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佟国维新入上书房不久,还不像其他的几位这么沉得住气,抢着道:“奴才以为,葛尔丹欺我太盛,朝廷封以王爵,足可证明皇上诚意,他却三番五次挑衅,仍然自称博硕克图汗,还上奏朝廷要求禁止我边民入他境内贸易,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此次他的人胆敢在京畿闹事,如不严惩,如何彰显我天朝威风?”
索额图一直看不惯佟国维,认为他不过就是靠了姻亲之故才晋位大臣,此番又抢在众人之前发言,实在有失体统,便有心要抢白他,于是道:“皇上,以奴才愚见,此事当慎重。奴才前两天看理藩院的奏报,这个伊特木根是此次葛尔丹进贡朝廷的副使,如果真的处置了,怕是葛尔丹处会有激变。朝廷刚刚收复台湾不久,南方百废待兴,国库里也正缺银子,另外,如刚刚所议,罗刹一直窥视我军动向,若是西北战端再起,我军西调,保不住罗刹也趁机骚扰,到那时,却该如何是好啊?”
明珠此时兼任着兵部尚书,冷笑一声道:“索相,葛尔丹不过就是狼獾之辈,如何能与我八旗虎狼之士相提并论?根本就不需调东北驻军,以陕甘一线八旗绿营军应对也便足够了。”
熊赐履是文臣,又是汉员,见几个满洲贵戚嘴上斗得天昏地暗,便不吱声,只在一旁观望。
康熙见高士其仿佛若有所思,便问道:“江村,你的看法如何?”
高士其以前和康熙就葛尔丹一事有过讨论,知道康熙的意思,便道:“臣以为,此事简单。”
康熙笑笑,道:“你现在已是一品大员,却还是原来这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腔调。好,就说说这事如何简单?说得不对,朕可是饶不了你。”
高士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臣遵旨。其实一言以蔽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耳’。”
索额图当下面有愠色,道:“奴才请皇上治高士其的大不敬之罪,今天在上书房的,上至皇上,下到我们这些大臣,哪个不是熟知大请律历,这道理有谁不知,只是说易做难,高士其此举,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高士其受了抢白,也不动声色,只是望着康熙。
康熙摆摆手,道:“高士其,你说得明白些。否则,你也看到了,索额图第一个就要参你。”
高士其不急不忙,道:“法度为立朝之本,不因私废之,也不能因情势而曲之。否则朝廷以何御民众,以何谈公平?此其一也。葛尔丹意图分疆裂土,无一时不在试探皇上和朝廷的底线,我退他必进,若是纵了那些凶徒,葛尔丹必以皇上为可欺之主,进而变本加厉,此其二也。其三,此事一出,蒙古各部落番王,也都瞧着皇上如何处置,若是此事不加以惩治,如何震慑其他番王?那就保不齐又出一个葛尔丹了。”
康熙此刻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正是这话。高士其,你来拟旨。”
高士其连忙走到案旁,铺开黄绢纸,提笔等待康熙下旨。康熙思索了片刻,道:“着将肇事之主凶,伊特木根斩立决,其余从犯着有司衙门审理之后依大清律处置。”
接着又道:“再发一道明诏给葛尔丹及各部番王,贝勒,台吉,云南地土司等:‘今尔进贡头目,并未善加约束随从,任其扰害,以至将京师旗民殴死,干系甚矣。先前尔等细微夺壤之罪,朕知而宥之。以尔顺服天朝,乃屡邀宽免,频加晓谕,不料尔等竟然全不钦遵,竟至殴死内地之人。仅若不按法抵罪,日后必定渐益恣肆,大起征衅未可定也。用事将殴死人命之主凶伊特木根一律处斩,令尔等识之观之。此后尔等需谨遵成法,严律从人,毋得恣恶妄行。”
刚刚言罢,高士其就将已经写就的旨意递了过来。康熙仔细读了一遍,道:“可以,这就用印吧。”李德全忙把案上的玉玺取出,康熙盖上皇帝之宝,命李德全传旨理藩院去了。
然后才转过头来,对胤禛道:“此事,你做得不错,灵机不乱,且处置得当。朕当赏你。”
然后吩咐另一名太监领班邢年,要他取来赏给一只今年刚刚西洋进贡来怀表,递给了胤禛。
胤禛看到使这个赏赐,心中惴惴不安起来,他知道,在所有皇阿哥中,只有太子得了一块,眼下皇帝赏了自己,不知太子会作何想法。
第四十三章 麻烦(三)
更新时间2006…9…10 15:58:00 字数:2437
胤禛接过怀表,并不起身,深深地叩了一头,道:“皇阿玛,儿臣受此赏赐,诚惶诚恐。”
康熙略一愣神便明白了胤禛的言下之意,笑笑道:“君父有赐,安得不受?也罢,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六阿哥等所有已经进学的阿哥也都各赏一只怀表。太子加赏西洋座钟一件,以别于其他阿哥。如此,胤禛你总可以受赏了吗?”
