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侨苏抢畹氯幻庥行┙粽牛恢莱隽耸裁词虑榫够峋酱笥笆涛篮痛竽谧芄埽锢吹矫媲埃桓龃┳攀涛廊从钟梦毖沟涂桃庹谧∽约好嫒莸娜艘鹆素范G的注意,胤禛迎上前去,那人突然抬起围帽,俨然竟是康熙自己。
胤禛刚才就隐约猜到,此刻正欲滚鞍下马,按规矩请安,却被康熙拦住了:“朕这是微服。”
胤禛自然心中有数,便倒转手掌,用食指虚扣了三下。宝柱也甚是机灵,马上传令前后军就地休息,几大侍卫匆匆站开了去,将康熙,胤禛与其他人隔开了十数丈远。
康熙微笑道:“朕一路上看过来,这内火器营行止有度,不错。”
胤禛听了自然心花怒放,道:“儿臣多谢皇阿玛夸奖,这也多亏了海钰和穆琛两人。儿臣初领军务,他们俩都是营中老人了,儿臣参考他们的意见就能少些失误。”
康熙心中赞许,表面却只是点了点头,胤禛答得很得体。不仅闻喜而不骄,还懂得提携下属。康熙既像是对胤禛,又像是对自己道:“今天接到裕亲王军报,五日之前,噶尔丹率劲骑两万,屯兵于乌兰布通。阿密达也奏报道,济隆胡土可图与伊拉古克三土可图属下来人,传葛尔丹话给朕的亲征大军,说:听说博格达汗数路大军齐聚,还有诸多亲贵内大臣在列,就算是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他葛尔丹,准噶尔汗。他放下话说,就算朕的十万大军来了,他都不怵。”看着康熙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番话的,胤禛马上回道:“这等无君无父之言,皇阿玛毋须放在心上。这不过是葛尔丹为自己壮胆之词而已。”
康熙闻言道:“详细说来听听。”
胤禛却不敢言之过细,道:“儿臣听闻,民间孩童玩耍打闹之时,常有此景。示弱一方往往会拼命呼喝:‘我不怕你’。儿臣愚见,若是真的不怕,何必行之于言语之间呢?战阵之上见分晓不是更好?”还有一句话,胤禛识憋着了没说:“咬人的狗是不叫的。”怕这一棒子把康熙和自己都打了进去。
果然,听完这话,康熙的神情松快了很多,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也知道葛尔丹此战有天时地利之便,虽说己方人数远超,但是葛尔丹众常年征战,战力非凡,这次又是自己带军御驾亲征,后世评价帝王,无非文治武功,自己怎会不希望建立不世军功?由此,心态便有些毛糙了。胤禛如此一说,确实解开了一个心结。但表面上康熙却又不肯承认,只说:“还是幼稚之言,兵家,诡道也。虚虚实实,不得不防啊。”
第八十一章 出征 (四)
更新时间2007…7…5 21:46:00 字数:2288
胤禛心里跟明镜一般,连忙道:“皇阿玛的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康熙轻‘哼’了一声,把头转向了别处,好像是在观望正在歇息的内火器营军士。正在这时,就听天上突然“啪”一声惊雷,不少驻足的战马都被惊的躁动不安起来。天本就是有些阴,此时更是浓云密布。武丹见康熙父子之间的谈话已经结束,便匆匆赶过来道:“皇上,这天可真邪性了啊。据奴才知道,今年打第一天起到现在这里就没有下过雨。当地的百姓求雨都求了五六次了,屁用都没有。都到了这光景了,难不成竟要下雨?”
