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更新时间2011…7…31 22:09:14 字数:2426
噶海图行宫东二里,土城圜丘正中校场处,康熙携了一众随扈皇子至此,又择出十数名善射侍卫相校,在场人等尽皆是一身轻革盔甲的戎装,两侧旌旗猎猎,饶是习射,却也端的是一番威仪赫赫。再观远处,箭靶上四矢在列,忽又闻一道箭矢破空之音,第五矢赫然中于红心处,即刻便传来周遭侍卫的一片颂圣之声。
三百步的箭靶,前头有十四阿哥胤祯五矢连中,十六、十七两个小阿哥也各中了三四矢,一干侍卫们择着眼前御前比试的机会,更是小心全中,鲜有落靶的,加上这一回圣驾亲试,又是满中的彩头,在场的皆是一片欢欣。当着康熙心情颇好,胤祯也识得趣儿,见此情景,一步跨近前去,由衷拱手赞服道:“皇阿玛亲征准逆时,儿臣年岁尚幼,不得随驾,可至今日再想,亦可窥皇阿玛当年神武之万一。”
康熙盔顶缨枪上坠着黑色獭尾,三寸长的流苏随风舞动,倒显着比往日更为清癯高健些,康熙意气风发地将弓矢交给身旁的一等侍卫拉锡,摆手含笑道,“朕是不济当年了。”转过身来,看了一眼这些个青俊少年,不无慨然道:“想我朝肇建基业于武功,尔等为宗室勋贵之后,又值英锐之年,宜善加锻炼,更当砥砺自省。凡勤习一事,则身增一艺,倘或荒疏湎于怠惰,则终必废弃,并无捷径可言。”
“嗻,奴才等谨遵圣训。”齐齐地一声立应,跟着就是打袖跪了一片。
一时康熙面上也稍见了疲色,留神康熙一招手,李德全赶忙趋腿儿过来,先伺候了一方温润巾子拭汗,又捧了黄绺马鞭递上来,这才躬了身子小声回道,“禀主子,顾问行前晌儿赶回来了,在行宫外头候旨呢。”
“回来的倒快,差使办的还利索?”
李德全见康熙执了鞭,更躬低了些身子,妥帖着替康熙略略松了护腕,仔细回道:“回主子话,奴才这头先问了,备着主子垂询。说是良主儿身子较前时稍好些了,只是心思重,气色弱些。后见着主子遣太医看视的谕,才谢了恩,又恭问圣躬安泰,很是顾念着皇上的意思,顾问行是惯会说话儿的,总归教良主儿安了心将养。还有三阿哥、四阿哥具首的请安折子,这次也交他一并带回,顾问行领了差使不敢怠慢,急赶回来的。”
“嗯,像个样子。就是几日间往返千里,一身骨头还不得折腾得散架了,教他去歇了罢。”康熙逢着心绪颇佳,一边走着,一边不由拿着李德全消遣起来,笑道:“倒是你这奴才,如今愈发会支使起人来,不介他一个乾清宫总管,倒成赍折跑腿儿的了。”
闻言,李德全面上乍一白,苦着脸,急忙分辨道,“主子这话可冤枉奴才了,赶上这样要紧的差使,就是奴才去也应当应份儿的,哪还有由着挑拣的规矩。再说,不是在主子身边伺候长的机灵人,奴才也不放心叫去……”
打上回勾连胤禟的事后,李德全无不处处加意,担着三分的小心,然顾问行这些年愈见圣眷,虽两人面上都还过得去,可不免总有碎嘴好事的人传出两人昔年争宠的事来,固然他此次并没有动这样的心思,可康熙这么一问,实是把他心中的忌讳全然惊了出来,着实骇了一跳。然他边说着,又愈发觉得不妥当,很端了心中的委屈,作势就要跪了当下,“求主子明鉴,奴才可半点儿没有挟嫌的意思。”
“朕不过随嘴一句,就招出你三句的冤枉来。”康熙看着好笑,鞭梢在李德全帽子上敲了一下儿,“左右你还是正管,使什么人办差朕才懒得过问。得了,你派人去把张廷玉叫来。”李德全如蒙大赦一般,才松匀乎气儿,又见康熙前头儿去了,忙追了两步,赶着康熙的步子,侧身儿请道,“呃,还请主子示下,张大人是传到这儿来,还是……”
“这会子就回行宫去罢,如今是愈发耐不得乏了。胤祯几个留他们在此松泛会子,不必随驾了。”
康熙自领了近身侍卫回驾,留了一众人在当地。胤祯因着适才一通乖巧话儿哄圣心大悦,这会子就连着自家也是舒畅的紧。况又不比康熙,不过一时心痒,徒为做个率范便罢,他正值血气方刚,且很是自矜这皇子中颇为出挑的骑射本事,自是兴味不减,又打侍卫手上夺了翎羽,扬弓搭箭,“嗖——嗖——”几发连射出去,一串干净利落地三矢连中,又激起一片叫好声。
当下招的十七阿哥胤礼也跃跃欲试,全身贯注地同手里比他人略矮些的弓矢较起真儿来,十五阿哥胤禑虽年岁长些,却自来的性子深沉,心里极恶这等哗众取宠的人前宣扬,面上只还碍着身份,略略谦了句‘弟弟惯是骑射劣等的’就闪了一边,冷眼瞧着场上人一番做态,总归是事不关己,咸淡由人的。不过却是苦了十六阿哥胤禄,甫一瞧着十七阿哥上手,就不由的好胜之心大起,可碍着同胞兄长胤禑斜递过来的一记眼风,无奈只得讪讪呆在一旁,生生憋屈的一跺脚,暗自发恨。
这几个小皇子倒还耐的住,单只是弘皙,先见了胤祯对康熙的奉承讨巧,就满心的不虞,如今再听了胤祯兴头儿一句“现下比不得御前施展不开,咱们一个个儿的手底下见真章,左右是活动开了,再校一番如何?”,引得侍卫们又是一通逊谢,内里气不过,不由地嗤诮一声:“君子斗智,小人斗力,逞的什么匹夫之勇!”
