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松毙牧恕飧瞿钔芬簧料郑范G只觉呼吸都显得艰难了起来,纵使骨肉之间,也是一朝君心相忌,便性命堪忧,无论康熙还是太子,这等地步恐是当日任谁也不曾料到的,胤礽尚且如此,又遑论旁的阿哥?自己与胤祥,不也是其中之一么,天家父子呵……。
胤禛一面想着,一面不由自主地走到了禁着胤祥的帐子旁,正晃神之间,有人在耳旁低低叫了一声:“四爷!”抬眼看去,却是康熙身边正当红的首领太监顾问行。诧异之间,顾问行朝帐子里努了努嘴,低了声道:“主子来看十三爷了。”闻言,胤禛是既喜又忧。康熙探望胤祥,无非心里还念着这个儿子,若是胤祥因此得释,那便是天大的好事;忧只忧胤祥的脾性太倔,又是这个当口上,就算当着君父之面,怕也是难有一句软话……。胤禛从袖笼之中拿出一只小锦囊,中有一方上好的玉石籽料,递了给顾问行,轻声道:“寻常小物件,你拿去玩罢。”顾问行接过,手指一碰,便知内里乾坤,接过揣入怀内,又打了个千谢赏,这才道:“方才主子传了太医,问了十三爷的病,奴才在一旁伺候着,听了几耳朵,太医说十三爷的病虽是不轻,但已有起色,四爷不必太担心。”凑近了两步,又道:“奴才看着主子今儿心绪不佳,四爷要不明儿再来?”胤禛知他是好意提醒,却是放心不下胤祥,便只摇了摇头。
帐内,胤祥正挣扎着要给康熙见礼,却被康熙挥手止了,示意其依旧躺了榻上,自己也坐于其身旁,看着胤祥腿上肿的老高的痈疮,不禁皱了眉头,道:“闻得你腿上生了痈疮,朕这里有些个放心不下,来看看。”
胤祥没料得康熙张口便是这话,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皇,皇阿玛……。”眼眶亦是一热。康熙见胤祥如此,也不由动了衷肠,轻咳了一声掩了,道:“使的都是什么药?听四阿哥回说,前些时候儿,你的高热还反复了阵子,现都发散了么?”
如此温煦之语,比之前些日子承受的雷霆之怒,让胤祥难免有恍若隔世之感,低了头,强自按捺了心内潮涌,待声气平了,方道:“谢皇阿玛关爱,是儿臣不济事,一点子小病就这么没出息。”
一时之间,父子两个都没有再言声。默了一阵,康熙突然有些烦躁,胤祥连句请罪的台面辞儿都没有?连着面上阴郁了,肃声道:“你到了如今,还是不打算同朕说实话?”
胤祥沉浸在之前的情绪之中,闻言,抬眼望了面沉似水的康熙,眸中满是痛色,想要张嘴说些什么,却是举辞为艰:“……,儿臣实无可说。”
康熙见状,更是平添了十分恼怒:“你!好,好,你可见是真本事了,到现时还如此庇护于他!他到底许了你什么?”
第二百二十九章 浑水 (十)
更新时间2010…5…30 17:45:25 字数:2023
康熙的语音未落,胤祥的脸已是一下子变得苍白,“二哥能许儿子什么?兄弟间再亲能亲过皇阿玛和儿子的父子之情?”胤祥像是在回答康熙,更像是自言自语:“皇阿玛……阿玛明鉴,儿子只知无愧自己的这副心肠。若要儿子无中生有,或者学那起子阴险小人落井下石,儿子是断断做不来的。”言及后句,胤祥已是复了平静。
看着胤祥的模样,康熙之怒更甚,起身在帐内快步走了两圈,声音也提了老高:“你意思,倒是朕无端冤了他,再逼着你陷害他不成!”声音时断时续,及了帐外,胤禛听得一阵心惊,暗为胤祥生急。
胤祥已跪了榻上,腿上传来一阵刺骨之痛,闻言喉中哽咽,却是咬了牙,道:“二哥是有错处,可儿子绝不信他有弑逆之心。皇阿玛疑心儿子与二哥有私党,当真疑的是儿子么?今日就是拼着皇阿玛降罪,儿子也要说句公道话,太子废黜,未必都是他自个儿的干系,二哥做了几十年的储君,眼见势大,不能见容于皇阿玛,才有夜帐示警之事。”胤祥稍一犹豫,接着道:“昔日武帝听信小人谗言,后方生了刘据谋反。史为今鉴啊,皇阿玛,而今二哥万般的不是,也未曾做下大逆之举,皇阿玛便不能容他一二么?”
