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几个穿着蒙古皮袍,带着弯刀的汉子正在围殴一名中年汉子,那人帽子已经被打落,一扇也被扯得七零八落,撕裂的袍子上满是合着鲜血的泥土,手抱着头,蜷缩在地上。周围之人,有些要么跟着胡乱喝彩起哄,有些露出了不忍神色,却又担心这些蒙古人找自己的晦气,也不敢吭声。胤禛的眉头皱得更紧。他小声要秦顺去问问事情的由来。秦顺拉着身边的一位低估了一会儿,便凑到胤禛的耳旁,说道:“主子,是这帮蒙古人挑的事。被打得那位是个卖首饰的商人,还是咱正白旗的,叫王正民,蒙古人说要买他的首饰,王正民就拿了给他们看,他们看中了也不给银子,还说王正民的东西不对,这不是专门讹人吗?两厢争了起来,蒙古人就动手了。”
胤禛正在犹豫该不该出手,就看到巴特尔脸色苍白,双目怒睁盯着那几个动手的人。胤禛心中不免一动,问道:“巴尔特,怎么了?”
巴特尔双唇抿成一条直线,答道:“这些蒙古人,我认得,他们是葛尔丹的部下的,那个,大个子的,领头的,是葛尔丹的沙里巴图尔台吉的乎兀(儿子),叫伊特木根,草原上的,最无赖的。”
胤禛闻言又是一惊,这事居然还牵涉到了格尔丹,怎么处置比较好呢?
这时候,旁边忽然钻出一个年纪和胤禛相仿的半大男孩,他指着那些蒙古人,大叫一声:“住手!”
蒙古人听到这句话,不免愣了一下,回头去看是谁这么大胆,不料看到的确是一个孩子,几人便放肆的大笑起来,尤其是那个伊特木根,笑声最是尖利。
胤禛这时作了个手势,让巴特尔和鄂伦岱待命。
第四十一章 麻烦(一)
更新时间2006…9…3 14:31:00 字数:2143
伊特木根康对着那孩子看了一眼,又狂笑了一阵,道:“你这个奶孩子,还不如我家草原上刚出洞的兔崽子大,就敢在我面前大呼小叫?”旁边的几个蒙古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看那半大少年,带着一顶六合一统貌,身上穿着青色夹皮袍,外罩着巴图鲁背心,露着些许白色的绒毛,眼看着也是一名官宦子弟。料是平时里也从来没有受过这个气,立刻脸涨得通红。他旁边一位长随模样的,断喝一声:“你们这些蒙古汉子,好不省事!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天子脚下,皇城根下,容得你们如此放肆撒野?没有王法了吗?”
伊特木根轻蔑地撇了撇嘴,道:“王法?你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是博硕克图汗的勇士,我们只服从伟大的葛尔丹的号令。刚才那个狗才要骗我们银子,被我们当场开销了,他该死。你算哪根葱?管到我们头上来了?就算你们大清皇帝,也不能拿我们怎么的,还不是好好地封了博硕克图汗个亲王?”
那长随闻言脸上露出些许惊惶,但看了看自己少主子铁青的脸色,仍然硬撑着说道:“我们老爷是京城的巡城御史,正管着这四九城的治安呢,这是我家少主子,怎么就不能管你们了?”说道这里,气势已经弱了许多。
那少年眼睛一眯,冷冷道:“我管你是什么汗的手下?进了这京城地界,就得知道遵守法度,你们将那汉子打成这样,就有罪!”
胤禛在一旁,对于这名少年顿生好感。他拉过秦顺,扯下身上佩着的康熙御赐的皇丝绦白玉佩,让秦顺以此为信物速速飞马去附近的九城提督衙门搬兵来救,他已经预感到接下来必定会有一些麻烦了。
果不其然,伊特木根听到那长随和少年的说辞,一连横肉纹丝不动,凶狠地瞪了一眼那少年,道:“狗屁巡城御史,不就是条遛街的狗吗?今天我不仅要打人,我还要杀人呢,你能拿我怎么样?”言罢,照准地上躺着的王正民的胸口就是一脚,直把王正民踢出去一丈多远,王正民惨叫了一声,口中鼻中鲜血涌出,眼看就是不活得了。周围人一看,纷纷低声道:“不好了,出人命了。”“糟了,好像那人不行了。”
胤禛本来看到伊特木根一脸凶狠时已觉事情不妙,正待要巴特尔上前阻拦,已经来不及了,此时胤禛更是胸中怒气翻涌,轻喝一声:“鄂伦岱,巴特尔,难道你们要你主子亲自上阵吗?”
