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雍正王朝 作者:四贝勒(起点2013-07-01完结)
康熙浅浅一笑,道:“朕是欲琢璞玉。你们怎么会了解朕这个做阿玛的心意。”
陈廷敬面上一红,道:“是臣孟浪了。”
康熙道:“不碍的。朕不是怪你。“又转向佟国维,问道:“太子现在何处?几时可到营中?”
第一百零四章 父子兄弟(十)
更新时间2007…12…26 19:15:00 字数:2226
佟国维闻言迟疑了一下,像是在寻思该怎样回复。康熙轻笑一声,道:“你这奴才,难不成有事瞒着我?”
佟国维讪讪地边笑边答道:“奴才有几个胆子敢欺瞒皇上?奴才今天早上接到滚单,说是太子和三阿哥的车驾离御营还有二百余里的路,算行进的速度,大约后日午后应该能到。”
这话答得玄妙,生生地砸了太子一砖。二百哩的路程轻车简从,奉诏见驾的太子居然要走两天。但是佟国维又说的是大实话,任是太子到了当场,也挑不出一丁点的错。更何况以方才佟国维的表情,凡是在场的无不以为佟国维是有心维护太子。
果然,康熙眉头稍皱,复又问道:“胤礽几时离京的?”
佟国维又是犹豫了一下,回道:“皇上圣体违和的第二日就已经八百里加急传谕太子前来。太子当天就动身了。”
康熙心中顿时腾起一阵怒火,自丁未日传谕太子以来,整整过去了十天,京城距此地不过千里不到,若是快马前行,慢则五六日,快则二三日可至。可是,太子至今还距御营二百哩,还要再过两天才到。
康熙并不像让臣子们看到自己与太子之间父子失和,于是强按下怒气,笑笑道:“想是太子有事情路上耽搁了。朕这些日子不见太子,心中甚是想念。佟国维,你且去走上一次,告诉胤礽他们两个,别的事情都可暂时搁下,速至朕的行营才好!”
佟国维在康熙身边也有好些年头,熟知康熙脾气秉性,早看见康熙脸上转瞬即逝的冰冷,知道此次太子前来必然踢着铁板,当下心中盘算了一番。应了一声之后,便也匆匆带了一队护卫,快马出营而去。
陈廷敬一个人在康熙身边,瞧着康熙阴晴不定的面色,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康熙斜坐在榻上,半天也不说话。知道陈廷敬抑制不住喉中的轻痒,压抑着咳了一声之后,康熙仿佛才回过神来,道:“啊,廷敬,朕刚才有些心不在焉。朕是在想昨天佟国维所说的令出多门之事。而今不管是不是将帅不和,朕为战事计也需要为前营之事稍作筹划,小心使得万年船。朕有意对大阿哥稍加训诫,命其以裕王军令是从,你看如何?”
陈廷敬明白康熙不想再在太子一事上多做纠缠,便顺着康熙的话头道:“臣以为此举甚是妥当。臣也曾有过劝皇上调回大阿哥的念头,但转念一想,还是皇上圣虑周详。大阿哥初为副帅,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臣估摸大阿哥与裕王之争,不过二人意见不同而已,若是贸然调回,势必冷了他一片精忠报国之心。”
康熙点了点头,道:“子端说得对,朕确实有此顾虑。你且去拟一份密旨给胤眩源蔷桶凑针薷詹诺囊馑颊遄谩!?br /> 陈廷敬回道:“是。待臣草就之后再请御览。还有一事,臣见军报之中,似乎前营粮草所余不多,再有十日,前营粮草就要见罄。如今既然葛尔丹率余部不满一万已逃,天气又见冷,我军也不宜大举追寇。臣估摸着裕王不久定会请旨班师。至于善后安排之事,皇上可有旨意?”
康熙沉吟了片刻,还没有回答,就见李德全捧着一个黄匣子走了进来,跪禀道:“皇上,大阿哥陈密折一封。”
康熙微笑道:“看来这地方也有灵性,竟是说不得。胤眩笤际侵雷约捍κ虏恢埽冉糇旁陔拚饫镒哺瞿局印!北咝Ρ呓庸蛔樱呈炙喝ド厦娴姆馓酰〕鲆环庹圩樱两鹄础2幌氩哦亮巳男芯兔嫔媳淞搜丈淮涟眨狗呷唤圩又烙诘厣希?br /> 陈廷敬不知发生了什么,惶惶拜倒劝道:“皇上息怒!保重圣体为要!”
康熙颓然道:“朕怎么回生出如此不仁不孝,无情无义的儿子?”
这话说得很重,陈廷敬不敢回应,只得默不作声。
康熙长叹一声,道:“子端,你看看这小畜生在密折上都写了些什么!”
