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单膝跪地,将圣旨接下。
众人情绪颇高,又饮了几轮,此时时辰已晚,康熙双眼迷离,太子见状替康熙道了乏,几位蒙古王爷爷便趁势请辞跪了安,纷纷离帐,各自打马回营。高士其奉太子钧谕送葛尔丹。几位阿哥和隆科多也不敢吵着康熙,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候着。待众人离开营帐,约有一炷香的功夫,康熙突然双眼睁开,眼中精光四射,下令随身的侍卫巴图,德隆和玉恒传他的口谕,将达什巴图尔,和罗理,鄂木布三位王爷请回议事。
侍卫们领命而出,康熙驻足案边,陷入沉思,几位阿哥大气也不敢出,只在一边立着规矩。
此时,康熙回过了神,注意到帐外有隐约有一黑影,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便要李德全前去察看,不想却是几个时辰前受到康熙喝斥的小侍卫张玉祥。按李德全的说辞,张玉祥趴在地上,正哭得稀里哗啦,谁劝都不听,说自己是罪人,害主子失了颜面,丢了满人的威风。康熙不由得忍俊不禁,要李德全传张玉祥来见。
张玉祥一路跪走,进得帐内,拼命的以头抢地,头撞得“嘭嘭”响,哭道:“求主子赐奴才一死,奴才给主子丢人了。”
康熙见状,温言道:“你是我的侍卫,又不是姑娘家家的,看你那熊样,不就是输了一场吗?值得这样?男子汉,须有能输会赢,方显丈夫胸襟,这才配做我满洲勇士。像你这样的,只能赢不能输,安能成为将军之才?朕取你有上进之心,但不取你这哭哭啼啼的德行,朕去了你的花翎,你可服气?”
张玉祥听说要罚去花翎,心中更是难过,到底还是少年脾性,脸拉得很长,郁郁将自己的花翎拔下。
隆科多在一旁嘿嘿一笑道:“你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混进侍卫堆的,要是在我的帐下,就冲你这幅鸟样,我早就一顿军棍招呼过去了。主子便宜了你,你要想要回花翎,得懂得自己怎么修里子,才能给主子争面子。”
康熙听着隆科多一通“里子面子”的言论,早笑了出来,道:“隆科多这话,话虽糙了些,理却没错。你下去,好好地反省一下。”
张玉祥叩谢了康熙,转身离开。
胤禛和太子使了个眼色,双双跪在康熙面前道:“儿臣多谢皇阿玛成全。”
康熙点点头,道:“你们二人,此番也算菩萨心肠,很好。”
两人忙磕头谢过康熙,大阿哥见状,心中一阵愤愤。
第三十七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七)
更新时间2006…8…25 20:58:00 字数:2303
康熙让几个儿子聚拢在身边,道:“你们可知道朕为什么要召回那些蒙古王公?”
太子道:“皇阿玛心思,儿臣等几个不敢妄加猜度。”
康熙淡淡一笑,道:“不妄议,不揣测,这个心思倒是没错,只是,今天,朕允许你们兄弟几个猜上一次。”
大阿哥瞧瞧太子,看看胤祉和胤禛,踌躇了一下,道:“皇阿玛,三弟四弟年纪还小,儿臣以为,他们尚未国政知之甚少,是否等他们长大些个,再习政事呢?”
康熙面无表情,道:“朕8岁登基就开始临朝听政,三阿哥今年已经9岁,四阿哥年纪虽幼,却也有些见识,朕的儿子,决不能像前明的番王一样,做个太平的安乐王爷,你们几个,从现在开始起,不光要进学习武,而且要学习政事,朕也会寻机会派你们差事,不历练,怎么能以后成才,没有出息,莫说亲王,郡王,便是贝勒,朕也不会封你,若是没有长进,当心朕连你们现在的贝子爵位也撸了去。”
见康熙动了意气,几位阿哥纷纷跪地请罪。太子心中既兴奋,也觉少许失落,兴奋的是大阿哥又惹恼了皇帝,如此下去,大阿哥不可能再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忧的是,皇阿玛有意让其他兄弟也参习政务,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其他兄弟也可能对太和殿上的那张宝座产生觊觎之心。在他看来,最好就像是明朝一样,就让其他所有兄弟像废物一样的被养着,他才不在乎什么兄弟情深的鬼话,宝座只有一张,现在可以兄友弟恭,到时候肯定你死我活。
对于胤禛而言,这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参知政事,顺便近距离观察一下老爷子的帝王心术。他也明白,这种情况之下,太子和大阿哥之间必有一场龙争虎斗,他已经抱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虽然他目前还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但并不拒绝渔翁得利。
康熙哪里知道就在这一转眼间,面前的几个儿子都动了无数的心思。只是看着太子道:“胤礽,你先来说说看,朕准备如何处置眼下的状况?”