鄂伦岱和巴特尔也早就按捺不住,跳进圈中。鄂伦岱大叫:“你们这起子杀人的狂徒,看来今天爷不出手,你们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巴特尔一言不发,更是直奔着伊特木根而去。
伊特木根看到旁边又有人冲了进来,开始吃了一惊,定睛一看,不由咯咯笑了起来,用蒙语道:“我还当又是哪个不怕死的?原来是你这个没用的奴隶,怎么样?要不要我把你另一支膀子也卸下来啊?这些满洲人,居然会收留你这种窝囊废,以前在部族里,你就是一只卑贱的猪,跟你那瞎眼的老娘一样。”
巴特尔也不应声,冷冷地盯着伊特木根,伊特木根犹自不知,嘴里还不清不楚地骂着。
就听巴特尔一声断喝,闪电一般冲了上去,左手趁势直扣伊特木根的脖颈,右手插向他的胁下。伊特木根也不完全是草包,看情形也是练过几下子的,瞧着情形不对,连忙伸手来架,却不料巴特尔的左手只是虚招,只见巴特尔左手一晃,就扣住伊特木根的右边锁骨,只一用力,就听清脆的“咔嚓”一声,伊特木根的右手旧举不起来了,只把伊特木根痛得龇牙咧嘴,然后巴特尔向老鹰捉小鸡一般把伊特木根整个人提了起来,用手扣住了他的咽喉,大声道:“你说现在谁是猪?”
其余几个蒙古人看到这景象,纷纷拔出腰刀,围了上来,此时胤禛也走入圈内,喝道:“退下,大清皇帝皇四子雍贝子胤禛在此,谁敢无礼?”
鄂伦岱看胤禛亮了身份,便也抽刀出鞘,挡在胤禛身前。
伊特木根在半空中还不老实,梗着脖子用蒙语叫道:“别听这小孩瞎说,杀了他们!”
巴特尔见那些蒙古人又围了上来,心中担心胤禛的安危,便手指加大了力气,只把伊特木根卡得双眼翻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那几个蒙古人也有些犹豫,正在这时,一对人马赶到,为首的正式提督九门步军巡捕前锋营副统领桑都阿,这人胤禛太熟悉了,简亲王喇布的外甥,正白旗的哈哈珠子,经常跟着裕亲王后面骗吃骗喝的主,在裕亲王府中隔三差五都能见着。
围观的众人一见官兵到来,连忙做鸟兽散。桑都阿一到近前,就见着胤禛一脸严肃站立当间,连忙滚鞍下马,一个千儿扎下去,道:“奴才来迟了,四爷您受惊了。”
胤禛平时和桑都阿都是玩笑来去的,近日也不苟言笑,当下道:“先把那几个杀人闹事之人拿下。”
桑都阿不敢怠慢,手一挥,一众兵丁一拥而上,那几个蒙古人虽然悍勇过人,却也无奈这边兵勇众多,而且都是久为京畿护卫的,功夫都不差,眨眼之间,都被捆成了粽子一般,包括那个伊特木根。
这时,胤禛才有了些笑模样,瞅着桑都阿,谑道:“我的大都统,这下又能拿着这个丰功伟绩跟我皇伯父那里讨赏了吧?”
桑都阿苦笑一声,道:“好四爷,别拿奴才我开心了,要是让裕亲王知道这事,还不得拔了我的皮啊?差点让四爷您在这里除了危险,吓死奴才了!”
胤禛摆摆手,笑道:“哪能呢?你瞧,我身边的鄂伦岱,巴特尔这都是我满洲的勇士,再说,我就这么不经碰?” 桑都阿只好跟着赔笑。
第四十二章 麻烦(二)
更新时间2006…9…8 19:48:00 字数:3497
这时,胤禛看到刚才仗义相助的那个少年已经来到王正民身边查看伤情,便也连忙走了过去。只见那少年皱了皱眉,便从怀中抽出一方帕子盖在王正民的脸上。胤禛此时已知王正民是伤重不治了,当下里怒上心头。
桑都阿料理好那些蒙古人,走到近旁躬身请示胤禛道:“请四爷示下。这干子人犯该如何处置?”
胤禛淡淡道:“你是负责京畿治安的,你以为该当如何?”桑都阿想了想,道:“回四爷话,奴才以为既然此事牵涉到喀鲁特蒙古部,也不好随便处理,理藩院是正经的衙门,正管着这事。不如送过去得了。四爷以为如何?”
