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岂料胤禛这回却肃着脸道:“海大人,胤禛可是无权处置您,您这就可以回去听参了。居然妄议皇上设立火器营的旨意,还秽言秽语乱我军心。胤禛不得不公事公办,递折子参您。”
也不是胤禛着意不肯放过他,实在是这厮刚才说的太过难听,在场的人又多,万一被康熙知道,而胤禛又放他一马,胤禛自己都难逃一劫。康熙的心思细密,猜疑又重,胤禛不得不慎之又慎。
海钰哭丧着脸,道:“四爷,您就当奴才刚才放的都是屁,奴才知道错了。”一边说着,一边暗暗地给穆琛使着颜色。
穆琛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鼓足了勇气道:“四爷,奴才斗胆为海钰说个情,海钰这人,和奴才一样,都没有读过什么书,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披着号褂子做大头兵了,嘴是臭了点,可是打仗是一把好手,这才累功升到了参将。他这身上,也是伤痕落伤痕的,求四爷开恩,饶了他这一次。”
胤禛奇道:“海钰的玛法不是正蓝旗的牛录吗,落草也应该是个蓝翎侍卫,何至于做个小兵?”
听到这话,海钰脸色涨得和猪肝一样,还是穆琛回了话:“前些年,他家因为鳌拜的事情吃了挂落,败下来了。为了能把那几两饷银养家,他早早就出来当兵了。”
胤禛略一沉思,便有了主意道:“海钰,你也算条汉子,这样,你自己明天一早就写谢罪的折子呈上去自请处分,我去费军门那里再给你求个情,在座的诸位,也请联名保一下海钰,求皇上准他戴罪立功,如何?”胤禛这么做,既让海钰承了他的情,又不会让其他人抓着自己的小辫子,也算是个周到之计。
既然胤禛都开了口,其他诸将当然是交口答应,海钰自然也是感激涕零。虽然处分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了费扬古和其他将领的联名折,最多也就是革职留任,真的开了仗,立了功。马上就能官复原职。
胤禛又道:“诸位虽然都不太读书,但是有一句话,胤禛还请各位记住: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shi身。”穆琛和海钰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刚把目光投向阿山,就听得胤禛又补了一句道:“就是管住他娘的自己这张嘴。”说完,胤禛也是哈哈一乐。这是他头一次说粗话,这让宝柱一时之间目瞪口呆。但是众将却是觉得分外舒坦,倒是先前文绉绉的让他们别扭,这一句粗话才让众将觉得胤禛像是自己人。
胤禛又道:“大家都是带兵之人,军人就应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懂吗?既然是圣上下旨成立这火器营,就遵守军令,少说屁话。还有,在这营里,看的是军功,是血性,不是血统。论高贵,你们有谁比得上我,可是,在这里,咱们不论这个,胤禛跟你们一样,都是领参将衔,吃一样,住一样,是英雄还是狗熊,看看咱们谁带出来的兵最强。至于这鸟枪有用没用,胤禛五日之后,于校场之上告诉诸位。”看着众人有人沉思,有人点头,胤禛不由心中暗喜道:“我这军营第一炮,还成。”
经年之后,胤禛在这一天所说别的话早已随风而去,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却成为了经典之中的经典而代代流传。
第七十五章 从军 (六)
更新时间2007…3…5 20:53:00 字数:2105
费扬古其实之前一直都在帐外听壁角,他一开始时真担心这位小阿哥会闯出什么祸来,在宝柱吆喝的时候差一点就憋不住要冲进去了,他没想到最后胤禛又拉又打地做派居然让几个平时就依仗军功有些嚣张跋扈的参将们至少是面上都服了软。费扬古开始真心地有些敬重这位小主子了。
而胤禛既然在众将面前放了话,当然不想失了面子,出了帐就去问费扬古要人,正迎上费扬古的一脸笑容。胤禛故意扳下了脸,道:“怎么?费大人这是不相信胤禛能在你这一亩三分地上站住脚跟吗?”
