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了道,“我如今是闲人一个,不过见天写几个字娱己娱人,跟家里待着,什么虽都瞧不见,可我好歹还能闻出些味儿来!你的人在背底下跟老十四图谋,什么‘我主子说,今日的大将军王,翌日的皇太子,都承我主子帮衬,必得听我主子几句话’这事儿你知道么?”又不待胤禟答他,径自将手中的狼毫摔进了笔洗中,指着胤禟骂道,“我倒看你敢说不知道?!我这地界儿福薄的很,不敢给你九爷添晦气。”
“八哥大病初愈,何苦来得这么大火气?”胤禟这会子心里已如明镜一般,自己这位八哥怕是心底犯了酸,微微一哂,只是走近了书案,随意坐在胤禩对面的圈椅上,自顾自掏出个白玉制的鼻烟壶,狠吸了两口才道,“八哥你听我说,我们也万没有瞒您的意思,就算将来十四弟能成事,弟弟几个也总是惟八哥马首是瞻的。”看看胤禩颜色缓了些,“再说了,有好些事儿,不是单听那起子下贱奴才嚼舌根子就做了准的,您就着这一方庭院,哪就能全跟明镜似的?西边儿富宁安也说老十四好你知道么,还有,皇阿玛没打算封老四的世子你知道么?八哥,听兄弟给您禀完了,您再骂我也不迟。”
后头一串话说得胤禩直打愣,自他大病之始,便每每在惊疑中度日,原以为以退为进的赌上一赌,能换得皇父几分垂怜,岂知父子嫌隙甚深,二人屡生龃龉,最近便又是一桩新的:康熙原觉得此前自己碍着忌讳,在胤禩病中强令他移京未免过分,特是遣人过府传谕,有‘尔疾初愈,思食何物可奏朕知,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于尔相宜否,故不敢送去’的话,可胤禩这般心思之下,听了又如何能知康熙真意,一来有心试探一番,二来也实在当不得那些个词句,当即赴宫门谢恩,又奏请皇父免用‘不敢’二字。岂料康熙见此大为不悦,见也不见他,当即便传谕诸皇子,申斥胤禩本性多疑,用心不正,没事儿找事儿地故生事端,胤禩只得再上一道谢罪折子,此事方才作罢。如此一来,父子之情已然到了这个份上,如何还能再有什么转寰的余地,他自知于这等求不可得的恩眷,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也息了这番心思。加之他身子本来就弱,又得了这一场重病,这些时日自暴自弃地闲居府中,他如何知道外头具细情形?
原本听了家人传回来的几句口信,心浮气躁地找胤禟问罪来的,可这会子被胤禟一顶,自家反倒先泄了气,想到此一节,胤禩不免开始自嘲起来,道,“我也知道,我如今是个彻底的破落户,也没指望挡着你们封王拜相的路,若你们还拿我当哥哥,就听我一句劝,眼下情势已是尽好了,那便见好就收。老十四如今掌着兵权,本就有人诸多眼热,蜚短流长,若还这么不知检点,真要出了事,你们后悔莫及!”说着,又深深看了胤禟一眼,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遭儿,道“我已然混到这步田地了,倒是也不惧再担些什么名声,就做个靶子也无妨,只要你们都好。可好歹有些事儿,人尽皆知了还瞒着我,到头来我竟不知道为谁担了罪名。你们可曾拿我搁眼里瞧了?”“八哥您想哪儿去了?没有的事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兄弟仨荣辱相依,进退与共,那顶帽子,不论最后落在谁头上,都是好的,您就不跟这儿争这一夕之长短了罢。”一袭话说的胤禟脸上变了色,心里头也置了气,起身在地上来回踱了两圈,转而又想想胤禩素来柔懦的性儿,就有这几句狠话,也不过是当牢骚发发罢了,当下站住了,语间也是少有的带了十分的诚挚道:“八哥,咱们兄弟几个,打小就投契的紧,八哥这些年,论才具,一直是我们当间的主心骨,您如今还须看的更深些才好。十四虽说是张致了些,可身边那帮奴才一味地逢迎,再背底下干些什么腌臜事,他也不定就都知道。”
第三百六十五章 风云渐起 (十一)
更新时间2012…12…17 16:10:46 字数:2204
胤禟的一番话,虽使得胤禩心气稍平,可胤禩稍一思忖之下,仍是盖不住满脸的忧色,两手搁袖里揣着,侧了身子过来,对他道,“我是替老十四担心,眼下看着是风光了,可担的责也大!你不是不知道,他那点子本事,平庸的紧,连你我都不及,皇阿玛派他去还能看重他什么,不过一个血气之勇,又兼个无私心杂虑。眼下皇阿玛圣虑惟在西宁战事,就该是他尽心的时候儿。再说,朝廷还没让他打仗呢,不过统个衔儿,单做些场面文章就已经左支右绌了,你不规劝倒罢了,还撺掇他起异心?”