这一句竟是被左近的胤禑听见,投来若有若无的目光,弘皙身边一名侍卫倒是个见惯了风雨的,知晓这话没来由又要招出什么事儿来,这样儿的场合总很不妥当,当下也是紧张,不免背过身子,遮挡在人前,低声劝了他道,“二爷且耐耐,主子前儿还说‘虎负嵎,莫之敢撄’呢,奴才觉着,如今许要避讳轻重些儿,您就不置气了罢?”
这侍卫原是胤礽身边伺候的,因忠心机敏的紧,胤礽便将他指了弘皙这儿看顾着。弘皙打骨子里也是个愎戾之人,脾性上的这份执拗乖僻,很是随了乃父与那些个年长叔伯们,如何真能听得下什么劝。
再者,不提胤祯胤禩党同之事倒也罢了,如今提了,就更生出一重火头儿来:那日讲习课业文章,他用了一重《孟子》里的典,后来提及胤禩势大,胤礽因而就顺带感谓出一句‘虎负嵎,莫之敢撄’来,他本就极鄙夷自家阿玛手段不及,不该决绝的地方,狠辣失了仁心;该了断的地方,反又畏葸懦弱起来,不过碍着身份不敢讲。可这会子教一个门下奴才在自己身上一知半解指画说教,他哪里能耐得了、忍得住?
果不其然,才冷笑着听罢,弘皙便刻厉地斥了一句,“你知的什么轻重!”随即一把掀开他越步上前,一挑眉头,扬了声赞道:“说的是。十四叔端地好威风,真要是在三军阵前,谁敢撄其锋芒呵?”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多事之“秋” (四)
更新时间2011…8…9 13:50:02 字数:3205
待康熙回抵行宫时,张廷玉已候了寝殿门外,随后自有内侍引了他殿中等候,片时康熙更了常服出来,这方见礼如仪。张廷玉颇肖乃父(先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生得仪表轩昂,特是一副端方气宇,又显宽和,很得康熙爱见。
张英殁后,康熙时怀轸念,而至今岁五月间,连着张玉书也病逝热河,康熙对往昔老臣,更常怀寄往之思,对这些儒臣股肱之后,更是颇多殊眷垂问。而张廷玉还要不同些,本起自翰林馆中,又缘张氏家学,素以文风称著,学问是不消说的,就连奏对召答也无不妥帖。但他这十年的翰林检讨做下来,也算得上是稍显不得意了,在己卯一科的同年之中,他自不能同年羹尧的少年飞凤,封疆志得而比,却未免仕途上迟滞了些,这固然有其父趋避疑忌之虑,终于他所负才抱,也是有所不公。然这倒不妨他修养出一副沉稳性子来,宠辱不惊,赞他一句老成持重是绝不虚的。
康熙叫免了礼,又细看了一眼,这方不失和蔼道:“嗯,如今瞧着气色好多了,倒不比前些日子白弱了。塞外时气不比京里,日夜总是反复的厉害些,就朕身边的侍卫,头回随扈也难有适应的,且不说你这南方人的身子底儿了,朕倒是不该叫你出来这一趟儿。”
这话儿说的太过温煦了些儿,张廷玉也是不敢应承,心中亦是有些忐忑,当下一躬身谢道:“皇上言重了,臣实不敢当这话。说来,总是臣欠历练些儿,要真论起来还是南边儿少,在京里呆的年头儿长,只是还不惯这再往北边儿的气候了。”
康熙只当是没瞧见张廷玉露出的那点子局促,说话儿间,透着几分意态闲闲地道:“早些时候,朕瞧过揆叙着你代拟的制、诰,措辞尚觉洗练精粹,前时给李光地也看过,他评你一个古正风雅,朕看也不虚,如许年纪就能蕴下这么些笔意,敦复于子弟辈之范训极好,朕常言,单一个‘古大臣风‘就委实不错的。就这么着,回銮后便着你充任日讲起居注官,随朕身边罢。”
“臣以检讨遽升侍讲,这——”遽然之间入值南书房,骤成天子近臣,虽无侍讲之名,已然成就其实,突然之间虽说不得是惊喜交加,却任谁也总都是情不能堪的,稍有一怔,张廷玉便意识到有些不妥,掀袍跪了,叩谢道,“臣代父亲谢过皇上,只是皇上于臣的恩典太重,臣未免觉有些……有些勉力不能报。”
康熙闻言竟是一笑,“那你还记得,你所撰己丑科进士的制文上,臣职谓何啊?”