费扬古慌忙摆摆手道:“奴才岂敢。主子刚才真是让奴才大开了眼界。甭看奴才在这军中也有近二十年了,奴才还真不一定能应付的好刚才那局面。”
胤禛微微一笑,道:“你少给我灌迷魂汤。你是皇阿玛和费军门都看好的人,又岂会是一介庸才?往后我们一起共事,你会慢慢了解我的脾性,我要的就是一句实在话而已。对了,不说这些应景的,你是营内主官,我自然得先请你的将令,可否调两什兵来,就调以前你们步军衙门的就成,爷要好好的操练他们,五日以后,到底蟠肠鸟枪怎么样,校场之上自然见分晓。”
费扬古自然是见识过这种新式鸟枪的威力,粗一琢磨,也知道胤禛胜算甚高。本来他就有意要设一个局,让那些个井底之蛙们好好领教一下,借机打打他们的威风。既然胤禛要借以立威,他自当顺水推舟全力配合,于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中军帐内点卯,胤禛正式被引见给其余众将。按照道理,胤禛虽领着参将衔,但资历最浅,理应忝陪末座。可是他的身份放在那里,又有昨日敲山震虎的一幕,加上费扬古也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居然就被众将推了坐在左手首座。分派营务之时,胤禛倒是很有自知之明,道:“胤禛年纪尚幼,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提点。奉费军门之命,胤禛会先习营务之事,尤其粮草辎重补给之事。”
这一番话,倒是出乎大家的意外。皇阿哥在清代入营从军是应有之义,自太祖时期就是定例,况且哪个阿哥不想给自己挣点军功好讨皇帝老子的欢喜,为自己封爵打下基础,甚至可能以后离皇位更近一步。他们从来都是要求自己领军,就算主将不是他们,真的打了胜仗,这首功都得记在他们身上,以他们的身份,谁敢和他们争功?胤禛要去管粮草倒是新鲜的紧。
胤禛有自己的算盘。按照现代军事理论,打仗打得究竟是什么?是后勤。再者说,眼前放着的与葛尔丹的这一场大仗,战线长,地形复杂,对于后勤的要求更加高。虽然看起来后勤不是最风光的,但是却是最实惠的。只要是后勤保障能跟上,战事成,自有他的功劳,败,却和他毫无关系。
再有,这些年的相处经验告诉他,康熙在乎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子多有本事,多能打仗,而是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会实心行事,不辞辛劳。功劳太大,皇帝老子反而忌惮。而且,处置后勤粮草,胤禛有比其他人更多的优势,且不说上书房中有佟国维暗中相助,就说现在的户部尚书诺敏,他和胤禛是什么交情?戴铎也在户部任职,自己人当然就好办事。还有,粮草之事需要和地方粮台,营中诸将打交道,对于胤禛了解军队和地方都有益处。
费扬古见胤禛很是坚决,便也不再多言,便请胤禛统领军粮处,同时也以商量的口吻请胤禛参与训练军士们火器。胤禛自然也满口应承。
接下来的几天,胤禛除了循例回南书房读书并教胤祥算学以外,就是和一班士兵混在一起。他教的很简单,无非是要军士们尽快熟悉装弹发射,能多快就多快,并许以重赏,精度问题暂且不在考虑之中。
旗营士兵们一个月的饷银有三两,胤禛许诺,若是能够在他数七声之内完成一次装弹发射,并连续十次以上的,就每人赏银五十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弄得那些兵连睡觉的时候都在练习。
后来,又要这二十名军士分成两组,一组射击完毕之后,马上改跪姿装弹,这个在军中倒是十分新鲜。之前清军虽有用过鸟枪,都是齐射以后,待装弹完毕再接第二轮齐射,从来没有轮射的做法。而如今,被胤禛借了西方的方法,虽然看上去好像比齐射的威力减小了,但持续性的杀伤力却加强了。
其实,对付骑兵,确实更为需要持续性的杀伤力。骑兵最有威力的是冲刺,以往鸟枪的射程只有三十步,而且采用前装式,装弹速度极慢,试想,战阵之上,用鸟枪齐射一轮以后,骑兵就冲到眼前了,而且精度又不高,杀伤力实在有限,因而多数被用以守城之用。然而现在可不同,用了蟠肠鸟枪,射程远了,射速提高了,后装填弹的设计,使装弹的速度大为提升,采用轮射的方法,少说可以射六次以上,若是大规模使用,杀伤力会是惊人的。想到这些,出现在胤禛脑中的全是以前在后世电影中所看到的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成排成排倒在英军枪下的场面。胤禛想:“这一次,我就用先拿葛尔丹试试这一招,以后,看来应该让戴梓多多花点时间在兵器的研发上,迟早我要让那些洋鬼子好好尝尝我中华火枪的滋味。”
