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G誊写之后就呈给皇阿玛。至于先生所担心之事,胤禛了然于胸。只是这次,胤禛倒是颇有些信心,内火枪营此次必然能大放异彩。”
戴铎微微笑道:“既是如此,戴铎预祝四爷马到成功。”
胤禛突然想起明发的圣谕之中关于明珠的一笔,便问道:“皇阿玛特谕明珠随军,先生以为这是为何?明珠已是革员一名,且素来不见长于军务,皇阿玛如此安排,可有深意?”
戴铎不加思量,答道:“皇上亲征,太子必然监国。索额图,太子一党,权倾本朝,皇上调索额图参赞军务,就是要把他控制在身边,这便表明皇上实际上并不放心太子。而皇上此番选取的辅臣,佟国维,马齐是也。佟国维,亲的是四爷您,而马齐,无党无派,由他们看着太子,皇上才安心。至于明珠,这位大阿哥的亲舅舅,虽然倒台,然其门生故旧朝中不在少数。况且此次,大阿哥被委以重任,统率重兵,游弋于圣驾左翼,若是明珠与他两相联合,一内一外,太子岂不危矣。所以皇上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把明珠带在身边,也就不怕他做竓了。”
胤禛苦笑了一声,不再多言了。谁知道这次康熙把自己带在身边,动的又是什么脑筋呢。
告别了戴铎,胤禛匆匆赶回宫中,迎面就碰到了太子,胤禛循例请了个安,就见太子热情非常,以便扶着胤禛起身,一边道:“四弟,军中辛苦了。瞧你现在又黑又瘦的,真让二哥心疼。”
胤禛一边鄙夷太子的虚情假意,却又不得不也虚与委蛇道:“有劳太子挂心了。胤禛经过这些日子的历练,自己感觉身子骨强健了不少。”
太子道:“如此甚好。看皇阿玛圣谕,让四弟率内火器营拱卫中军?皇阿玛的安危可就系于四弟身上了,凡事可要仔细些个。”
胤禛见太子摆出储君的架势,便也面上多了几分郑重,道:“臣弟谨遵太子教诲。”
太子见胤禛一脸肃容,便微微一笑道:“这么又臣弟臣弟的这么生分,来,到二哥房里,我有些要紧事要和你说。”
这真是有点怕什么来什么。看见太子又摆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架势,胤禛就知道,敢情这位仁兄又有猫腻了,不由得心中一紧。
第七十九章 出征 (二)
更新时间2007…6…22 10:12:00 字数:2365
虽然太子脸上挂着笑容,但是胤禛怎么看都觉着这里面透着假。“四弟”太子笑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开口了,“这一次二哥可就指望你了。”这句话可是吓了胤禛一大跳。指望自己,什么意思?胤禛心中瞬时思绪纷乱,但是深知此时沉默不答甚为不妥,胤禛只得把意思往最安全的地方靠去:“臣弟自奉旨领内火器营以来一直如履薄冰,深恐有负皇阿玛,太子重托。此去平叛,臣弟定当……。”突然,就见胤禛的脸色瞬时变得煞白,五官扭曲在了一起,豆大的冷汗从头顶涌了下来,一只手捂在肚子上,把正等着胤禛表忠心的太子也吓了一跳。太子还没有开口询问出了什么事,胤禛就用几乎变了调的声音呻吟道:“太子,臣弟大约今天早上是吃坏了东西,现在腹中翻腾地厉害,太子恕罪,臣弟告个急。”还没等太子晃过神来,胤禛就一溜烟地跑出去了。
刚过了转角,胤禛就暗暗一通狂骂:“靠,太子你个小样的,为了应付你,不得不搞了一把屎遁不说,为的弄得逼真一点,还搞得我自己在自己腿上狠掐了一把,这个痛啊。”胤禛这才把手从肚子上拿下来,拼命地揉着自己的右腿。
离了太子的毓庆宫,胤禛也不敢在宫内久留,生怕再碰着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便急急打马直奔火器营而去。他怀里还揣着戴铎帮着拟的折子呢,按照戴铎的说法,如果呈上折子,自己还能再得个彩头,胤禛对此自然是要好好研读一番,否则如果康熙考较起来,还不漏了馅去。
入得帐中,未待坐定,胤禛便自怀中拿出折子细细研读起来,奏折共有数千字,却毫不冗长,可谓是字字珠玑,胤禛看到戴铎折子中的精妙也不由得拍案叫绝。戴铎的折子完全是建立在胤禛关于后勤体系想法的基础之上,与之前胤禛与康熙所议相契合,却又独辟蹊径,将后勤资源的供给,保障,监督与战场环境,气候,现行补给体系相融合,说得不过分,就算放到现代,这也是关于军事后勤的上佳论文。胤禛正欲着手誊写,却又缓缓放下了笔。他想到的是:这份折子到了康熙手中,康熙会怎么看?
