳,席间颜色倒是没晨时那般疾利,但又问起月前那事儿,我是再没的说辞了,你说,怎生不令人犯愁?”
胤禛看着太子,这话胤礽说的有些不明不白,倒也不知该如何开解,含糊道:“依臣弟的想头,皇阿玛许是一时的不豫,太子不必太过吃心。”太子原就是一脑门官司,此刻便更是蹙了眉头,道:“月前皇阿玛就说心神不宁,原本我以为约是阿玛上了岁数,晚间睡得不踏实,故而有此一说。不想,这几日,皇阿玛更是在意此事,几回唤了我去,直言最近定会出些大事,却又没个确实的说辞。”见胤禛听得仔细,太子轻叹了口气,接着道:“你是知道的,我是太子,有辅政之责,可哪桩事我不得做得慎之又慎?生怕违逆了皇阿玛的意思。可像这种无根无影的事儿,确叫我犯难。”许是觉得自己言辞稍有怨愆,便缓了一缓,轻咳一声,道:“今晨见了刑部呈上的折子,说是朱三太子被擒,我寻思着,皇阿玛所虑当是合着此事。自前朝覆灭,朱三太子一直杳无踪影,前明余孽不总是打着他的名头作乱?如今终于拿他归案,总是桩大喜讯。可皇阿玛跟前奏对,阿玛才听了几句,虽先有几分喜色,却又说不是他心中所悬之念。”摇摇头,终还是将那口怨气泄出:“当真是天心莫测呐。”胤禛听了也不言语,只淡笑着让了茶。
太子撂下茶杯,郁郁道:“老四,你倒是说说,如今河清海晏,还能出什么事?”胤禛见太子直盯着自己,便道:“若是谈佛,臣弟或许还能为二哥稍解忧愁,皇阿玛圣虑深远,岂是臣弟所能探知?二哥还是宽了心,皇阿玛许就是兴一致起了一说而已,隔上三五天,便也就不再提了。”胤礽手指轻叩案上,道:“四弟,不怕你笑,二哥今儿说句实心的话,若是猜不透阿玛所想,二哥我是没一日能安睡。”“哦”胤禛仔细看着面前的太子,确是眼窝都凹进了一圈,不禁道:“二哥何故如此?”太子自失的一笑,道:“适才我说皇阿玛天心难测,或许四弟还觉是我言语莽撞,可索相之事,难道不是明证?索额图,一等公爵,内大臣,伴君几十年,圣眷一时无二,下场又如何?一道旨意就索拿宗人府圈禁,多壮实的人,圈了不到半年,就死的不明不白!”听太子提起索额图,胤禛稍有一怔,稍看了左右,再无他人在,这才稍稍安了心。
第二百零六章 惊变 (二)
更新时间2009…12…19 20:02:00 字数:2107
看着太子,胤禛略有沉吟,方道:“恕臣弟多一句嘴,索公之事,已时过境迁,太子爷再提无益。”太子虽默然了一发,像是犹自介怀,并不停口,缓缓道:“原来身居九重之上,便可视苍生如刍狗,一言以兴之,一言以亡之。”言罢,眼望地上不语。胤禛也被说得有些恍神,陷入沉思之中。
康熙四十三年,太子德州重病,康熙唤了索额图前去侍疾,月余,待太子病愈返京之后不久,便下旨将索额图索拿宗人府,不光索额图身陷囹圄,便是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也一同拘了。着实令朝野之间一片哗然。旨意之中言及索额图之罪时颇有几分含糊其辞,指其致仕之后背后怨尤,议论国事,居心不轨,侍疾德州期间不守仪制,跃马至行宫中门而方下。
于胤禛而言,那道圣旨之中,最耐人寻味之语,却莫过“即此是尔应死”一句。索额图罪之一:致仕大臣谈论朝政。若这便是死罪,只怕致仕之人中没几个还能活着了。其罪之二:骑马至中门之事,也不过是细枝末节而已。以往索额图任内大臣时还有紫禁城骑马的恩遇,怎么到了行宫骑马便成了罪过?若此两款都不是索额图圈禁的理由,那么是什么让康熙如此光火呢?
此前,索额图在德州与皇太子“潜谋大事”的流言就曾传入胤禛耳中,原本以为不过是些并无实据之说,见了那一句,胤禛知康熙必是信了这一说辞。也只有这一桩,是真正要了索额图命的。胤禛琢磨着,将索额图处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康熙给太子的最明确的警示,也算是康熙权衡之下,仍旧选择了保住太子的无奈之举。只是,太子未必能体会康熙的这一片苦心。
记得也是四十三年夏,视德州之时,胤禛曾见过河道总督张鹏翮循例向康熙保荐官员时,把索额图家人名列其中的折子。当时康熙不过浅浅一笑,批了留中不发。待索额图圈禁,张鹏翮惶惶不可终日,急上了请罪折子,康熙的朱批明发竟是:“问尔本心,乃索额图走狗乎?”张鹏翮大惊之余,再上折,洋洋千言痛陈己罪,几乎把自己骂的狗血喷头,方才得恕,饶是如此,还是免不了降三级留任的处分。从这一处置中,不光胤禛,便是朝野上下所能得出的恐怕只有太子储位只怕有碍这一种结论。更而况,当年八月二十一日,康熙在上谕之中谈及与索额图素有来往者时,亦称“此事朕不追求自能完结”。在这“不能完结”其中,是否也包括揣揣不安的皇太子胤礽在内呢?
胤禛的推测,已与其时情形相差无几。只有一桩是胤禛所不知,却又是引出康熙对索额图的勃然大怒之事。工部尚书王鸿绪曾有一道密折上呈,密折之中参劾了太子随从人员在德州骗买女子之罪:关章京已买三女;革职官陈世安买女向皇太子谋起官;侍卫迈子买女多人,具体数目尚未查清;原任知州范博前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