胤禟却是打鼻腔里哼出一声来,阴着调子回他,“你道是我撺掇的么?就这,富宁安已然逢人便夸说他是好王子呢!那些个督抚封疆,粘上毛比猴儿都精,见老十四这回得了这么大恩典,怎会去得罪他,光是面儿上的往来,也得做足了功夫。还有地方上那些受他正管的官儿,不定怎么个百般献媚呢,况且,时移事易,如今的老十四,自己个儿心里头就没有份念想儿?我的好八哥,你可把人心瞧的忒简单了。”
“怎么?”胤禩原是做惯了甩手掌柜,如今更是不知究里,信口一问,倒又激地胤禟没个好声气,“他如今是大将军王,再不是从前。顺着他的话或许还能听听,逆着他的话许就能立时翻了脸去。我听何图说,他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姓张的瞎子来,几次进府给他算命,结果算出来是什么元武当权、贵不可言,当中还有九五的命数。这还不算完,在西宁人人皆知大将军王专好逢迎之人,乐听些奉承取悦的话。阿哥你是知道的,往日里何图在我们仨府里走动最多,最是亲信之人,客人如今连何图都亲近不得他,后来没法子,只得去找了几个秀给他刻了个碑,宣称民意呈了碑文上去,这方能见着他。”
见胤禩自顾沉默着也不说话,胤禟看出他心事,又哂笑一声,道,“招摇撞骗的神棍,不过讹他几两银子罢了,若没有人引见,他上哪儿知道这腌臜东西,他信你也信?”胤禩这方略回过神,问道,“你既知道这些做不得真,还说与他那些犯忌的话做什么,没得更让他信了这些东西。”
胤禟嘴上不说,回想以往,心里倒起了几分鄙夷,却也不点破,只是避而不答道,“比起他干的这些个没起子的事儿,我那还真是在帮衬他,哪里是撺掇他起异心,不过早做些预备罢了。我教何图往西宁军前效力,原也是图着为他襄赞一二,时常与他些好谏言的意思,谁想他却弃之不用。我不与他一般见识,又教传教士穆经远替他拉拢年羹尧,这总是不计前嫌罢,这当中的用心艰难,岂是说说就能体会得的?”
听到这里,胤禩不禁心中一动,皱了皱眉头,“年羹尧?他会听你们的?你可仔细着,万一不成……老四可是他正经的主子——”
“那也是皇上的奴才。当年老裕亲王还是噶礼的主子呢,可又怎么着了?”
“听着倒也有些道理……”
好容易待得胤禩点了点头,胤禟益发觉兴致上来,同他细细说起这得意之笔来,“年氏受揆叙深恩,既是翰林馆内的拔擢,又是联了两门好亲,算来跟咱们渊源也颇深,比起他本主那刻薄寡恩的性儿来,咱们总是待他好的。这人虽傲的紧,却也并非不识时务之人,当年满朝举荐八哥的时候,正逢着弘晖殁了,他不也能使法子输诚来着?如今老十四日渐水涨船高的,眼下正是个好时机,再者,我们不过与他结交一二,又不曾差他办事,广结善缘罢了,谁不乐见其成呵。实话说,我与督抚都多有往来,也不止他一个,你还怕他自己不惧事地捅出去?八哥你且宽心罢,年羹尧是个聪明人,断不是那等迂阔的书蠹。”
后头那句说的半真半假,显得他能耐极大,可胤禩这会子听着却有些惊疑不定,不过他倒也信着‘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篇,便也不怎么疑他作伪。只是他知道年羹尧有大才,文成武就,确是封疆中最得圣眷的,因而听得此事,也极赞成胤禟的作为,“那如今可怎么样了呢?”
胤禟微微一笑,更有几分自得道,“年希尧最爱些个术算、西洋机巧一类的玩意,穆经远就此与他兄长有交,这便让年希尧去引见,穆经远又是洋人,便宜的很。日前何图有寄信过来,说是二人已见着一面。”胤禩颔首,心内也觉得胤禟此番办的大好,不禁也有了笑模样,“嗯,那便可从长计议了。”又想起开头胤禟提的两句话,便扯了他问道,“你先头说的皇阿玛不愿给老四封世子,是怎么一回事?”
