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昀矗G淄踝攀档靥郯范G,几乎也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只要胤禛开口,没有不成的。
这日,胤禛早早来到了裕亲王府,见过了王爷和福晋,便和施世骠一起等着世纶的出现。胤禛心中存着多样心思,一是好奇,二是仰慕,一直听说施世纶样貌奇丑无比,有“十不全”一说,二是受了后代“施公案”的影响,着实想瞧瞧这位清代的“施青天”到底有几斤几两。
这一等就是几个时辰,好不容易,门外传来拜帖,施世纶终于到了,世骠马上迎出门外,裕亲王福全和胤禛在堂上安坐等候。片刻之后,胤禛就见世骠引一人,上得堂来。此人身着雪雁补服,官服很新,头顶青金石顶子,定是世纶无疑。论恩荫,他也算是异数,除了皇室宗亲,一般勋臣,恩荫不过五品,世纶已经算是超迁了。来得面前,施世纶恭谨地伏地请安,口称“奴才”,胤禛知道,就在前不久,康熙为施琅一家都抬了汉军镶黄旗,算是裕亲王正经的旗下人,待到施世纶一抬脸,还真是眼歪,手卷,足跛,门偏,还好胤禛有了心理准备,否则还真得吓一跳,胤禛心想,这位仁兄,算是长得对不起观众了。福全也从未见过施世纶,看到他这幅尊容,竟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施世纶闻声正色道:“王爷以为世纶样貌丑吗?世纶倒是认为,人面兽心,方为可恶耳。若世纶模样,虽兽面人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裕亲王倒是被施世纶这话闹了个大红脸,连忙道:“世纶你多心了,奔往不是这个意思。今日本王请你来,一是给你接风洗尘,你阿玛是本王的好朋友,照汉人的规矩,按私你算是本王的世兄,二则现在你一家也入了汉军镶黄旗,本王兼着镶黄旗的都统,依照咱满洲的规矩,你在赴任以前,也应该来我府上点个卯。再有就是引见皇四子给你认识,他一直听世骠提到你,对你也算仰慕已久,这些天,一直缠着我给他安排,这下,算是也趁了他的心了。”
施世纶又是一辑,道:“王爷这话,奴才不敢受。”
此言一出,福全的脸当场就挂不住了,胤禛见状,连忙打圆场问道:“文贤,此话怎讲?”
第三十九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
更新时间2006…8…29 22:08:00 字数:2308
施世纶挺身道:“王爷于国语(满语)比奴才懂得多,王爷现在是镶黄旗昂邦,对于圣上为什么改额真为昂邦,王爷一定知道,且世祖皇帝今上多次告诫,皇子王公不得私自结交外臣,奴才一家在旗,但却还是外臣,蒙王爷和四爷抬爱,相邀奴才到府一聚,奴才铭感五内却也不免惶惶,生怕给王爷和四爷带来日后麻烦。”
福全听罢脸色更是难堪,冷冷地说了一句道:“就算今天是你老子来,恐怕也不敢对本王说这些个。”
听了施世纶关于额真和昂邦的议论,胤禛才恍然大悟。在满语中,额真有旗主的意思,而昂邦则是统管大臣之意,这实际上是康熙要所有人明白,八旗都是皇帝的属下,即便身份高贵如亲王,也不再享有旗主的权利,而是作为皇上的臣子替皇上统管旗务而已,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施世纶的含义就是我不是你裕亲王的奴才,而是皇上的臣子,所以我不问私,而向公。依此来看,这个施世纶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奉行君子不党的方略,不怕得罪权贵,以胆略来看,必为能臣。
胤禛对裕亲王笑笑,道:“伯父,看来外界传言不虚啊,侄儿着实服了这个施世纶,有如此风骨,伯父您刚才试探之下,果不其然吧?”
裕亲王明白胤禛这是给他找台阶下,便勉强笑道:“也罢,和你这小猢狲一般见识,传出去还不丢死本王的脸了。”
施世纶一抱拳,道:“多谢王爷,四爷体恤,世纶这便告辞了。”
胤禛见施世纶抬脚便走,不由得脱口急道:“十不全,且慢?”
一言既出,胤禛也意识到了自己居然情急之下,把施世纶的绰号叫了出来,最初这个绰号还是从世骠这里听来的,因为施世纶的长相,可谓“五行不全”,诸多缺陷,便被好事之人以此绰号取乐,胤禛当下不由得红了脸,施世骠也颇觉尴尬,裕亲王更是捂了袖子在笑。
施世纶倒是镇定,回过身来,问道:“四爷有何见教?”