思忖再三,胤禛摇了摇头,用火引将奏折付之一炬。以胤禛目下的年龄,他不可能写得出如此老辣的行文,所以康熙必然不会认为这份奏折真的出自自己之手。若是让康熙知道了戴铎的存在,对自己肯定不是件好事。而且,很明显,自己的太子二哥已经为了自己能统领内火器营一事拈酸吃醋,目前再让自己成为朝野焦点,必然会是‘满招损’的结果,莫若循序渐进的好。想到这里,胤禛喃喃道:“戴先生,只有委屈你了。”
不过,奏折上所提到的有些事情却是提醒了胤禛。他迅速着宝柱调来了这三年往漠北进兵路线上地区的晴雨表,细细读过之后,又写了一份手谕让宝柱即刻送往兵部武备司,要武备司十日之内准备千张宽幅油布,百件油衣斗篷。其次,他又调来所有内火器营的将佐兵员名单,着内务府,兵部做了一番“背景调查”。所有家族成员可能与漠北蒙古沾亲带故的一律调出内火器营而分散在旗营之中,没有家属在京的全部留守。按照胤禛的想头,既然内火器营是拱卫皇帝的禁卫营,起码得政治可靠吧,有家人在京的,至少这些士卒会有个顾虑,不敢玩什么花样。小心驶得万年船。加之现在内火器营都配备的是蟠肠鸟枪,射程惊人,真的出了个别想把皇帝拉下马的主儿可就是整个火器营跟着一起一锅烩了。胤禛自己可不打算把自己也搭进去,算到根上,自己可是那个极力推崇新火器的人,追根溯源一定最后追到自己这里。还有若是太子继了位,就冲今天“屎遁”的事就能活活烹了自己。不管怎么说,目前还是得死保这康熙这堵挡风的墙。
胤禛这一通紧锣密鼓的动作,虽说不显山不露水,还是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尤其是“政审”这一招。康熙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让李德全给胤禛送来了一柄珐琅西(法兰西)国进贡的手铳,让胤禛端的是小小美了一把。
八月十八,是钦天监为康熙亲征选的吉日。康熙身着明黄纹龙甲,有正龙、升龙、行龙16条。头戴皮胎髹黑漆盔,镶有鎏金、东珠装饰,周围饰龙纹,并以梵文与璎珞相间。胄顶以金累丝为座,端的是豪气万丈。胤禛也是一身重铠甲装扮,好在这些日子跟着军中操练,身子骨强健了不少,否则不用几个时辰,就这装束,一定让胤禛叫苦不迭。
按照礼部所拟军礼,胤禛陪同康熙,皇太子一同拜祭了宗庙,在祭拜宗庙时,康熙一脸的肃穆,拈三支馨香在手,道:“额鲁特噶尔丹悖天虐众,侵掠喀尔喀诸部落,引天怒人怨,倘目今不行剪灭,恐致异日沿边防戍益累兵民。今臣爱新觉罗。玄烨以声罪迅讨,特躬莅边外,欲相机行事,以众击寡,以正诛逆,此为天意人谋,无不允协。势将此獠乘时翦灭,以辑安疆图,今上告天地祖先,以为庇佑。”
然后,胤禛又随着康熙来到堂子祭拜旗纛之神。按照礼部的说法,这是讨个吉利。堂子街门外,八旗鸣蒙古号角的军士每旗4人,吹海螺的护军每旗25人,均顺序排列。八旗护军、火器营护军参领各8人,均蟒袍补服持纛排列.从征的官员武将铠甲在身,文官一身蟒袍,均着于外金水桥跪迎,不从征的官员也身着吉服在午门前跪迎康熙出官。
午门到堂子的卤簿仪仗更是规模宏大,这让胤禛也好好饱了一次眼福。
于堂子内门之外,净鞭四声开道,继而午门钟声响起,康熙帝戎装佩刀,乘骑出宫。至玉河桥时,鸣角吹螺。在雄壮的军号声中进入堂子。礼部堂官恭导康熙来到拜天圆殿,诸王大臣、侍卫等各依次序立,君臣先后行三跪九叩祭天大礼。礼毕,螺角齐鸣,礼部堂官恭导康熙帝至堂子内门外,祭拜旗纛之神,君臣仍行三跪九叩大礼。隆重的祭天祭旗礼仪之后,太子跪而奉酒,预祝大军凯旋,而康熙则将监国印信授予太子,太子拜领,父子之间两相勉励了一番,就差没有上演当场洒泪的戏码。胤禛心道:“什么叫做口蜜腹剑?看看我那太子‘二哥’,算得上是演技派了。”随后,康熙率军出德胜门,踏上亲征之途。随征官员皆于马上俯伏,候圣驾过,官兵各整队伍,相随进发而去。
第八十章 出征 (三)
更新时间2007…6…27 18:38:00 字数:2394