“……”张廷玉一时想不及康熙竟以此问他,似懵然般直道,“呃,不欺之谓忠,无伪之谓诚,古名臣忠与诚合,然后能守正不阿,独立不倚。”
“这就是了。”康熙看了眼门外,李德全望了康熙一眼,见此情状便躬身退在门侧,也不敢打搅,康熙知是太子到了,便只稍一颔首,朝张廷玉和声道,“好了,既是朕看重的你,也不须妄自菲薄,只记着这一条儿,立身有度,便有你报偿之日,你去罢。”
打这日往后,行宫里头张廷玉便时时奉召伴驾,或午晌前开篇经筵日讲,或一早儿的进个诗词唱和,特是逢着温达、李光地两个大学士觐见,康熙也不叫避,政事学问皆在一处听着。总归是在北巡之中,不须拘着如宫里一般的齐整规矩,然话虽如此说,究竟是很有些殊恩予他,是以外人瞧着,倒颇能觉出圣眷来,才不过三四十的年纪,他张廷玉非但就进退分寸上横竖挑不出错处儿,就起居行走,更也是俨然有了几分中堂的气度。
张廷玉固是审慎周全,人前从不多言一字,多作一色,然那心思却实在是个水晶玲珑剔透心,伴驾这些时日,便细细察觉出太子的异样来,心中暗自生疑。尽管在康熙面前假以辞色,矫意掩饰,然太子却似愈发地不得安宁,倒非是惶惴不安,只焦躁的意味更浓些。
时有奏对,才罢了午膳,又说起几桩要务来,只是康熙这头偶一提及噶礼,太子便不由自主地蹙了眉头,虽也跟着交口称赞,大略可见‘干吏能臣’的评断,但张廷玉分明可见,太子眼中的忿恚之情一闪即逝。康熙坐在交椅上,手边是看罢的请安折,并未瞧见这一幕,只淡淡对二人道:“噶礼对朕说,他是个孤臣,在山西尚不觉如此,一俟到了两江地界,分外孤独。万事掣肘不说,在京里还屡屡遭人诟病,隔着山川几千里,朕若不护他,只怕终有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一日。”
胤礽在旁听了,不禁暗哼一声,内里鄙夷的紧,口上只道:“这话未免过了些儿。他一个上宪,两江三省的官员总不至都和他作对,还连累着京官们惦记……再说,前头阿山、邵穆布不也处着好好的,怎么就是落着他一人是孤臣了?可见是在为人上头,极不得宜的。皇阿玛圣明烛照,又岂是能被舆情左右的,那前头的于成龙,不就是君臣相知的典范?”
太子这一番话,在张廷玉听来倒并非全是给噶礼上眼药,实在也是七分在理:朝中谁人不知,历来一干子满州大员里头,最数噶礼骄纵豪横又心思刻戾,非亲近之人难入其法眼自是理所当然,想来三省官员中见罪于其的人不在少数。噶礼在折子里头如此惺惺作态,不过就是百转逢迎卖忠之余,再试探一番皇帝的态度,赚得依仗凭借,以利他日的措置手段,如何不教人厌恶。江南地面骨鲠之士不少,却生要供着这么一尊佛,偏又还是个惯会工谄善谀的,来日若动起干戈,那不折腾个高低颠倒、鸡犬不宁绝不能完的。
“朕倒是能听出些恋主之情来。”见康熙撑着扶手欲起身,胤礽忙同张廷玉左右扶了,堪堪才咂摸出这句话味道些许不对,便同康熙深锐的目光撞了一处,一时心虚的紧,急忙垂了眼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