胤禛心中更是佩服,此人荣辱不惊,高量雅致,当下更加有了结交的念头,便道:“对不住,胤禛年幼不懂事,刚才不该如此,万望文贤见谅。”
施世纶还是一幅平静的样貌,道:“四爷不必挂怀。”
胤禛道:“裕亲王和胤禛不是存心结纳,只是一直以来,胤禛都和令弟相伴,听到诸多关于文贤的佳话,此番得文贤进京,才有幸与文贤相见,一见之下,更是佩服,祖宗规矩,胤禛也不敢违背,只是若再有机会,还请文贤不吝赐教一二。”
施世纶见胤禛说得诚恳,有没有什么违例之处,便也不好拒绝,且皇子虚心求教自己,那是天大的面子,再加上世骠的成分,便不再一味推唐,回道:“四爷客气了,若有机会,世纶毕当尽力。”
胤禛得此一诺,已然十分高兴,他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最起码自己以后已经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进一步与施世纶论交。
这一场晚宴就在这种氛围之中以施世纶的匆匆离去而草草收场。
接着的一段日子,胤禛随扈康熙首次南巡,于太子一道天天被康熙带在身边,时时教导,并得高士其传授四子之书,康熙也常常抽查两位皇子的功课,康熙还常常告诫说要于读书之间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胤禛被弄到不胜其烦,却又不得不时时小心。南巡之中,康熙亦传旨复了索额图内大臣之职,一并也撤了对明珠的处分,太子闻讯十分欣喜,胤禛却并不看好这个结果。
及至南巡归来,康熙愈发喜欢胤禛,赏赐日隆,仅次于太子,太子虽不说什么,却也十分不悦,胤禛看出太子心思,便让佟贵妃代言推辞,以其他阿哥都没有得到赏赐,自己没有特殊功劳,不应得此赏赐为由,请康熙收回赏赐,一方面解了太子的顾虑,又使得康熙心中更是喜爱胤禛的友爱谦让,康熙虽然以后再赏赐时,不再给与特别待遇,但却格外的看重于他,并在顾八代以外,加派张英,熊赐履教授胤禛理学。
还有一件事让胤禛真的感受到康熙的看重。有一次,康熙巡游塞上,因听说四阿哥身子不爽,就只带了太子与大阿哥,离京一日便接报说胤禛染了痢疾,康熙当即下令返京探视,十日之中,每日都要到胤禛的住所察看胤禛的病情,甚至对太医院的每一份医案都亲自过目,直到胤禛身体状况好转才再度启程,此举让胤禛也大为感动,他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现代人,无非借了胤禛的躯壳而已,康熙对自己而言仅仅是君王,甚至是要防备和斗法的对象,而丝毫没有任何其他的感情因素掺杂其中,而这一回,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康熙的亲情,让胤禛的心中有了一些软弱,也有了一些不安。
同样也是在这一年,胤禛的生母乌雅氏被封为德妃,以胤禛看来,这多多少少是因为胤禛目前的圣眷正隆,而且佟贵妃也一直在康熙面前进言,为乌雅氏撞木钟,康熙便顺水推舟,算是对乌雅氏做了一个补偿。封赏的旨意一下,佟贵妃便忙了起来,因为这事,佟贵妃特地在自己的宫设宴款待了乌雅氏,乌雅氏看着桌上碓的琳琅满目的精致吃食,瞧着自己的儿子胤禛恭谨地给自己行礼,一时也是悲喜交加,只是眼泪扑哧扑哧地落下来。
胤禛见状,连忙从怀中取出帕子,站起身来走到乌雅氏近旁,温声道:“额娘,今天是您大喜的日子,是什么事使您难过了?可是儿臣做错了什么?”
佟贵妃也在一旁半是劝慰半是调侃道:“是啊,妹妹,禛儿说得是,这么好的消息,连本宫也着实为你高兴呢,怎么反倒哭了?这不晓得的人,还以为是姐姐欺负你了呢?”