胤禛道:“也好,这事看来还得禀明皇上,等皇上旨意下了,再作处置。”言罢,斜睨着看了一眼还在犹自挣扎的伊特木根,像是自言自语地道:“这起子没有王法的凶徒,伤我旗民,辱及皇上,着实可恶之至&;#61628;&;#61628;。”桑都阿会意地点了点头,先是小声说了一句:“奴才领会得。”接着大声吩咐旁边的兵丁道:“弟兄们,你们可要好好地‘款待’这些蒙古大爷。”兵士们应了一声,当下里脚上手中都用了暗劲儿,狠狠地朝着那几个蒙古人的肋下,肚子上招呼了过去,尤其是伊木特根,只把他折腾到整个人身子弓成了一团虾米,眼泪鼻涕横流。
胤禛注视了那位少年片刻,少年像是仍然沉浸在刚才的场面当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胤禛拍了拍他的肩头,他才刚刚醒悟,连忙俯身跪了下来。胤禛问道:“方才听到你那长随说,你父亲是巡城御史?”少年见胤禛提到自己的父亲,连忙头点了下地,回答道:“正是,奴才的父亲年初才从河南道御史转到巡城御史任上。” 胤禛见少年应对有度,不由得心中多生了几分喜爱,便又问道:“听你刚才的口气,你是旗人?”少年答道:“奴才一家是汉军正蓝旗下。” 胤禛“哦”了一声,点点头,接着问道:“可否相告你的名字?”少年郝颜一笑,道:“回四爷的话,奴才叫年羹尧。” 胤禛闻言心中一凛,如此这般邂逅这位日后的“年大将军”使他有些措手不及。胤禛此时思绪如乱麻一般,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盯着年羹尧上下打量。年羹尧倒也落落大方,迎着探究的目光,毫无半分惧色。半晌,胤禛展颜一笑,道:“好一个年羹尧,胆子不小啊?”年羹尧不知胤禛何意,便也不急着答话,只是有些发楞地看着胤禛。胤禛接着道:“你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固然英勇,但若是那些个莽汉子转而围攻你,你又如何?”年羹尧不慌不忙道:“此乃天子脚下,岂容得狂徒撒野?而且奴才也预做了防备,奴才身边原本带了两名常随,其中一名,奴才已经吩咐他去了巡防衙门搬兵,只是不及四爷的兵贵神速而已。”胤禛点了点头,笑道:“有胆有识,不愧少年英雄。”年羹尧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讪讪道:“四爷取笑奴才了。”
与年羹尧及其随从一番攀谈下来,胤禛知道,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在河南道御史任上算是清廉自守,这才在大考之中脱颖而出,本来以卓异调京加级任职,但是因为隶属汉军旗,又是身在下五旗中,既没有靠山,也没有银子来走明珠的门路,最终只被放了巡城御史的差事,小小一个七品的前程,竟是一级也没有加。年遐龄自己的仕途不畅,于是就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两个儿子年希尧,年羹尧身上。兄弟两个六岁开蒙,希尧已中生员,羹尧也即将参加院试。
胤禛只能一阵唏嘘,明珠身为吏部尚书,本应为朝廷甄选人才,没想到私下里居然卖官鬻爵如此猖狂,但是明珠连着大阿哥,他也不便再说什么,于是交给年羹尧一个随身的香袋,要其三日之后去裕亲王府上相见。年羹尧大喜,能攀上当朝的皇子,对他一家而言,不吝于天上落下馅饼来。
匆匆与年羹尧分手之后,胤禛也不去裕亲王府了,直接回转宫中,直奔上书房而去。
上书房门口碰见了李德全,被告知康熙正与索额图,明珠,高士其,佟国维,熊赐履等上书房大臣议事。胤禛便静静门外跪侯康熙传见。
过了片刻,就听得里面康熙道:“传胤禛进来吧。”胤禛理理袍服,正了正冠带,随着李德全进了上书房,给康熙请了安,又给熊赐履施了半礼(熊赐履是南书房的总师傅)。康熙一向很重礼数,最爱挑皇子这上面的毛病,所以胤禛必须做足了功夫。
康熙皱着眉头问道:“这个时辰,你不去练骑射,来上书房干什么?这里难道是闲逛的地方吗?”
胤禛见康熙发作自己,也不忙辩解,先磕头请罪,然后才道:“儿臣本来是去裕亲王府向皇伯父学习火器,不想路上遭遇狂徒行凶。”接着就将发生在北馆的一幕一五一十告诉了康熙。
康熙听罢,脸上阴晴不定,似笑非笑地问道:“诸位有何看法?当如何处置那几个蒙古人?”
佟国维新入上书房不久,还不像其他的几位这么沉得住气,抢着道:“奴才以为,葛尔丹欺我太盛,朝廷封以王爵,足可证明皇上诚意,他却三番五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