太子自六岁起酒杯康熙日夜呆在身边教诲,平日里更是被要求练习看折子,心中略一权衡,便答道:“儿臣以为,皇阿玛会结纳几位蒙古王公,以孤立葛尔丹,且这几位王公的属地皆在我与葛尔丹之间,如起战事,也可为我稍阻葛尔丹势头,而且,几位王公结纳葛尔丹,无非图利而已,我天朝物博,以利诱之,岂有不得之理。”
康熙听罢点点头,道:“大面上都没错,不枉你平时用心。胤禔,你也说说看。”
大阿哥猜度康熙的意思,应当是太子讲得还不完全,于是挖空心思要拾遗补缺,便答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太子所言虽不差,却也不尽然,儿臣觉得皇阿玛施恩的同时,也定然会面斥那些蒙古番王,以显我气势。儿臣观察,他们对葛尔丹颇有敬畏之心,然对我大清,也不敢公然违逆。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皇阿玛恩威并重,展我大清朝风范,必能使其明白只有恭顺我大清,才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康熙不置可否,接着问老三胤祉道:“你怎么想?”
胤祉完全没有想到康熙会真的问他,匆忙之间,思之不得,便只好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搪塞答道:“儿臣读圣贤,夫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于正,孰敢不正。’皇阿玛为天子,得政于天,是为正统,又行正直,便是那些奸邪小人,也耐不得皇阿玛何。君君臣臣,蒙古王公也应当懂得的,便是葛尔丹,也定然邪不胜正。”
康熙笑道:“仓促之间,能引经据典,已数不易了,但是还得想的在透彻些,典籍所载未必能用于实际政事,要活学而活用之。”
胤祉点头称诺。
康熙再转向胤禛,道:“胤禛,你师傅一直夸你有些见识,不妨说来听听,说错了,皇阿玛不怪你。”
胤禛心说“这哪里难得到我啊,想当初,公司里虽然不教帝王心术,却没有少进行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我就来个旧瓶装新酒。”面上却是一副为难的样子,道:“皇阿玛,儿臣惭愧,虽有些想头,却也还是听了太子和大哥的才略有所悟,且儿臣也不及三哥书读得好&;#61628;&;#61628;。”
康熙一摆手,道:“不打紧,今天只是我们父子几个闲聊而已,有什么想法,都但说无妨。”
胤禛一辑道:“儿臣献丑了,儿臣以为,八字以盖之,‘区别对待,各个击破’ 而已。”
康熙饶有兴趣地看着胤禛,道:“这话左右都有说辞,朕要听你自己解来。”
胤禛不急不缓道:“诚如太子和大哥所言,几位蒙古番王惧怕葛尔丹,所以才放下身架结交之,然他们各自情形心性又有所异同,儿臣席前听高士其讲到这几个人,便请教于高士其,得知达什巴图尔亲王最喜钱财牛羊,一直妄图垂涎土谢图部的草原,高士其言,可能葛尔丹会以此为饵,诱之,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和罗理年轻有为,不甘成为附属,却又部族属地规模都不大,有和葛尔丹互相利用之嫌,喀喇沁蒙古亲王鄂木布确是和我爱新觉罗渊源最深,儿臣于是席间特别留意了一下,看他于葛尔丹言词之间,频频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可能只是一时与其结交,又怕触怒皇阿玛,就像一居士,一辈子不吃肉,偶尔为之,生怕菩萨发觉一般。因此,高士其对儿臣说,对他们当因势利导,循利者,以利诱之,怀壮心者,以爵位土地授之,但同时调其离开原驻地,对于喀喇沁,安抚加警告定能奏效。”
康熙大笑,道:“好一个‘区别对待,各个击破’。虽然不是你自己之见,但能够言之友如此条理,实属难能。而且能观察入微,很好。你们兄弟几个,没有让朕失望,高士其这人也颇有心,是块上书房大臣的材料。”
胤禛暗自道,我无非就是说了些情景领导的最初级理论而已,值得这么惊讶?而且我总不能告诉你这些都是我想的吧,否则太子和大阿哥还不得天天像防贼一般防我,如此最好,大功让给高士其,我也有点汤喝。