在胤禛苦心教导这群军士的同时,康熙也在关注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从费扬古的军营之中,每天都有一份奏报送到康熙案头,从那日帐中发生之事,到胤禛革新火器的发射,康熙每天都是看了,表面上只是简单地批了三个字:“知道了。”心中却是暗自欣喜于胤禛处事的周到细致。“朕这个儿子,长大了。”
第七十六章 从军 (七)
更新时间2007…3…10 16:13:00 字数:2450
五日之后,所有火器营的军士齐聚校场之上,就连锐健营的一些不当值的将校军士也凑了过来,都等着要看看胤禛的火器究竟有多少威力。胤禛看看四周的人群,唇角露出些许微笑。
人群之中,海钰紧张的手脚冰冷,他倒并不是担心胤禛的火器操演等会儿一鸣惊人,大放异彩,他怕的却是万一胤禛演砸了该怎么办。五天前自己嘴上没有把门的,说错几句话,已然被这位主子抓到一头的小辫子,虽然他放了自己一马,谁知道这位四爷是不是喜欢秋后算账的主儿?万一今天出了岔子,四爷面上下不来,那自己可就真的是要呜呼哀哉了。他的心里一个劲的求神念佛,从满洲的长白山神,蒙族的长生天,到佛祖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只要他能想得起来的,都念了一遍,要众神佛保佑胤禛一定旗开得胜。
二十名军士站成一列,前方一百二十步以外放着十个靶垛。按照胤禛的要求,靶垛之上还罩着一件重甲衣。
胤禛在来校场之前说了,只要他们今天打得好,结束以后一个人一百两银子的赏金,虽说他们之前练习的多是速度,并不讲求准度,可是如果上靶的多,胤禛还有额外的奖励。所以,他们现在瞪着前方的靶垛,两眼通红。在这二十个人心中,前面的不是靶子,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胤禛把浅浅一小瓶沙漏倒转过来,这一小瓶沙漏滴完的时间恰好是骑兵冲锋穿越这一百步的时间。随着胤禛的一声“准备”,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一声“放”之后,随着腾起的一阵轻雾,队列之中十人击发完毕,马上跪姿装弹,另外十人动作也是整齐划一,随着胤禛的再一次发令,击发,这时,第一批也已经装弹完毕。沙漏计时完毕,恰好完成了六次射击。取来靶垛一看,成绩也还不错,超过半数以上能够中靶,而且弹丸都是穿靶而过,这说明蟠肠鸟枪的杀伤距离还在一百二十步之外。这已经让胤禛十分满意了。
其实早在明朝时期,火器发展已经属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而且很多火器在射程方面也不比西方诸国为弱。为了解决射速的问题(一分钟五发),明代将领通常在战术上采用三排轮放法,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而清朝,却在火器的研发和使用上面,走了回头路,不仅鸟铳没有被广泛使用,而且还摒弃了以往轮放式的发射方法,而是采用齐射一轮,再装弹,白白耽误时间。鸟铳的质量也是不能与明代相提并论的。明代时期鸟铳最远杀伤距离甚至能达到百米左右,而到了康熙时期,多数只有三四十米的杀伤距离。还好,胤禛算是捡到戴梓这个宝。
看到胤禛笑颜逐开,众人当然也一窝蜂的凑上前来,纷纷拍开了马屁。“四爷,您可是让我开了眼了。我还从来没见过威力这么强的家伙呢。用这东西对付葛尔丹这小子,够他喝一壶的。”
“是啊,这得说是四爷调教得好啊。那帮小兔崽子,平时没个正形的,四爷才调教了他们五天,嘿,出息了。”
胤禛没有理会这些,直接走到了海钰面前,道:“海将军,如何?”
海钰一边心中暗自庆幸,一边却也为自己刚才所看到的那一幕震惊,他是个老军务了,所谓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他自然可以看出这种火器在战场之上可能发挥的效用,一百二十步外穿透重甲,纵然是拉得强弓的他,也难以做到持久的攻击。海钰是个实在人,想到这一点,便心悦诚服地跪下谢罪道:“四爷,海钰服了。今后,您说怎么操练着火器营,老海我没有二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