胤禛听出康熙语气中透露出来的隐约不快,连忙道:“儿臣不敢。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
康熙正色道:“心存公义者,微功也赏。心存私利人,小过也罚。对朕的儿子是如此,对其他臣工,也一样。”
几位上书房大臣见康熙训诫,也纷纷离座跪地听训。
胤禛辞别了康熙之后,便径直回到自己的处所,没想到太子身边的太监刘柱已经抢先一步候在了门口。刘柱见到胤禛,先是请了个安,然后小声道:“四爷,太子爷命奴才请四爷去一次毓庆宫。”
胤禛暗道:“来的还真快。”口中却道:“晓得了,我这就去,烦劳公公前面带路。” 胤禛来到了毓庆宫,见了太子,胤禛正准备依例见礼,却被太子一把拦住,道:“四弟,不是说过了吗?只你我兄弟两个,何必闹这个生分。今天上书房的事我都知道了,你做的很好。”
胤禛心中暗自警觉,事情才刚刚发生,太子居然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可见太子和索额图的羽翼之丰,还好自己拚着在康熙处挨骂也挽拒赏赐,否则当真要祸患临头了。当下恭谨道:“臣弟谢过太子。臣弟愚钝,只求做事稳妥,不给皇阿玛和太子丢人就万幸了。”
太子微微一笑,道:“四弟不必妄自菲薄,二哥我以后还要多多依仗四弟的大力协助。”
胤禛明白太子的用意,一是告诫自己君臣分际,不要企图在康熙面前争宠,二是显示拉拢之意。胤禛无奈,只得表面上虚与委蛇,道:“臣弟明白。”
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太子,胤禛就似吃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地紧。
待到第三日,胤禛记起与年羹尧有约,取得佟贵妃的同意之后便带着秦顺和巴特尔,和几名随从一道青衣小帽,只坐着一顶竹丝轿便往裕亲王府而去。裕亲王一见胤禛,便大摇其头,道:“老四啊,你也算书读得不错,可学过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动不动什么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堂堂一个皇家阿哥,看到这种斗殴之事,就应该走远一些,即便要出手,也只要坐纛掌控局面便可,何必以身犯险?”
胤禛被裕亲王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只得赔笑道:“伯父教训的是,侄儿知错了。”
裕亲王还是不依不饶,道:“老四,你要懂得什么是匹夫之勇,什么是王者之勇。以匹夫之勇,只能敌一人。以王者之勇,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明白吗?”
胤禛只有嬉皮笑脸地应道:“伯父,侄儿一来您就数落到现在,侄儿向您讨个饶,好歹侄儿这次不仅全身而退,而且皇阿玛也赏赐了侄儿,伯父您就消消气,侄儿以后不敢了。”
裕亲王这才算做罢,只是一张脸还是板着,道:“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要求我啊?要不然,你这小子才不会这么有时间来看我。”
胤禛笑着作了一辑,道:“要只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侄儿还算是人吗?侄儿自是应该经常过府给伯父请安的,不过此次侄儿还真的是有事请伯父帮忙,侄儿知道伯父最疼胤禛了,这一次还请伯父一定援手。”
裕亲王“哼”了一声,道:“还算你有心,说吧,什么事?”
胤禛就把与年羹尧相约一事告诉了裕亲王,并请求裕亲王在吏部为年遐龄稍作安排,并为年羹尧一家抬旗。福全有些诧异,问道:“这些事情倒是不难,明珠那里我可以递个话,宗人府自从去年安亲王去职以后,以致也是本王兼着宗正。但是我不明白,你和他们有什么瓜葛,值得为他们怎么做?难道仅仅是因为这次事情?”