康熙疾步到了胤祥身前,指尖快指到了胤祥脸上:“你混帐!朕可有半点对不住他胤礽的地方儿?他行的如此禽兽不为之事,到你嘴里竟成朕构陷与他不成?是朕逼的他谋反?弑君篡逆,在你看来竟是该当的了?朕当真是万幸了,今日还有命在这里听你的这番‘高论’,要教他进逼朕躬之日,怕不是你头一个效法?”胤祥此时不再言语,只是深深叩了头去。
康熙原还要再斥,突觉胸内一阵刺痛,几乎立足不定,半晌,缓了口气,才道:“朕是错看了你。”言罢,踉跄而出。胤祥头伏在榻上,榻间皮褥上已是一小摊水迹。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圣驾抵潞河驿,再有一日,便要抵京了。胤禛却是全然未有要松口气的样子,担着监守废太子的差使,又要照应胤祥,沿途忙得不行,人都清减了不少。晨间与胤禔一道看过了胤礽,胤礽早已是脱了形,约是前夜又喝多了酒,赤红着眼,状如同癫狂一般,挣得锁在颈上的铁链都铮铮做响。
见此情形,胤禔面露嘲讽之意,退后了两步,掩了口鼻,揶揄道:“胤礽,我劝你省点力气罢,省得后晌给自己个儿找不痛快。依着我看,这一根链子像是不够,当年锁索额图的时候不就用了九根?要不回头也给你再加上几根?”胤禛却是再看不下去,冷冷丢下一句:“大哥,便就二哥不是太子,也是你我兄弟,自家骨肉,至于如此相待?”胤禔被胤禛顶得一噎,恨恨道:“老四我可告诉你,胤礽是再无指望了,难不成你还想抱他的大腿么?方才皇阿玛有口谕,要在上驷院边上设毡帷,将胤礽囚于其内。上驷院是什么地界,你不会不知道罢。”胤禛只淡淡看了他一眼,道:“这儿憋屈的紧,小弟还有事,先告退了。”言罢便转身而去,胤禔被晾在当场,虽是心有邪火,却是苦于无处可发,最后寻了由头,把原本伺候胤礽的太监责了几十板子,才算罢休。
胤禛回到帐子,差点跟从内而出的一人撞了满怀。“高无庸?”胤禛正在烦闷之间,哪里还有一丝好声气?“急急慌慌的,还有点规矩没有?”来人正是府内总管太监,只见他扑通一声,跪于当地,嘴一咧,像是要哭出声来。胤禛的心随即便是一沉,再细细一打量高无庸,见他全身皂色装扮,所着料子也是麻织,腰间就系了一条布带,心愈发沉到了谷底,跌坐在团凳之上,喉间干涩之极:“出了什么事,说!”高无庸在地上重重叩了三个头,这才放出了悲音:“爷,大阿哥昨儿殁了。”这句说辞,击碎了胤禛最后一丝希冀,原本还想着,福晋最重礼,或者是哪家王府里的阿哥没了,这才让府内的人给服了大功,不想却是自家的嫡子弘晖。这些年,千当心,万留意,就是怕弘晖早夭,好容易熬过了八岁这道坎儿,想着约是站住了,随驾之前还许了弘晖要往回带几样玩意给他,没成想,眼下竟是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看着胤禛面色青白的吓人,高无庸跪着前行几步,一面哭,一面道:“是奴才们没用,奴才们没有照料好大阿哥。大阿哥前几日还在读书,这两日不知怎么就开始出痘。福晋禁了府里面的煎炒,自己日日在佛堂给大阿哥祈福。太医也守在府里,本来还有些见好,前儿又高热,到了昨日早间,就…。主子万要节哀啊,福晋这两日晕过去了几回,几位庶福晋也慌了手脚。府里面都等着主子回去拿主意。大阿哥的丧仪,都是八爷派人在帮着筹措……。”胤禛听得心如刀绞,久久不能做声,少倾,面上觉得冰凉一片,用手拭了,才发现早有两行清泪淌下。待自己稍稍平复了些,才暗哑着声问道:“珞蓉、弘昀、弘时他们可还好?”高无庸稍稍跪直了身子,道:“大格格,二阿哥、三阿哥都搬去了侧院,和后院隔开了,奴才专门寻了妥当的人伺候着,二阿哥这几日也停了书房。”胤禛默默点了点头,道:“你先回去,明儿我下晌就能回府。一应事体,待爷回去了再说。”高无庸又叩了头,这才辞出,留胤禛一人独坐帐内,想着过往的一幕幕,不由得又是悲从中来,胤禛紧紧地掐着腕上的佛珠,才念了两句《地藏经》,终究无力扼住胸腔中不断涌上的伤恸,眼眶早已浸润,压抑着才缓缓道出几字:“弘晖,芸娘…。”