乌雅氏连忙起身裣衽谢罪道:“是奴婢不省事,给姐姐添麻烦了。”
佟贵妃忙笑道:“大家一家人,快别这么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胤禛在一旁躬身肃立,站着规矩。
乌雅氏叹了一口气,道:“禛儿有出息,所以皇上上了这个妃的名分,奴婢自是高兴,只是想到祚儿,奴婢便忧心了来。”
第四十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
更新时间2006…9…1 15:48:00 字数:2137
“六阿哥怎么了?”佟贵妃关切地问道。
“祚儿打小就身子骨单薄,总是生病,太医天天围着他转,今年都六岁了,还是整天离不开药罐子,奴婢这个做娘的,怎能不忧心呢?而且祚儿也不像禛儿这么聪明,进学之后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所以皇上几乎就没有正眼瞧过他。”乌雅氏有些哀怨地说道。
佟贵妃也跟着叹了口气,康熙的后宫之中,虽然嫔妃不是很多,但也有大大小小几十位,能得皇上雨露者更少,若是有了子嗣,才能有一点希望,否则皇上殡天之后,如果没有恩旨,就只能移居偏宫,太监们都是黑心窝子,冷菜剩炙的,根本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对于那些有子嗣的,新皇帝往往都会开恩,特旨这些先皇的嫔妃搬出宫去和自己的儿子同府居住,如是儿子出息,封了王哪怕贝勒贝子,不吝是就算是有了以后的保障,所以哪个嫔妃不是眼巴巴地指望着自己的儿子出息。像德妃乌雅氏的儿子胤祚这样的,能不能养活都两说,即便是能长大,若是一直这么病怏怏地,肯定不讨康熙的欢喜,若是不能分府另居,也是白搭。难怪乌雅氏如此伤感。
佟贵妃是个善心人,最看不得别人难过,便道:“好妹妹,别着急,且不说胤祚一定吉人天相,慢慢肯定能好起来,就说禛儿,他是从你肠子里爬出来的,虽说养在我的宫里,但始终还是你的儿子。他有出息,你也有面子,这不,就是皇上,也念着这个呢?才几年呢,你就从宫人晋到了妃,满宫的嫔妃,哪个及的上你?还不是一则因为这些年妹妹你尽心侍奉皇上,二则胤禛又正得着圣眷?以后啊,咱禛儿肯定封王,他要是敢不养你,我第一个不答应。”
乌雅氏展颜一笑,道:“禛儿有今天,还不都是因为姐姐教导有方?奴婢哪敢指望这个福分?”
胤禛倒有些惊奇了,在他的印象之中,乌雅氏还是那个怯生生的,总是带点羞涩的小女子,可此刻她所说的话,居然也是处处伏笔,无一不透露出心机和城府,他打量了一下乌雅氏,虽然她眉眼之间还是有些忧郁,但是一缕笑意却已挂在嘴边。胤禛心中不免慨叹,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居然如此之大。
这顿饭吃的胤禛很不痛快,在场一亲一养两位额娘,怠慢谁都不好,一个多时辰内,胤禛就没有消停过。总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胤禛也累得够呛,觉得自己应该出去疏散一下,便对佟贵妃请求要去裕亲王府。佟贵妃没说什么就答应了,只吩咐胤禛随身带上几个侍卫和太监。
胤禛只带了二等侍卫鄂伦岱,还有在喀尔喀蒙古救下的摔跤手,伤好之后被康熙亲封了三等虾的巴特尔护身,太监秦顺也颠颠地跟了来,一行人便出了皇宫。
刚刚走到北馆附近,就传来一片的喧闹声,胤禛看到前面为了一大群人,只把整条道都堵了起来,不禁皱了皱眉头。秦顺策马向前走了两步,张望了一下,又回身对胤禛道:“主子,咱走别的道吧,前面像是出事了。”
胤禛还没有答话,鄂伦岱便抢着道:“这有什么好怕的?有我和巴特尔护着四爷呢!难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吃素的不成?你们这些老公,下面没有了,难道胆也跟着被骟了?”
秦顺一听,脸上马上通红,直红到了耳朵根上,又不敢和额伦岱打擂台,只好“嘿嘿”干笑了两声,道:“鄂大爷专拿奴才们开心。”
鄂伦岱“哈哈”笑了几声,转过头对胤禛道:“四爷,咱们去瞧瞧热闹,可好?”
胤禛早就被撩拨得动了心思,点了点头,几人便下了马,朝人群走去,巴特尔虽然来京将近一年,汉语还是说得不地道,他一手紧握着刀把,一面用他生硬的汉语说道:“四爷,要当心的,巴特尔护着您的,先走。”
胤禛笑笑,学着巴特尔的口气,说道:“好,巴特尔的,先走。”
几人把胤禛护在当中,钻进了人群。胤禛看到当中的情形,不免一惊。
几个穿着蒙古皮袍,带着弯刀的汉子正在围殴一名中年汉子,那人帽子已经被打落,一扇也被扯得七零八落,撕裂的袍子上满是合着鲜血的泥土,手抱着头,蜷缩在地上。周围之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