陈廷敬捡起折子,仔细看了起来,越读便越是惊心。大阿哥一方面慷慨陈词,言陈自己如何有先见之明,欲以重兵强攻葛尔丹却被裕亲王压制而不得。言语之中多有暗示,直指裕亲王胆小,不敢与准噶尔部正面交锋,而且虽已成重兵围困葛尔丹之势,却不能乘胜击之,自己欲领一队亲兵去攻还被严令禁止,以至葛尔丹逃脱云云。
陈廷敬不由得心底暗想:大阿哥此举真真愚蠢。且不说,在康熙的兄弟之中,康熙最借重的就是福全,从来在众皇亲中,除了皇子之外,裕亲王得的赏赐都是头一份,而且康熙特旨福全上朝言语之中不必称臣。康熙也曾不止一次在众臣面前称若非福全当年以贤臣之愿对先帝,自己未必能坐上龙庭。二人之间兄弟情深,在朝之人未有不知。再者,康熙对于诚孝看得很重。平时教育皇子一定见了长辈,礼节绝不可少。可是如今大阿哥居然毫不掩饰地攻讦自己的亲伯父,怎能让康熙不心寒。而且大阿哥仗着皇子的身份,越过前营主帅直接越级陈奏,更是错上加错。
康熙见陈廷敬读完,便道:“如今,即刻拟旨,着胤眩稻舾鞑抗橛稍G淄跬呈簟2⒘钤G淄跸晗富刈喔鸲ぬ右菔隆D憧稍芯衫1蠢瞻⒚羝榔剑剖钩剩瞬蛔裰夹惺拢⑶淄跻员Y,太宗皇帝皆取口供例。另附一密旨给胤眩恍栊匆痪浠埃涸G淄跄巳瓴福羧旯┯胪跤幸焱刂萌暧诜ǎ ?br /> 陈廷敬口中诺诺称是,内里不免慨叹:到底皇上还是向着自己儿子多些。这封给大阿哥的密旨夹在给福全的旨意之中。福全是个谨慎的聪明人,看过之后,不可能不明白康熙的言下之意:“朕为了二哥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不要。福全焉能不为所动?肯定得把错处都揽在自己头上,来顾及康熙的天家颜面。然后康熙再法外施恩,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只是这层意思陈廷敬只能在心中想想,嘴上却只称‘皇上圣明!”
第一百零五章 父子兄弟(十一)
更新时间2008…1…1 15:00:00 字数:2354
康熙眼神中尽是落寞之色,郁郁道:“圣明?朕若是真的圣明又怎么会有如此的局面?”
陈廷敬一贯报守“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宗旨,听到康熙如此伤感,不由惶恐,连忙跪地叩首谏道:“臣以为皇上不宜如此自贬。虽然此番葛尔丹率余部逃脱,但准噶尔部经乌兰布通一战死伤数万,葛尔丹元气大伤。臣断定其再无余力挑衅朝廷。皇上此次亲征,龙威所致,将士用命,即便不是十分全功,也比可谓之大捷!”
康熙自失地一笑,道:“朕不过心绪不宁,便稍稍带了些颓气。朕明白你说的道理。朕也寻思,漠北蒙古各部,一向只是游牧而已,从无定居习气。其部作战也是如此,打完就走,抢光则罢。而且部族首领与下属之间并无绝对的从属关系,葛尔丹之所以能够号召聚集数万准噶尔兵马,不过依赖于其胜利征讨其他蒙古各部,从而豪夺大量的战利品和奴隶。但是此番大败,必然会使葛尔丹失去这种号召力。朕料想,即便葛尔丹逃出生天,也必然遭遇依附之人纷纷逃离的状况。你再拟一旨,要周边驻扎的奉天将军苏努,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及蒙古各部,遇有葛尔丹部属来降,即与草场牛羊待之。但须注意必须分散与其他蒙古各部之间,不可使之再行联合。”
这回康熙对形势高屋建瓴的分析使得陈廷敬真心悦服,道:“皇上圣明!”
康熙略略颔首,问道:“此前你说前营粮草见缺?情形到底如何?”