胤禛知道裕亲王表面稀松糊涂,但心里剔透的很,决不是随便编个瞎话就能糊弄的,于是便老老实实地回道:“侄儿因此次事件,深觉年羹尧有勇有谋,是可造之才,又听说他父亲是如此状况,便有心助他。”
福全点点头,道:“只是要当心一些,你皇阿玛很在意这些事情,大阿哥就经常因为疏于管教自己的门人受你皇阿玛的训斥。我就先将他们抬到汉军正黄旗,暂时归到我的门下,以后你封府另居之后,再归到你那里,我也好替你看着他们,好好地帮你调教一下。” 胤禛大喜,连连称谢。
又过了一会儿,年羹尧和他的父亲年遐龄,兄长年希尧拿着拜贴和胤禛的香袋登门拜访。父子三人,一见裕亲王和胤禛便即拜倒,尤其是年遐龄,口口声声称胤禛是年羹尧的救命恩人,频频磕头不已。
胤禛不觉哑然失笑,心想,以前听年羹尧所言,还以为年遐龄就是个官声不错的书呆子,没想到也深谙登龙之数,见了竿就往上爬。当下道:“不必谢我,令郎年少有为,假以时日,必是栋梁之才。方才我将你一家之事告诉了裕亲王,裕亲王恩典,准备将你一家抬入汉军正黄旗,入籍为裕亲王门下。而且裕亲王也答应去明珠那里为你在谋个差事。”
年遐龄连连叩头,喜道:“奴才一家多谢裕亲王和四爷恩典。奴才一家感恩戴德,愿为裕亲王和四爷执辔缀镫。”
裕亲王接着道:“这是你四爷对你一家的恩典才是,我不过就是个过路的菩萨,以后你们会转去四爷门下,可要小心的当差,出了岔子,给四阿哥或是本王惹了麻烦,本王必不饶你,旗下的规矩你们懂得,就不用本王多说了。看你官箴不错,本王这就给你一道手谕,你拿了去寻明珠,要他放你个差事。”
年遐龄自是欢欣不已。朝中有人,果然不同,再去寻明珠,明珠不仅亲自拨冗接见,而且立即就在吏部挂了牌子,放了年遐龄一个内阁侍讲学士,正六品,这是清流的身份,虽然权责不高,但是前程不错,几年下来,在放个学政,就算只巴巴的熬资格,一个正三品的顶子一定跑不了,不用说还有裕亲王和四阿哥的后台了。
至此之后,年遐龄和他的两个儿子就铁了心地跟着胤禛了。只要胤禛出宫,年羹尧就跟随左右,胤禛自是心中暗喜,这不吝于自己多了一只臂膀。可就在这个时候,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又出事了。
第四十四章 麻烦(四)
更新时间2006…9…13 17:54:00 字数:2257
这几日天气大寒,几乎是滴水成冰,听说顾八代告病在家,胤禛总觉得有些放不下心,于是便请旨前去视疾。探视过顾八代,胤禛就寻思起来,听说今天就要在菜市口斩决伊特木根,以前可没有这个机会观摩行刑的场面,所以特别想来看个新鲜,这回总算逮着机会了。于是便约了年羹尧,趁着离着正午还有一个多时辰,顺便四九城中溜达起来。
到底平时在宫苑之中憋得久了,看到市井喧闹之状,胤禛也颇觉愉悦,只是苦了跟着的几个侍卫,一直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生怕出什么状况。裕亲王兼着领侍卫内大臣,正管着宫廷宿卫,因为上次伊特木根之事,已经和侍卫统领打了招呼,连额伦岱都吃了一通训斥,再出问题,要他们都小心脑袋。但是,胤禛的命令也不敢违背,虽说这位四爷不过十岁,可已经封了贝子,平时主意可大着呢,而且深得圣眷,怎么敢轻易开罪。四爷放了话,一定要去观刑,他们也就只能乖乖跟着,陪着十二万分地小心当差。
一行人刚转到街角,就看到一个人俯缩在墙边上,一动不动。看到胤禛略一皱眉,年羹尧便道:“四爷,这些日子天寒地冻的,有些零落之人,冻死街头不在少数。” 胤禛心中大为不忍,便对秦顺道:“你过去看看,这人还能救吗?若是还有口气,咱们就送过去顺天府,让他们照应一下。”
秦顺有些为难,道:“四爷,这种事到处都有,咱们也管不过来啊,再者说了,这种倒毙街头的,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恶疾,四爷您千金贵体的,可别染了去。”
胤禛看了秦顺一眼,脸已经板了起来,冷冷道:“话这么多,可是要我自己动手?”
秦顺还是有些踌躇不前,巴特尔却已经几步踏上前去,扶起那人,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