李德全和穆子熙也来到武丹身旁,李德全是个伶俐人,武丹刚才讲的他一个字都没有落下。武丹有些用词照理是不合规矩的,但是武丹在康熙心目中的分量他是晓得的,看康熙的脸色似乎也没有觉得武丹有什么不是,李德全又怎么会不长眼色,当下就装着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
穆子熙却素来做人仔细,不由得低声不嘱咐武丹两句:“兄弟你和皇上都怎么说话的?越活越没有规矩了。”康熙耳尖,笑道:“你们两个狗崽子,在那边说什么小话呢?”武丹讪笑着,挠头道:“奴才刚才说话没规矩,皇上恕罪。”康熙‘噗哧’一乐,道:“朕看重你武丹的就有这一条,你在朕面前从来就没有做过假。穆子熙,别对武丹过于苛责了。都松快些,朕也不拘束了。”穆子熙这才不再说话。
武丹看看天色,道:“皇上,奴才们今天出来的急,没有带雨具,瞧着声响,指不定马上雨就下来了,奴才们伺候皇上起驾回营吧。走得晚了,淋着雨奴才们可就罪过大了。”
李德全也在一旁帮腔,道:“是啊,皇上,瞧着雨就下来了,哎,奴才脸上就落下一滴雨呢。”
随着李德全的这一声,天上果然已经‘噼里啪啦’地下开了雨,豆大的雨滴狠狠地砸了下来。胤禛略一皱眉,便从身旁的马匹搭兜中取出了一件油衣轻轻帮康熙披上。
随着宝柱的吆喝,旁边的小校们也纷纷拿来几件给剩下的几人。他们自己也四五人一组,拿出油布来顶在头上避雨。动作迅速,丝毫不乱,竟像是操练精熟的样子。康熙看到这一幕,略有些诧异,转眼望向胤禛。
胤禛道:“儿臣本就有看晴雨表的嗜好,发现这几年此地的晴雨状况总和他地有关联,春夏季易受江南一带雨系影响,江南十雨则漠北三四雨,江南三四雨则漠北无雨,则秋冬两季,常常受到朝鲜甚至琉球一带雨季的影响。今年春夏江南少雨,所以漠北无雨至今,而一两月至大军进发以前,儿臣得知琉球一直受暴雨侵袭,所以儿臣也想过此来漠北,会不会也碰到有雨的情形?所以,特别从兵部调了些油衣油布备着。这些东西既轻又隔潮,所以晚间扎营时兵士们会将被褥置于油布之上,一物数用。”
康熙点了点头,道:“懂得未雨绸缪,好。”
胤禛看出康熙神色之间略有些郁郁之色,便道:“皇阿玛是真龙天子,今天久旱降雨,儿臣替这里的百姓谢过皇阿玛赐雨。”
康熙有些失笑,反问道:“你刚才不还说这里下雨与否是与琉球有关吗?此刻出尔反尔,何故?有谀君父之嫌。”
胤禛不慌不忙道:“皇阿玛,虽然儿臣说这两地晴雨可能有关联,儿臣却并不知天何时降雨,皇阿玛一来,这甘霖就落下来了,焉知不是上天启示?”
康熙轻轻摇了摇头道:“歪理。不过,朕不和你理论这个。你和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看晴雨表?”
胤禛躬身答道:“儿臣读兵法,知兵者须明天时。裕亲王叔也时常提点儿臣,善谋者必知细节。儿臣因此觉得,读晴雨表或许能助儿臣一臂之力。”
康熙不置可否,心中对胤禛的喜爱确又更进了一层。刚才武丹说天久旱而逢康熙雨,康熙就已经心中存了这必是上天吉兆的想头。胤禛那一番话,虽说有道理,但让康西略有些扫兴,好在胤禛后面的几句解释,暗合了康熙的意思。再加上胤禛的灵动和虑事周全,着实让康熙欣赏不已。
康熙吩咐道:“你现在同我一起去御营,晚些时候朕和御前大臣会一起商讨军务,朕看你约略还有些想法,随朕一起听听也好长些见识。”
胤禛兴奋地应了一声,叫宝柱令海钰和穆琛暂代营务,就跟着康熙等一行人匆匆往中军御营而去。
一路之上康熙低着头,只纵马疾驰,胤禛紧紧在后面跟着,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便遥遥看到了御营。这时,武丹一提马缰,加速驰往营中。片刻之后,营中便出来一队人马,领头的居然是恭亲王常宁。来到近前,恭亲王利落地滚鞍下马,跪倒在地,全然不顾地上一片泥浆。胤禛当然也不敢怠慢,这可是康熙最喜爱的弟弟,当下也有样学样,下马一个千扎了下去。