陈廷敬回道:“臣接到裕亲王信,称粮草只够维系大军十日所用。军粮一事,一直由户部督办,皇上今年六月命徐元文兼着户部尚书的差事,不过既然臣职在御前,所以对军粮一事也很上心。臣多见户部文书,称在出征之前就已由山东直隶调集可供大军三月之军粮,着运前营。照道理,不应这么快余粮就告罄。此事臣也是刚刚得知,尚未开始彻查,还请皇上示下。”
康熙心中‘咯噔’一下。徐元文是徐乾学的弟弟,而徐乾学自明珠倒台以后便转身投靠了索额图。索明两党一向争得你死我活,虽然随着明珠罢官,索党一时占了上风,可是索额图却时不时地在自己面前给明珠上点眼药,此次任大阿哥为副帅,索额图也私下多有不敬之言。徐元文,徐乾学兄弟俩会不会因为不想让大阿哥建功就在军粮上面做文章?还是,这根本就是出自于索额图和太子的授意?这次军粮事件纯粹只是意外?还是有人可以为之?康熙也有些犹豫,但他却不能拿前营将士的性命冒险去赌。
于是康熙断然道:“即刻传旨,令索额图明珠二人督促军粮,七日为限,务必筹措妥当,否则莫怪军法无情。徐元*职交部议处,徐乾学革职留任。”
陈廷敬听罢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明白康熙如此处理必是把徐元文划入了索党一派之中。他为徐元文暗暗叫屈。徐元文出身名门,是顾炎武的外甥,和其兄徐乾学,其弟徐秉义一同被称为“昆山三徐”。三人先后殿试名列三鼎甲。尤其徐元文是其中翘楚,顺治朝的状元公。而且徐元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且性格刚直,从不趋避祸福利害,又能恪守官箴,门庭肃然,与其兄之毫无气节,寡廉鲜耻无半分相似之处。陈廷敬虽然平时与徐元文只是君子之交,却对其甚有好感。陈廷敬有心为他开脱,便道:“皇上,徐元文调户部尚书时日尚浅,且疏运军粮,牵涉户部,兵部,山东,直隶各府道县……。”
还未说完,已被康熙打断:“子端,此事朕乾纲独断,务须再议。若是徐元文无过,部议之时自会还他清白,朕也还没有定他的罪嘛。”
见康熙坚持,陈廷敬只得怏怏地住了口。康熙于是挥挥手让他跪安了。
佟国维打马急赶了半天的路程,就已远远看见了太子的车驾。这车驾的阵势,让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佟国公也骇了一跳。本来佟国维以为太子不过就是轻车简从,没想到太子的车驾只比康熙的御驾稍小而已。连同侍卫,随扈,侍候从人的车马,足足绵延了小半里地。而且,太子车驾用的是明黄颜色,若不是走近还能看到些杏黄的装饰穗儿,堪堪的就是照了皇帝的谱儿。佟国维不由暗自冷笑一声:就太子这点度量,焉能威服四海?坐上了龙庭还不把尾巴翘上天去?漫说皇上现在病势好转,就算是龙驭上宾,一朝太子没有登基,就该恪守臣道。
尽管佟国维心中充满了鄙夷,面上却生生挤出些笑容,跟着迎上前来的侍卫参领托合齐和内务府织造处郎中凌普客套了两句。其中,凌普和太子的渊源最深,是太子的奶公,就是太子乳母的丈夫,原本就是旗下一个下等的包衣,占了这层关系,不几年就超迁到了内务府郎中,混了一个三品的顶戴。托合齐就更不是个玩意,出身倒是不错,隶正黄旗,原是安亲王岳乐府上的一门远亲,借此谋了个内务府的差事,后来其妹被选进了宫,又封为定嫔、还诞下了皇十二子允祹,靠着这层关系升了广善库司库。不想这人贪得无厌,任上谋私利被人参了,要不是有一层皇亲的身分,早就充军发配了。定嫔又是个老实人,帮不了自己兄弟什么,这厮寻着机会结交了凌普,就开始捧太子的臭脚。这个当口上太子把他们两个带往康熙行营,寓意不言自明,这二人是太子心腹,一旦康熙驾崩,靠着这些个心腹,太子就打算临朝称帝了。
大概这两人最近也被关了不少迷魂汤,以为太子上位在即,自己也就顺理成章地能做台阁大臣,对佟国维也不过只是拱拱手行了个平礼而已,佟国维也不以为意,和两人甚是热络,只教二人都认为局势已定,连上书房大员,当朝国公都已经开始刻意奉迎,而这,也正是佟国维要的效果。
到了太子的营帐外,太子已经迎了出来,笑盈盈地立在当前。细看下来,长得真是越来越像康熙,面如冠玉,两道浓眉,鼻梁既直且挺,只是鼻端稍稍有些弯钩,破了点相。头戴玄狐冠顶,饰着东珠十三颗,身着杏黄五爪八团龙缎,披领表以黑貂,袖端为紫貂,华丽异常。
佟国维依着规矩拜倒请安,若是在平时,太子总是不待他行礼,便用手去扶,此刻竟是受之若素。佟国维更是心生憎恶:还不是皇帝,便要立规矩了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