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猓皇恰班拧傲艘簧闱看幼旖羌烦鲆凰课⑿Α?滴趺挥新┕庑┬《鳎嫔纤涿挥斜硐郑墒窃谛睦铮蟀⒏缬质Я朔至恕?br /> 祖孙几人又谈了一些时候,待礼部和内务府的人安排好了法驾銮仪,便伺候着康熙和太皇太后同乘一辇,几位阿哥骑马随行,一路浩浩荡荡返京不提。
不几日,恭请太后视政事,裕亲王福全,上书房大臣佟国维维持着,康熙率领几位皇子,连同高士其,隆科多一行,往塞上而去。
在众皇子之中,太子和三阿哥喜静,一路都是乘着马车,大阿哥随武丹先行,胤禛骑马根在后面,人不高,却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煞是惹眼,得亏是在裕亲王的教导之下,胤禛现在马骑的着实不错,随行的侍卫兵士们看在眼里,心中也叫了一声“四爷了得。”
还有一个人,一直观察着胤禛,这日,他打马从后面跟上,与胤禛两个并辔而行,胤禛一看,此人头戴髹漆铁盔。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上竖一支灰色雕翎。后垂石青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纹饰,并缀以铜泡钉,身着全副金黄色铠甲,覆有虎头襞膝,护领、护肩、护腋、前胸后背、前挡、袖端上都绣有串珠绣的蛟龙和彩云,端得华贵。
再细看此人,竟只有十七八岁年纪,浓眉,高颧,额上的部分深深地压在盔下,眼睛细长,唇角才长出细细绒毛。原来竟是刚封的正黄旗都统隆科多,之前两人也只是在出发时打过几个照面,并没有说过话,而且胤禛心中对此人颇有几分忌惮。毕竟在野史中,正是此人帮助了胤禛取得了帝位,而且在正史上,也正是胤禛最后圈禁了这位所谓的“舅舅”。
隆科多在马上抱了抱手,道:“给四爷请安,奴才甲胄在身,不便行礼,四爷见谅。”
胤禛心中有些不快,此人甚是托大,虽然言语之中尚算恭谨,但是态度却很倨傲。但胤禛没说什么,只展颜一笑,也拱了拱手道:“舅舅客气了,若是在平常人家,应该是胤禛向舅舅行礼才对。”
隆科多微微一笑,竟没有稍微客气一下,便道:“四爷,奴才这次出来前,我姐姐,就是你额娘,让人特别从宫里传话来告诫我说,让我照应着四爷,说四爷年纪小,别磕着碰着。”
胤禛听罢,有些感动佟贵妃的关心之余,也不免好笑,怪不得隆科多一副不屑的样子,敢情把自己当成那种风吹雨打不得的公子哥。
胤禛也从佟贵妃处多少知道一点隆科多的事情,隆科多虽然是亲贵子弟,但落草就是二等侍卫,12岁时就开始跟着伯父佟国纲在大营中历练,迄今已经6年多了,虽未正式上过战场,也算是久经场面,兵器火器自是不在话下,自己的拳脚功夫在大营中也是极其了得,排兵布战更是省得。也算是贵胄子弟中的翘楚精英了,深得康熙的宠爱,几次出行,都把他带在身边,已充护卫,而且更是在最近加封满洲正黄旗统领,要知道,佟家被抬旗满洲镶黄旗也不过只有几年的工夫而已,这个封赏着实是异类了。所以隆科多尽管自称奴才,心中一定没有把胤禛放在眼里。
胤禛哈哈一乐,道:“皇额娘老是以为胤禛是长不大的孩子,胤禛现在虽然离舅舅还是天差地远,可是在同龄的宗室子弟中,胤禛也算是筋骨强健的了。”
隆科多看看胤禛,嘴角一咧,算了笑了一下,又道:“听说四爷上次在皇上南苑围猎时杀了一头猛虎?”