胤禟面上带出些喜色,压低了声儿道,“我这是打魏珠那儿听来的信儿,皇上有一日传了简王进去,说是要在年前给诚王、恒王封下世子,让宗人府预备。要说这世子排到了老五身上,就没理由跳过老四去。可老爷子只说是给老三、老五封,那就摆明了不给老四封,我估摸着,怕是老四有什么地方儿恶了他老人家的意罢。”
胤禩心里头一面许着胤禟神通广大,一面又猜度起乃父的心思来,好半晌,他似有所悟一般,倒抽了一口凉气,连拽着胤禟,不安地问道,“咝……你说,老四可有接大位的可能么?皇上不封他家弘时做世子,会不会是为他将来立太子预留个地步儿?”
胤禟先是教他这猜度惊着了一下儿,继而斩钉截铁地道,“绝不可能!”胤禟手下踅磨着鼻烟壶,深想了一发,也自摇了摇头,才望了胤禩叹道,“八哥你如今是怎么了,愈发地不经事儿,哪至于就这么草木皆兵的了?八哥你倒想想,若是老爷子真有这个心,起初那大将军让老四去当不就得了,还有老十四什么事儿?再说那个位置,论长,有老三在前,没他的份儿;论嫡,还有个正经嫡长的皇孙弘皙摆着;论贤,更不及八哥你;论圣眷,如今是老十四占着鳌头,你是没见老爷子如今怎么赏他东西的……再者说——”胤禟的眼中透出一丝阴冷,调子也沉了下去,“我现时费这么些功夫,也就是防着将来,他老四要人没人,要兵没兵,到时候就算真的是他,那‘是’也得‘不是’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风云渐起 (十二)
更新时间2012…12…24 16:32:50 字数:2222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朝廷诏授四川总督年羹尧为定西将军,出四川入藏;平逆将军宗室延信出青海,两路自拉里会剿,往定西藏,战事已然渐至明朗。距成都城千里之遥处,乃是西康的要隘打箭炉,打箭炉东即泸水,西依丹顶山,北至西宁,控扼川藏咽喉,又兼是茶马互市的商贸重镇,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此刻年羹尧的中军大帐正是设在此处。
打箭炉地方,四周雪峰环绕耸立,山势险峻,气候也是天寒多雨雪,年羹尧一身厚重的棉服端坐在帐中,笑吟吟地在炭火前暖着双手,过了好半晌,才抬头望向还站在舆图前仔细寻思的岳钟琪,看他那一刻不错眼的模样,年羹尧不禁摇了摇头,“这有什么琢磨不明白的?”宽长的帅案上铺着西南五省的山川地理图,上头朱笔墨点分别标注着驻军分布情形,但看岳钟琪的样子,却并非像是在琢磨兵力部署。况且以他眼下一个副将的职份,也不大能在年羹尧面前行这番参议之权。只见他两道浓眉深拧着,看似颇为犯难,忽闻年羹尧来问自己,岳钟琪面上一时间略带了些局促:“大帅远虑,钟琪体会不得……”
年、岳两家的渊源甚深,当日年羹尧为川抚之时,便与其父时任提督的岳昇龙意气相投,平日里公事上互相提携不算,便是在岳昇龙深陷参劾之时,也是由年羹尧一力在君前保荐,及至岳昇龙双目失明,任内所欠巨帑,还是年羹尧具私折向康熙奏恳情由,求允其代为偿还,为此事还得了在京的雍亲王好一通申斥。由此缘故,岳昇龙感念年羹尧之恩,乃令其子敬之如父;而年羹尧待岳钟琪,也更如自家子侄一般,公私两处总有多方谆诫。岳钟琪乃是将门虎子,天资聪颖,生的也是英伟不凡,行伍之间,颇是出类拔萃。在旁人面前,岳钟琪多少有些自持,未尝有令其真正心服者,只是在年羹尧这亦师亦父之人面前,方显得敬畏有加。
“那就先说你的事儿。你也知道,这次朝廷大军分兵进藏,延信大将军出青海,我出四川,两路合击以期会剿之功,可要不是你先把西线的里塘、巴塘给定了,我也没这么快就能到这打箭炉来。”年羹尧而今亲领兵事,一腔抱负正得彰显,在军中他平日的豪纵秉性便益发显了出来。待岳钟琪这样的小辈,从来都是不假辞色,何况二人又有私属之亲,说话间也就不须分毫的避讳,他用钎子拨了拨炭火,笑道,“你这次临机决断的好,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