大军行进,浩浩荡荡,虽然官兵车马众多,但是军队行进排列和驻跸大营制度均有严格规制。进发之时,前锋军、外火器营、内火器营,八旗护军营、骁旗营拱卫中军,察哈尔兵营炮兵炮手于左右翼随行。过古北口后,宣化古北口兵营约三万人亦殿后随驾出征。这各路军兵依次排列,按序结队而行。
驻跸之时,御营设于中央,诸营皆环御营为向,前锋军、八旗护军为内环戒备。御营周围以黄幔为城,旌门外黄龙大纛南向矗立。
胤禛冷眼旁观着,康熙似乎对于这新成立的内外火器营还是略有戒心。以行进序列为例,内外火器营随前锋营之后,却被骁骑营和护军营与中军隔开。驻跸之时,也是如此。尽管‘按照火器营火器的突击距离如此安排也说得过去,胤禛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尤其内火器营,其实按照编制,本来就更适合作为“中央警卫营”才对。
内火器的参领人选,按照费扬古的建议,以阿山和音泰为佳,此二人一文一武,正好相得益彰,而且也算是老军务,阿山更可作为随军参议,辅佐对营务不是最了解的胤禛是上上之选。可是胤禛自己却并不领情。他偏偏选中了海钰和穆琛。
费扬古有些讶异,胤禛竟是选了这两个与自己有嫌隙之人,便婉言相劝道:“四爷,不是奴才驳您的面子,这两个都是粗胚,说话没什么分寸,别回头冲撞了您。”
胤禛笑道:“老费,你不会是认为爷我没有容人之量,小肚鸡肠借着这机会收拾那两个吧?或是觉得爷我没有识人之明,海钰和穆琛作参领不够格?”
费扬古连忙告罪道:“奴才长了几个脑袋,怎么敢质疑四爷。”
胤禛见费扬古有些惶恐,便收起戏谑,正色道:“胤禛知道你为了我好,胤禛心领了。不就是和他们有过一点小过节吗?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他们俩都是血性的汉子,胤禛不相信他们俩会把这事一直搁在心里。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胤禛愿意在战场上把自己的后背亮给他们,胤禛信他们。”
费扬古深深被这最后两句话所打动,道:“听了四爷这话,奴才惭愧地紧。奴才带兵这些年,深知当兵的性气,他们为了这一句话,会为四爷去死!”
胤禛淡淡一笑道:“爷可不舍得他们去死,就说那两个王八羔子,我还指着他们为爷添彩头呢。还有这火器营中的兵卒,他们哪个人不是费了爷好些个力气和弹药才练出来的?这些人都金贵着呢,爷要得是,等灭了葛尔丹,我内外火器营都完完整整,风风光光地随驾凯旋!”
不出胤禛的意料,当费扬古把胤禛的原话告诉海钰和穆琛以后,这两人都深深折服。两人去胤禛处领命时,胤禛也只说了一句,两个人都像是吃了蜜糖似的从此对胤禛贴了心。“你二人都是我满洲旗下的哈喇珠子,但是爷敬的是,你们没有靠祖辈的恩荫,这头上的顶戴是靠自己一刀一枪拼来的。这次若是能为皇上争口气,爷一定保举你们一人一件黄马褂。”
在那个年代,黄马褂还是稀罕物。除了钦差以外,就算是寻常封疆大吏欲求也不可得。就算皇上身边的大侍卫,也是除非有军功在身,否则也是没戏。这物件,是出了花翎以外,最让武将们眼馋的了。
这一日,大军行进到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附近,康熙传令三军,欲于博洛合屯扎营。胤禛一边拉住自己座骑的缰绳,放缓一些速度,一边正把随身的侍卫宝柱叫到身边欲做部署,就见后方数骑匆匆弛来,宝柱眼尖,道:“四爷,是穆军门和武军门。”
“嗯?”胤禛稍微愣了一下,一眼望去,在最前面的两骑正是康熙身边的一等侍卫穆子煦和武丹。而且两人身后还有一个略显福相的身影,胤禛认出那人正是李德全,不免有些紧张,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竟会惊动两大御前侍卫和大内总管,数骑来到面前,一个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