胤禛摆摆手,道:“胤禛哪有这等本事,那是皇阿玛打的老虎,都已经奄奄一息了,胤禛只是补了一铳而已。”
隆科多早就听其他侍卫们说过这个故事,此刻见胤禛居功而不傲,倒也心中多了几分喜爱,当下也不再说话,只摆了摆手,打马向中军奔去。
第三十四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
更新时间2006…8…17 22:59:00 字数:2183
路上足足走了十多天,康熙驻跸在达希喀布齐尔口。这一路,胤禛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几次隆科多要胤禛坐车,胤禛都不肯,到后来,两股都磨破了,钻心的痛,但随行的军士,侍卫们,包括隆科多自己都暗暗在心中赞了一句:“这位四爷,行。”
才到行营门口,就见几人跪排成一列,手中捧着洁白的哈达,静静地候着。看他们的服饰,胤禛可以确定他们是蒙古王爷和台吉,他们头戴困秋卷沿式染貂围帽,帽顶用青缎,底上加平金宝桐花,两边都有雪白的加饰貂尾。帽顶居中缝以帽章,以金为质,钻宝桐花纹,以贯宝石,其中两人镶十粒东珠,一人镶九珠,一人却镶十二珠。按清制,胤禛知道,四人中有两人是亲王,一位郡王,另一位他却猜不透了,因为按理而论,只有太子可以冠十二颗东珠,此人如此打扮,胤禛心中大是不解,难道此人不懂规矩,不知违例穿戴是君前失仪吗?几人都身穿绛蓝团龙对襟褂,领圈袖口加绣金辫。下绣五色彩水,周身绣宝桐花。经身边的侍卫指点,胤禛得知这几位分别是达什巴图尔亲王,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郡王和罗理,喀喇沁蒙古亲王鄂木布,还有一位连侍卫也不甚了解。
看到康熙的车辇走近,年长的达什巴图尔亲王跪行几步,来到辇前,大声用蒙古语说道:“伟大而尊敬的博格达汗,您是和煦的太阳,照耀蒙古各部的儿女,您是茫茫的沧海,我们都是涓涓细流,被您的博大吸引而源源不断奔向您,蒙古人是草原的雄鹰,您是栖息雄鹰的巍巍高山,所有的部族世世代代托博格达汗的庇佑,就像牛犊离不开母牛一般。”说完,便站起,躬身走到辇旁。
康熙早就从辇中走出,微笑地看着达什巴图尔亲王,亲王恭敬地把哈达挂在了康熙的颈上。康熙温声用蒙语答道:“称颂就不必了,满蒙一家,自我朝龙兴关外,蒙古各部族就一直追随太祖太宗,是和我满洲最亲近的兄弟,而且朕的祖母也是蒙族,咱们说到底都是一家人。朕知道你们几位汉语都讲得很好,朕一路上车马劳顿,身体有些不适,不能再劳神,诸位迁就一下朕,讲汉语如何?”
胤禛虽在一旁,却基本上什么都没听懂,只怪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蒙语,现在才深知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不过,看看旁边的几位兄弟,也是一脸的茫然,太子稍好一些,也就心安了一点。
康熙招手让几位王爷走到近旁,几人都先后恭敬地把哈达献上,只有那一个带着12粒东珠的王爷,脸上带着些倨傲的神色。
康熙像是也注意到了,便问达什巴图尔亲王道:“看那一位,朕有些面生,是哪个部落的台吉王爷?”
还没等达什巴图尔亲王回话,那人就抢着答道:“博格达汗,我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汗王,我叫葛尔丹。”
康熙略皱了下眉头,他太熟悉这个葛尔丹了,此人系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早年曾赴西藏当喇嘛。康熙九年,其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次年,葛尔丹自西藏返回,击败政敌,夺得准噶尔部辖权。十五年,噶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布乌巴什,次年击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汗,实力大增。随后又占据南疆,势力扩至天山南北。康熙十八年,*喇嘛赠以博硕克图汗称号。此后,此人一直暗通沙俄,屡有不臣之心,从不上表依顺朝廷,朝廷虽有封赏给他,令其为准噶尔部台吉郡王,可他却既未上表谢恩,也没有明言推辞,今日不知何故,他竟然也来到了这里,而且穿着服饰,大有不敬之意。
听到这个名字,胤禛心中也是一惊。他知道,此人也是一代枭雄,而且准噶尔部和大清一战不远矣。细看此人模样,就见他五短身材,面色黝黑,脖颈粗短,鼻如鹰隼,浓眉倒替,倒是一派彪悍豪迈风范,双腿略有些罗圈,一定是精于骑术的高手。
康熙轻笑一声,道:“真是有趣的紧,博硕克图汗王参拜博格达汗王,岂不有些委屈了尊驾?”
葛尔丹不由大为尴尬,其他几人也有些惶恐不安。冷场了了片刻,葛尔丹轻咳一声,道:“我是小汗王,您是大汗王,不同的,我拜见您,应当的。”
康熙嘴角一撇,缓缓走下车辇,众人急忙跟了上去。康熙转过身,对众蒙古王爷说道:“诸位王爷也是远道而来,都辛苦了,先回去歇息,朕今晚设宴款待诸位。”
几位蒙古王爷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跪安告辞,只有葛尔丹,在跪下时不似别人一般垂头公审,而是仰着头细细地打量着康熙,康熙心中大是不悦,但是仍旧什么都没说,转身向行营走去。众皇子,大臣和侍卫也紧跟而去。
来到营帐之中,康熙传来了高士其,一见高士其面,康熙便忍不住怒道:“朕看格尔丹就是狼子野心,居然在朕面前如此放肆,他哪里是来拜见,分明就是和朕示威来了。”
高士其小心地看着康熙的脸色,沉思了半晌,斟字酌句道:“臣以为,准噶尔确是当前国家心腹大患,但臣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皇上此次恐怕还需安抚葛尔丹方为上计。”
康熙脸上毫无表情,道:“江村何出此言?”