第三十八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
更新时间2006…8…27 20:24:00 字数:2269
康熙听完几个儿子的见解,真是满心欢喜,赏给每个儿子一套文房四宝,便打发他们各自回帐休息。
待侍卫们将那几位蒙古番王带转了来,康熙果然是恩威兼施,使几个蒙古王爷胆战心惊之余又对圣上雨露遍洒感恩涕零。让葛尔丹费尽心机,花了十几万两黄金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合纵之策彻底消于无形。康熙又命高士其即时行令兵部,调关内清军十万八旗绿营兵移驻黑龙江,由黑龙江将军巴海统领,并令蒙古朱穆秦部发兵策应,以防罗刹,由传谕索伦部准备相应军需,声言“以防捕鹿人”。
胤禛听说这个消息,心中暗笑,没想到康熙居然还是发明行动暗号的奇才,只是以统共14万人对付“猎鹿人”,动静未免太大了吧。
同时,康熙一行人行至热河时,传谕授予已经在福建操练水师数月,枕戈待旦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右都督之衔,同谕命福建总督姚启圣兼督福建及两广兵马,以为驰援。以文华殿大学士李光地以钦差身份任随军参事,实授福建巡抚,督管粮草辎重。上谕中明书皇帝对收复台湾的殷切之心,期望能一战而全胜。
施琅当下不敢怠慢,日夜以继整军待发,终于一日,风向大转,尤利清军,施琅及李光地摆过了圣旨,率水师一路东进,郑克爽部纷纷溃败,即至6月22日,清军出奇兵乘涨潮期间悄然进逼澎湖,是役,施琅军俘敌船三十五艘,击沉焚毁敌船一百五十九艘,郑氏大小三十余员将领并一万二千余军士阵亡,一百余员将佐并5000余部众降清。施琅本人在战斗中右眼负重伤,而他效三国时期夏侯淳故事拔睛而啖,使敌众胆战心惊。至此,清军收复澎湖全岛直逼台湾本岛,郑氏失此屏障,人心大慌。冯锡范,刘国轩等纷纷力劝郑克爽降清,至九月,康熙收到降表,龙心大悦,特旨封施琅为靖海将军,赐靖海侯爵位,世袭罔替,为朝廷世守东南一隅,并特恩选施琅六子世骠入南书房为皇子伴读。
于此事,胤禛看得通透,选施琅的这个儿子进京伴读,说的好听是皇帝加恩施琅,可实质上,说明康熙还是不放心这个曾经郑成功的旧将,而今康朝的功臣,生怕又出了一个吴三桂,以伴读为名,留做质子才是真。不过,意外的收获是,施世骠,就是以后名镇京华的大清官施世纶的幼弟,此刻依圣命成了胤禛的伴读,倒是使胤禛有了机会结纳施世纶。不过胤禛等阿哥也沾了收复台湾的光。在康熙兴奋之余,决定普天大庆,所有授有爵位的宗室,一律当年赏发双份俸禄,胤禛因为有固山贝子的爵位,乘机做了一把小财主。
仿佛为了印证“福兮祸所依”的道理,没过几个月,就传来罗刹袭我边境,杀我边民的消息,康熙震怒之下,以黑龙江将军巴海,宁古塔都统萨布素统军反击,同时,以年仅十二岁的大阿哥前往,学习军事。胤禛倒是有点同情起大阿哥,虽然这是历练和挣军功的好路子,但是把半大的孩子丢去冰天雪地,也确实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也是在这一年,胤禛的又一名政敌,十阿哥胤俄出世,胤禛直觉告诉他,今后的日子,越来越精彩了。
次年,胤禛在南书房与施世骠相伴已有时日,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却十分谈得来,且胤禛从施世骠口中得知,因施琅功,施世纶得到封荫,出任江苏泰州知州,不日即将上京陛见领旨,此时的施世纶已经是福建有名的才子,刚正博学,胤禛当下大喜过望,要世骠引见。遂安排在施世纶见过皇上之后,几人想办法相见。但国家有法度,阿哥不得结交外臣。胤禛稍有些犯难,可是立刻他就有了主意,还是老方法,请裕亲王出面。裕亲王与施琅相熟多年,以他出面相邀,不难请到施世纶,而胤禛更是裕亲王府的常客,这也是他唯一能自由出宫走动的地方。这些年来,裕亲王着实地疼爱胤禛,几乎也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只要胤禛开口,没有不成的。
这日,胤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