第二百三十章 浑水 (十一)
更新时间2010…6…6 20:06:53 字数:2382
南书房值房里,只余了揆叙与年羹尧两人。康熙不日抵京,经筵的侍讲排值,少不得又要重新做一番轮选,借着此事,揆叙特特留了年羹尧最末。这会儿,揆叙一改对先头几人的肃色,不仅一脸的温煦笑意,还让年羹尧坐了他侧旁,道:“主子本是爱才之人,亮工又是青俊之士,今番选了御前,前程实不可限量啊。高江村那异数自不去说他,单是这由翰林而入馆阁,便也是本朝的成例。”
听了揆叙的话,年羹尧有些个把不准脉,只是谦道:“羹尧后进,资历甚为浅薄,往日有错处不周,也全赖老大人指点,便是如此,也难望前辈项背,如今这侍奉御前,羹尧头一桩虑的便是所学不精,怠慢了差使,怎么敢去望着那些?”这么些年的正牌子翰林做下来,年羹尧言语之间,已经颇显仕宦风范。
自打康熙四十三年同揆叙结了姻亲,揆叙对自己便是另眼相待,纳兰氏早亡,也是让人唏嘘,谁想揆叙又忙不迭的张罗了另一门觉罗氏的亲事,先是散馆朝考取了优异,这两年又连着派授了两年四川、广东乡试的正考官,未及而立之年,便在翰林中声名大彰,年羹尧本也自矜才学出众,揆叙虽诸般示好,拉拢的意味尽显,但他还是对这位亲家兼正管的助力,存了些感念之情的。只是今儿这话听来,好生教人犯起思量,以阁臣寄许自己,委实太过,可这又为的哪般?
揆叙只是一笑,全然是一副长者的语调:“亮工妄自菲薄了。同榜进士之中,属你进益最快,短短三四年下来,就做到这侍讲学士的位置,不单你那些同年,就连老夫,也都要自愧不如喽。”揆叙呵呵笑罢,才转正了两分容色,悠悠道,“老夫说给你的,可不全是看在为国抡才,老夫与你,究竟是搁着一层亲面儿,呵呵……你看,前头殁了的青岳(熊赐履字)、敦复(张英字),主子降旨厚恤,数十年来情分非常,哪一个不是这么着过来,进而登阁拜相的?你身上担着军功,且是正途的科班出身,就不是寻常可比的,又是皇上早年赞过的人,若是再肯用些心,将来进职内阁,侍从数年之后,放出去就是一省封疆,前程便在眼前,老夫这话说错了?”
一席话,说的字字在理,年羹尧文武俱有所成,听了揆叙这一番功名的撩拨,自然也是怦然心动,当下谢过。但转念回味下来,那个‘用心’却是含义颇深,虽说揆叙的意思明白了,可四阿哥这个正主儿,是不能不顾及的,料着揆叙今儿这一遭,总还有旁的意味,斟酌好字句,遂道:“羹尧前些年虽露着些小才,终究是少年心性,成了些微末之功,也是四爷抬举,并没什么本事,这往后……还要承大人的提点。”
年羹尧这话说的端得是滴水不漏,或是心念旧主,或是往揆叙这里靠,怎么体会都成,说罢,端然抚膝坐着,望向揆叙。揆叙自年羹尧目中瞧出两分诚恳,便是拈须而笑:“经筵讲的是义理学问,透着的可是经世之务,老夫想来,亮工当不是立志修书罢?”揆叙话锋一转,不经意道:“论到这个,呵呵,近些时候儿,季友(王鸿绪字)的《佩文韵府》可是慢了下来……不过,皇上也当未必有念着修书的空闲儿,朝务繁冗,但凡能理顺当了,办妥贴了,皇上都爱着那份儿才学贤德……”这后头的贤德,可是扯到八阿哥身上了,年羹尧不禁这么想着。
打值房出来,年羹尧一路念着揆叙之言,抚着朝珠一面心不自安,一面又对崇文门那边儿存了希冀,不自觉已到午门。京里的关于废太子的传言早已四散,八阿哥门前的车水马龙,碰上的太子素日亲信,一个个的脸上都是不自然,这都让年羹尧在暗暗纳罕之际,也由不得他不信,思度再三,终还是遣人备了一份礼,往八贝勒府送去了拜帖。
不过小半个时辰,门子送来一张禀帖,只短短几字,却将年羹尧生生惊出一身冷汗:“弘晖殁了?”想及刚送出的拜帖,当下心中便生出悔意。原说良禽择木而栖,寻思着转换门庭倒是没什么,可是凑在了小主子殇这个当口上,却是极不妥当。先且不论四爷那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