高士其不慌不忙,道:“皇上,臣略识医术,愿以医理为皇上解当局之事,准噶尔部为腠理之疾,尚未深至脏腑,而日下我朝又有台湾之患,譬如疥癣,虽未必有生命之虞,一旦发作,我必难以两顾。且目前台湾郑经去世,岛内政局不稳,正是一举拿下之时,而准噶尔蒙古外结罗刹,内交东西蒙古各部,尚需时日以做准备,不若现在厚待之,以稳其心,同时结交蒙古诸部,破其合纵之计。臣盼皇上外能早定台湾,而内安蒙古各部,使其牵制准嘎尔,则待我挥师北进,切断准噶尔西归之路,断其粮道,其不攻自破矣。”
第三十五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五)
更新时间2006…8…19 22:43:00 字数:2173
康熙听了高士奇的一番建议,先时一言不发,只在帐中踱步,片刻之后,康熙突然展颜一笑,道:“江村,好一番宏论,朕刚才不接你的话,是因为朕由你之说,又想到另外一层。”
高士奇躬了躬身,道:“臣请皇上圣训。”
康熙缓缓道:“朕所虑者,罗刹远胜于准噶尔部。其国之主彼德,虽年少而心高,不吝为当时奸雄,有狼吞周围之心,屡屡扰我东北边陲,又数度遣人以重金收买西蒙古,喀尔喀蒙古各部,同时勾结葛尔丹,企图裂我疆土,趁我有东南之患,以葛尔丹探之,我军若南顾,则它便联合葛尔丹东进,这一手不得不防。”
“皇上圣明烛照。”高士奇一脸的兴奋和钦佩:“臣殚精竭虑,才略有所得,而皇上于数步之间,便一语中的。”笑容还未褪去,高士奇又皱了皱眉头,道:“然而,以皇上所见,此三者间互相牵制,如长蛇之阵,击首则尾围,击尾则首围,击中则首位皆围,而就目前情势而言,又当首破台湾,然后西平葛尔丹,再定罗刹。臣愚钝,竟不知该如何才能不失先手了,不知皇上圣虑之下,如何破局呢?”
康熙笑笑,道:“江村,你其实刚才所言不差,朕现在最重要就是稳住葛尔丹,葛尔丹虽结交罗刹,却也似乎对其存有戒心,此番前来,无非试探而已,朕就重重地封他,同时以裕亲王,佟国纲率所部东驻喀尔喀蒙古,震慑罗刹,此一举可双得,使葛尔丹暂时只能安心做朕的蒙古藩王,同时能让朕腾出手来收拾台湾。”
高士奇郝颜一笑,道:“臣还真是个书生,与皇上相比,这策竟是不堪推敲的紧。”
康熙嘴角挂笑,道:“你忠心事主,在朕几欲发作之时,敢于直谏,很有文臣的风骨。”
高士奇连连称罪,但心中却似喝过蜜糖一般。
傍晚时分,康熙的大帐之中,分外热闹。四位阿哥侍立康熙左侧,高士奇次之,隆科多恭陪末座,几位蒙古番王贝勒盘膝坐于皇帝右侧。
帐中每人面前一个描金黑底漆花卉纹九件方攥盘,装有一味酿鸭子,一位烧黄麂,一味炙鹿尾,一味熏鸡白肚儿,一味醋熘黄花,一味罐儿鹌鹑,一味卤什件儿,一味什锦拼盘,一味时令鲜果。塞外的几位蒙古王爷,虽然平时也讲究,但总逃不过牛羊两味,目下见了这等佳肴,不免食指大动。
康熙举杯笑道:“几位,朕除了与葛尔丹是首次相遇以外,和剩下的诸位都是老相识了,不需客气,放量去用,朕让诸皇子为卿等把盏。”
几位藩王连忙起身端杯致意,口中皆陈:“祝博格达汗吉祥如意,万寿无疆。”
康熙笑着将手中的一杯酒一饮而净,挥手让四名皇子走到近旁,嘱咐道:“今日,你们几个阿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