康熙见到常宁,总算是露出些笑容。常宁看着康熙略有些疲惫的面容,心痛道:“臣弟这才几日没见到皇上,皇上就显着憔悴了些,这些奴才们都是做什么吃得?一点也不会照应主子。”胤禛瞧着穆子熙和李德全都是一脸的尴尬,连忙解围道:“胤禛见过叔王,五叔您先消消气,不碍那帮奴才的事。皇阿玛此次亲征,多为战事操劳,这回五叔来了,皇阿玛有五叔您这位常胜将军直捣葛尔丹大营,自然就会心情舒畅。”常宁呵呵一乐。他在康熙面前不像福全的做派,福全总是拘着些礼节,他却是随性而至。康熙也总是有些溺爱这个弟弟,所以礼数上面从来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常宁笑道:“四阿哥现在也是一营统领了,瞧这一身,有模有样的,和大阿哥也有的一比。”
康熙笑斥道:“老五你别纵着胤禛,省得他不知道自己骨头几两重,朕看他也就是一个赵括,大阿哥可是经历过战阵的。”
常宁还是笑,道:“皇上,臣弟这眼可毒,四阿哥臣弟看着必然不差的。若是皇上放心,交给臣弟一起带到阵前历练一下如何?”说着,颇有深意地看了胤禛一眼。
第八十二章 出征 (五)
更新时间2007…7…10 19:47:00 字数:2203
听到常宁这一突兀的要求,胤禛心中一阵激荡,他当然希望自己也能在阵前和葛尔丹一较短长。再者,他手中的内火器营,以火器威力而言,放眼当时的世界,几乎无人能敌,这也是让他胆气突增的缘由之一。只是,他也有一些顾虑。首先,不见得康熙就能应了常宁的要求,毕竟自己还只是只披了甲胄不过数月的菜鸟而已,而且康熙其实心中‘护犊子’的紧,为了自己的安全,康熙很有可能还是把自己放在身边;即便随了常宁的心思放了胤禛过去,内火器营多数兵士几乎从来没有上过战阵,真的两军厮杀起来,情况亦是难料。
最让胤禛疑惑的是,恭亲王常宁和自己的交情只是平平,如何这次突然就点了自己的将,这可是非同小可,一旦常宁向康熙要了自己在身边,就算是担上了天大的干系。胤禛倒是不怕常宁会对自己不利,虽然交往不多,他对于这位敢说敢做的叔王充满了好感,而且他知道,常宁一向于皇子们都是敬而远之,尤其是太子和大阿哥。这说明这位表面上不羁的王爷在内心深处并不希望被卷入这夺嫡的泥潭之中,所以胤禛也不怕常宁会为了要捧太子或者大阿哥的大腿而对自己用什么心思。不过,常宁此次突然提出带胤禛去前营,到底是为了什么,还是有些让胤禛摸不着头脑。
康熙闻言也是一阵沉思,面上露出些许犹豫之色。胤禛见康熙如此,不由得紧张起来,脑中的金戈之声最终还是让他鼓足了勇气,上前跪在康熙面前道:“儿臣愿与王叔一同前往前营,一会葛尔丹。请皇阿玛俯允。”
康熙皱眉斥道:“你知道什么?你连赵括都不如,还敢请命去前营?不知天高地厚,速速退下!”
胤禛却异常坚持,道:“皇阿玛,儿臣与赵括不同,赵括从未经历战阵却有督率三军之责,儿臣虽也未经征战,却不过为王叔身边一营统领而已,有王叔从旁督促提点,怎敢恣意妄为。儿臣知战场之上,局面万变,此时将领经验最为重要,儿臣就是想趁此良机和王叔们学习如何应对以资磨练。儿臣幼时立志,愿效皇阿玛,成为我大清巴图鲁,皇阿玛当时也曾嘉许儿臣,如今皇阿玛治下,四海升平,鲜有战事,若儿臣错过此战,恐穷一生而不得如愿。现儿臣请命,求皇阿玛成全!”
康熙玩味地注视着胤禛,胤禛此时也顾不上礼仪,坚定地回望着康熙,四目在那一瞬间竟是僵持住了。片刻之后,康熙轻轻道:“既如此,朕允了。是不是赵括,待你回来,朕再评说。”
胤禛大喜过望,道:“多谢皇阿玛!儿臣定不辜负皇阿玛的信任。”
康熙道:“先别忙高兴。”随即对恭亲王交待道:“五弟,胤禛就交给你了,若是他在前面闯祸,你只管拿出亲王的身份来管教他。”
胤禛暗自吐了吐舌头。
康熙又吩咐胤禛道:“内外火器营你各带一半随你去吧,调些有经验的将领兵卒,若是人数不够,告诉朕,朕从其他各营调人给你。”
虽说让部分内火器营随同前往是胤禛意料到的,但是胤禛却没有想到康熙竟然如此大方,居然一下就调拨了总数相当于一整营的人马。胤禛欣喜之余也有些顾虑,于是道:“儿臣叩谢皇阿玛。皇阿玛怜惜儿臣,儿臣铭感五内。只是儿臣只带内外火器营各两百名军士足矣。皇阿玛万金之躯,不容有失,内外火器营乃皇阿玛身边禁卫,且火力最猛,不宜调拨过多。”
常宁涎笑道:“皇上是怕臣弟无能,护不住四阿哥吧。皇上,三哥,您就放宽心吧,常宁虽然在兄弟之中的无能之辈,对于葛尔丹这种货色,你就瞧好吧,臣弟一定能把他的头拿来给三哥您当尿壶。”
康熙被常宁逗得笑颜大开,道:“好吧,就随你们。都上马,随朕回营。常宁你也是的,咱们兄弟之间用得着这么规正吗?这地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